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明斋耕书录》马向阳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本书系作者马向阳先生的第四本文化随笔文集,内容所述多为实录,间有抒怀。涵盖了作者访书、淘书、读书之心得以及日常生活中、与友交流时的切身体会。作者于公务劳顿中忙里偷闲读书思考。每日耕书数页,详加圈点,精心耙梳。于节期假日时寄情文字笔耕不辍,春华秋实,积少成多,快意知足。借阅读,作者既与历史对话亦同现实交流,借写作,作者将从书中得到的内容取其精华后又融入书中。本书记录描摹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实景,借此抒发作者内心嗜书的真性情。书名“明斋”源于作者书舍斋号。
品评今古典籍,畅论中外名家,犹如叙话桑麻瓜豆,交流稼穑技艺也。
丙申年正月初三晚间,与友人简餐后恰逢零星细雨,安步当车,何妨吟啸;归家后,置身桌前,凝神片刻,撰此题记。
少时,随祖父在乡村劳动,或播种,或耘耔,或间苗,或灌溉,付出了汗水,也收获着快乐。尤其是在劳作闲暇,祖父与农民叔伯们,很随意地蹲在地头或田埂上,一边擦拭着农具,一边回望着田野,眼神里透露出的满是慈祥与爱意。我知道,此时此刻,不仅仅是祖父,任何一位农民其心情都是愉悦而幸福的。
稍长,告别乡村,负笈求学,后又因工作与生计,渡江过海,偏安海岛,读书治学,甘为园丁。四十余年,时光如同东逝之水,一去不返,祖父也已作古多年,其墓前树木已拱,想来不胜今夕之慨。然吾人耕作之习惯,仍一以贯之,不过,曩时耕作的是农田,今日耕作的是书册,虽然对象不同,然辛勤自励、耐心细致、除却芜杂、收获硕果的过程与方式,如出一辙,毫无二致。从祖父身上习得的良好作风,数十年来,也始终伴随左右,助我前行。每日忙完事务,稍有闲情,便耕书数页,详加圈点,精心耙梳,积少成多,蔚为大观;如同祖父当年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粮食满仓,快意知足然。
——题记
去明斋喝茶
近日,在椰城的小众圈子里,流行着几句近似玩笑的话:
“去明斋喝茶了吗?”
“没有。”“噢,你还不是一位文化人。”
或问:“何谓明斋?”
答曰:“余之书房也。耸乎高楼之上,层在十八有一,虽然难接地气,但也清幽可嘉。概括言之,其快活之趣者有六焉:一无车马之喧,二少叩门之扰,三可游目骋怀,四无湿气浸床,五有好鸟鸣啭,六多云霞浮窗。”
又问:“此处喝茶有何妙处?”答曰:“清风丽日,临窗而坐,清茶一壶,闲书数册,老友三五,颔首相向,思接千载,海阔天空。如此,不啻诗意人生也。或皓月当空,清辉铺地,斜坐阳台,红茶盈盏,近闻香茗馥郁,远观车水马龙,对面高楼霓虹闪烁,隔壁邻家音响动地,更显得明斋幽静深邃也。于是,书虫数只,好书一案,品茶品书,谈事谈人,口无遮拦,心无禁忌,思路畅通,胸襟阔然,口舌生香,妙语连珠,真琅嬛福地,佳妙之时也。”
古人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吾人则谓:喝茶之趣不在茶,在于心境恬适焉。
余非圣贤,俗态难免,即喝茶一事,亦有因缘存在。初识茶趣,约在卅年之前的一个暑期。斯时也,余年仅冠龄,意气纵横,供职于豫北古城,执教于三尺讲坛,毫无处世经验,徒有满腔热情。假日闲暇,呼朋唤友,随学校参访团游赏杭城。漫步苏堤白堤,流连花港观鱼,探访柳浪闻莺,问趣九溪曲水,然后乘车又至虎跑寺边,一路走来,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似可冒烟矣。闷热难耐之际,忽见寺旁有一茶室,便直奔而去,询问价格,云五角钱一杯,热水随时可续,龙井不再添加;确实物美价廉,大有所值焉。于是,不再客套,择席而坐,喝下三杯热茶,直至口舌生津,齿留清香。时骄阳西坠,树影散乱,同伴催行,方依依别去。临行之际,付人民币一元以作茶资,茶官小哥云多出五角,稍等找回。闻听之下,慨然作答道:“龙井村茶,虎跑泉水,天下绝配,罕有其匹,五毛一杯,实属价廉,已心存感念矣;且饮茶之时,窗外美景映我眼帘,树上鸟鸣悦我双耳,仙境仙乐,天趣天籁,值钱两角;赏景之间,弘一法师于此剃度之往事忽然奔至脑海,遂忆及杭城千年历史故事,百年风云人物,又忆及西湖美妙风景,钱塘塔影水色,不禁默然吟咏香山华章,咀嚼柳耆妙词,文辞之美伴随龙井茶香,润肺沁心,其乐陶陶,值钱两角;茶官小哥待客热情,口齿伶010俐,迎来送往,服务周到,添茶续水,忙而不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喊哥喊姐,暖人心怀,可见涵养深厚,功夫老到,在此小坐,恍若仙人,仅加钱一角,似乎委曲茶官小哥不少矣。如此算来,恰好一元之数,不亦宜乎。”
余话音甫落,同行诸君一时错愕,呆立原地,趁其言行迟滞之时,便捡起挎包,闪身钻进车里,心中窃窃自喜焉。从此以后,与茶结缘。
而今年过知命,阅尽沧桑,鬓生华发,满面沟壑;绚烂之后,趋于平淡,心境恬静,品茶自娱,沟壑之内均写满了品茶交友的故事。同声相应,人以群分,品茶之余,间以品书,知己知音,闲坐明斋,观书观云,诚有妙趣焉。然世事如棋,顺逆难料,奢谈多事,传闻失真,不多时间,坊间便有明斋藏书繁富,且多有珍本善本之说;亦有座中几多文士,且所谈皆为雅言之誉;更有甚者,竟云明斋香茗华美,所饮皆为仙品之谈;并说不到明斋喝茶,算不得文化之人云云。实则无稽之谈也。近日,又有好事者屡发信息问询:“明斋阔否?藏书富否?环境清幽否?有红袖添香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余在此可一并作答,曰:“明斋虽狭而雅静,藏书不多仅万册,饮品普通亦飘香,主人虽寝仍热情。至于秘籍几部,何人添香,谁来侍茶等,则套用一句外交辞令,曰无可奉告也。若好奇之心依然浓烈,则不妨前来茶叙小休,君等慧眼一望,则一切风景均展露无遗矣,何必令余在此鼓噪聒耳,若长舌男耶?”
信笔至此,又忆及去年秋季,一位挚友也曾微信于余,道:“秋凉将至,某已到荣休年龄,办完手续之后,大把的时间均属于自我,周末闲暇,品茶明斋,谈书聊天,不见不散,何如?”当时,余慨然允诺。孰料天不作美,命运弄人,周末竟有领导视察工作一事发生,需要前往作陪。分身无术,失约失信,有负挚友,*为懊恼。而今又至周末,偶有小闲,只想邀约挚友,品茶观书,弥补亏欠,增益身心,但挚友已于月前驾鹤西去,撒手人寰,音容难寻,天路阻隔,即便冲泡纯品精品,茶香溢满书柜书案,于挚友又有何益焉?念之怅然,怅然。
于是,只想对诸位友人言说:趁着腿脚灵便,且喝一杯茶去,莫负韶华时光,如若不嫌鄙陋,明斋便是*去处。诸君倘能有些耐心,待余退隐林下,营造书斋数楹,环以竹篱,杂植花草;旁侧溪流潺潺,奔竞而下,溪旁青山巍巍,曲径蜿蜒;柴门常开,佳友时来,春暖秋凉之日,可观书观鱼;风清月白之夜,可品酒品茗,如此则大妙矣。诸君等待之,向往之,梦寐之,均可也。只要心存梦想,就好。
丙申年正月初七,草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候机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