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夜与昼——柯云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版》柯云路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柯云路
原名鲍国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步入文坛后便出手不凡,处女作《三千万》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又以《新星》《夜与昼》《衰与荣》《龙年档案》等经典改革文学作品为读者所熟知,成功塑造了李向南这一锐意进取、直面改革浪潮的典型形象。
柯云路关注现实,紧扣时代脉搏,致力于对改革开放的书写,用文学记录中国的社会进程,他的创作历程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创作,柯云路是一个绕不开的作家。
李向南因在古陵的改革之路不断受挫而回到北京,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实现自己的改革设想,他积极争取顾恒和对新经济工作很有发言权的靳一峰的支持。
京都四大家族及与之相关联的上百个人物之间的故事也就此展开,在这个伟大而又艰难的改革开放初期,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以及在言谈举止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幽微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堪称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创作,柯云路是一个绕不开的作家。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我国改革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柯云路改革四部曲”——《新星》《夜与昼》《衰与荣》《龙年档案》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县委书记李向南,改革之初的政治新星,他的改革之路,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改革之初激越的旋律,感受到这颗“新星”豪放的气质和行进中的力量,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可以看到今天改革者们成长的轨迹,也可以看到某种历史的必然!
一部记录中国改革之初基层生活的社会万象的百科。李向南这颗政治新星,在其从政的道路上一直坚守“为政以德”准则,运用他的智慧与气魄克服改革路上的重重阻碍。
3、百科全书式描写社会生活的代表作。
《夜与昼》与《哀与荣》描写了中国当代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心理及挣扎,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观念嬗变与冲突,试图概括当代中国人性扭曲的特殊历史及时代阵痛。
林虹一个人先走了。李向南眼前是人潮起伏的车站广场,五光十色,喧闹一片。是黄平平含笑的黑眼睛,是她那热情温柔的女性气息,是自己还来不及适应的京都气氛。他在涌动着使自己要飘起来的海潮面前,很快抓住一个北京人的自我意识,这使他可以克服那久居外地踏入北京的怯生感,站稳脚跟。
他看着眼前的姑娘很有风度地一笑:“平平,你来车站干什么,送人还是接人?”他对黄平平很感兴趣,因为她是一个极有活动能量的记者,还因为她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可爱的姑娘。此刻面对着她,就能感到一种柔和的兴奋隐隐洋溢全身。
“我接你来了。”黄平平说,她的神情含有某种匆忙和急切。
“接我?谁告诉你说我来北京?”
“你呀,你不是说看完我的报告文学稿,两天后连同意见一起派人送来北京吗?”
“我没说自己来呀?”
“你不是说派个*可靠、让我*满意的人送来吗?我一猜就是你。而且我还做了调查。”黄平平习惯地掠了一下头发,得意地笑了。她个子不高,大约一米六的样子,线条柔和丰满,又有那么点儿娇小。
“你对自己的稿子够着急的。”李向南说道,“要不要我现在就拿给你?”
“不用,我来接你,还不是因为稿子,有点严重的情况——关于你的,我想告诉你。使你一下火车就有思想准备。”
“关于我的严重情况?”李向南眉头猛然一收,目前的处境使他格外敏感。但他脸上随即又浮出了幽默的微笑:“能有多严重啊?”
“咱们走吧,边走边说。你家住哪儿?虎坊桥那一带?那你坐几路车?二十路?再换……四十五路?”
“我闹不清那么多。干脆走出去,上长安街,坐一路汽车到西单,再换无轨。那样痛快。一路过长安街、天安门,能感受一下首都的气氛。我每次回北京都走这条路线。”
“你挺浪漫的,”黄平平笑了,“还要感受一下北京气氛。不过,这次回来,你得现实主义一点。”
“北京又有什么新动态?”李向南口吻尽量显得轻松。
“走出这儿再说吧。车站太闹。”黄平平不想在这喧闹的环境中交谈。她关心李向南,同时她还“关心”自己对李向南的这种关心。
两个人边走边说着闲话,李向南一边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心理,一边尽量显得随便地谈着古陵的情况。周围是拥挤的人流,是色彩缤纷、款式新颖的服装,是飘动的长裙,是匆忙的脚步,是年轻男女并肩谈笑时兴奋的脸;一辆接一辆的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大轿车、小轿车、面包车,黄亮的车前灯,红色的车尾灯,流水般的自行车,红红绿绿的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牌,川流不息地进出着顾客的一个个餐馆、商店,人群围挤的冷饮出售窗,被尘土、烟灰、汗味和噪音污染得更显炎热的空气。路旁一个头围白毛巾的老头儿一动不动坐在粗土布的包袱上,他两眼茫然地看着眼前的纷繁。北京的繁华和嘈乱与古陵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黄平平说的严重情况是什么?再严重能严重到哪儿去?自己有足够的政治才能,也有足够的耐受力。就要在高难度的矛盾丛中开出一条路来。
“你看见路边那个老农民没有?”他说,“他和这里的环境让我感受到一种对比。”两个人已来到长安街上了。
“是。我在古陵县待了几天,回北京一下火车也感到对比很强烈。”黄平平点点头,“好,跟你说重要情况吧。你说对比,我要告诉你的情况,也可以算是一个对比。对你看法的对比。”
“对我看法的对比?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先说好的一面,报上今天登了报道你的一篇通讯。题目叫‘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
“这么吓人的题目?”李向南幽默地说。他一瞬间就把这件事含的利弊做了估计。
“就是去古陵的那个记者搞的。听说原来不是这个题目,叫‘一个讲效率的年轻县委书记’,后来改成‘新星’了。这个题目响亮。”
“响亮才可能糟糕呢。”
“不过也没什么。无非是刺激起某些人的嫉妒呗。你别管他们。已经刺激了,就刺激到底。”
“你说树先把根扎深好呢,还是先让梢长高冒尖好呢?”李向南仍然笑着说,心中却在继续估量这件事可能引起的各方面反应。政治是极其复杂的,枪打出头鸟。
“你是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你现在已经冒尖了,遭人‘摧’了,干脆多冒点儿,多长点儿梢,可以多吸收阳光,有助于把根扎深。”
他看了她一眼。此话自然有道理,但事情常常有多方面的“道理”,要全面权衡。他现在并不想表现出比一个姑娘深刻得多的判断,他在等她讲下去。
……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夜与昼——柯云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版》柯云路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