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鲁迅作品细读》钱理群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退休。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学术普及、中学生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被誉为80年代以来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等。
《鲁迅作品细读》是钱理群先生集20年心力研究鲁迅的著作,就如书名所言,这本新作是钱先生从文本角度深入细化分析鲁迅文字的作品,收入包括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在内一共33篇文章。辑录了钱理群阅读鲁迅的小说五篇,散文六篇,散文诗六篇,杂文十六篇。这部跨越20年研究的作品,可以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阅读鲁迅与钱理群。
阅读鲁迅原著是走进鲁迅的唯一途径。而且要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味。来不得半点浮躁,虚假。要通过对鲁迅独特的思维语言、情感的领悟,体察其罕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思想天地。——钱理群
序言
收入本书的文章,最早写于1993年,那时我在上海《语文教育》开设 文本细读 专栏,并汇成《名作重读》一书;最后一篇写于2013年,是专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一书而写。这样,我的 鲁迅作品细读 前后写了二十年。
我为什么如此痴迷,乐此不疲?这是出于两个信念:坚信鲁迅是中华民族具有原创性、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阅读鲁迅是民族精神基本建设和教育工程,而且鲁迅作品是要读一辈子,常读而常新的;坚信阅读鲁迅原著是走进鲁迅的唯一途径,而且要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味,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假。
问题是如何阅读?根据我的经验,一、要通过对鲁迅独特的思维、语言和情感的领悟,体察其罕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走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思想天地;二、阅读就是对话,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撞击,一次彼此精神的升华:鲁迅因为你的创造性的解读而获得新的意义,你也因此得到了另一种眼光,重新打量、发现周围的世界和自己,在形成仅属于你的鲁迅观的同时,又更坚定地把握个体生命的独立性,走自己的路。三、要进行比较:和鲁迅自己同一素材的作品比,和同代作家、外国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这就将鲁迅的创作放在更大的视野下,展现、体味其特殊的风貌。
这也是我对有兴趣阅读本书的读者的期待。
2017年2月21日
文摘
鲁迅的这一自我评价,大概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大家都认为,鲁迅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药》这样的思想性、战斗性比较强的作品。这几乎也是学术界的 公论 ,以至直到今日,还很少有人提及我们这里所引述的鲁迅对《狂人日记》《药》这类作品的批评反省,有意无意忽略、淡化鲁迅对《孔乙己》的格外看重。其实,鲁迅做出这些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评价,是自有标准的,即不同于政治、思想标准的审美标准;而他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就是看是否 从容不迫 。这既是鲁迅的人生观:他一再强调人的生活要有 余裕 ,不能 不留余地 ,给人以 压迫和窘促之感 ;更是鲁迅的文学观、美学观,他认为 生活有余裕 才会 产生文学 , 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 。以这样的 从容美学 观来看,《狂人日记》《药》可能都有些 锋芒毕露 不留余地 ,给人以 压迫和窘促之感 ;而《孔乙己》则写得有节制,含蓄,从容不迫。
关于鲁迅的 从容美学 ,以及对《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的具体美学分析,是一篇大文章,我曾经多次推荐给中文系的研究生:这是很好的博士生论文题目。这里不可能进一步展开,只想从一个具体角度做一点讨论。
《孔乙己》其实只是在从从容容地 讲故事 ,讲一个鲁迅家乡的小酒店的故事,一个酒店里的既普通又特别的酒客的故事:他叫 孔乙己 , 原来也读过书 ,没有考上秀才, 又不会营生 ,最后潦倒一生。这是一个看来可笑,细加品味又相当可悲的读书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