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这世界每一刻都是良辰》王二狗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王二狗,农民,平时种地,闲时写写字。作者自述:小时候,我曾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满怀梦想,当个科学家,做个医生,出人头地为父母增光。后来,他们都沿着村头坑坑洼洼的泥路走出去了,而我,在经历过许多打工的艰辛,流浪的故事和城市的彷徨后,最终还是回到了故乡。当我漫步在田野之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自己的人生:简单、安静与自然。
《这世界每一刻都是良辰》是一部反映当代田园生活趣味的作品。本书以四季和24节气为切入点,分为“春”、“夏”、“秋”、“冬”四部分,分别描述了不同季节乡村田园生活的闲适趣味,以及在春播秋实之间,随季节流转而悸动的心情。作者有如散文诗般的语言,加上手绘原创插画,浓浓乡情,让人身临其境。例如,作者这样描写日落时分时的感受:“太阳已偏西,空气依然炽热,偶尔有轻风从远山吹来,人才不会感到烦闷。最喜欢在这长长的渠岸上不紧不慢地踏着自行车,媳妇坐在后头。偶尔有松鼠在枝头跳跃,运气好还能看到刺猬拖着圆肥的身体,看见人便慌忙从斜坡翻滚下去。一望无际的麦田,和远远近近的村落,在静静的看着我们。路的尽头,是家。悠扬的铃声,从村西的学校飘来,勾起童年的回忆……”二狗的文字,记录农事悠然,有四季的流转,缤纷的心情。极富画面感的文字,有如一簇簇温暖的花火,一帧帧质朴的田园切片,足以治愈现代人的心病。
①这世界每一刻都是良辰!@农民王二狗感动出书。②二狗的文字,记录农事悠然,有四季的流转,缤纷的心情。质朴的田园切片,治愈现代人的心病。③手绘插画,浓浓乡情,献给每一位心怀田园的人,献给我们回不去的昨天。④田园将芜,胡不归?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果陶渊明活着,他或许也会推荐这本书。⑤城市化大潮中,*后的田园牧歌。且读且珍惜。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泥土里爬着长大,我想通过我的文字,展示乡村的纯净,田园的安静,也告诉人们,我们的家乡正慢慢失去许多珍贵的东西,人少了老了,我深爱自己的村子和田园,深爱这里的每一个人。我将继续写下去,愿世界永存净土,愿我的故乡,不会老去....”——二狗
序:聆听世界最美的声音首先要感谢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的朋友,追着我的微博过来,要将这一年来的文字整理出来成一本书。一时欣喜万分,却又受宠若惊,我既非作家又非雅士,只不过喜欢在宁静的日子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身边的田园和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出来献给大家,万没想到无意插柳柳却逐渐成荫。我总认为人的心是相通的,虽然人们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而将自身置于残酷的物质壁垒之中,每天都要为明天思考,为明天努力,为明天疲惫,但当给自己一个可以碰触到心灵的清静空间时,每个人都能聆听到这个世界最美的一些声音:友善、宽容、真诚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溺爱。正是这些声音让这个世界即使在遭受磨难也永远充满希望,也正是这些声音才让人类真正找到自己,不在岁月里迷失。人类文明,亦因之而更生动更伟大并得以延续。我深知自己是幸运的,我只是把自己心头聆听到的用笔尖拾了起来,恰巧被你看见。如若这些零散的文字能偶尔在你的思想里投射出些许光亮,足矣。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以及每一个心存美好热爱生活的人们,愿我的田园不会老去……洋长娃小时候,村里有趣的人和事很多。收破烂的李三是村子的常客,他总是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前车后都挂满了铃铛,泥人哨子,塑料手枪和米花糖,他进村一吆喝,我们这些娃娃伙们便会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围着他转半天,然后从家里和村前屋后搜罗出一大包塑料纸塑料鞋底废铜烂铁来,换取心爱的玩具和吃食。篾背篓的坐在小凳上,一手拿着篾刀,一手握着旧背篓或筛子,娴熟地将一条条细长而锋利的竹篾穿在了缺口处,那时我们会蹲在他前面长大眼睛看着,总觉得这是一门高深神奇的技巧。卖菜老人的马车和他那头威猛的骡子一进村,我们便躲得远远的,生怕那高昂着头的大家伙会吃了我们,过了一会看着没事由忍不住跑出来,看他车上有没有好吃的西红柿和红薯。另外,还有打爆米花和棒棒糖的七叔,拉着架车卖甑糕的老抠(或许是因为他太抠门了,大家都这么叫他),一到冬天便在校门口的土墙边卖贴画和小人书的何球蛋——他们都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美丽的记忆和故事,然而,我最常常想起的,却是一个无家无亲的小矮人,他叫洋长娃。洋长娃是一个小矮人,没有家庭,没有任何亲人,我记事起,他就在村子里生活,住在村头一个用胡基(一种建筑材料)盖成的小土房里,小房子安了一个破旧的黑们,一个二尺见方的小黑窗,屋顶扣了几张破牛皮纸和一些麦草,没事时他便常常靠着墙晒太阳。洋长娃虽然矮,但身体很结实,靠帮助左邻右舍务一些杂活为生,谁家盖房了,他便去帮着搬砖和泥,谁家果树成熟了,他便搬进园子帮主人看园子,或者帮村里人拔地里的荒草。没活了,他也会偶尔背着个破旧褡褡,端着一只满是豁口的瓷老碗,沿着村子乞讨。洋长娃人缘好,见人也总是套近乎,人们都喜欢他,还有人说他是个福星,坐到了谁家门前谁家就会发财出状元,因此,只要他往哪个村子的大树下一坐,就会有人走到他跟前,将碗拿了去,盛满满一碗玉米贞子或者片片面,有时还会塞几个馒头几毛钱给他。洋长娃到底是哪里人,谁都说不清楚,据他自己说是河南的,许多年前为了逃避饥荒,才来到了我们这里。洋长娃的年龄很大,不仅从他满脸的皱纹里能看出,也从他给我们讲故事的话里能听出,村里难免有一些小孩,往洋长娃碗里扔土块或者跟在他后面,罗圈着腿学他走路的样子,洋长娃看见了虽不生气,但也总会扯开了嗓门吼道:“小子耶,我把你个哈怂,你爷叫啥我都能知道,你爸见了我也要叫我声叔,我把你个驴日的!”洋长娃不是吹牛,我母亲曾经对我说过,她还年轻时洋长娃就来到了我们附近,他应该和我外公我爷爷是一代人,有次我和母亲去游风镇赶集回来,拉了一架车杂货,上村西的长坡时,遇见了正在半坡休息的洋长娃,他坐在路边的一块土堆上,一手扶着拐杖,一手搭在腿上,看到我们来了,便喊:“老三,赶集回来了”,然后跟在车后,有茬没茬地和母亲聊着:“这是你娃啊,你家老三是个好人,这辈子吃了许多苦,娃长这么高了,好,好,好”他又说我外公当年多么厉害,给人打井利索的很。末了,母亲把他叫到了家,给他的碗里放了一些吃的,才走了。那次见过他后,竟许多年没有再见,听说他先是搬到十里外的一个村子住下了,后来又转到别处去了。总之有五六年断了音讯,我都快要将他忘记了。直到我读初中的时候。那是一个深秋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们要沿着曲折的土路走七里路才可以到家。其间要穿过清澈的漆水河,穿过一大片红薯地,穿过绿油油的麦田,也要经过一片凋谢了的苹果园。就在经过苹果园时,我看到地头的小土房下蹲了一个人,嘴里叼着一根烟锅,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这人正是多年没看见过的洋长娃!他依然罗圈着腿,眼睛眯眯着,满脸的皱纹似乎经历过无数风吹雨打,显得很苍老,我们一伙娃娃围了上去,他看着我们,乐呵呵地笑着,竟然还顺口说出我们几个是谁家的娃!我们叫他讲故事,他又吼了声:“都去球,都到一边去。”声音和以前一样大。洋长娃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年他去了哪里,我们也没人去过问……洋长娃回来了,这个用来看果园的破旧土屋成了他新的居所。然而,时间没有多久,又出了变故。没几天便进入了深冬,那个早晨雪很大,我们穿过厚厚的积雪抄着麦地的近路去上学,远远地就看到苹果地头的那个小屋子旁围了许多大人,有的手里拿着铁锨,人们似乎在议论着什么。我们好奇地走到了跟前,才发现屋子里着火了,炕上的被子被烧掉了大半,屋子里一片狼藉。但却没有洋长娃的人影。人们议论着是不是点炕着火了,或者是他走了,一把火烧了屋子,又或者是出去要饭没回来……无论怎样,从那以后,洋长娃便再也没有回来,最初还偶尔有人提起他,说洋长娃是个有意思的人,说这个人挺可怜,一辈子啥都没有。再后来人们也便不再提起,直到最后这个世界上仿佛从未曾有过这样一个人。然而,或许我是个易于回忆和感性的人,常常于寂静时分一人追忆曾经的年华,在无数的曾经遇到过的人里面,洋长娃竟然是最能在我内心激起感伤和触动的一个,或许他的人生让我认知了人性和社会的另一面,也或许是他的身影让我想起曾经艰苦的岁月,曾经灰色的村子和曾经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总之,每每想起他,我的内心都会触动甚至眼角湿润,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今生是不会忘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