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纽约客”》玛雅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中国“纽约客”》玛雅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玛雅,生于南京,长于北京,籍贯湖南。当过兵,当过国家公务员。1990年赴澳大利亚学习英文,1992年转赴美国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2002年加盟凤凰卫视集团,曾任《凤凰周刊》执行主编、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主笔。主要著作有《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当代中国思想界国是访谈录》(海外版)、《亲历美利坚:家庭写真、社会绘本、政治影像》、《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英文版《中国道路与中国学派》(TheChinesePath&TheChineseSchool);主编《美国的逻辑:意识形态与内政外交》、《美国的逻辑,中国可否复制?》(海外版),合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英文版译著《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BehindChina`sEconomicMiracle:TheCoalitionofRuralCollectiveIndustries&GrassrootsAuthorities);在美国出版英文论著《中国民主转型中的国家与社会》(StateandSocietyinChina’sDemocraticTransition,Routledge,NewYork)。

【编辑推荐】

《中国“纽约客”》是一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十年留学归来的回忆或回想录,所述多为作者平日目所亲视、手所亲接、耳所亲聆的寻常人事景物,对于在美国生活过的读者,尤其会有贴身衣裤般的亲切。不仅于此,它还附加了一位异乡异客无处不在的比较眼光,一位政治学者对文化、制度、历史、社会、国家、民族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书中的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酷似戏剧舞台上的一个茶馆或一段楼道,而作者则像一个说唱人出出进进,勾联着故事,品评人物,议论古今。

【名人的书评】

《中国“纽约客”》不同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人,进一步说,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培养出文化、性格迥异的人,在多元世界的交流中,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中国“纽约客”》会带你进入文化冲突的那个时刻,以一位求学海外的女政治学博士的视角诠释这个有趣的“冲突”中的人、事,当然还有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如果你是一位想了解美国的中国人,或者你是一位想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希望你可在通过这本书获得面对文化差异时的敏感性和宽容性。

【中国“纽约客”的书摘】

走经他人,走向自己,走过三千大千世界

黄纪苏

行走,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类的本相。

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发生了两类为世瞩目的行走,一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一是从中国走向世界。它们或坚实或喧躁,却有着一贯共通之处:都是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底层走向上层。这种来自社会关系的地域流动,以跨越千山万水间的无数脚印,坦现了一个民族、一些群体不甘人下、渴望突破的心迹。

中国自古以来居于中国人视野的中心,这样的世界观至近代被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一举颠覆。“三代之盛”不复中国人的理想社会,“向前向西”成为中国一百年来行走的基本路标。与此相关的各种路线图、旅行指南,从严译《天演论》到中央编译局翻译的《列宁全集》到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塞满了中国的行囊。中国行走的每一进一转、每一停一顿,几乎“无一字无来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重生再造,注定是一段走经他人、走向自己的辨证旅程。

我跟玛雅说来还是西行道上的同路人,我们当年都曾留学美国,只是当时彼此不认识罢了。同行的女性,我认识的,都留在了那边。玛雅是位严格意义上的美女,却回到了这边。对此我有些好奇,记得*次见面聊天时就向她问起过这个问题。后来交往多了,见到了她的心性或气性,明白一个人去哪儿奔哪儿,在他(她)自己那里是有一定之数的。玛雅来自部队大院,十四五岁还在“文革”期间就当了娃娃兵。她告诉我,有天听家长们议论招兵的事,说自己因岁数不够给刷了。玛雅知道了不依不饶,非要当兵不可。招兵的见这妮子个头这么小,眼睛却瞪那么大,心一软,军号嘹亮,她就跟着部队出发了——这当然是我演义的。玛雅在部队跳舞当文书,在上进的路上吃苦耐劳,奔走不已,走过了人情冷暖,走过了风云变幻,成了一名坚强的女兵。后来时代的风把绿军装吹成花衣裳,这个女兵摇身变作了人妻人母国家干部,却依旧心高气傲,脚步匆匆。她说起过当年星期六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儿子,卖冰棍的也在那儿等候;她把泪水涟涟的儿子夹在腋下快步冲出“梦龙”“七彩旋”的重围,走了很远,一直走到孩子不会意识到自己妈比其他妈更有钱的地方,这才满足孩子的小小要求——这孩子后来果然出息得不行。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个人奋斗、白手起家的布衣精神浸透了各路人士对自己的未来包括子女的设计与打造。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某家大宅门悄然打开,身着牛仔装的玛雅再次登程。这回她飘过碧海青天,飘落在澳大利亚的英语学校,以三四十岁的年纪,跟日、韩等国的中学生一起背诵26个字母,跟关进监狱重新做人差不多。后来她又去了美国,从本科念起,念了硕士又念博士。那一段生活的艰辛,她不讲我也清楚,但我很愿意听她讲,讲她打工的日本店,讲她住了近两年充满霉味的储藏室。所以愿意听,是因为玛雅的讲述有一种被志气高照、豪气劲吹的明爽,而无那一代留学故事所常有的阴晦之气——老在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祖国的确不是人待的地方;无论东绕西绕,都是围着美元对人民币1∶8甚至1∶10的汇率在绕。

这本“亲历”属于归来后的回忆或回想,所述多为作者平日目所亲视、手所亲接、耳所亲聆的寻常人事景物,对于在美国生活过的读者,尤其会有贴身衣裤般的亲切。当然不仅于此,它还附加了一位异乡异客无处不在的比较眼光,一位政治学者对文化、制度、历史、社会、国家、民族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书中的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酷似戏剧舞台上的一个茶馆或一段楼道,而作者则像一个说唱人出出进进,勾联着故事,品评着人物,议论着古今。像这样近而犹远、小中见大的叙事,让我想起小时爱不释手的那架望远镜:我们的院子从这头望出去是个大人国,换一头看又成小人国了。

玛雅的文字,豪气兼有温情,健朗不失细腻——读成政治学、社会学一类博士居然还是女的,这不算奇闻也是佳话了。刚柔的结合,在文明是一种力量,在文章是一种境界,在人格是一种韧性。书里书外行走的玛雅为这中华韧性提供了生动的写照。说来惭愧,我本人也在美国盘桓数年,当时也有一肚子的观察与思考,后来也想付诸笔端,但到底被“如梦似幻”的文人习性处理给了过眼烟云。如今读玛雅的佳作读得眼红,有心效仿却发现光阴已逝,记忆中的海外岁月只剩下美国中西部漫天的大雪和雪中——记不得是思亲怀远还是发呆犯愣——的自己了。

玛雅是个有志气、有韧性的中国人。就凭这两样东西,这本“西游记”才不妨解作“东归录”,才有资格记下现代中国走经他人、走向自己的辨证历程,才无愧于中国人走过中原、四夷、八荒,走过三千大千世界那史诗一样的行走。2010年作

倾接玛雅来信,说此书即将再版,嘱我再写上几句话。岁月忽焉,转眼七年过去了,世界又入未定之天。此番霾浓雾重,临键茫然,忽忆多年前玛雅在南国佛前为我家人许愿并还愿的往事,乃祝歌者玛雅清音绕梁,行者中国安抵福地。

纪苏补笔于2016年岁末

YouCanDoIt

我在美国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That’sok,baby,getup,youcandoit(没关系,宝宝,站起来,你能行)。”这是当小孩摔倒时,母亲对他的要求和鼓励。在美国,公共场所很少听到孩子哭。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跌倒在地,母亲并不上前将他抱起,而是在他咧嘴啼哭的那一瞬,用“youcandoit”这句话鼓励他。听到妈妈的话,小家伙的哭声戛然而止,两只小手撑地,撅着屁股爬起来,破涕为笑。

当然也有孩子号啕大哭的时候。在中国城,那些冲上前把跌倒的孩子抱起,连哄带劝的,多半是华人家长,尤其是来自国内的姥姥奶奶们。

美国孩子不爱哭,也不哭闹着要东西,想必是哭闹无济于事。一次在曼哈顿的一家商店,我看见一位衣着高雅的黑人妇女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女孩看上一件外衣,兴奋地说:“Mummy,thatjacketisbeautiful,don’tyouseeit(妈妈,那件衣服好漂亮,你没看到吗)?”母亲会心一笑说:“Yes,itis.Let’sgo(对,是的。我们走吧)。”女孩回头再看一眼她的所爱,平静地随母亲离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显然,那位母亲拒绝孩子并非是因为钱。事实上,美国孩子在生日、圣诞节等日子能得到很多礼物,当中有些是曾经被拒绝过的心爱之物。母亲之前拒绝孩子似乎是在传递一个信息: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唾手可得。

无时无处,美国人不在向孩子传授他们成功的法宝: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美国精神。美国人强调自立自强,因为他们崇尚自由自我。他们深深懂得,自由是需要代价的,那就是自立。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如果过多地依靠家庭、政府和社会,就会失去自由,并且失去同龄人的尊重。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一个人即使不能真正做到自我依靠,也必须给人以自立的印象,以求融入主流社会,显示力量和尊严。

18世纪30年代,法国学者、比较历史社会学之父托克维尔曾经这样描述美国人的自立精神:“他们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他们不期待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总是视自己独自一人站在那里,他们习惯于这样想: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然而然地,美国人要求他们的孩子一定要自立自强:“Individualsmustlearntorelyonthemselvesorrisklosingfreedom(人必须学会依靠自己,否则就有失去自由的危险)。”美国孩子从小学着自食其力,通过帮父母做家务或是外出打工挣零花钱。社区里,经常有小学生挎着篮子,挨家挨户推销巧克力、饼干一类小食品;还有一些在自家门口摆个小摊,弄些白水、饮料、冰块儿,卖给过往的行人喝。稍大些的孩子很多在快餐店打工,因为童工(通常不得小于14岁)工资低,很多店家专门雇用中学生。娱乐表演和体育赛事上,总有些十几岁的孩子在看台上奔波,卖冰棍、饮料、热狗等食物,或是气球、荧光棒一类的小玩意儿。很多中学生上门给人家的院子割草,有些个头还没有割草机高;还有的成群结队在路边给人擦洗汽车,女孩子举着牌子招揽生意,男孩儿赤膊上阵干力气活……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中国“纽约客”》玛雅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