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茅盾精选集》茅盾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人,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中共党员,曾任文化部长。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1927年至1937年是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长篇小说《子夜》都是此间完成的。除了中长篇小说之外,茅盾还写有《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优秀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杂文,文艺评论和作家研究专论等。
1.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页,他以大量写实主义风格的创作,丰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典范和启示。读中国文学,不能不读茅盾的作品。
2.茅盾的小说也是一幅长长时代画卷,记录时代脉搏、描摹世态风情、展示人性复杂,在时代的印记上带着不过时、不落伍、不浮夸的因子,值得几代国人品读、揣摩。
3.本书是茅盾小说作品的精选集,一本书,囊括一个作家的创作脉络和创作精华。
茅盾创作道路(节选)
丁帆
……
在《幻灭》中,茅盾着力描写了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小说主人公静女士从小就在母亲的恬静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因此她把 革命 看作一件充满诗情画意的事情,然而每每一接触现实的社会生活,就给这个毫无思想准备的女性带来精神世界的 幻灭 。从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上革命道路前后的思想境界,他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投身于大革命,在革命动荡中必然就会表现出个人主义的悲观幻灭心态。革命给予他们更多的是思想的考验和肉体的磨练,而非罗曼蒂克式的理想的胜利。
《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 武汉政府 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里的风波。茅盾认为 小说的功效原来在借部分以暗示全体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作品以较大的场面反映了那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中的各色人等,但着墨最多、描写得最好的是主人公方罗兰。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代表,身为国民政府管辖下的县党部委员兼商民部长,在激烈的阶级斗争面前,他表现出软弱与动摇。对反革命势力打击不力(对胡国光混入商民协会的草率处理),阶级立场不分明(在处理店员与店东的矛盾中表现得软弱和犹豫),宽大中和的儒家思想(李克要镇压反动派时,他迟疑彷徨;反动派猖狂杀戮革命者时,他又企图以宽大中和来消弭那可怕的仇杀),构成了方罗兰 动摇 妥协的小资产阶级 革命家 的性格内核。他 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 茅盾:《我所走过的道路》(中),第九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同时作者还将这一性格内核套上了一件 恋爱的外衣 ,使人物形象更为丰盈。方罗兰在爱情上也充分显示了其 动摇 的本性。一面是他被温柔贤惠具有传统美德的结发之妻陆梅丽的纯情包围;另一面是经不住浪漫风流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女性孙舞阳的性感诱惑。作为一个从五四时代走过来的青年,方罗兰是属于那种既保留着传统伦理道德,同时又渴望呼吸时代新鲜空气的知识分子,在这两者的选择之中,他永远处在矛盾和动摇之中(后来对孙舞阳失却追求信心则应归诸政治因素)。他的恋爱生活也深刻地揭示出许多小资产阶级革命者性格特征的本质方面。《动摇》中土豪劣绅胡国光的形象也刻画得入木三分。胡国光混进了革命阵营,却以极 左 的面貌制造了许多 过火行为 ,他们以比共产党人还要 左 的面貌出现,从而破坏共产党的声誉,破坏革命,然后本相毕露,血腥镇压革命。胡国光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形象,茅盾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文学史上颇具艺术性的性格典型。同时,这个人物的刻画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和背景,将一个危机四伏、犬牙交错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内在较量的复杂斗争局面描绘得很真实。同是革命者,既有方罗兰这样的动摇分子,又有像李克那样的有预见的强硬人物,也有像孙舞阳式的浪漫色调的革命者。这些正反面人物的描写为展示大时代风起云涌浪潮中的各色人等的行状做了非常概括的表现。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中,暗示着革命的必然趋向。
《追求》是描写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悲剧命运。在白色恐怖之下,他们来到纸醉金迷的上海滩,悲观、颓废、失望是他们流行的心理病。然而,不甘黑暗现实的压迫,企图做一次新的挣扎和追求,又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在这种心理矛盾中,作者勾画出了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的个性心理世界。张曼青,这个曾经受过大革命风暴洗礼的战士,在失望中还企图以教育救国的方式来拯救下一代,他认为自己这一代人是无望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所以,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促使他为教育而奔波,但在一个个新的打击面前(连纯洁无辜的学生都被冠以罪名开除)他变得愈来愈消沉颓废。他的所谓救国梦被黑暗的现实无情地摧毁,从失败到沉沦是他必然的归宿: 我简直不想当教员,现在我知道我进教育界的计划是错误了!我的理想完全失败,大多数是这样的无聊,改革也没有希望。 章秋柳是《追求》中描写得最为突出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在精神上受到折磨后,采取的是一条病态的反抗道路,她以 颓废的冲动 来寻欢作乐,满足感官上的刺激,以此来报复黑暗的现实。 一条路引你到光明,但是艰苦,有许多荆棘,许多陷坑;另一条路会引你到堕落,可是舒服,有物质的享乐,有肉感的狂欢! 在这两者之间,章秋柳选择了后者。联系起前两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来看,从五四到大革命失败,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并没有获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解放。从封建的礼教囚笼中跳出来,又转到自甘堕落的疯狂享乐之中去,新女性仍然没有摆脱精神上的压迫。章秋柳这个形象的个性特点正是和小资产阶级软弱的本质联系在一起的。在时代阴影的笼罩下,他们难以挣脱精神上的枷锁,只能用病态的反抗来宣告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他们不是不想有所作为,而是根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就连章秋柳最后还想以自己丰满的肉体去拯救史循那颗受伤的心灵呢),所以才在黑暗中盲目而消极地寻觅、追求新的出路,然而《追求》中的追求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道路在哪里呢?这并不是《蚀》所能阐释和交代的。
《蚀》是一个 狂乱的混合物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从它发表的第一天起,人们对它总是抱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究竟怎么看待这部充满着复杂内涵的作品呢?首先应该清楚作者写作时的 矛盾 心理。茅盾确确实实是想以客观的描述视角去再现大革命失败前后一代小资产阶级的心灵历程的,然而由于一种炽热的情感驱使,又不得不使他在客观的描述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绪。因此,《蚀》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描写视角(本意是客观的,本能又是主观的),就使得小说呈现出一种再现与表现相融合的形式技巧,这就是茅盾自己称之为 狂乱的混合物 之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老老实实地描写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相当逼真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动荡、革命运动的起伏,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的创作特征。但是,作者在表现人物心理世界的现实时,部分采用了现代派的技巧和手法,尤其是采用了局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段和多重视角的表现方法,使得《蚀》的心理描写突破了现实主义传统手法的局限,更为深刻、逼真地表现出小资产阶级时代病的多种根源。
……
林家铺子(节选)
一林小姐这天从学校回来就撅起着小嘴唇。她掼下了书包,并不照例到镜台前梳头发搽粉,却倒在床上看着帐顶出神。小花噗的也跳上床来,挨着林小姐的腰部摩擦,咪呜咪呜地叫了两声。林小姐本能地伸手到小花头上摸了一下,随即翻一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就叫道:
妈呀!
没有回答。妈的房就在间壁,妈素常疼爱这唯 一的女儿,听得女儿回来就要摇摇摆摆走过来问她肚子饿不饿,妈留着好东西呢,——再不然,就差吴妈赶快去买一碗馄饨。但今天却作怪,妈的房间明明有说话的声音,并且还听得妈在打呃,却是妈连回答也没有一声。
林小姐在床上又翻一个身,翘起了头,打算偷听妈和谁谈话,是那样悄悄地放低了声音。然而听不清,只有妈的连声打呃,间歇地飘到林小姐的耳朵。忽然妈的嗓音高了一些,似乎很生气,就有几个字听得很分明:
——这也是东洋货,那也是东洋货,呃!……
林小姐猛一跳,就好象理发时候颈脖子上粘了许多短头发似的浑身都烦躁起来了。正也是为了这东洋货问题,她在学校里给人家笑骂,她回家来没好气。她一手推开了又挨到她身边来的小花,跳起来就剥下那件新制的翠绿色假毛葛驼绒旗袍来,拎在手里抖了几下,叹一口气。据说这怪好看的假毛葛和驼绒都是东洋来的。她撩开这件驼绒旗袍,从床下拖出那口小巧的牛皮箱来,赌气似的扭开了箱子盖,把箱子底朝天向床上一撒,花花绿绿的衣服和杂用品就滚满了一床。小花吃了一惊,噗的跳下床去,转一个身,却又跳在一张椅子上蹲着望住它的女主人。
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这许多衣服和杂用品越看越可爱,却又越看越象是东洋货呢!全都不能穿了么?可是她——舍不得,而且她的父亲也未必肯另外再制新的!林小姐忍不住眼圈儿红了。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么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
呃——
忽然房门边来了这一声。接着就是林大娘的摇摇摆摆的瘦身形。看见那乱丢了一床的衣服,又看见女儿只穿着一件绒线短衣站在床前出神,林大娘这一惊非同小可。心里愈是着急,她那个 呃 却愈是打得多,暂时竟说不出半句话。
林小姐飞跑到母亲身边,哭丧着脸说: 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
林大娘摇着头只是打呃,一手扶住了女儿的肩膀,一手揉磨自己的胸脯,过了一会儿,她方才挣扎出几句话来: 阿囡,呃,你干么脱得——呃,光落落?留心冻——呃——
我这毛病,呃,生你那年起了这个病痛,呃,近来越发凶了!呃——
妈呀!你说明儿我穿什么衣服?我只好躲在家里不出去了,他们要笑我,骂我!
但是林大娘不回答。她一路打呃,走到床前拣出那件驼绒旗袍来,就替女儿披在身上,又拍拍床,要她坐下。小花又挨到林小姐脚边,昂起了头,眯细着眼睛看看林大娘,又看看林小姐;然后它懒懒地靠到林小姐的脚背上,就林小姐的鞋底来磨擦它的肚皮。林小姐一脚踢开了小花,就势身子一歪,躺在床上,把脸藏在她母亲的身后。
暂时两个都没有话。母亲忙着打呃,女儿忙着盘算 明天怎样出去 ;这东洋货问题不但影响到林小姐的所穿,还影响到她的所用;据说她那只常为同学们艳羡的化妆皮夹以及自动铅笔之类,也都是东洋货,而她却又爱这些小玩意儿的!
阿囡,呃——肚子饿不饿?
林大娘坐定了半晌以后,渐渐少打几个呃了,就又开始她日常的疼爱女儿的老功课。
不饿。嗳,妈呀,怎么老是问我饿不饿呢,顶要紧是没有了衣服明天怎样去上学!
林小姐撒娇说,依然那样拳曲着身体躺着,依然把脸藏在母亲背后。
自始就没弄明白为什么女儿尽嚷着没有衣服穿的林大娘现在第三次听得了这话儿,不能不再注意了,可是她那该死的打呃很不作美地又连连来了。恰在此时林先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字条儿,脸上乌霉霉地象是涂着一层灰。他看见林大娘不住地打呃,女儿躺在满床乱丢的衣服堆里,他就料到了几分,一双眉头就紧紧地皱起。他唤着女儿的名字说道: 明秀,你的学校里有什么抗日会么?刚送来了这封信。说是明天你再穿东洋货的衣服去,他们就要烧呢——无法无天的话语,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