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林清玄经典散文集》林清玄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林清玄: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35岁出山,四处参学,所著“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带动了佛教文学的发展,掀起学佛热潮。
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除富含佛理禅机的散文外,另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林清玄的多部作品还被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享誉海内外华文世界的当代散文名家之一。
身为华语知名的散文大家,林清玄作品的*特色是既能把禅理写进生活,又能从生活中品出禅机。其文风清雅温馨,宛如春雨滋润万物,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或深或浅的哲理启迪着众生,感悟着世人。同时,林清玄还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着世间疾苦,创作多立足于“爱与美”“情与义”“善的循环”,寄希望能激发读者温柔、感动、浪漫、理想等正面的能量。
这套禅意散文精选集(全四册),是林清玄四十余年创作之路的智慧结晶,除了亲自作序推荐,表明写作的中心思想外,还增加了部分未曾发表的新作与有缘的朋友分享,这在所有的选集中是*的。
作为华语文坛独树一帜的散文名家,林清玄的作品除了禅意十足、文风优美、富含哲理等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能给读者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林清玄的散文,像一杯窖藏的陈年老酒,喝起来回味无穷;又像一盏芳香扑鼻的名茶,品起来香沁心脾;还像一首悠扬宛转的山歌,清闲质朴。读林清玄的作品,可谓一种修行,在迷茫困惑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神,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在悲伤无助的时候给我们信心,成就泪水铸造的坚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给我们欢笑,体悟喜怒哀乐的本真生活。
读者也可通过以下链接购买该书:
林清玄经典散文集(林清玄禅意散文精选,部分新作独家首发)
榉树与香樟的牵手在江苏的园林,看见了许多高大的榉树与香樟,树形苍古悠美,姿态万千。心里起了疑情,问了当地的朋友。朋友说:“这是我们江苏古代的风俗。”原来,在江苏的许多大户人家,生了男孩就会在花园里种一棵榉树,期许这个孩子将来可以中举。如果生了女儿,就会在园中种一棵香樟,来表达内心的欢喜。朋友自豪地说:“在中国其他的地方,生女儿都叫‘弄瓦’”,生男孩叫‘弄璋’。只有在江苏例外,生女儿的欢喜不亚于男孩,所以种一棵樟树来纪念,表示生女儿也是弄璋呀!我围绕着那些两人才能合抱的榉树与香樟,内心感动不已,想到几百年前的人就有这样深刻的期许与祝愿,就像受到温柔的春风吹拂,澎湃而波动。榉树与香樟的故事未完,还有更深情的一面。到了二八年华,园中的榉树与香樟会长高过围墙,人们走过围墙,看到榉树探头,就会知道“这家的少年可以娶亲了”!如果长出围墙的是香樟,就知道“这家的姑娘可以出嫁了”。若是这家的门风不错,自己家又正好有初长成的少爷姑娘,就可以央请媒婆去提亲了。那些走街穿巷的媒婆,见了墙头的榉树与香樟,也会主动去凑合。等到树顶长过了屋顶,表示事情急了,往往说媒就能成功。在我眼前的榉树与香樟,竟是古代的婚姻密码,循着密码,还可以找到古代父母那些美丽的心愿,看见了南方人的浪漫精神。浪漫精神不仅如此,在江苏,如果有人请喝酒,最好的待客不是昂贵的红酒,也不是浓烈的白酒,最顶级的是黄酒,尤其是窖藏多年的黄酒。江苏的许多地方,生孩子的时候,不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会请最好的酿酒师,酿很多黄酒存在地窖,等到男孩长大娶亲的时候,拿出来一半当聘礼,一半请亲朋好友共饮,叫做“状元红”;若是女孩,一半当嫁妆,一半共饮,称为“女儿红”。本来是黄酒,怎么会变成“红”呢?一是为了喜庆,二是因为酒储放的时间长了,酒色偏红,三是为了祝福,酒缸上都贴了红纸。“状元红”“女儿红”二十年只是基本数,也有三四十年的。我每次看朋友从橱柜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缸老黄酒,一打开封存了数十年的酒香,从时空的长廊汩汩穿出,未饮已先醉了。使我醉的,不是酒,是时间,也是空间。我们活在借来的空间里,我们也活在时间的锁链中,是酒香穿透了我们,使我们在漂泊中还有明觉。使我醉的,不是酒,是浪漫,也是深情。千百年来,父母就有这么浪漫的心,就有如此深情的期许,那酒香有一代一代的缠绵,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不已。我捧着一杯四十年的女儿红,听着遥远的秋风,吹过榉树,拂过香樟,不知多少秋声,在杯中回旋。玫瑰与钻石的拥抱清朝诗人张灿写过一首诗: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思及,都心有所感。年轻的时候,谁不想过浪漫的生活呢?在浪漫的生活里,一切都是无价的,一本书,一幅画,一张琴,一盘棋,一首诗,一壶酒,一朵花,天涯漫漫,任你漂泊,好风徐徐,自在逍遥。有一天突然警醒,世俗的浪涛从远处袭来,一切都成为有价,要买盐买米,要加油添醋,你被俗事捆绑,成为平凡的人,失去了诗心,也听不见音乐。浪漫,一点一滴地流向了江海,仅存的灵性,也一蒙一昧地被人群淹没了。就像在沙漠中行走,突然看见了远方的城堡,一路奔行,最后才发现一切都是海市蜃楼,待要回看,已找不到前来的脚印,更别说一直在脚边的玫瑰与绿洲了。浪漫或世俗确是人生中的两难,正如玫瑰与钻石比价一样,在只能送玫瑰的年代,一朵花就是一切。等到送得起钻石的年纪,玫瑰早已经凋零,而一颗钻石,不可能是一切!环境变得太快了,世俗变得太庞然了,欲求的来袭大得胜过北京的雾霾,浪漫之心早已不是一点一滴的流失,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崩解了。每一思及,都令我伤感!幸好,我是一个作家,在很年少的时候,就培养了浪漫的追寻,而在我的青年时代,就警觉了世俗的缺漏,使我一直有浪漫的心,感动的情,理想的怀抱。文学的梦想,如车的两轮,使我在世俗的道路上,能不断地向远方奔驰。浪漫与感动,如鸟之双翼,使我在平凡的山水中,随风鼓翅,飞越群山,观照了山水的不凡。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人生不能重来,只能长留回忆。我只能很确定地说,走上作家之路,是最不悔的。温柔与感动的交织二十年前,我成立“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申请成立的时候,主管单位要我写出基金会的主旨。我想了一个主旨:“爱与美的温柔改革,情与义的感动教育。”副旨是“透过爱与美、情与义的温柔与感动,创造人间的善的循环。”这个基金会的主旨,正是我写作的中心思维。四十年的写作生涯,常有人问我:与别的作家,你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是“观点先行”的作家。我的作品是为了人生的观点而存在的,因此我的作品正是立基于“爱与美”“情与义”“善的循环”,希望能激发温柔、感动、浪漫、理想等正面的能量。华文天下出版公司,最近编辑了四册选集,分别以“智慧”、“自在”、“清净”、“慈悲”为题,重现了从前的观点,与有缘的朋友分享。昔日的繁华,在回眸一笑间,我希望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