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地名的故事》柳拯袁祥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主编:柳拯、袁祥,副主编:徐怀好。光明日报社新闻策划部汇聚报社一流的人才队伍,自成立以来就力求以先进的创意理念,富有开拓的精神努力实践,策划了一大批高质量、有深度的报道。
为落实*总书记在2013年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地名文化”的指示,光明日报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合作,于2015年3月推出了“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系列报道。《地名的故事》一书拟辑录光明日报“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地名文化专家谈”等专栏报道,辑录光明日报微博、光明网开展的“寻找最美地名”活动征集来的数百份图片、稿件,讲述地名流变背后的乡愁故事,展示地名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地名有着生命一样的丰富和深刻的意含义。
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放在核心位置——《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丛书序言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丛书收录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光明日报有关家风家教、校训校风、乡贤文化、地名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的报道和文章,展示的是光明日报坚持不懈、不断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成果,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光明日报这几年来一直秉持和坚守的“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放在核心位置”的办报理念。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彰显出日益强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托举起跨越百年的光辉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放在核心位置”的办报理念正是建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理念新实践基础之上的,是来源于对中国人民价值观自信自觉自立、坚信坚持坚守的感染、感动和感奋之中的。作为一份主要面向知识分子的中央主要媒体,思想文化宣传是光明日报的神圣职责。我认为:思想文化宣传的特点,是以价值观作为总开关,要有成功的思想文化宣传,先得有成功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基于这一认识,十八大以来,我们紧跟党中央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理念新实践,将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作为创新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重点,始终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放在核心位置,坚持广覆盖、融媒体、全栏目推进核心价值观宣传,坚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传播和滋养核心价值观,坚持深入发掘好故事、生动讲述好故事,以先进典型弘扬和引领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宣传好看、耐看,使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人们的心灵。一、广覆盖融媒体全栏目推进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面向全社会、全体公民的,必须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此相对应,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就要做到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十八大以来,光明日报坚持不懈地在广覆盖、融媒体、全栏目上下功夫,开展了多个重大主题活动,推出了多个重点栏目,刊发了一系列重要报道和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高密度、广覆盖、强效果的传播。(一)广覆盖宣传核心价值观2014年以来,光明日报开展了“家风家教大家谈”征文活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推出了《校训的故事》《新乡贤•新乡村》《企业精神寻访录》《品牌背后的故事》《三严三实•我们这样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担当》等专栏,实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学校、农村、企业、机关等领域宣传报道的全覆盖。光明日报还综合运用新闻报道、理论评论、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宣传体裁样式的广覆盖。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推出的《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光明专论”,紧扣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进行论述,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发出主流声音,在思想观点的交锋中倡导主流价值,强化人们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二)融媒体报道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积极调动各种新闻元素,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务求在核心价值观宣传入脑入心上取得实效。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光明日报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合作开展了“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2016年起,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联合开展这项活动,通过整合报纸、网站、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以一流专家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典范演讲、报社内不同终端融合、与兄弟媒体合作宣传的方式,立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已开展了36场活动,现场聆听近两万人,收看节目网民近1亿人次,800多万网民参与交流互动。2014年9月,光明日报推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专栏。光明网同步推出“百家经验”主题页面和报道专区,配发大量图片和微视频,并在首页重点推介。光明日报法人微博发起“百家经验•我们的价值观”话题,与微友互动交流。不同媒介的报道形成了整合传播效果,融媒体传播方式有效拉近了“百家经验”与受众的距离。(三)全栏目传播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通过不同内容层次、不同刊发频率专栏的合理搭配,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全栏目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光明日报的一个常设栏目,从2012年底推出以来,已刊发160多篇报道。2015年以来,光明日报还立足自身特色,精心策划推出了《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我的座右铭•当代国人的修身故事》《新邻里•新民风》等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原创专栏。同年4月30日,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光明日报策划推出了《劳模家书》专栏报道,生动讲述劳模家书背后的感人往事,呈现劳模的内心世界、美好情怀,抒写广大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价值追求,唱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二、以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依靠文化的滋养,并通过文化来传播。光明日报的特色在文化、优势在文化。我们立足自身特色和定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中突出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滋养和催化,使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直指人心。(一)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耕厚培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精神价值、深厚的道德资源,光明日报从中发掘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价值,深耕厚培当代价值。家庭是德行培育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家风家教具有优先、初始的文明和文化意义。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开展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征文,上通文脉、下接地气,激发了众多读者对家风家教文化内涵的深入探寻,唤醒了广大民众对家风家教文化育人的美好记忆。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蕴含丰富的人文道德力量。光明日报推出的《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深入挖掘浙江、广东、湖南等地传承乡贤文化、进行乡村治理的新鲜故事与经验,刊登的专家学者访谈和专论,深刻阐释了乡贤文化对传播和滋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这一报道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在中央领导重视和中宣部推动下,现在各地呈现出宣传推崇新乡贤、继承创新乡贤文化、滋养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二)提炼不同领域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观交集共振十八大以来,光明日报深入研究家风文化、校训文化、乡贤文化、企业文化、邻里文化和地名文化,开掘和提炼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相通的精神价值,通过《校训的故事》《新乡贤•新乡村》《品牌背后的故事》《新邻里•新民风》《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等专栏专题系列报道,传播和弘扬这些领域文化中蕴含的高尚精神追求和崇高价值理念,使不同领域文化内容与核心价值观形成交集和共振,很好地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2014年4月,光明日报推出了《校训的故事》专栏报道,通过阐发校训的由来、传承和发展,讲述知名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和优秀校友成长的历程,展现了校训蕴含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特质,凝聚了广大师生的价值认同。刘奇葆同志到光明日报调研时,对《校训的故事》专栏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发挥校训对传播和涵养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让校训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规范和学校的优良风气。按照奇葆同志指示,光明日报进一步推出“校训的故事•忆述”“校训文化专家谈”“校训传播核心价值观•寻思录”“校训的故事•开学第一课”等新系列,使校训报道更加丰满、更加生动,并随后与中宣部、教育部一起,成功举办了“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2015年3月,光明日报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合作推出了“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系列报道,寻访地名流变背后的乡愁故事,追踪地名乱象治理的经验得失,探讨地名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很好地传播了地名文化知识,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泛关注。三、讲好故事,用先进典型弘扬和引领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犹如一面镜子,其言行故事蕴藏着砥砺人心、烛照时代的精神力量。十八大以来,光明日报致力于发现和发掘并生动讲述有光明日报特色的“中国故事”。光明日报特色的“中国故事”,主要是一批典型人物和他们的精彩故事,是一批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奉献、创业创新的故事,是一批文化和文化人的故事,其中很多成为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入选“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物、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真善美的精神世界、道德力量,传播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发掘典型人物的当代价值,讲富于时代气息的好故事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光明日报注重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握时代变革与发展的大主题,发掘典型人物身上道德品质、人生追求的当代价值,讲富于时代气息的好故事。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大力反腐倡廉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2015年2月6日,光明日报在副刊《光明文化周末》以整版篇幅,刊发纪实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讲述了已经去世10年的财政部原部长吴波廉洁自律的故事,在反腐倡廉的形势下,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高尚形象。文章被多家主流网站转载,得到多个有影响力微信公号的推送。当年两会期间,中央新闻单位随即对吴波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的“吴波精神”一经传播,立刻赢得众口称赞。(二)以发现的眼光和关爱的情怀,讲述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光明日报推出的很多典型人物,都是记者在深入基层中发现的。为了一个典型人物的报道,光明日报的记者可以连续几年跟踪关注,持续数月贴身采访,再花几周打磨成稿。秉承这种向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理念,光明日报逐渐形成了以“发现的眼光和关爱的情怀”来讲述核心价值观故事的特色思路。201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刊发《在泥土中,叩问生命的意义——记时代楷模、农业科学家赵亚夫》。光明日报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郑晋鸣在基层蹲守、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报道了农业科学家赵亚夫53年扎根农村,从扶贫式开发到致富式开发再到普惠式开发,用自己独特的“三部曲”创新“三农”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走上新型农业小康之路的故事。赵亚夫身上的担当和“探路人”气质,感染和鼓舞了很多人,被誉为“点燃大地的活雷锋”,并获得“时代楷模”的称号。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深入镇江市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调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同赵亚夫同志进行了亲切交谈,赞扬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赢得了农民群众爱戴,“三农”工作需要一大批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三)让典型有“烟火气”“人情味”,讲人类共通情感的好故事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光明日报不求高大完美,而求可亲可信,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命运变迁,挖掘先进典型身上的“烟火气”“人情味”,讲人类共通感情的故事,让不同的人群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6月17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刊发通讯《听油菜花开的声音》,报道农民沈昌健一家35年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培育超级杂交菜的故事。记者把沈昌健、沈克泉父子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追求,讲述他们在没有任何经济回报情况下,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失败,承受各种冷嘲热讽,全力培育杂交油菜的经历。报道依靠细节和情节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展示了中国梦与普通人的深刻关联。多家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跟进报道,“油菜花父子”成为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在有关这篇报道一个的报告上,中央领导批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四、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思考核心价值观宣传是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的一大亮点和核心竞争力。总结十八大以来光明日报在核心价值观宣传方面的创新探索,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核心价值观宣传要顺应大势主动融入全党工作大局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势,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必须顺应大势,主动融入全党工作大局,掌握好时、度、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这些年,光明日报在核心价值观报道中注重紧密联系全党工作大局,同时注意结合当代受众的思维习惯、接受心理,发现、发掘生动感人的典型,讲述和描写内涵丰厚的故事,设置和聚焦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话题和议题,从而激发受众情感共鸣、达成社会共识。如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反腐倡廉的大形势下,光明日报推出财政部原部长吴波廉洁自律的感人报道,契合了公众对共产党人应有形象的期待,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云涌之际,讲述沈昌健父子不畏艰辛、创业创新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油菜花父子”的“中国梦”,产生“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同样,家风家教、校训校风、座右铭,乡贤文化、地名文化、邻里文化系列报道之所以产生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原因也正在于此。(二)把讲好故事作为增强核心价值观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中央领导“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批示,为新闻媒体增强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指出了一条有效途径。我认为:讲故事区别于讲道理。讲道理是宣传的内核,如果没有包装,内核就会陷于抽象。而讲故事,是再现具象元素、使受众进入生动场景的方法,是使讲述内容与受众最贴近的方法。光明日报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注重讲故事,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突出以人们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为出发点讲述故事,让读者读起来“感同身受”。两年多来,光明日报又在努力讲文化和文化人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播和滋养核心价值观,显示了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引导力。(三)适应媒体格局变化大势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已发生大规模的迁移,“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创新传播方式,做到人在哪里,阵地就拓展到哪里。光明日报注重以融媒体方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中,充分发挥各媒介特性,让各种媒体融会互动,产生传播场的化学反应,使每一场活动都形成一个融媒体产品,取得了优良的传播效果。“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现已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性活动”,得到刘云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媒体融合发展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和核心价值观宣传创新的重大任务,要把核心价值观宣传创新和媒体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网上和社交媒体上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2016年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提出新闻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光明日报要牢记这些职责和使命,继续坚持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放在核心位置,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宏伟实践的宣传报道,进一步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掘好讲述好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为支撑起公民的精神高度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为构建“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筑牢“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贡献应有的力量。胡同里的乡愁董城张景华砖塔胡同、百花深处、杨梅竹斜街……大约从13世纪的元代开始,北京城有了成建制的胡同,其发源地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宣南一带。西城又被称为京城营城、建都肇始之地,现存胡同500多条。数百年里,一代代北京人在胡同里走进走出。胡同里承载过的春夏秋冬、生活方式、人情冷暖,总在不经意间触碰着北京人的心灵。这是北京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忆胡同记住乡愁、延续文脉“全城有如棋盘一样的规划,美善之极,无可言宣。”740年前,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看到了北京胡同最初的面貌。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所述“九经九纬”原则,奠定了如今北京城的胡同格局。北京城之文脉就此发端,生生化化。何为文脉?老北京人的理解是,千百年前先人的智慧依然影响着今人的生活。而乡愁,就是为文脉延续保驾护航的使者。土生土长在北京城,大学毕业后成为外企白领的崔勇从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命运会因乡愁而瞬间改变。“‘我爷爷小的时候曾在这里玩耍’,唱的就是我们家。”崔勇说,“我家,六代老北京,高祖一辈置下的房产,还在。”乡愁,悄然而至。大学毕业后的一天,小崔在家里一间平房的床底下发现了一个装满发黄纸张的旧脸盆,里面竟装着曾祖父写的回忆录,曾祖父1916年大学毕业时的同学录,德国摄影师20世纪20年代为崔家拍摄的全家福。顺藤摸瓜,崔勇找到了高祖身为清朝翰林的资料,找到了祖先题写的《重建文昌祠碑记》拓片,家族面貌渐次清晰……尘封百年,乡愁泛漾而出。小崔的心,从此在乡愁之中安营扎寨。辞去外企高薪职位的崔勇,选择开了一家书店,名为正阳书局。书局的开法儿着实“任性”,只卖“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和“在北京写的”三种书。品胡同天地雨露、花鸟鱼虫低调,是北京胡同与生俱来的品格。乍一看都是灰墙灰瓦,但北京每个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是首都核心城区最繁华,也是最拥堵的道路之一。街两侧,密布着宽宽窄窄二十几条胡同。“闻武,听说上海《新民报》上有篇好文章,快去找来!”65年前一个深秋之夜,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推开胡同里的一扇大门。直到百岁高龄,京剧史论家许姬传还是不能忘记,梅兰芳大师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点名要看的,是一篇题为《谈迤逗就正于梅兰芳先生》的批评报道。大师的执着与襟怀,连同记忆,一齐在护国寺街9号厚重的门阑上定格。此间另一处名声赫赫的胡同,非“百花深处”莫属。“无花少景不成荫”,百花深处缘何凭着墙上的几只蜗牛就能令老舍先生看得出神?缘何让陈凯歌、唐朝乐队、陈升等文化人情有独钟?这力量,或许就来源于乡愁。令人称奇的是,古都北京街巷地名虽然繁多,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即大多与自然万物、人的生活和方位数量有关。比如,以“天地日月”命名的天景胡同、地昌胡同、日坛东路、月光胡同;以“风霜雨露”命名的春风胡同、雨儿胡同、甘露胡同;以“花鸟鱼虫”命名的丁香胡同、孔雀胡同、鲤鱼胡同、蚊子胡同;以“衣食住行”命名的黑芝麻胡同、取灯胡同、耳朵眼胡同、炒面胡同。如今,诸多胡同地名已悄然消失,其或雅或俗的名字蕴藏的生活与逻辑,业已不复存在。数胡同察源循理、保护地名北京城到底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的胡同似牛毛。”民俗学家翁立考证,就广义的街巷胡同而言,元代413条、明代629条、清代2077条、近代3200条。有关研究显示,1990年北京有胡同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至于如今胡同的数量,只有在几年后北京地名普查工作结束后才可得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透露,21世纪初,一批中国专家学者开始呼吁保护地名文化遗产。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会议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岳升阳曾带领课题组,对北京宣南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过一次系统研究。课题组发现,老地名理应全部保留下来,但现实中仍存在甄别和选择的问题。比如使用了几百年的李铁拐斜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铁树斜街,到底应留下哪个名字?又如,一些并入大胡同的小胡同,名称还需不需要保留?此外,新中国成立后新设的地名,历经数十年形成了历史沉淀,是否需要保护?北京市规划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做好地名保护工作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保护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地名的使用主要采取沿用历史地名或由此派生的原则,充分尊重习惯、照顾历史,在对老地名进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征求社会意见后,确定出最适合使用的历史地名。2015年2月,全国首个地名编制标准——《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标准》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标准》首次提出应保护地名文化遗产,优先使用历史地名,旧城内地名规划编制中应充分保留历史地名,挖掘地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根据分级保护原则制定地名分级保护名录。说胡同浸润民心、传承创新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西城区将修缮一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松老人塔院无偿提供给崔勇开设了正阳书局“砖读空间”。每天,都有很多北京人像上班一样,到“砖读空间”来寻访乡愁。在保护历史和城市发展中做取舍,是很多城市决策者面临的两难选择。京城胡同看西城。“一手保护、一手利用”,对西城区来说,保护地名不仅意味着延续文脉,更要使之在当今时代发挥作用。离天安门最近、遗存遗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有一条名叫杨梅竹斜街的胡同——这里曾云集了中华、正中、广益等最知名的书局,出版家沈知芳在此开设了世界书局北京分号;沈从文从湘西来到北京,在这里写出了《边城》《长河》《湘西散记》;鲁迅在北京生活的十年里,经常在这里的饭馆里点上一碗虾仁面,细细品味。如何让老胡同重现昔日风采?作为北京老城区内保留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杨梅竹斜街的复兴也曾面临种种难题。西城区大胆采纳了“城市有机更新软性生长模式”的新方案,尝试摒弃“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邀请中外优秀的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区,发挥设计的作用,引入出版书店、艺廊、工作室、设计商店等安静、有文化品质的业态,使之既融入胡同,又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保护历史和城市发展绝不是对立关系。”西城区委书记王宁表示,只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来保护包括地名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遗产,带着感情,锲而不舍,就能达到城市发展“古今一同,同声共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