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鲁迅读人》肖振鸣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鲁迅读人》编辑推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康有为、梅兰芳、章士钊、袁世凯、达尔文、耶稣、尼采……鲁迅著作涉及古今中外人物五千多个。本书从其涉及到的人物中选取近三百位中国外人物,有的是对人物生平及著作的总体评价,有的是对一时一事的具体评点。作为鲁迅语录,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上述人物的世界及鲁迅的观点。
中国古代有《历代先贤像传》《无双谱》等许多绣像本,都是将历史上有名人物记载并画像。但如鲁迅所说, 坏人好像是没有的 。鲁迅曾想作一部中国的 人史 ,将好人坏人都收入: 有啮雪苦节的苏武,舍身求法的玄奘,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孔明,但也有呆信古法 死而后已 的王莽,有半当真、半取笑变法的王安石;张献忠当然也在内。 (《准风月谈·晨凉漫记》)后来鲁迅对这件事并没有动笔。然而我们可以从鲁迅全部文章中所涉及的五千多人物中钩沉出这部 人史 。
——肖振鸣《换一种方式读鲁迅》
换一种方式读鲁迅
——写在《鲁迅读人》、《鲁迅读书》前面
近年来,鲁迅被边缘化的假命题似乎很是流行,而这流言的滥觞常常来自鲁迅研究界。然而,金子总是金子,不管怎样聒噪,鲁迅仍然是二十世纪最具启迪意义的思想家,最具品格的文学家和最博学并包的学者。
的确,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愿读懂鲁迅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读书了。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经济发展的副作用之一是人们对物质欲望的强烈追求,使读书这件事退居在后;现代传媒的发达,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纸质书有被电子读物逐步取代的趋向;书店的销量急剧下滑,出版社由事业全部转为企业,导致有价值的学术著作无法出版,于是大量迎合世俗的出版物泛滥于市。浮躁、急功近利、信仰缺失已成为这个时代越来越突出的疾病。读现代文学专业的贡生们艰难地从浩如烟海的鲁迅研究著作中挑选出观点,运用大众看不懂的西方译著中的艰涩词汇,写出研究鲁迅的论文,没有新材料,没有新观点,这无异于学术上的造假。抄袭、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已漫延到学术界的高层。毛泽东在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时曾说: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也说过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才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是读鲁迅书的意义所在。
读懂鲁迅一定要从读鲁迅的原著始。《鲁迅全集》中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序跋、校记等文章共计一千余篇,涉及古今中外名著一万多部(篇),涉及古今中外人物五千多个。从读书的角度来说,鲁迅著作是读了之后还要读的经典。应该说,只有读了一个人的全部著作才能系统掌握一个人的思想体系。鲁迅去后70年间,关于他的研究文章、书籍浩如烟海,各种版本的全集、单行本、导读本、选本大量印行。但数百万字的全集不是对每个读者都是一件轻松的事。旧书肆上常常有旧版《鲁迅全集》,仅有一两卷翻阅过,而其余的却是十品。除了专业研究者,一般读者从读全集开始了解鲁迅的是不多的。编者想做的是:让更多的人读鲁迅的书,了解鲁迅更多,试试换一种读法,于是编了这样两个选本《鲁迅读人》和《鲁迅读书》,让更多的人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鲁迅,并认识更多的人物和名著。
中国古代有《历代先贤像传》《无双谱》等许多绣象本,都是将历史上有名人物记载并画像。但如鲁迅所说, 坏人好象是没有的 。鲁迅曾想作一部中国的 人史 ,将好人坏人都收入: 有啮雪苦节的苏武,舍身求法的玄装,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但也有呆信古法,‘死而后已’的王莽,有半当真半取笑变法的王安石;张献忠当然也在内。 (《准风月谈·晨凉漫记》)后来鲁迅对这件事并没有动笔。然而我们可以从鲁迅全部文章中所涉及的五千多人物中钩沉出这部 人史 。
千古风流人物,构成了人的历史。通过鲁迅对古今中外人物的评价,可以看出历史人物对鲁迅思想的影响。这包含了中外古代,近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美术家、科学家、艺术家、学子才人、暴君甚至文化流氓。我们可以从鲁迅对这些古今人物的评价中,折射出人类文化史思想史的概貌。《鲁迅读人》所选人物,有的是对人物生平、著作的总体评价,也有对一时一事的具体评点,并不涵盖一个人的全部。比如对梅兰芳、李四光等人评点,并不涉及他们作为文化名人的其他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比如对《古史辨》的批评,并不涉及其史学价值。语录体本身就是有 断章取义 之意的文体,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不要以鲁迅说的一个方面便全面肯定或否定一个人或一部书。
从购书、读书、写书、编书到论书,鲁迅的一生也是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从鲁迅文章中和藏书中涉及的一万多种书来看,他的阅读量是相当大的。鲁迅才称得上是博览群书的人。鲁迅国学功底非常深厚,精通日语、俄语,还能翻译德文作品。但他主张青年人多读外国书,少读中国书。这是因为鲁迅希望青年人多学习国外的先进思想,改变国民性。但我们从鲁迅对中外名著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鲁迅如何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也可以研究鲁迅思想的文化渊源。
鲁迅博览群书,所提及的有些书名甚至我们都闻所未闻,更何况一见,许多古籍版本是今天很难看到的,在国家图书馆看一下善本,手续繁复,况且不是所有都能看到。本书所选鲁迅所读的书,只是鲁迅全集中所涉及的万余种图书中的一斑。鲁迅真是个海洋。
作为现代白话文典范的鲁迅著作,也是从语言角度阅读鲁迅学习鲁迅的最好读本,鲁迅的文章传承中国传统语言优点,创造性地使用白话文体,语言锋利干净、幽默辛辣、酣畅淋漓。读鲁迅著作,并不只见匕首、投枪,还不乏亲情侠义。
在《鲁迅读书》中有的是谈版本,有的是考证,有的是说内容,有的是说历史作用,有的是讲艺术特色。虽是鲁迅评点,实际上是鲁迅逝世70多年后,让世人评点,看看伟人鲁迅的一家之言。
两书的编辑体例,基本是语录体,图文本。人物多为绣像、照片或美术肖像,书籍均为书影或插图。由于种种困难,有些人物形象或书影找不到,所以不能和文章一一对应,也是一件遗憾的事。在编辑顺序上,是按照全集一路读下来,因是语录体,还有很多交叉,所以并没有从历史编年的顺序整理,只是大致归类。为读者阅读上的方便,《鲁迅读人》一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都加上了简介,《鲁迅读书》一书中所涉及的书籍都加上了题解。《鲁迅读人》、《鲁迅读书》两书体例相同,互为姊妹。
这样两本语录体的小书,所选鲁迅语录绝不能概括鲁迅的全部思想,而只是两个有趣的读本而已,读者可以跟随鲁迅进入书籍和人物的世界并了解鲁迅的观点。
两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我的同事刘欣在查找资料等方面的大力协助,漓江出版社庞俭克先生对此书的付梓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感谢。
肖振鸣于孤行斋
版权页:
插图:
先前我看见记载上说的张献忠屠戮川民的事,我总想不通他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别一本书,这才明白了:他原是想做皇帝的,但是李自成先进北京,做了皇帝了;他便要破坏李自成的帝位。怎样破坏法呢?做皇帝必须有百姓;他杀尽了百姓,皇帝也就谁都做不成了。既无百姓,便无所谓皇帝,于是只剩了一个李自成,在白地上出丑,宛如学校解散后的校长一般。这虽然是一个可笑的极端的例,但有这一类的思想的,实在并不止张献忠一个人。
——《记谈话》
张献忠与孙可望
第一本拿在手里的是《蜀碧》。这是蜀宾从成都带来送我的,还有一部《蜀龟鉴》,都是讲张献忠祸蜀的书,其实是不但四川人,而是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可惜刻的太坏,错字颇不少。翻了一遍,在卷三里看见了这样的一条——
又,剥皮者,从头至尻,一缕裂之,张于前,如鸟展翅,率逾日始绝。有即毙者,行刑之人坐死。
也还是为了自己生病的缘故罢,这时就想到了人体解剖。医术和虐刑,是都要生理学和解剖学智识的。中国却怪得很,固有的医书上的人身五脏图,真是草率错误到见不得人,但虐刑的方法,则往往好像古人早懂得了现代的科学。例如罢,谁都知道从周到汉,有一种施于男子的 宫刑 ,也叫 腐刑 ,次于 大辟 一等。对于女性就叫 幽闭 ,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之,是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它缝起来。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但妇科的医书呢?几乎都不明白女性下半身的解剖学的构造,他们只将肚子看作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莫名其妙的东西。
单说剥皮法,中国就有种种。上面所抄的是张献忠式;还有孙可望式,见于屈大均的《安龙逸史》,也是这回在病中翻到的。其时是永历六年,即清顺治九年,永历帝已经躲在安隆(那时改为安龙),秦王孙可望杀了陈邦传父子,御史李如月就弹劾他 擅杀勋将,无人臣礼 ,皇帝反打了如月四十板。可是事情还不能完,又给孙党张应科知道了,就去报告了孙可望。
可望得应科报,即令应科杀如月,剥皮示众。俄缚如月至朝门,有负石灰一筐,稻草一捆,置于其前。如月问,‘如何用此?’其人日,‘是揎你的草!’如月叱日,‘瞎奴!此株株是文章,节节是忠肠也!’既而应科立右角门阶,捧可望令旨,喝如月跪。如月叱曰,‘我是朝廷命官,岂跪贼令!?’乃步至中门,向阙再拜。……应科促令仆地,剖脊,乃臀,如月大呼日:‘死得快活,浑身清凉!’又呼可望名,大骂不绝。乃断至手足,转前胸,犹微声恨骂;至颈绝而死。随以灰渍之,纫以线,后乃入草,移北城门通衢阁上,悬之。……
张献忠的自然是 流贼 式;孙可望虽然也是流贼出身,但这时已是保明拒清的柱石,封为秦王,后来降了满洲,还是封为义王,所以他所用的其实是官式。明初,永乐皇帝剥那忠于建文帝的景清的皮,也就是用这方法的。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至今在绍兴戏文里和乡下人的嘴上,还偶然可以听 剥皮揎草 的话,那皇泽之长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