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高野山的二十四节气》世田义美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高野山町石道是我珍藏的散步小道。
漫步町石道已经成为我的修行日课,在这里,收集四季的点滴,记录零星的思绪,沾染着山上的灵气,品味行走的喜悦。
每每看到阳光下神威凛凛的町石,一种虔诚之情便涌上心头。这一百八十座町石,仿佛让人穿越了高野山一千两百年的历史与文化。
我珍藏的散步小道
我珍藏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散步小道。
这是一条令人神往的小道。途经纪之川的清清流水和纪伊山地的山麓。一路上充溢着的清新空气,让人感受到四季的更迭。
出了家门,沿着纪之川渡过九度山桥就到了慈尊院。接着踏上充满深厚历史底蕴的町石道,就到了展望台。在这里稍事休息,一边俯望纪之川的流水,一边穿行于柿町,走过高野参诣大桥,沿着纪之川的堤坝踏上归途。整个路程需走两个多小时。
说起慈尊院,本是弘法大师祭祀其母的寺院,同时也是有吉佐和子的小说《纪之川》故事发生的舞台。这里作为女性的修行场所广为人知,身着白色装束前来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爬上临近的阶梯*,巍然屹立着的是丹生管省符神社。
这段阶梯中途建造的*百八十座町石卒塔婆,便是町石道的路标,也是高野山的登山口。
追溯町石道的历史,大约是在七百三十年前的镰仓时代作为高野山表参道而被开辟的一条路。这条小道每隔一町就建有一座用花岗岩石制的五环形卒塔婆。
当时,上自天皇下到黎民百姓,都在这条大道上膜拜,祈求能通往极乐世界。大道上长满苔藓的石头被刻上时光的印记,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近来,将町石道申请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势高涨。
这不仅是一条历史之道、祈祷之道,同时也是一条思索之道。
曾听闻弘法大师为了探望母亲,每月九次经过此道下山至慈尊院,九度山町因此得名。其间,大师在这二十四公里的山道上思绪飞扬,浮想联翩。
如同“哲学之道”对西田几太郎博士来说是思索之道,对弘法大师空海而言,町石道便是他的思索之道。想到此,仿佛路边的草木皆散发出大师的气息,变得崇高起来。
从慈尊院的*百八十座町石到展望台前的*百六十六座町石大约要向上爬十五町。攀登时汗流浃背,身上的热气和着汗水不住往外冒,而之后清凉的空气却仿佛洗净了三千尘土。
路间,有一条羊肠小道穿过九度山町的富有柿田。
春天柿子树叶儿透着新绿,山色葱郁;秋天柿子果儿变得色泽红润,仿佛在昭示季节的转变。
朝路边望去,春天蓟菊与蒲公英迎风摇曳,夏天鸭跖草亭亭玉立,秋天胡枝子和沟荞麦娇美绽放,到了冬天,柿子枝头挂苍穹,好一幅美丽的剪彩画。
途中还有竹林和柞木林,葛叶密密麻麻地披覆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无边无尽。
蝴蝶和蜻蜓之类的昆虫不停地盘旋,营造出后山的意境。
挥洒着汗水辗转来到展望台,往北与和泉山脉连成一线,往南葛城山和金刚山与纪伊山地重重叠叠,远可见高野山与国城山丛山绿林。
正面桥本桥一带依稀可见,蜿蜒舒缓的纪之川一览无遗。我家的房屋如同豆粒一般。
在展望台上擦擦汗换下浸湿的汗衫稍事休息,山下吹来舒适的风令人心旷神怡,小憩片刻,一阵满足感传遍全身。
稍事休息,便俯视着纪之川河流,心满意足地踏着坡道下山了。前方是农家小径,因而人迹罕至。
稍微往前拐过一个弯,刚才还隐在山后的景致一时间竟逼近眼前,因《万叶集》而久负盛名的妹背山风光随之映入眼帘。
这是因为去程走的是町石道,归程却是在俯临纪之川的路上行走。
在町石道上汗流浃背,展望台上悠然憩息,尔后又在纪之川的淙淙美景中自在漫游,此中乐趣着实无与伦比。
每每有空我都会来这里走走,时而用相机留下四季变换的点滴,或者手持录音笔,记录自己一些零零星星的思绪,品味着诸多乐趣。
有时空手闲庭散步似的,有时却把吃的喝的塞满整个背包;有时迎着朝阳,有时却是披着晚霞。途中都是随心情信步而行,回家冲个凉后,心中的不快总是能云消雾散,十分畅快。
我想把这条我珍藏的散步小道推荐给每个人。
每当漫步于散步小道上,我就越发想从町石道穿行到高野山大门,越发想见证所有的町石。
接下来,让我附着照片,跨越二十四节气,行走在四季的町石道上。
醉心于町石道
我行走在四季更迭的町石道上,珍藏了诸多美好时光。如今,它们已完全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活在“纪之川”和“町石道”附近的幸福感有增无减。走上十分钟左右便可到纪之川的堤岸,要是清晨出发得早,穿过町石道,上午便可抵达高野山大门。
确如“故乡自有山河在”所说的一样。
也懂得了在同一条道路上感受季节更迭的喜悦。多少次,压力与汗水一起流出身体。还记住了许多开在山道上的花草名。
如今我已年过五十,对于能够生活在大自然的近旁,无比感恩。当这本书送到大家手中时,想必大家也会生出山行的念头。
町石道,有各种各样的接近方法。
可以是寻找极乐净土行走的“信仰之道”,可以是与弘法大师共同步行的“空海之道”,可以是治愈心灵的“安乐之道”,可以是在町石卒塔婆上探寻古人的“历史之道”,可以是陶冶精神或锻炼身体的“锻炼之道”,还可以是感受大自然的“远足之道”,等等。虽因人、因时的不同,而在这条道路上所探寻的东西有诸多差异,然而路端那伫立的一百八十座町石,今后仍会继续将几百年的时光镌刻吧。
就我自身而言,诚然*初时,是想在这条山道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然而随着一次次的山行,不知不觉变成对此道的感谢之情。
随之,为了能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而聚精会神地写作,一种书写关于此道的幸福感传遍全身。
假使烦闷或心怀不满时走在这条町石道上,下山时定是一身轻松,身心愉快。
而且,每次山行都会有新的发现、拍到漂亮的照片,将之放在文章中,是支撑我当下生活的力量。
四季的町石道,每个季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特别是杂树林中,四季更迭,美景层见叠出,光彩夺目。
春天吹出的嫩芽到了夏天便染上一片新绿;秋季的红叶,从晚秋到初冬,落满了整条町石道,落叶将町石道温暖地包裹着。冬天万叶飘落,脱去装饰的树枝刻在碧空中,让人不禁感慨无限。
通过这一年的时间,每次步行,我都深切地感受到町石与其周围景物慢慢地变化着。上周还含苞待放,这周已是百花争艳,为町石增彩添色,让人赏心悦目。
大约每一百零九米便能遇到每个季节都呈现不同美景的町石,它们让我不知疲倦地向前走着,似乎连路程都不知不觉中变短了呢,真是不可思议。
我想一直都拥有感受季节、被美景禁锢双脚的感性。
春、秋自不待言,然夏、冬也能有如此风情是我未能料到的。是要亲自行走后才能明白的。
烈日炎炎的夏天,四周的树木帮我遮挡了阳光的直射,如柱的汗水似乎将体内浑浊也冲刷了。寒风凛冽的冬天,落叶给脚底以温暖,随着身体变得暖和,不知为何一股正能量涌上心头。
酷暑之际手持相机,汗水模糊了镜片,独自一人攀爬着,穿着被汗水浸湿透的衬衫行走在山道中,我看到心中“自信的种子”。
“在如此炎热的日子中,能行走过如此长距离的山道,那么今后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如此对自己褒奖着,还发现一种对待心灵的方法,即哪怕是孤零零一人,也能度过愉快的时光,这是*让我感到欣慰的。
冬日也有冬日之景色,我曾迫切地想去拍摄披上雪衣后的町石、丝竹叶、杉树林,为此夺门而出,直奔山道。
比别人多洒一倍汗水后的我,从以前一到夏天由于炎热便不想离开有空调的房间、一到冬天不想离开暖炉的状态,变成如今的自己,我只得露出苦笑。
每次行走,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感动渐渐多起来,如今,它们已变成一条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