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灯火阑珊处》沈慧瑛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灯火阑珊处》沈慧瑛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沈慧瑛,江苏常熟人,1986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供职于苏州市档案馆,研究官员,长期致力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方文史研究。著有散文集《君自故乡来》《远行》,编辑出版《百年商会》《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馆藏苏州名人相册》《苏州院士》《一个远征军的从军日记》《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档案中的老苏州》《让时光停留片刻》《苏州市档案馆指南》《陶冷月民国姑苏写真》等书籍。

【编辑推荐】

透过翻检沉睡的档案资料,沈慧瑛女士挖掘出一批民国文化名人的心灵隐秘与趣闻逸事。随着一件档案、一则日记、一通家书的重见天日,那个时代的轮廓更加清晰,那些名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国学大师章太炎、历史学家顾颉刚、一代词人沈祖棻……前尘往事,尽在灯火阑珊处,娓娓道来。

【名人的书评】

这部作品既有对新史料之发掘与利用,又有文入妙来的表述技巧,读来可谓文实兼备、雅俗共赏。《灯火阑珊处》一书中,有不少篇什令人耳目一新。

————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

我读慧瑛的书,不像正襟危坐,伏案读书,倒像是坐在窗前,窗外潇潇暮雨,她用吴侬软语向我讲述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共鸣的时候我不觉要插两句,或补充她的意思,或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交流。

————蓝英年

【灯火阑珊处的书摘】

序一/蓝英年

苏州档案馆沈慧瑛女士请我为她的新著《灯火阑珊处》作序,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读过她此前出版的两本书《君自故乡来》和《远行》,很喜欢。我为什么喜欢看她的书呢?因为她写的都是与苏州有关的人和事,而苏州是我的故乡。我的祖母、婶母是地道的同里人,父亲和叔叔都出生于同里,只有祖父是广东大浦人,被太平天国裹挟到江苏。太平天国被湘军击溃后,祖父逃入同里,娶了同里的媳妇。父亲原先填籍贯是广东大浦,因出生地在同里,就改填吴江了,想来他也觉得自己应算同里人。

我读慧瑛的书,不像正襟危坐,伏案读书,倒像是坐在窗前,窗外潇潇暮雨,她用吴侬软语向我讲述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共鸣的时候我不觉要插两句,或补充她的意思,或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交流。她在开篇中对《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分析得很透彻,芸娘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封建社会造成的,也是自身性格的悲剧。正房太太为丈夫纳妾大多是自己不育,找人替自己传宗接代,很少有感情因素。芸娘算个特例吧。我看《浮生六记》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了。一位老教授对我很信任,什么书都借给我看。记得我还看过徐志摩的《猛虎集》《翡冷翠之夜》和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他借给我的《浮生六记》上面印着俞平伯三个字,大概是民国初年的版本,我一口气读完,倍感身心愉悦、余香满口。文章能写得如此简洁流畅,太不容易了。钱锺书先生不喜欢《浮生六记》恐怕与芸娘悖理的行为有关,不是文字吧,因为钱先生曾说过:“《儿女英雄传》可以看看,书里北京话用得很好。”十几年前与朱正兄联袂游南通,朋友们告诉我们,游南通要看一山一水一人。山是狼山,水是濠水,可人呢?很可能是张謇,但也可能是苏州的沈寿?后来弄清,人还是状元郎张謇,他对开发南通起过巨大的作用。沈寿是刺绣大师,从苏州迁往南通。在南通时听到过不少关于沈寿的故事,难辨真假。读了慧瑛的书才了解刺绣大师沈寿卓绝的刺绣技术以及她不平凡的一生。她原名叫沈云芝,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时,她为慈禧绣了一幅《八仙上寿图》,慈禧见了大喜,也赐给沈云芝“福”“寿”两个字,自此沈云芝便改名沈寿了。

我不知道翻译家朱生豪、朱雯与苏州的渊源。我20世纪50年代就读朱生豪译的莎翁剧本,佩服得五体投地。但那时就觉得朱先生的译文用词过于典雅,适合阅读不适合演出。朱雯先生1949年后开始转译苏联小说。他翻译的《苦难的历程》和

《彼得大帝》是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讲述俄国知识分子如何改造,轰动一时。苏联搬上银幕,译制成中文后曾在中国放映。朱雯先生还翻译过什么苏联作品,我已记不清了。像他们两人那样全身心都投入在翻译上,掰着指头都数得出来,那时做翻译的人也不多,现在恐怕更少了。慧瑛还讲了他们的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更多了解这两位翻译家所走过的荆棘载途的道路,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不知沈祖棻是苏州才女,但她因丈夫程千帆的连累所经受的磨难我知道一点。程千帆被打成右派的文章原来还记得,如今忘了。但我对沈祖棻的《唐人七绝浅释》爱不释手,长期放在身边,还买了几本书送给同好。我没法举例子,那样序就太长了,只说沈祖棻的著作对我影响很大。程千帆曾作诗悼念妻子:“衾凤钗鸾尚宛然,眼波鬓浪久成烟。文章已知千秋意,患难夫妻四十年。”沈先生的命运更让我唏嘘不已。

沈先生是江南鸿儒汪东先生的高徒,师徒关系很好。沈先生的女同学们都喜欢《红楼梦》,个人自比《红楼梦》中的人物,沈祖棻自比宝琴,他们却将汪东老师比作贾政。汪老师知道后写了两首绝句,其中一首是:“悼红轩里铸新词,刻骨深悲我*知。梦坠楼中忽惊笑,老夫曾有少年时。”言下之意女学生们应将他比作贾宝玉,他当年也是美少年。这是一场游戏,说明师生关系如何亲密。

徐树铮之子也曾在苏州待过,我感到惊奇。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中央文史馆出过一套“文史资料”,我们大家抢着看。看了不少北洋人写的回忆录,写段祺瑞的很多,我对段祺瑞的谋士徐树铮略有所知,没想到他的后人也在苏州。推而广之,除苏州的文人墨客外,还有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其他名人也不仅到过苏州,而且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像吴梅、黄人、黄侃、顾颉刚、汪东、顾准等;比如吴梅同黄侃反目为仇的故事。慧瑛尽其所能把与苏州有关的名人与逸事写得生动有趣。我爱读这本书,爱听这些故事,不仅因为我是苏州人。不是苏州人读了、听了也会入迷的,既长了知识,也是一种享受。

序二/王振忠

沈慧瑛是我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她毕业后任职于苏州市档案馆。毕业之后,早年大家似乎都忙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疏于联络。直到年纪渐长,为重温同窗之谊,留在复旦的几位老同学曾组织过数次大学同学会,彼此之间才有了更多的联系。

从专业上看,慧瑛与我有一些共同的兴趣。记得十多年前,她曾惠赐《苏州商会档案丛编》数册,内容相当丰富,这对我的研究颇多助益,直到现在,这套资料仍置于案头不时翻检。我知道,苏州市档案馆是个非常好的公藏机构,那里珍藏有不少珍贵文献。不过很惭愧,我从来没有去过。坦诚地说,我对各地的档案馆藏一向私慕殊切,但却往往因故望而却步。十多年前,我曾应邀写过一篇小文《我的徽州文书缘》,刊登于《中国档案》杂志,文中抱怨某省、某县档案馆种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没有想到,文章刊出后,慧瑛也随即发表一文,从档案管理与服务的角度,对我的抱怨做了善意的回应......当时我想,档案馆的官员倘若都能如此善解人意,对学界同人抱有同情的理解,不知该有多好!

不久,慧瑛寄来她的散文集《君自故乡来》,拜读之下我才发现,她在工作之余勤于著述,成果颇丰。在过去的十数年间,她在《中国档案》《民国档案》《档案春秋》《档案与建设》等专业报刊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出版了《远行》(散文集),编辑过《百年商会》《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馆藏名人相册》

《一个远征军的从军日记》《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和《档案中的老苏州》《让时光停留片刻》《苏州市档案馆指南》等等,可谓成就斐然。阅读她的作品,深感其人文笔细腻,刻画生动。想来也正因为如此,她对于爬梳档案的得失甘苦深有体会,故对相关学者的工作亦更具同情心。

此前,慧瑛寄来她的*作品,让我有幸先睹为快。此书透过解密档案文献,刻画近现代的各色人物,并借以观照宏大的社会历史。作者文笔流畅,对苏州乃至江南水乡之刻画栩栩如生,对人物的状摹,亦多能以平常心待之,娓娓道来。

在时下,讲史类的著作铺天盖地,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现象反映了普罗大众对于历史题材经久不息的浓厚兴趣。在此类作品中,优秀者固然不少,但平庸乃至庸俗者为数更多。除了那些过于严肃、通篇堆砌史料而令人难以卒读者外,一些著述往往流于油滑,随意枝连蔓引,所述近乎扯淡,等而下之者,则时以“惊现”“揭密”之类的字眼夺人眼球,究其实在,不过是对“这些事儿”“那些事儿”鸡零狗碎般的絮聒。在我看来,有品味的文史作品,学问、趣味和文笔,三者缺一不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近现代的历史因其与当代相距较近,

更能引发世人广泛的兴趣与关注。在这方面,传统史料固然不可或缺,但档案资料之利用,亦愈益受到学界的重视。而慧瑛于馆藏珍档中,搜之遗编断简,采之往行前言,可谓得天独厚。

慧瑛出自复旦大学历史系科班,学有渊源。她的这部作品既有对新史料之发掘与利用,又有文入妙来的表述技巧,读来可谓文实兼备、雅俗共赏。《灯火阑珊处》一书中,有不少篇什令人耳目一新。譬如,她的《可爱可悲话芸娘》一文,对沈三白故事之分析颇为引人入胜,反映了作者在史料理解与文字表述上的驾轻就熟。在我看来,历史书写不能只是机械地堆砌史料,让人昏昏欲睡。好的著述应能力透纸背,回溯历史场景,揆势衡情,对风俗移易与世事变迁,做设身处地之想。否则,再精彩的世事人情,都只能是遥远的历史掌故,无从引发读者的共鸣,亦难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的写作虽然行云流水,但言多有据,尽量避免臆断成证之论。类似的文字在文集中所见颇多,无须赘引。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以档案为线索,开展实地调查。她不辞辛苦,除了重点立足江南之外,还北上沈阳,西至武汉,进一步征集档案史料,走访当代名人,通过口述访谈获得*手资料。例如,作者采访过多位耆儒硕彦,采摭旧闻,探源竟委,撰写了《走近张充和》《历史进退,匹夫有责——访周有光先生》等文。前贤时彦的纷纷往事风流俊逸,于此概可想见......这些访谈与解读,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历史档案的内涵。综而言之,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里,慧瑛聚焦馆藏珍档,在信而有征的基础上,探微索隐,做人情世事之推想。如今,跟随着她所挑选出的一件件档案,一段段日记,一份份旧杂志,一通通家书,我们得以了解近现代的诸多人情世况疑似晦伪,

窥见晚近历史的浮云变幻。这些涉笔成趣的文字,不仅可供一般人读史阅世以广拓见闻,而且,其中的部分内容不掩其真、不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晚近历史的专业参考......

*后得感谢慧瑛的盛意,让我有机会在新书出版之前先行拜读一过。作为些微回报,我权且写下上述的一点读后感,对她即将刊行的新著表示祝贺。

2017年盛夏于复旦新江湾(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灯火阑珊处》沈慧瑛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