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海上花列传》韩邦庆典耀整理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别署太仙、大一山人、花也怜侬。江苏华亭人(一说松江,均今属上海)。幼年随父寓居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久困场屋,遂居沪上。因嗜好鸦片烟,致使家道中落。担任过《申报》撰述,。光绪十八年(1892年)初,自办《海上奇书》杂志,图文并茂的早期文学杂志。该刊内容大部为韩邦庆个人的作品,如自撰的文言小说和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长篇连载,也录有前人的笔记小说,开创了报刊连载长篇章回小说,且每回自成起讫的先例。
典耀,陈新的笔名。陈新,江苏常熟人。1953年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当校对,后任古典文学编辑,现为编审。多年来出版了编选、注释、点校的古代诗文等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小说方面有:《水浒后传》(改写)、《海上花列传》(校注)、《唐三藏西游记释厄传》(点校)、《西游记传》(点校),还负责新校注本《水浒》的审校和前言撰写。并发表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多篇,其中一半以上为明清小说方面的,内容侧重作者和版本的考订,而且大多与所校注的作品有关。
《海上花列传》(精装插图本)是“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中的一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即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的整理与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陆续出版了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古典小说作品。这些作品的整理者,均为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如聂绀弩、张友鸾、张友鹤、张慧剑、黄肃秋、顾学颉、陈迩冬、戴鸿森、启功、冯其庸、袁世硕、朱其铠、李伯齐等,他们精心的校勘、标点、注释使这些读本成为影响几代读者的经典。“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丛书将这些优秀的经典之作集结在一起,再次进行全面细致的修订和编校,以期更加完善;所选插图为名家绘画或精美绣像,如孙温绘《红楼梦》、孙继芳绘《镜花缘》、金协中绘《三国演义》、程十髮绘《儒林外史》等,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小说,全书以吴语写成,也是中国*部方言小说。亦名《绘图青楼宝鉴》、《绘图海上青楼奇缘》,全书64回。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小说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为主要线索,写他们从农村来到上海后,被生活所迫而堕落的故事。赵朴斋因狎妓招致困顿,沦落至拉洋车为生。二宝则沦为娼妓。赵氏兄妹的遭遇和经历,在上海下层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典型性。书中广泛描写了官僚、名士、商人、买办、纨袴子弟、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妓女的悲惨遭遇。《海上花列传》得到鲁迅、张爱玲等文坛巨匠的好评,张爱玲还曾将其翻译为英语、国语版本。此次再版,除修订文字外,增加精美插图六十多幅。
题识
或谓六十四回不结而结,甚善;顾既曰全书矣,而简端又无序,毋乃阙与?
华也怜侬曰:是有说。昔冬心先生续集自序,多述其生平所遇前辈闻人品题赞美之语,仆将援斯例以为之,且推而广之。凡读吾书而有得于中者,必不能已于言。其言也,不徒品题赞美之语,爱我厚而教我多也;苟有以抉吾之疵,发吾之覆,振吾之聩,起吾之疴,虽至呵责唾骂,讪谤诙嘲,皆当录诸简端,以存吾书之真焉。敬告同人,毋金玉!
光绪甲午孟春,云间华也怜侬识于九天珠玉之楼。例言海上花列传
例言
此书为劝戒而作,其形容尽致处,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阅者深味其言,更返观风月场中,自当厌弃嫉恶之不暇矣。所载人名事实俱系凭空捏造,并无所指。如有强作解人,妄言某人隐某人,某事隐某事,此则不善读书,不足与谈者矣。
苏州土白,弹词中所载多系俗字,但通行已久,人所共知,故仍用之,盖演义小说不必沾沾于考据也。惟有有音而无字者,如说勿要二字,苏人每急呼之,并为一音,若仍作勿要二字,便不合当时神理;又无他字可以替代,故将勿要二字并写一格。阅者须知覅字本无此字,乃合二字作一音读也。他若音眼,嗄音贾,耐即你,俚即伊之类,阅者自能意会,兹不多赘。
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脱化出来,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竟接连起十余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随手叙来并无一事完,全部并无一丝挂漏;阅之觉其背面无文字处尚有许多文字,虽未明明叙出,而可以意会得之。此穿插之法也。劈空而来,使阅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缘故,急欲观后文,而后文又舍而叙他事矣;及他事叙毕,再叙明其缘故,而其缘故仍未尽明,直至全体尽露,乃知前文所叙并无半个闲字。此藏闪之法也。
此书正面文章如是如是;尚有一半反面文章,藏在字句之间,令人意会,直须阅至数十回后方能明白。恐阅者急不及待,特先指出一二。如写王阿二时处处有一张小村在内,写沈小红时处处有一小柳儿在内,写黄翠凤时处处有一钱子刚在内。此外每出一人,即核定其生平事实,句句照应,并无落空。阅者细会自知。
从来说部必有大段落,乃是正面文章精神团结之处,断不可含糊了事。此书虽用穿插藏闪之法,而其中仍有段落可寻。如第九回沈小红如此大闹,以后慢慢收拾,一丝不漏,又整齐,又暇豫,即一大段落也。然此大段落中间仍参用穿插藏闪之法,以合全书体例。
说部书,题是断语,书是叙事。往往有题目系说某事,而书中长篇累幅竟不说起,一若与题目毫无关涉者,前人已有此例。今十三回陆秀宝开宝,十四回杨媛媛通谋,亦此例也。
此书俱系闲话,然若真是闲话,更复成何文字?阅者于闲话中间寻其线索,则得之矣。如周氏双珠、双宝、双玉及李漱芳、林素芬诸人终身结局,此两回中俱可想见。
第廿二回,如黄翠凤、张蕙贞、吴雪香诸人,皆是第二次描写,所载事实言语,自应前后关照。至于性情脾气,态度行为,有一丝不合之处否?阅者反覆查勘之,幸甚!
或谓书中专叙妓家,不及他事,未免令阅者生厌否?仆谓不然,小说作法与制艺同:连章题要包括,如《三国》演说汉、魏间事,兴亡掌故瞭如指掌,而不嫌其简略;枯窘题要生发,如《水浒》之强盗,《儒林》之文士,《红楼》之闺娃,一意到底,颠倒敷陈,而不嫌其琐碎。彼有以忠孝,神仙,英雄,儿女,赃官,剧盗,恶鬼,妖狐,以至琴棋书画,医卜星相,萃于一书,自谓五花八门,贯通淹博,不知正见其才之窘耳。
合传之体有三难:一曰无雷同,一书百十人,其性情言语面目行为,此与彼稍有相仿,即是雷同。一曰无矛盾,一人而前后数见,前与后稍有不符,即是矛盾。一曰无挂漏,写一人而无结局,挂漏也;叙一事而无收场,亦挂漏也。知是三者而后可与言说部。
整理后记
《海上花列传》六十四回,曾以《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海上花》等名称刊行。
作者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父宗文,官刑部主事。作者自幼随父居北京,后南归应科举试,成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在河南省的官府作过幕僚。
韩邦庆曾长期旅居上海,与《申报》编辑钱忻伯、何桂笙等人友善,常为《申报》撰稿,他自己编辑的纯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即由申报馆代售。在《海上花列传》全书出版后不久,即病逝,年仅三十九岁。留下的作品还有文言短篇小说《太仙漫稿》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列《海上花列传》为“清之狭邪小说”,并评为该类小说中的压卷之作。文章说:
《红楼梦》方板行,续作及翻案者即奋起,各竭智巧,使之团圆,久之,乃渐兴尽,盖至道光末而始不甚作此等书。然其余波,则所被尚广远,惟常人之家,人数鲜少,事故无多,纵有波澜,亦不适于《红楼梦》笔意,故遂一变,即由叙男女杂沓之狭邪以发泄之。如上述三书(按指《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虽意度有高下,文笔有妍媸,而皆摹绘柔情,敷陈艳迹,精神所在,实无不同,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知大观园者已多,则别辟情场于北里而已。然自《海上花列传》出,乃始实写妓家,暴其奸谲,谓“以过来人现身说法”,欲使阅者“按迹寻踪,心通其意,见当前之媚于西子,即可知背后之泼于夜叉,见今日之密于糟糠,即可卜他年之毒于蛇蝎”(*回)。则开宗明义,已异前人,而《红楼梦》在狭邪小说之泽,亦自此而斩也。作者在创作《海上花列传》时,心目中确有一部《红楼梦》在。海上漱石生的《退醒庐笔记》曾记有韩邦庆自己的话:“曹雪芹撰《石头记》皆操京语,我书安见不可操吴语。”可知作者曾有意识地要和《红楼梦》争擅场。
当然,就思想内容的深浅广狭,艺术匠心的高低粗细,以及所使用的语言普及与否而言,历史已证明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然而也不容因此忽视《海上花列传》刻画人情世态的细腻传神,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确能把清末上海租界畸形社会的多方面活动,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不仅小说“穿插藏闪”的结构技巧,“平淡而自然”(鲁迅语)的写实手段,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书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有其历史的认识意义。在与之同时的许多作品中,《海上花列传》的白描技术,堪称卓越,它的成就决不仅仅在于方言文学。
小说主要写妓院,旁及官场和商界,和在此范围内所能涉及的社会生活。妓院,是不合理社会的畸形产物,当时不仅仅存在于上海。至于高级妓女居然成为官场商界社交活动必有的点缀,更是新社会读者所无法理解的。与韩邦庆同时的赛金花,在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她原系上海的妓女,后来嫁给洪钧,随洪钧出使德国,于洪钧死后又回上海作妓,始名曹梦兰。不久从上海到天津,在江岔胡同开设妓院“金花班”,才改名赛金花。据说赛金花在天津时,曾被户部尚书杨立山所“赏识”,“初次见面时,便留下茶金千两,后来三百、五百之缠头金,亦不稍吝惜”(《赛金花自述》)。由此可证《海上花列传》中描述的一切,绝非夸张。
作者声明写作目的是要暴露娼家的奸谲,在第四十九回通过妓女黄翠凤的口,说:“覅说是倪无娒,耐看上海把势里陆里个老鸨是好人!俚要是好人,陆里会吃把势饭!”可是,由于作者采用似乎不带感情的笔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不流于概念化。即使书中出现的老鸨,亦各各有其独特的性格,其中如李秀姐,仍写其人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而赵二宝的母亲洪氏,则不过是一个溺爱子女、毫无主见的妇女而已。至于妓女,作者更写出了她们大多因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被坏人骗卖落入火坑。第五十二回写妓女孙秀兰和被卖作歌女的琪官、瑶官深夜谈心,各自倾诉身世,一片满含血泪的文字,在同时的其他小说中是并不多见的。
小说还反映了农民流入城市求生的情况。十四五岁的姑娘阿巧,在妓院帮佣,第二十三回写她擦烟灯打破了玻璃罩,受到种种责难,走投无路,到她也在妓院做娘姨的舅母小妹姐处哭诉:“我做俚哚大姐,一块洋钱一月,正月里做下来勿满三块洋钱,早就寄到仔乡下去哉,陆里再有两角洋钱。”且看这一块钱一月要付出什么样的劳动:早晨一起来末,三只烟灯,八只水烟筒,才要我来收捉。再有三间房间,扫地、揩台子,倒痰盂罐头,陆里一样勿做。下半日汏衣裳,几几花花衣裳就交拨我一干仔,一日到夜总归无拨空。有辰光客人碰和,一夜天勿困,到天亮碰好仔,俚哚末去困哉,我末收捉房间。不仅如此,做大姐的在晚上还要随着妓女应酬嫖客,受下流嫖客的无理凌辱,这实在是地狱的生活。
对照书中所写整天花天酒地的嫖客,简直是两个世界。一个不知什么候补官的王莲生,躺在烟榻上抽鸦片烟是他的全部生活,平日玩弄两个妓女,挥霍动辄数千元;候补知县罗子富,被老鸨讹诈,一次诈去五千元;纨绔子弟李鹤汀为妓女串通赌棍局骗,一输数万元。这些金钱,哪一元钱不是劳动人民的血汗!
作者极力把老鸨和中下等妓女写成罪恶的渊薮,而对上层社会的生活,铺张扬厉,渲染美化。如第三十八回以下叙写山家园中的所谓名士宴集,以为高雅。然而只要读者稍加分析,就能发觉当时社会的罪恶制造者,主要不在于老鸨,更不是妓女,恰恰是这些被尊称为大人、老爷、少爷的人物。其中被称为“风流广大教主”的齐韵叟,自命风流多才的高亚白、尹痴鸳等人,和作者的意愿相反,他们给读者的厌恶之情,要远远超过被作者所嘲讽的斗方名士方蓬壶。因为方蓬壶充其量不过庸俗而已。所以历来的小说研究工作者一致认为,小说中写名士的这一部分,是作者*的败笔。由此可见,《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的世界观,恐怕不会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的爱憎,和当时上层阶级基本上是一致的。
韩邦庆很重视塑造形象,小说命名为《海上花列传》,即突出了人物的刻画。由于小说中人物众多,作者还提出了“合传之体有三难”,就是必须克服雷同、矛盾和挂漏。如何避免雷同呢?他在《太仙漫稿·例言》中说:昔人谓画鬼怪易,画人物难,是矣。然鬼怪有难于人物者,何也?画鬼怪初时凭心生象,挥洒自如;迨至千百幅后,则变态穷而思路窘矣。若人物,则有此人斯有此画,非若鬼怪之全须捏造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家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写作,就能变态无穷、思路广阔。如果专门向壁虚构,笔下就难以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人物。
《海上花列传》不仅写了众多不同遭遇,不同性格的妓女,如沈小红的泼辣,张蕙贞的庸懦,黄翠凤的干练,马桂生的机智,周双玉的骄盈,李漱芳的自伤,赵二宝的幼稚,杨媛媛的诡诈,陆秀宝的放荡等等,以至嫖客、仆隶,人物都各具特色,绝少雷同。所以鲁迅先生评为“固能自践其‘写照传神,属辞比事,点缀渲染,跃跃如生’之约者矣”。
在本书之前,吴语仅在当地土生土长的昆曲、弹词等演唱文学中流行,进入小说领域,叙述用普通话,对白用吴语,以加强人物的刻画,自韩邦庆始。作者运用吴语,堪称得心应手。许多对话,无论酒筵的哄饮,清夜的絮语,市井的扰攘,友朋的笑谑,以至交际酬酢,相讥相詈,都能声貌并现,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能除了方言,一切书面语言都很难把人物的神情口吻表现得如此生动活现。然而方言的局限在于不能普及,正如《谭瀛室笔记》指出的:“唯吴中人读之,颇合情景,他省人不尽解也。”因此,后来虽有《海上繁华梦》、《九尾龟》等为之继,吴语小说终于不能蔚为大国。
由于作者观察生活深密细致,精湛的白描手段又能与之相副,作品中不少生活场面,不仅与所刻画的人物故事关系紧密,独立开来,亦不失为生动隽永、引人入胜的散文。如第十一回写东棋盘街火灾,从“忽听得半空中喤喤喤一阵钟声”始,到“觉有一股热气随风吹来,带着些灰尘气,着实难闻”止,前后不过一千余字,把一场火灾的经过,火势蔓延,消防救护,以及各种人物的思想、活动,都刻画得丝丝入扣。再如第四十回写山家园七夕燃放烟火,把民间艺人制作烟火的出乎想象的绝技,描写得花团锦簇,有声有色。
更值得重视的,是《海上花列传》的艺术结构。作者在“例言”中说: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脱化出来,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手叙来并无一事完,全部并无一丝挂漏;阅之觉其背面无文字处尚有许多文字,虽未明明叙出,而可以意会得之。此穿插之法也。劈空而来,使阅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缘故,急欲观后文,而后文又舍而叙他事矣;及他事叙毕,再叙明其缘故,而其缘故仍未尽明,直至全体尽露,乃知前文所叙并无半个闲字。此藏闪之法也。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为了适应他所摹写的广阔的社会内容,创造了“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语)的艺术结构。《海上花列传》作者“脱化”的手段,是长篇小说结构的又一发展。小说以赵朴斋一家人的遭遇为主干,但赵家的故事不过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小说一开始,用赵朴斋引出洪善卿以后,即用洪善卿搭桥过渡,在下半部书中,则大多用齐韵叟穿针引线。故事与故事之间互相钩联,处处布置悬念,该显豁处显豁,该含蓄处含蓄,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耐人琢磨咀嚼。拆散完整的故事,而没有破碎割裂的痕迹,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吸引读者读下去以明究竟,这就是穿插藏闪的高明之处。
中外小说家似乎有一个通例,大凡所写的内容超乎现实的,作者往往强调亲见亲闻,或根据什么日记文献,以证明他所述说的故事千真万确,实有其事。相反,如所写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接近,作者却往往声明纯属虚构,子虚乌有。《海上花列传》的作者也有“所载人名事实俱系凭空捏造,并无所指。如有强作解人,妄言某人隐某人,某事隐某事,此则所谓不善读书,不足与谈者矣”的声明。
然而,由于《海上花列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种声明自然无济于事。自小说发表以后,即传说纷纭,如《谭瀛室笔记》即认为,“书中人名大抵皆有所据,熟于同(治)光(绪)间名流事实者,类能言之”,并为之一一考证。民国十一年上海清华书局排印本许廑父序,更认为是谤书,他说:书中赵朴斋以无赖得志,拥资巨万,方堕落时,致鬻其妹于青楼中,作者尝救之云。会其盛时,作者侨居窘苦,向借百金不可得,故愤而作此以讥之者。然观其所刺褒瑕瑜,常有大于赵某者。然此书卒厄于赵,挥巨金尽购而焚之,后人畏事未敢翻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引了一种传闻,说:书中人物,亦多实有,而悉隐其真姓名,惟不为赵朴斋讳。相传赵本作者挚友,时济以金,久而厌绝,韩遂撰此书以谤之。印卖至第二十八回,赵急致重赂,始辍笔,而书已风行;已而赵死,乃续作贸利,且放笔写其妹为倡云。然二宝沦落,实作者预定之局,……这些传说,且不问其正确性如何,适足以证明小说真实性强烈,反映了出版后影响之大,感人之深。
《海上花列传》*初发表于光绪壬辰(1892)二月创刊的文艺刊物《海上奇书》,每期发表两回,每回都有两幅颇为精美的插图。刊物原为半月刊,出到第九期后改为月刊,共出十五期,三十回。
《海上奇书》系石印本,每期二十页,以刊载《海上花列传》为主,此外《太仙漫稿》和《卧游集》两题,不过是凑页数的补白。如《太仙漫稿》中的《段倩卿传》,从三期到六期连载四期,第六期上实际只有不到半页的一百五十字而已。
六十四回全书石印本,题名为“华也怜侬海上花列传”,书前有序,书后有跋。分两函,每函各有目录,各三十二回。作序的时间是“光绪甲午(1894)孟春”。从刊物停刊到全书出版,相距不过十个月。
从石印本全书可以看到,工笔正楷的字迹出于一个书手。刊物已经发表的三十回及插图,即由原版翻印,连页码亦未作改动。书写这种字体,加上校对和上石印刷,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从例言中可以看出,在小说开始发表时,全书的人物关系、布局结构,作者已经了然于胸。据《退醒庐笔记》记述,辛卯(1891)秋曾见作者未竣之小说二十四回,由此可以推知,成稿的时间是在《海上奇书》刊行时,以后刊物虽然停刊,小说仍不断书写印刷,才有可能在停刊后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出版。所以,“赵急致重赂,始辍笔”的传说,并不符合实际。
全书出版后,立即就出版各种名目的缩印复制本。据《晚清戏曲小说目》,在清末即有六种版本。其中《绘图青楼宝鉴》,除书前*行改了书名外,装帧序跋与初印本全同,应是*早的缩印复制本。此外如《绘图海上青楼奇缘》、《绘图海上花列传》等缩印本,都刊落跋文,并把原来分为上下两函各三十二回的目录合并移置卷首,剪贴拼凑之迹斑斑可见。由此可知,“然此书卒厄于赵,挥巨金尽焚之,后人畏事未敢刊刻”的传说,不过是许廑父为清华书局作宣传,亦无事实根据。
这些缩印本,和原本以及《海上奇书》发表的文字,完全一致,页码亦都为每八回起讫,没有任何改动。至于以后的排印本,文字多舛误错漏,缺少参校价值。
这次标点整理,以全书初印本为底本,除订正个别明显的错别字外,未作改动。《太仙漫稿》是作者的传奇小说,虽不脱当时流行的文言笔记小说的窠臼,但构思、意致已较新颖,对研究作者创作思想和了解当时社会思潮有参考作用,故收作附录。但《海上奇书》今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都仅存十期,亚东图书馆排印本《海上花》据郑振铎先生收藏的《海上奇书》,亦仅录至十四期《陆心亭祠记》为止。据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十五期上还有《书临》一篇,尚待访求,无法录入。此外,还辑集了几则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供读者参考。
《海上花列传》是方言文学,书中的方言土语,对不熟悉吴语的广大读者是阅读的障碍。同时书中涉及的部分名物,今天的读者亦已经隔膜。如果一一加注,将不胜其烦,且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方便阅读计,试编了一个“海上花列传方言简释”,附在书后,简释承南京师范学院钱小云先生补充订正,并此致谢。
全书的编排、标点以至方言简释,一定仍有疏误不当的地方,恳望读者予以指正。
整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