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想念如果有声音》周荣丽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周荣丽,教师,发表散文、诗歌、随笔近百万字,著有散文集《我终于把世界等成想要的样子》。
《想念如果有声音》是青年作家周荣丽老师全新作品精选集。全书写心情、道感受、描美景、说四季、谈朋友、聊旅游……记叙人生、描摹生活。作者用独有的描述方式,兴致盎然地去观察微小又不乏庄严和奇妙的自然界;以心灵的承载,博爱的情怀,将文字与生命缔结,向大家展示出作者眼中和心中的温情与美好。文字清丽、情感真挚,读来让人觉得亲切、自然。
★《想念如果有声音》为青年作家周荣丽老师全新作品精选集。★本书清新诗意、朴实散淡、典雅大方、温馨、闲适悠然。★本书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序一从生活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文/晓华周荣丽是位小学老师,她是南通师范毕业的。我对师范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到如皋师范当了老师,一干就是二十年。南通师范和如皋师范是兄弟学校,渊源很深,它们一同诞生于1902年。南通师范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中国*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而如皋师范则是中国*所规范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是由晚清进士、翰林院编修沙元炳创办的,创办之初也曾邀张謇来共同商议。所以,这两所学校一直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恢复招生之后,两校的交流更是通畅紧密起来,而现在这两所百年老校已经合二为一了。我之所以要说一说这一段师范的历史,是因为我觉得这与周荣丽的创作应该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两所学校都有很好的教育传统,它们有着给年轻人准备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无论是如皋师范的一进五堂、书院格调,还是南通师范的“师”字墙,都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学子们,到这里就是要读书的,就是要治学的,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要崇尚学术、求真务实。我相信,这样的一种浓重的人文氛围不仅影响了在学校求学时的学生,而且还将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当他们走出校园,奔向四面八方,当年在师范获得的精神力量就会像种子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生根、开花、结果。周荣丽的工作应该是繁忙的,作为一位小学老师,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想象,这部书稿应该是她在工作之余写成的,是在批改完作业的灯下写成的。在这里,她与自然相遇,关注一棵树,一朵花,一棵草;她与过往交谈,书写童年时光,记忆中的场景;她与人物对话,亲人、朋友、长辈、孩子都在她笔尖下留下了生动的描述;她还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下的是温暖,是爱,是尊重;当然,世界那么大,她也要去看看,所到之处并非一经而过,而是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赞叹;自然,一个写作者也常常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独处、慎思、顿悟都是时常发生的,她也会悟道:“一地的菜花如瀑如盖,一声不响地如火如荼。分明看到一种不问前世,不计来生,只求舞在当下的宁静和彻悟。”周荣丽的文字虽然没有给我带来过多的惊喜,但是我以为,只要她写下了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记录下自己的生命轨迹,表达出独特情感和思想,呈现出与别人不同的阅历和见识,这部书就是成功的。在这些作品中,我尤其喜欢她关于乡土的一些文章,比如《端午粽香》,将那一份儿时的记忆写得细致生动,我们仿佛看到端午节来到的时候人们忙碌的身影:“前几天奶奶就把包粽子的箬子准备好了,我还和她一起去采摘的呢,就是长在我们周家河边的芦苇叶呀,选宽宽大大平滑的那种,回家用开水烫过之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芳香气味便漫溢了出来,闻之神清气爽,满满大自然的气息。等粽子煮熟后,味道就全附着在粽子上了。”比如《晒场》,农忙时节的乡村就是那样的啊,丰收了自然是喜悦的,如何保住辛辛苦苦收获的庄稼是乡下人的大事,放在哪里晒?下雨了怎么办?这时节,大人有大人的心事,孩子有孩子的欢乐,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有的时候我就在想,像周荣丽这样的写作者有很多很多,他们并不去追求高大上的文字,也不奢望自己成为什么大家,他们就是写一写自己身边的事,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人,他们借助散文这种自由的文体,云淡风轻,无拘无束。抒写平常事,表达真性情,这种自然真实的状态也许正是写作者的一种境界,这是从生活里流淌出来的文字,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声音。晓华,本名徐晓华,文学评论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理事,《扬子江诗刊》副主编。序二想念是有声音的文/余一鸣小周老师嘱我为她的散文集写序,确实有点意外。首先,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人,论散文写作她该是我的老师。其次,我与小周老师并不熟悉,她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如皋,我因为有同学在那里,常为了美食去如皋做“吃货”,因此与小周有了一面之缘。但是小周老师与我是同行,都是做“孩子王”。况且她又那么美丽,我就没了推脱的理由。看女作家的散文,我常常没有耐心,一不小心就归入“小女人”散文之列。但小周的散文,我还是认真读完了。说白了,这本散文集写的就是“物”“人”“事”,加上一章“游记”。但让我感觉不同的是,小周的散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痛感有兴奋源;不是唯美的风花雪月,而是有真情实感;不是平铺直叙,而是跌宕起伏。她的文字能让你觉得亲切可信,觉得作者是你的知心密友,告诉你一个秘密,告诉你一段心情,告诉你有那样一个人…作为小说家,我欣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抒情散文抒得不好,就成了空洞的高音。我觉得写散文可以打个比方:细节就是填食,等到细节阻到了喉咙口,打出的饱嗝就是抒情。没有细节的抒情,就相当于饥饿者打出的饱嗝,有隔夜的酸腐味。而小周的散文抒情饱满而温馨,比如文中这些细节:我虔诚地望它,只想匍匐于地——你是这尘世真正的主人,而我,只是不小心闯入的一只飞蛾,扰了你的清梦。世人景仰,为你披绸上香也好;为己所需,斩你枝杈度用也罢,你总于静寂中不动声色,忍耐、宽容、从容、淡定……——《与一棵古银杏对视》1500岁是个什么样子,对于短短的人生来说,银杏,实在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一棵树了。它用慈悲的目光看着生命中来来往往的过客,从容,坦然。在小周的眼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乃至每一棵小草,都是有灵魂的,细细地品读,总会告诉你些什么。又到杮子挂果时,这个季节刚刚好,气温刚刚好,风刚刚好,刚刚好,想您。奶奶,长满柿子的树真的美,尤其飘荡着零零落落的几片叶子的,骄傲地挂着,挂成一帧静美的画,立在路道边。我多希望仰头的时候,有一位老人拎着长竿走来,让我甜甜地回首,甜甜地喊上一声——奶奶。——《柿子黄时》这样的文字,画面感太强,是挂着笑的记忆,还是落着泪的回忆,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能勾起人内心的柔软,引起读者共鸣。人生无常,生死离别,有太多的无奈和慨叹,那些拥有的、失去的,至亲至情的爱令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如《伯父》《一次就好》《想念如果有声音》。灯火是温暖的,一律的黄,深深浅浅的,将眼前的这一切轻笼于一片柔和朦胧的光晕里,让你不想走,任你走也走不出这一地的温情。“浪费一生”,两只灯笼高挑于一个驿站的门楣两侧,就这样不期然地跳进我的眼帘,跳进我的脑海,我呆呆地伫立良久,恍如隔世。梦是浮生事,浮生在梦中,突然觉得,我应该是属于这里的。我想在此——浪费一生。——《我想在此浪费一生》小周的游记,从不拘于一景一物的描摹,一路行走中烙下她情感的痕迹。近乎私语的方式,娓娓道来。它已经不再满足于跟我裸露在外面的肌肤戏闹亲热啦,渗进了我的汗衫,跳进了我的眼帘,浸染了我的长发……逗弄着我,爱抚着我。我用手接,用嘴巴舔,张开我浑身的每一个毛孔欢迎它。我干脆脱了鞋子拎在手中,赤着脚,在汇成小溪流淌般的雨水中跺脚跳跃旋转放歌……——《淋雨,一直走……》你几乎很难将这样的文字和小周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也是她实实在在生活的一部分。在一般人眼里,小周是知性而优雅的。她不惶透过文字让你捕捉到另一个她,率真,恣意而洒脱,应该与她“孩子王”的身份分不开吧,她有一颗弥足珍贵的童心。读了小周的散文集,我开始自省,女性的小散文还真不能小觑。油盐酱醋,喜怒哀乐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与生活血肉相连,接地气,有呼吸,比那些天马行空,伪装的呻吟要实在得多。为此,我欣赏小周的散文,这样的文章可握于掌中,可存于心中,可以抚摸每一寸肌肤,可以听见每一个毛孔的叹息和呐喊。是为序。余一鸣,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市作协理事。著有长中短小说书十余本。曾获人民文学奖等十余个,小说数次进入中国小说排行榜,被转载选载有六十多次。目前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做驻校作家。与一棵古银杏对视该怎么形容我初见你时的感觉呢?银杏?一下车,一抬眼,我就看到了搬经镇卢庄村的这棵千年银杏,安安静静的,静得我可以听到它悠缓的呼吸和沉稳的心跳。面对我的和我们的惊艳,老银杏垂眉敛目,不动声色,那些数不清的安静与恬淡的时光,已不需要任何他人的感受做参照物,而它,又成全了别人的感受,成了搬经的一景,成了卢庄的名胜。经考证,这棵银杏已有1500多年的高龄。冠张如伞,倘若没有锯去的几个分枝,必定冠平如盖了。我虔诚地望它,只想匍匐于地——你是这尘世真正的主人,而我,只是不小心闯入的一只飞蛾,扰了你的清梦。世人景仰,为你披绸上香也好;为己所需,斩你枝杈度用也罢,你总于静寂中不动声色,忍耐、宽容、从容、淡定……我呆呆凝视,凝视,再凝视;仰望,仰望,再仰望。我围着树身转了又转,这是怎样的一棵古树啊,千年生命,再活千年?人言你老,或许正当年轻?叶子恰恰好地绿着,嫩而不黄,不浓不躁,清清爽爽,一点儿都不沧桑。那绿,直挤得出滴得下。**神奇的,莫过于在龟裂状的铅灰树身之上,冒出无数小苗,嫩生生的。分枝无数,高高举着,却无擎天剑的凌厉,加之粗不可估的主干,反倒有了数世同堂的欣喜与愉悦。我忍不住扑过去,张开双臂,欲搂它,却发现抓住的不及衣之一角。这样紧贴着树干,仰首间,又有了新的发现。主干之上有很多突起,碗口大盘口大的,或悬或挂,忽起忽卧,随性自然,如倒挂着的石钟乳,更像母亲的乳房,乳形清晰,乳头分明。若非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树身之上裂痕遍体,有人工填补过的痕迹。这棵银杏,经受过怎样的磨砺?历经千年,雷劈,风摧,干涸,兵燹……岁月的风刀霜剑尽可以在它的身上脸上恣肆地雕镂镌刻,然经日光抚摸,月华清洗,它越加沉稳淡定,不声不响地把根扎得更深。我轻抚银杏糙而不刺的树身,与它执手相对。银杏慈祥地望着眼前小如蝼蚁的我,很慈悲地给了我一段能细数它心跳的时光。它用极细微的叹息,满足地把它生命的能量,以*生动的方式灌注进我的心田,这种美意,我领会得来。让我在丈量它的沧桑,见证它的雄奇时,内心归于沉寂与安宁……有人提议,众人围圈,看古银杏到底多粗,大家伙儿欣然应允,一数,竟达一十有四,个个惊呼。轮番排队与古银杏合影留念时,有人戏说:愿成为你怀抱中的那棵树。内心一颤,银杏,我愿成为你林梢的一缕清风,穿枝钻叶,不言把欢,只言相伴。临走,当我再次凝视那一树丰盈而鲜亮的绿色,我分明听到一声叹息:今天的阳光真好,我为什么不拥抱太阳?这样一幅线条柔和,清朗安宁,端庄唯美的画面,便妥帖地安放于我的眸中,沉于心海……花开富贵当*朵牡丹在空间里含羞带笑的时候,我就知道,是时候走一趟牡丹园了。这样想着,我就来了。来得有点晚,是披着夕阳的余晖,携着徐徐的晚风踏香而来的。一进园门,便与馨香撞了个满怀,不自禁地,用力吸两口,再吸两口,甜馨的味道便直钻心肺,把你引着直奔主题。右拐,成片的牡丹霎时跃入你的眼帘,硕大的花盘在绿油油的叶丛中对着你笑。你便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好美呀!”除了这三个字,你几乎再也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此时此刻心中真实的感受。说它浓妆艳抹吧,也不夸张,如火,热烈;如霞,明艳。它又显得那样清新雅致,如雪,洁净;如珠,晶莹。由内而发彰显出的富贵与端庄的气息无遮无拦,挡也不可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便是这样的吧,牡丹的美是外显的,张扬的。几乎所有品种都盛装出场,展现出自己*雅迷人的风姿,洛阳红、赵粉、海皇、雪塔、李园春……竞相盛开,争奇斗妍。红的灼灼如火,绚烂明丽,端端的就燃烧了起来;白的玉骨冰清,比雪更有质地,不是误入凡尘的仙子又是哪个;粉的如霞似云,红颜淡妆,分明是豆蔻年华的小女儿;紫的端庄秀丽,清新冷冽,活脱脱的大家闺秀;还有一种半红半粉的,两种色彩奇特地交错着,一下子就活泼了,生动了,让你流连,让你止步不前。千娇百媚的牡丹,各具情态,在晚风中轻轻摇曳,风情万种……总之,仅凭我挖空心思想出的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描绘这冠绝群芳的“花中之王”的。“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寻了半天,哪里有欲绽,分明倾尽积蓄全部的家当,直开个倾国倾城,可着劲儿地争夺花魁呢。有的芍药一般瓣瓣叠叠,簇拥着,不见花蕊;有的瓣瓣展颜露笑,坦诚热情,黄蕊轻吐;有的蕊中藏瓣,瓣中嵌蕊……惬意地享受着春风的抚摸,愉悦着自己,更让爱她的我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没有蝶,有蜂无数,一朵花间常有数只蜜蜂嗡嗡,想不招摇都不行。真是望却花无数,天下更无花胜此。散落绿叶丛中,密密处亦不扎堆,多处也不过两朵,尽显大家闺秀的风韵,煞是惊艳。园里还有游客三两,双眼熠熠生辉,在浅浅暮色中,手也忙个不停——拍照。我也情不自禁地来了几张,却直摇头,既拍不出风韵,也拍不出神韵,更无法拍出花香。干脆心无旁骛,尽拣了花盛处穿行,吸吮,只想把这满园春色,拼命揽进记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