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纸上风景》何小竹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何小竹,1963年生于重庆彭水县。当代诗人,小说家。1980年代开始写作,曾参与“第三代人”先锋诗歌运动,为“非非”诗派成员。1990年代开始写作小说与随笔。出版有诗集《梦见苹果和鱼的安》、《6个动词,或苹果》、《时间表》,小说集《女巫之城》,长篇小说《潘金莲回忆录》、《爱情歌谣》、《藏地白日梦》,散文集《成都茶馆》、《喜马拉雅词典》等。现居成都。
本书是诗人、小说家何小竹以旅行和地方风物为题材的随笔集。其中有故事,有议论,也有抒情。诗人的文笔朴素,轻松,适合带在路上阅读。这些文字多是作者为报纸和杂志写的专栏文章,其中大多数篇幅来自《深圳特区报》的“纸上风景”专栏。何小竹的随笔与他的生活基本是同步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恰到好处地融化于语言的美感之中,并通过身体记录下来。他的文风体现出一种与语调、呼吸、声音等身体节奏和谐同步的存在,无论是旅行中的观感,还是地方风物的指认,常常会有着物我两忘的“禅修”的意味。
总序
余丛/文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还乡是喜悦的,是恳切的,但也仅仅是一种愿力。
我们捡拾的是内心。如何写?写什么?在此都顺应了内心,那也是精神还乡唯一的去处。
还乡是一个梦,是乡愁,是永无止境的抵达。我们寄望于怀旧、后退,甚至是保守的;我们寄生于乡土、故里,甚至是故步自封的。
不是我们流离失所,而是我们还乡之乡已经沦陷。灵魂向何处安顿,没有精神的还乡,就永远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对于一个不再有故乡的人来说,写作成为居住之地。”
还乡者在路上,在返程的途中;还乡者是过客、旅人,是不合流俗的边缘人和问津者。在漂泊不定的异乡,还乡是我们的忧伤艺术。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彷徨四顾,对未来又充满希冀。但是故乡在远方,于我们而言,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还乡文丛”是立意,是重塑,而非局限;是敞开的,融合的,也是繁殖的。哪怕仅仅是文字上的还乡,虽然它无法抵达,但或许能安放我们的心灵。
一方故土,是源头,是离散的地方……却又在等候着还乡者的归来。
2013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