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舍(大师的智慧)》蒋晔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老舍(大师的智慧)》蒋晔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老舍先生的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同样感人至深。同样的道理,他比较顺理成章地欢迎和接受革命带来的巨变,也是缘于他出身穷人。他把自己当成新社会的人,很自觉地融汇到新社会的新秩序中去,而且不必作 投降状 ,他内心的潜台词是:咱是穷人,咱们是一头儿的。这一点使他和同时代的绝大部分老作家,有重大的心理差异,而这点差异竟使老舍先生成为唯一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创作高潮的人,第一个创作高潮以《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标志,第二个创作高潮以《龙须沟》《茶馆》为标志。老舍一直认为,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却是最有情有义有是有非的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北京的市民最怀念他,家住在首都西北角上的一位市民,得知老舍在此踏湖自尽的消息,为强烈的正义感所驱动,暗中磨制了一方石碑,在上面工工整整镌刻了 人民艺术家老舍辞世处 几个魏体大字,于老舍罹难一周年之际,将他埋置在太平湖畔。这位赠碑的京城老人,名唤许林村。

由蒋晔编著的《老舍(大师的智慧)》是 小故事,大智慧 ,通过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

【名人的书评】

【老舍(大师的智慧)的书摘】

本丛书能够得以和读者见面,不能不提到李世琦兄。世琦兄是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同学,他因知我、又知河北人民出版社,所以,在他的努力下,开辟了《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这一图书系列。正如他的预测。该丛书已出版的10册,得到大家的厚爱,竞连续获奖,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丰收。这都是我兄世琦的功劳!

这套丛书引起了同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工作的贺秀红女士的高度关注,在世琦兄引荐下,我得以幸会小贺。多次交流,使我深知小贺热爱此丛书之原因,她心目中所追求的那种生活状态,正需要大师的智慧所指引,她要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觉悟,并把大师的智慧,去利益众生。

更让我感动的是,在世琦兄和小贺共同努力下,出版社的诸位高层领导,均大力支持这个《大师的智慧》丛书,希望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策划、设计与出版,并作出重要批示。这一情景,使我在今年知天命之年到来之时,更加明白了 天命 两字的深刻含义。

人的命,天注定 、 天命不可违 ,是两句一俗一雅的古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何谓 天命 ?规律也。

我从1994年开始访问中华文化名人,至今已近20年。从当年的全国非常少见的、带有系列性的、在报纸发表的 独 家访谈,到现在的各家报社、杂志、电视、网络,都特别重视 大师的智慧 ,此乃 天命 也。众人需要智慧,时代需要智慧。人类失去智慧,世界将会怎样?肯定是毁灭。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如果没有一点人生智慧,你肯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为了人生的幸福,去寻找智慧吧!大智慧,便是 知天命 。

知天命 ,就是知 天人合一 的关系。在 天人 之间,真正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人在大自然这个世界、宇宙里,最根本的是要 顺其自然 ,而不可能 人定胜天 。 人定胜天 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

在大自然里,矿物、植物、动物,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在动物中,人又是其中之一,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你想把这种造化。搞一次 同化 ,那是不可能的,这种要 同化 的思维、行动,其方向就是错误的,下再大的力气,也是无用功。理解了 顺其自然 ,便会敬畏大自然,便会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尊重世界的多元化,尊重文化上的差异,以 兼和 为哲学基础,去为人类造福。

兼和 者,兼容众异、得其平衡。对 众异 进行 兼容 ,其目的是达到一种 平衡 状态。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用毕生精力所总结出来的 兼和 思想,在将来日益显耀。我通过他的弟子、清华大学教授刘鄂培先生,才知其如此重要,便写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印 摩崖石刻的碑文之中,被国家所确认。 知天命 者, 兼和 也。

天命不可违 ,即是: 兼和不可违 。 人的命,天注定 ,即是: 人的命,兼和来注定 。你拥有多少 兼和 思想,你的 命 就 注定 了多少。

我近20年所访问的文化大家,其智慧,可用很多精彩的语言来表达,但归根结底是两个字: 兼和 。这便是大道至简。

老舍先生走上文坛的时候,恰是国家正式确定以北京音作为国语的基础音的时候。他的北京籍贯帮了他的大忙,使得他得天独厚,他的北京话使他的语言由地方的成为正宗的,成为范本。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籍贯问题居然出人意料地成了对文人举足轻重的问题,毕竟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有如谁最先掌握火、电、核能,谁就占有优势一样。老舍先生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语言文字艺术上的贡献,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他能把最普通的字,调度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性进展,被誉为 语言大师 。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絮青曾这样评价道: 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

老舍是满族人。

谈起自己的民族,舒乙先生充满了一种自豪。他讲,今天搞胡同游的三轮车祥子中,能说会道的大多是满族人。清末民初的每个满族人,不管他识不识字,都会一两样乐器,都会唱几句二黄或者牌子曲,都会养花、养狗、养马、养鸽子、养蛐蛐,都会骑马射箭,都会舞枪弄棍,都会拳术,都是美食家,都懂各种礼仪……试想:这样的人,一旦当了作家,那还了得!他会把各式各样的民间文艺形式和民俗带入自己的作品,他会用多种文化知识,包括它们的末枝细节,装扮自己的主人公,使自己的著作更加有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在文学的 民族化 和 个性化 上做出了重大突破。

老舍是穷人。

穷人出身的作家,同样,也是很少的,穷人的孩子读不起书啊。老舍先生是穷人出身。他的父亲是一名满族的低级军官,葬身于抵抗八国联军的炮火中,当时老舍仅有一岁半。此后,他的一家靠母亲为别人洗衣裳缝活计过日子,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老舍很小就懂得愁吃愁喝,及至他长大了,总是一闭眼,眼前就能浮现出受苦受累的可怜的老母亲的形象,往往使他暗暗落泪。他的这种出身使他总有些忧郁,总有些悲观,总有些嫉恶如仇,总有些冷眼看世界,使他自觉地和穷人站在一起,同情他们,怜悯他们,为他们鸣不平,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老舍先生笔下的平民世界,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成为能够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作品,享有巨大声誉。

老舍先生的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同样感人至深。同样的道理,他比较顺理成章地欢迎和接受革命带来的巨变,也是缘于他出身穷人。他把自己当成新社会的人,很自觉地融汇到新社会的新秩序中去,而且不必作 投降状 ,他内心的潜台词是:咱是穷人,咱们是一头儿的。这一点使他和同时代的绝大部分老作家,有重大的心理差异,而这点差异竞使老舍先生成为唯一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创作高潮的人,第一个创作高潮以《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标志,第二个创作高潮以《龙须沟》《茶馆》为标志。老舍一直认为,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却是最有情有义有是有非的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北京的市民最怀念他,家住在首都西北角上的一位市民,得知老舍在此踏湖自尽的消息,为强烈的正义感所驱动,暗中磨制了一方石碑,在上面工工整整镌刻了 人民艺术家老舍辞世处 几个魏体大字,于老舍罹难一周年之际,将他埋置在太平湖畔。这位赠碑的京城老人,名唤许林村。

老舍有近十年生活在国外的经历。

和早期留学生不同的是,20年代老舍先生在英国和新加坡工作了五年多,40年代又在美国生活了近四年。由于见多识广,思维模式不很单一,对世界文艺思潮和创作动向相当熟悉,老舍先生比较善于独立思考,比较容易从对比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切对他的人生道路,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影响到他的人生终结。

P4-P6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老舍(大师的智慧)》蒋晔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