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时雨集:一位大学班主任与学生的书信往来》杨志彪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时雨集:一位大学班主任与学生的书信往来》杨志彪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杨志彪,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2013-2017年期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2013级动科班班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一等奖获得者,曾获校十佳班主任、三育人先进个人、金钥匙奖、连续两年校优秀班主任、连续两年校优秀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与生物学院*受欢迎的青年教师二等奖等。所带班级曾获上海交通大学“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后奖励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晨星学者奖励计划后备人才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位大学班主任与学生自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四年间书信往来的合集。

四年来,这位班主任老师大学伊始和每学期期末都会给家长和同学写一封公开信,信件内容涉及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家庭、感情、交友、健康、选择等等。累计共九封信,四万余字。同时,也与许多同学通过信件进行个别交流,也有几十封信。通过这些交流,感觉到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识别真伪、区分善恶、分辨利害的能力,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找到人生的意义。

本书语言真挚朴实,读来感人至深。适合高校班主任、高校思政教师、高校管理者阅读、参考,更适合高校大学生及其家长阅读、深思。

【名人的书评】

【时雨集:一位大学班主任与学生的书信往来的书摘】

上篇公开信

从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我一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13级动科班班主任。在工作中发现,单纯的谈话、班会、活动,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所有的思想问题,因此我产生了写公开信的想法。四年来,我在大学伊始和每学期的期末都会给家长、同学写一封,信件内容涉及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家庭、感情、交友、健康、选择等等,累计共九封,约四万字。这些信倾注了我对同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等,谈不上字字玑珠,但却是句句真情。

思索大学意义,提高心灵修养

——2013年9月大学伊始致全班同学的公开信

我经常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莫名的激动。我觉得我在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或者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无关名利,只在内心的安详和平静,只为引导你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追寻生命的意义,思考心灵的归宿……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能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在交大,就是要把她当成象牙塔,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抽离出来,汲取甘露,不光学习知识,更要提高自己心灵的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前者只关乎名利,后者则关乎是否是一个“人”,一个精神和体魄都健全的人。

各位同学:

你们好!秋风送爽,天朗气清。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生活,我们即将——不,已经开始一段新的生命旅程。我不知道你们此时的心情如何。对于我来说,这个学期与以往的新学期有着很大的不同——我是怀着敬畏、喜悦、激动和平和的心情开始新学期工作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了你们!

我是*次做班主任,可能存在经验上的欠缺。但是,我很愿意做这个工作,是从心底里愿意。从拿到你们名单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们相遇?宇宙之大,浩淼无穷,人之渺小,沧海一粟。我们相遇,则是千世万世之缘。就在缘起缘灭的一刹那,我们从祖国各地来到交通大学,从此我们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F1315002班。

在你们来之前,大多数同学我都通过电话。只有小万同学和小陈同学没有联系上。因为小万同学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我大概打了不下20次,每天打几个。小陈同学没有留任何联系方式。其他同学都打过交道了。我自己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关心过我这些事,所以我深知在异乡有个人帮忙该有多好,多方便啊。

咱们班一共有25名同学。有八位同学来自上海,其他的同学,有的来自山清水秀的浙江,美丽的西子湖畔。有的来自红色摇篮江西,有的来自天府之国四川,有的来自美丽的天山脚下和齐鲁大地,有的来自刘三姐的故乡,有的来自醉倒天下,生产美酒的贵州。当然还有一名留学生。你们怀揣着梦想,带着家人和师长的嘱托,共同相聚在思源湖畔。我知道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满意,但我知道肯定有些同学是不满意的,对于考上交大农学院还是耿耿于怀。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其实,咱们班应该有27名同学,贵州的小罗和山东的小夏同学没有来报到。我们在祝福他们的同时,也感到些许遗憾,因为我们与他们失之交臂了。还有,在交大每年都有学生因为不满专业,不能顺利毕业。我就亲身经历过两个学生,一个是山东的,一个是内蒙的。四年了,因为有太多的功课没有考试,只能再读一年,都是父母请假陪读,一个个找任课老师。我每次看到这种事情,心如刀绞。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严重的后果呢?如果这几个同学遇到我是班主任会是这样吗?咱们班会出现吗?这件事情,是促进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初衷。

今天我看到这么多新同学报到,大部分同学都有亲人陪同。不由的想起我刚上大学时的情景。我生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我的本科是地方的一所高校,专业是兽医。我还清楚的记得是1992年9月4日我从老家自己坐火车二十几个小时,来到学校报到(那时你们可能都还没有出生吧)。虽然是一个地方的、很不知名的、专业看上去又不是那么华丽的学校,但我仍然很兴奋!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报到了,怀着百倍的热情开始新生活了。新学期开始就是军训一个月,我还获得了军训标兵称号。随着与同学们的交流的深入,我才发现全班30名同学,只有我一个人填报了兽医这个志愿,其他同学都是调剂。所以其它同学都是闷闷不乐,觉得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觉得专业不好,很丢人。而只有我,是阳光的、积极的、充满激情的生活和学习着。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都要在这里待上五年(兽医专业是五年制)。五年十个学期,我得了9次一等专业奖学金。五年的洗礼,足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同学们也都能正视现实,并顺利毕业。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都在从事本专业,几乎都是本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所以,当10年聚会时,大家回想起当初的青涩和幼稚都无限感慨。

其实,专业的好坏完全在于个人心态。我们来到交大,不为浮名不为利。我们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有的同学说为了实现梦想。那么我问你,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实现梦想又为了什么?或者说,人为什么而活着?我们来到交大,就是为了学好专业,找好工作,挣高工资,娶白富美,嫁高富帅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也值得追求,但不能是全部。那么我们干什么来了?我们更应该提高自己心灵的修养!微观上,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宏观上,要有宇宙观。掌握了这两个主线,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感恩、责任,比如人际交往,比如爱情家庭,比如仁义礼智信……

一个人活在世上,既有空间的广度亦有时间的长度,但相比于浩瀚的宇宙,实在是微不足道。而人同样又是善于思考的动物,有七情六欲。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与自然万物一样,我们同样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土。所以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包括对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对你周边的人,以及任何事物。现在我们遇到的环境、生态、人口、社会问题等等,其实都是缺乏对自然的敬畏而引起的。同样的,我对你们也是充满敬畏之情,因为你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说“我是怀着敬畏的心情”开始新学期的原因。

同大多数同学一样,新的学期我充满喜悦之情。因为有这么多新的面孔。我很喜欢大学这种环境,这也是我*终在大学任教的原因。教师可以变老,楼房可以变旧,但只有学生永远年轻。大学的四年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嬗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你们刚一入学,恰似春苗,长势喜人,怎不令人喜悦?

喜悦之后就是激动,我经常会莫名的激动。当然不是发脾气,而是我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莫名的激动。我觉得我在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或者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无关名利,只在内心的安详和平静,只为引导你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追寻生命的意义,思考心灵的归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万物皆在本心。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归于平和,这是我*后一个心情。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能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在交大,就是要把她当成象牙塔,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抽离出来,汲取甘露,不光学习知识,更要提高自己心灵的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前者只关乎名利,后者则关乎是否是一个“人”,一个精神和体魄都健全的人。

开学伊始,我就有这四种心情:敬畏、喜悦、激动、平和。不知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晚临睡前都要思索一天的得失成败,并付诸于笔端。你们也在做吗?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惠子对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具体的方法可以不同,只要你是在真正的享受生活、思索生命的意义,必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里,每个同学都可能会经历痛苦与失败,也会经历快乐和成功,不论怎样我也同样会与你们一起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与你们共同分担霜刀和霹雳,分享雾霭与虹霓。当然,更希望你们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高心灵的修养,*终超越吉凶、超越命运、超越梦想!

杨志彪

二〇一三年九月三日于上海交通大学

合理利用假期,坚持成就梦想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致家长和同学的公开信

学校放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学问。

时间真的是良药,坚持若假以时日,必定能发挥出*强的威力。

尊敬的家长并各位同学:

您好!“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八月的上海依然酷暑难捱,但却已是立秋时节,大部分省区也已感丝丝凉意,想来真正的秋天也不远了吧。在这样的时刻,您收获了您孩子在交通大学的第二份成绩单——一定颇有感触吧。中国历来有在年终岁末总结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学年的结束理当做一个总结吧。这份成绩单与*份不同,或许有进步,或许有无奈,或许有惊喜,或许有懊恼,或许有窃喜。但无论怎样,我希望都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这份成绩单。其实,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份成绩单,而是面对的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青春生命。

我与您的孩子在交通大学度过了一年的光阴,在这一年里,我发现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有的孩子已经在科研的道路上昂首前行,有的孩子成长为学生会团总支的骨干,有的孩子为班级事务尽心尽力,有的孩子投笔从戎、报效祖国,有的孩子乐于助人、以爱心回报社会……当然也不全是好消息,有的孩子休学、有的孩子有很多挂科,也有的孩子吃了退学警告。虽然是坏消息,但这个学期所有吃了退学警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个退学警告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都不可怕,只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两只脚不踏进同一条河流,不犯相同的错误,就是*的进步——退学警告的教育意义即在于此。

现在正是暑假期间,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社会实践,这很值得提倡,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却有很多孩子不了解为什么学校要放寒暑假。学校为什么放假?这本来不是问题,因为大家都相信这样的话:学校放假是为了让师生避开严寒酷暑,是因为教学活动的劳动强度太大,还有的学生说是为了与父母团聚。尽管这些解释有点勉强,但好像没有更好的答案。我*近在看一些教育方面的书,发现民国时期的潘光旦先生对此早有明确论述。潘光旦是上个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泰斗,他在社会思想史、民族历史、优生学、性心理学、教育思想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

在论及“学校为什么放假”的问题时,潘光旦的文章《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提供了一个让人茅塞顿开的答案。文章一开头就说:“学问没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长时期的间断。学校的假期,少则一月,多则三月,难道办教育和创制假期的人的本意,真要教人在这一个月或三个月之内完全停止学问工作么?我恐未必。”可见在潘先生看来,学校放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学问。

接下来潘先生又毫不客气的指出,学校的*缺点,就是过于重视教材。“一种课本,少则读半年,多则读一年”,使学生“无一刻不在字里行间寻生活”,失去了自动研究的机会。他认为这种“专读一书”的单调和痛苦,比八股文还要严重。他说,心理学家认为“钩心绊脚”的八股文还有一种磨练智力的功用,而那种“专读一书”的教学模式却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乐趣。

正因为如此,潘先生认为,假期则是每一个学生“解除痛苦恢复自由的上好机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首先要树立“在假期里,我便是我,而不是教员的学生”的信念,其次要选择一两个比较高明的求知方法,去过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在自然知识方面,可以做一次有目的的远足,从事地质的观察和生物标本的采集;在社会知识方面,可以找一个小题目,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研究。

潘先生的话让我想起胡适在美国留学时的情况,据《胡适留学日记》记载,其到达美国后的*个暑假是从1911年6月11日开始的,直到9月28日的日记,才有“今日为上课之*日”的记录。可见,当时美国大学暑假有三个半月之久,在这漫长的假期中,胡适干了些什么?综观这三个多月的日记,他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令人羡慕。其中有旅游、开会、交友、阅读、写作、打球、玩牌、逛公园、学拉丁文、演讲辩论、上暑期学校(包括学化学、演习题、做实验)等。这与潘光旦的主张完全一致。可见在美国大学里,虽然未必有“专读一书”的单调和痛苦,但放假的目的,却是为了“知识生活的解放”,为了给学生多留一点自由自在地学习研究的机会。

这样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潘光旦先生为什么要把学校教育说的那么可怕呢?我想这与学校本身的缺陷有关。据说,近代教育制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所以有人把学校比做工厂,把教室比作车间,把教师比作工人,把学生比作原料。这种“规模化生产”虽然有利于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却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其中主要是它不但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特殊爱好,还可能把他们变成千人一面的工具。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创立现代教育制度的人们才在两个学期之间安排一个比较长的假期,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和才华有一个成长发育的时间和天地。

明白了上述道理,是不是对学生在假期所需要从事的学习和实践生活有了更清楚的看法了呢,学生该怎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呢?

一年过去了,再开学时咱们班的学生就升级为学长了。大学四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大学生活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品味吧,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不论怎样,生活的车轮不会停止,会一如既往的前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再一次审视自己走过的这一年,认真的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个学期里,我还与孩子们共同面对了一些其它问题,比如室友关系的协调,家庭矛盾的调解,情感问题的解答,安全问题的叮嘱等等,每一次我都诚心诚意与孩子们交流,或多或少能帮助孩子们正确的处理这些问题,特别是有些孩子在这一年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在关于选择专业、关于学习上,关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于坚持等,有同学给我来信,有的主动约我交流,每一次我都耐心细致及时的回应。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到自己所学、所知有限,虽然勉励为之,仍觉任重道远。在这里,我想与各位家长分享一下自身的经历,或许有助于解决此类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点点借鉴作用。

我是1992年9月4日到内蒙古农牧学院(1998年更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报到的,专业是兽医,还是5年。限于资讯水平、经济条件、教育发达程度、学校管理、班主任等等条件所限,我对专业的了解远不如我们班的学生这般全面和细致,有什么疑虑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当然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专业的,其实也不是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喜欢大学生活,至于专业好像无所谓,刚入学时也没有继续深造等过多的想法。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大学生活。由于是五年制,课程的安排似乎也不是很紧张,各门功课应付起来也不是很难。所以虽然我的入学成绩在全班是*的,*学期结束后,竟然得到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这是我没有意料到的。在以后的学期里,每次都是第二名。但是,高数和有机化学现在想起来也仍然心有余悸(这是我要与给位家长分享的*件事)。这是我在大学期间*几乎要挂科的课程。这两门功课无论如何都不开窍,即便是在考研时,我的“有机”也是得了很低的分数,勉强过关。我曾经百倍的努力,但就是掌握不了这两门功课,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也曾极度苦闷。为什么投入和产出就不成正比呢?为什么别人看似没怎么学习,就拿了高分呢?我一直相信坚持的力量,为什么坚持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成效呢?我的理想、我的目标是否就要打水漂了呢?

这些问题无时不刻的在影响我。我那时非常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朋友也有限(和现在的我比较起来,真是变化很大呢)。即便有,也不会去说这些事情。所有的问题我都是一个人慢慢消化和解决……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做出了考研的决定。考研的话,别的功课我都不愁,但意味着必须攻克外语和有机化学(大部分院校是不考数学的,所以数学课程结束后就不再考虑了)。这就引出了我要与您分享的第二件事,您可能不知道,我上大学之前,因为民族教育的缘故,在高中我们那个班是不学外语的,以母语——蒙语文代替外语。所以上大学之后就要从零开始学习外语。因为听信了学长的建议,说日语和蒙语的发音和语法非常接近,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日语比英语好学。也就避重就轻的学习了日语(至于后来由于研究和工作的需要,又自学英语,那是后话了)。大一大二有老师带着学习,还算跟得上。但两年时间也就刚刚入门吧。大三以后,就不开课了,完全靠自己自学。难度可想而知。除了完成必要的功课以外,在以后的两年里,我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交给了日语。节假日,寒暑假。长达两年半的努力没有白费,*后考研时日语顺利通过。有机化学则在考研之前参加了一个辅导班,算是开窍了,考研也就顺利通过了。

我天资没有别的同学聪明,所以学习每门功课都需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另外一件事,这也是我要与你分享的第三件事——我从高二开始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一直到硕士毕业。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我无时不刻在与之作着斗争。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这个病。症状大概有:只要稍微多用一点脑子,比如多学习一会儿,晚睡一会儿,就会头痛难忍,厉害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无精打采。后期需要依靠安眠药来入睡,即便这样也睡不着觉。*严重的一次,由于换了新药,不适应,心跳骤然增加到200多次,紧急送医院,幸好无大碍,停了药就好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的作息时间,勉强应付学习生活。在高考紧张的复习阶段,得了这个病,无异于判了死刑。也许我生性愚钝,我从来不过多的考虑如果考不上会怎么样,而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治疗和恢复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上。把每天的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不去管别人是否在挑灯夜读,是否在加班加点。就这样,在极其痛苦的状态中结束了高中三年的生活。高考三天,我是晚上吃安眠药,早晨吃脑清片,坚持了下来。我的平时成绩基本上是在班级的前3-5名,*后高考成绩出来了,那年我们班一共考上9名,我是*后一名。成绩虽有所退步,但总算也是涉险过关。到了大学,虽然压力没有高中大,但是这个病很是顽固,依然是不能多用脑子。依然是每次期末考试时还是需要晚上吃安眠药,早晨吃脑清片。这样度过了大学五年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因为头痛,在考研前大概有十几天的时间也是一点书都看不了了,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真的是在考验一个人的忍耐和毅力的极限。等到研究生三年,这个病逐渐好转,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基本上好了。

我现在的生活很平静,可是每每回想起我自己走过的那段求学岁月,我都心有余悸。上述三件事情,有一件事没有坚持下来,都会前功尽弃,也许其中的一次哪怕小小的退缩,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生活。坚持这件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确实是很令人煎熬的。往往会在一个较短时期内由于某些原因未达到预期效果时,心理就会产生动摇。这种时候,不要过分着急,先可以搁置一下。

时间真的是良药,坚持若假以时日,必定能发挥出*强的威力。这也就引出了很多学生可能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比如会经常感觉到与那些高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时千万不要着急,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也是求学时必定要经历的阶段。我当初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做硕士论文的时候,也是遇到这样的局面。那时候,我是客座研究生,对动物分子病毒学还是门外汉,一无所知,到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学生和老师的谈论也好,作报告也好,真的是如同天书,一点都不懂。焦急也没有办法,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去自己多看书,多看资料,勤做实验,慢慢也就进入角色了,*终也顺利毕业了。知不足而能有所学,这似乎是我的学习常态了。也是在这种学习生活中,我的专业知识不断增长,目前也能满足科研和指导学生所需,跟得上国际发展趋势。能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是一件好事,相反,如果认识不到差距,等待我们的就只会是被淘汰。

人是有天赋之差别的,但我们如果意识到了这种差别,有针对性的、主动的、积极的去弥补,再加上毅力、勇气和坚持,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其实我不去说这段话,相信您一定能从我的经历中体会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长篇大论的与您分享我的人生经历的原因。

我知道您的人生经历一定更加丰富多彩,知道您能理解坚持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每一个有梦想的人,离开了坚持*不会成功。在前进的路上必定会遇到各种挫折,我们不要过多的去想结局,而应该更多的关注当下的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应不应该做,应该怎么做?所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支持我一直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坚持下来的原因。我永远不会放弃我自己的梦想,即便是遇到挫折,即便是看到别人已把我甩在身后,但我仍然执着前行,不去关注别人,只关注自己,经过漫长的跋涉,我的未来就不是梦。

诚然,选择生物这条路,就意味着比别人多付出,很多同学要考研究生,这就又要做生物的科研,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时候,更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不被一时的挫折打倒,积极的、乐观的、科学的面对,孩子们会成功的。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到达终点时的辉煌,而在追求过程的点滴,可以是快乐,也可以是痛苦,可以是挫折,也可以是顺利。总之,这都是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想起往事,印象*深刻的不会是那些令我们高兴的事,而是令我们无助茫然无奈时的痛苦。但是如果把这些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练,是不是更好些呢?没有一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们同样不会例外!

相信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我啰啰嗦嗦的说了很多,主要是与您分享我的个人经历,希望对孩子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然而由于时间、地区、教育、性格等等的差异,特别是时代的进步,我的那些经历,不可能完全复制了。但是孩子们所拥有的条件比我那时要好了许多,相信他们比我的天资好了许多,相信他们再也不用花十年的时间去克服某个疾病,相信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无处倾诉,相信他们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他们有一个爱他们的班主任。

有些同学虽然平时交流不多,但我是爱每一个同学的。所谓“静水流深”,我平静的表面之下,是汹涌澎湃的感情之河,我爱咱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的痛苦和欢乐,成功和挫折,我都感同身受。我愿与孩子们分担风霜霹雳,分享雾霭虹霓。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与您站在一起,做孩子们坚强的后盾,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后,请告诉孩子们,勿忘初心!

顺颂时安

杨志彪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六日于上海交通大学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时雨集:一位大学班主任与学生的书信往来》杨志彪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