精选《悄然30年》林建华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悄然30年》林建华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林建华,男,生于1966年,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系。同年到京任教于某管理干部学院,后任职于民营企业,并创业打拼过,现任职于国有大型企业;从事过教育、广告、人事、行政、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岗位。爱好读书、长跑,追求“和善、独立、冷静、向上”。

【编辑推荐】

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代人,如果是有幸能上大学的,多已经处在毕业30年左右的阶段,也正是处在自己人生和事业的*时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经历过动乱的时代,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他们挤过独木桥;通过自己的开拓与坚持,为社会带来变革与进步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不同于父母一辈又精彩纷呈的生活。《悄然30年》,就是一个平凡的60后,在毕业后30年所记录的自己的生活与感悟。林建华用真实的文字记录了他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为之奋斗和坚持的梦想。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人生30年,从农村考上大学,改变自身的命运,虽没有成王成候,没有富甲天下,却努力活得不平凡。这是一代人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代人的生活态度:你会迷茫,会难受,会退缩,但依旧不忘初心,不惧困难,不断前行。

【名人的书评】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悄然30年的书摘】

序言

第五十四章放心才重要

还在80年代后期的时候,我在讲授关于干部管理和提拔的时候记得总结了四大原则,当时很多学员和同事还不是太理解或者说不太赞同,因为从字面意思理解往往与我要表达的存在偏差。但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这四大原则或者叫四句话依然不过时,甚至更加证明了总结是到位的也是很切合实际的。

这四句话是: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能力供参考,关系最重要。

为什么说年龄是个宝呢?我们知道无论是在选人用人时,一定会在年龄方面有所规定,太年轻了也不太可能赋予太重要的担子或者职务,因为经验、学识、能力、性格等是重要考虑因素。很多时候因为年轻而没有机会,也有很多时候年龄超过规定也会失去机会,所以正当年是一个基础条件。

为什么说文凭不可少呢?因为文凭虽然不完全代表能力,但是在当今社会基础文凭是绝大多数单位招聘或者入门的先决条件,无论你多么优秀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而言,所谓能力还没有机会在社会展示,所以文凭是敲门砖也是一个最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文凭不可少。甚至很多时候文凭成了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不同任务的杠杆了。

很多人不了解也不理解为什么能力仅仅供参考呢?我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经常举例说:如果让两人比赛跑步等各种运动能很好地区别出成绩来;如果让两人去搬砖也能够很快区别出成绩来,让两人去担重量也能够区别出成绩来?但是对于一些软性工作而言就很难了,或者说你可能具备很大的潜能或者已经表现出很厉害的能力,但是不代表你今后一定比别人干的更好,因为资源需要单位给予,自己的积极性和动力也是一样重要的,包括和周围同事的配合沟通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能看到组织在选人用人时不一定是一定要用能力最强的。

关系最重要,这里的关系绝对不是大家理解的拉帮结派、请客送礼、人情往来或者一些负面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是泛指一种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汇报能力、语言能力等等,由于有了很强的这些能力,就为自己打下了很好的工作氛围,组织对自己有很深的了解,周围同事对自己也有很深的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也有很深的了解,这样一来的正向影响就会越来越大,机会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种积极、正向、阳光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很多年轻人经常问我或者与我探讨怎么才能得到机会或者所谓的重用。我回答他们就两个字:放心。很多人不理解,我就问他们:你在上学时家长对你学习放心吗?你在工作中周围同事和领导对你放心吗?朋友委托一件事与你朋友放心吗?如果对你放心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和信任。

但是一个人要让大家或者上司放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自己的能力、道德水准、工作作风、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等多方面综合的结果。如果你能力很强但无法处理好周围的环境关系,你就无法带领好团队,也就无法很好完成任务;如果你性格暴躁,不懂得选人用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事不够冷静,这样怎么会让领导和同事放心呢,又怎么能够得到很好的机会呢?

所以对一个人放心是极高的评价,也是极大的肯定。但我们必须要从内到外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反省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一个放心环境。

放心是一种标准,放心是一种综合肯定,放心更是一种绝好机会。

第五十五章耐力变能力

耐力也不是天生的,更多是在经历了很多很多历练之后形成的,是一直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在耐力形成的过程中或许经历很多失败很多摔倒,也许有人就放弃了,也许有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急躁了。同时耐力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慢慢形成的,最后变成了一种素质和素养。

总是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两三年之内换了五六个单位,而且离开时从来不检讨自己的问题,总是认为单位一大堆问题,总认为单位好像又要黄,殊不知当他离开后单位一样存在,一样在发展,一样在壮大。我认为除了年轻人对问题的看法存在过激和偏差外,更多的是缺乏耐心和耐力,什么事情都想急于求成,一旦在工作中遇上一点挫折或者自认为的不满意,第一反应就是辞职,去寻找能够满足自己一切要求的单位,但是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依然如故,于是辞职成了家常便饭或者就像习惯性流产一样。

很少能看到他们从自身角度去分析问题,坚持不懈去解决问题,用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去克服问题,这样下去就会在时间快速离去的过程中一事无成。

我现在所在的集团目前职务相对较高的岗位,都是在集团工作年限很长的资深人士,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刚开始我不理解,还想为什么不能给予我们平等的机会呢?慢慢地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他们能在20年以上在同一单位服务,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特别需要一种耐力。因为在这么年的工作中他们也遇到了各种困难也遇到各种挫折,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绝对是一种本事,有很多独到的优秀品质。到今天他们掌握着更多人的命运,掌握着更多的资源,能够将自己的能力发挥淋漓尽致,绝对不是偶然的。从表面上看我自己认为在很多方面不比他们差,但是一个最大的差距就是我在集团内部没有像他们一样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还远远未达到让上下左右认识我、认可我的时候。更没有让更高领导在全盘的棋盘上考虑我的时候。这一切虽然我在努力改变,努力工作但起步晚了,起点低了,对今天的局面不满意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我慢慢释怀了,慢慢理解了这个环境,慢慢明白了:这些年我不缺乏聪明、不缺乏岗位、不缺乏干劲,但缺乏了耐力、耐心,所以得到了很多机会也失去了很多机会,错过了很多机会。

这一切不是上天的不公,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认识到了就需要行动来改变自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奥森公园看到了很多跑步团周末训练,我也突发奇想能否和他们一起跑跑,虽然我经常跑步但从没有系统训练过,也从来没有想过参加马拉松,也一直以为那是我能力和耐力都不可及的。但是当我看到跑团中有年龄比我大的,有跑步比我慢的,有跑姿不那么正确的,在聊天过程得知他们都是跑过好几个马拉松了。我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呢?于是参加他们跑团的训练,但前几次跑五公里都是那么费劲,看到他们很有节奏一个五公里又一个五公里,我想难道我真不是跑步的材料吗?当上气不接下气时真想放弃,但是我告诉我自己不能再犯老毛病,否则真是今生一事无成。于是我咬牙再咬牙,克服了一个一个又一个困难,当我在半年后第一次参加北京长跑节半程马拉松,而且第一次就突破2小时,我如此兴奋又如此冷静。因为我知道成功了,不是跑步成绩的成功而是耐力耐心的成功,当半个月后参加全程马拉松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时,我知道我锻炼耐力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在所有人都知道的30公里撞墙时,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当到了35公里是看到了希望就在前面,最后的7公里因为缺乏经验而非常艰难但绝不轻言放弃,终于到达了终点,而且成绩超出很多人时,我告诫我自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关键在耐力和耐心,所以我母亲和家人反对我跑马拉松时,我知道他们是出于好心和爱护,但他们不知道我是在锻炼我的耐力。在后来一个又一个半马或者全马的过程中,我的耐力变成了我跑马拉松的能力了,因为我已经不惧怕了,没有心理障碍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悄然30年》林建华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