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东周列国志注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 》冯梦龙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作者简介】

作者:(明)冯梦龙译者:贾太宏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子犹,号墨憨斋主人,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用毕生的精力搜集、整理和创作民间文学,在通俗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巨大。他编订了《挂枝儿》《山歌》等被誉为 明代一绝 的民歌集,增补改编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属 三言 。

【编辑推荐】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共108回,比较全面地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斗的故事。

《东周列国志》前半部反映了春秋时期以 春秋五霸 为主的诸侯争斗,众多大小不一的诸侯国经过战争和兼并,演变成秦、楚、齐、燕、韩、赵、魏 七国 ,历史上称为 战国七雄 ,后半部反映了这七个国家之间的兼并战争,最后六国并于秦,中国复归一统。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把一个个曲折动人的历史事件串连起来,进行了颇具匠心的创造与加工,讲述了许多可歌可泣、悲壮感人的历史故事。

《东周列国志注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精)》由冯梦龙著。

【名人的书评】

【东周列国志注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 的书摘】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古白话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西周末期周宣王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作者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号顾曲散人、无碍居士、墨憨斋主人等,生于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47年),卒于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明朝末期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小说家。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是历史小说创作高潮期,善于写小说的余邵鱼率先着笔,根据先代历史书籍的记载,并且吸取宋、元年间春秋战国系列话本的成果,加工写就《列国志传》,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初具规模。但全书不计回数,每节随事立题,而且其中穿插着许多与史实严重不符的部分,如秦孝公临潼斗宝等,也充斥着封建伦理道德和天命论的说教。其后冯梦龙取材《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在《列国志传》的基础上依凭史实编写成章回体小说,更名为《新列国志》,将零乱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整理,合为一体,铸就成了一部通俗易懂、精彩纷呈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并于明末刊行发售。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又对《新列国志》作了一番修改,加入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全书一百零八回。前八十三回为春秋篇,以五霸更迭为主线;后二十五回为战国篇,以七雄征伐的为主线。开篇是春秋、战国动荡的前夜,以周文王、周武王的遗德和周公旦缔造的礼制维系了近三百年的西周王朝,到了周宣王、周幽王统治下的周王朝,他们没有承继祖先的美德,更没有完善不适应时代的制度。施政残暴,生活腐化,加剧了和在朝大臣、诸侯及百姓之间的矛盾,使外族 犬戎 得到了入侵的机会。致使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东迁洛阳,造成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开始了动摇,逐渐走向衰落。丧失了管控与调和诸侯之间势力平衡的能力。大国诸侯打着尊奉王室的旗号粉墨登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演绎着霸权更迭。周王室尊伯霸主。苟延残喘。赵、韩、魏三家分晋,齐国田代姜姓。周王室认可封侯,开启丁兼并的战国时代,七国并立称雄,改侯成王,视周王室如虚设,极力扩张自己的疆域。秦国变法成功,一家独大,经六世经营一统各国。延喘了五百余年的东周终结。《东周列国志》完整地呈现了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

在详读《东周列国志》这部小说的内容时,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会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如管仲、百里奚、伍子胥、孙武、范蠡、商鞅、乐毅、苏秦、张仪等等这些人物,都活跃在这个时代,抛洒着奇谋妙策,影响着诸侯国的强弱转换;还有长勺之战、城濮之战、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田忌赛马、完壁归赵等等历史事件,呈现了这个五百年风云际会的画面。乱世春秋,兵患战国,虽然天下大势合久必分,但终究分久必合。《东周列国志》阐明的主题与历代史书一致,皆以国家的兴亡盛衰为根本,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

古人云: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相信读者们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不但会读到书中有趣的故事,增长自己的见识,修养自己的气质,学习古人身上的优良品质,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廉耻忠奸,让自己独具慧眼,从古人的智慧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使读者更方便全面地了解历史故事,本次推出这部《东周列国志》,和民国著名演义历史小说作家蔡东藩写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集合成历史小说系列读本。《东周列国志》是记述了从西周末期周宣王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11本,记述了上起秦始皇,下至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共两千多年的历史。都是章回体小说结构。为了方便读者赏读,针对文中的生僻字和词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添加了注音和注义,以期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

特别说明注释特点:文中人物名字出现生僻字,只注音,不注义,以此避免读者产生不必要延伸理解。文中其他内容的生僻字和词,都根据文章描述情境,添加了注音、注义。望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话说申侯进表之后,有人在镐京探信,闻知幽王命虢公为将,不日领兵伐申,星夜奔回,报知申侯。申侯大惊曰: 国小兵微,安能抵敌王师? 大夫吕章进曰: 天子无道,废嫡立庶,忠良去位,万民皆怨,此孤立之势也。今西戎兵力方强,与申国接壤,主公速致书戎主,借兵向镐,以救王后,必要天子传位于故太子,此伊、周(伊尹和周公)之业也。语云‘先发制人’,机不可失。 申侯曰: 此言甚当。 遂备下金缯一车,遣人赍书与犬戎借兵,许以破镐之日,府库金帛任凭搬取。戎主曰: 中国天子失政,申侯国舅召我以诛无道,扶立东宫,此我志也。 遂发戎兵一万五千,分为三队,右先锋孛丁,左先锋满也速,戎主自将中军。枪刀塞路,旌旆蔽空,申侯亦起本国之兵相助,浩浩荡荡,杀奔镐京而来,出其不意,将王城围绕三匝,水息不通。

幽王闻变,大惊曰: 机不密,祸先发。我兵未起,戎兵先动,此事如何? 虢石父奏曰: 吾王速遣人于骊山举起烽爝,诸侯救兵必至,内外夹攻,可取必胜。 幽王从其言,遣人举烽。诸侯之兵,无片甲人者。盖因前被烽火所戏,是时又以为诈,所以皆不起兵也。幽王见救兵不至,犬戎日夜攻城,谓石父曰: 贼势未知强弱,卿可试之。朕当简阅(挑选)壮勇,以继其后。 虢公本非能战之将,只得勉强应命,率领兵车二百乘,开门杀出。申侯在阵上望见石父出城,指谓戎主曰: 此欺君误国之贼,不可走了。 戎主闻之曰: 谁为我擒之? 孛丁曰: 小将愿往。 舞刀拍马,直取石父。斗不上十合,石父被孛丁一刀斩于车下。戎主与满也速一齐麾兵前进,喊声大举,乱杀人城,逢屋放火,逢人举刀,连申侯也阻当他不住,只得任其所为,城中大乱。幽王未及阅军,见势头不好,以小车载褒姒和伯服,开后宰门(周王官后门)出走。司徒郑伯友自后赶上,大叫: 吾王勿惊,臣当保驾。 出了北门,迤逦望骊山而去。途中又遇尹球来到,言: 犬戎焚烧宫室,抢掠库藏,祭公已死于乱军之中矣。 幽王心胆俱裂。郑伯友再令举烽,烽烟透人九霄,救兵依旧不到。

犬戎兵追至骊山之下,将骊宫团团围住,口中只叫: 休走了昏君! 幽王与褒姒唬做一堆,相对而泣。郑伯友进曰: 事急矣!臣拚微命保驾,杀出重围,竟(直接)投臣国,以图后举。 幽王曰: 朕不听叔父之言,以至于此。朕今日夫妻父子之命,俱付之叔父矣。 当下郑伯教人至骊宫前,放起一把火来,以惑戎兵,自引幽王从宫后冲出。郑伯手持长矛,当先开路。尹球保着褒后母子,紧随幽王之后。行不多步,早有犬戎兵拦住,乃是小将古里赤。郑伯咬牙大怒,便接住交战。战不数合,一矛刺古里赤于马下。戎兵见郑伯骁勇,一时惊散。约行半里,背后喊声又起,先锋孛丁引大兵追来。郑伯叫尹球保驾先行,亲自断后,且战且走,却被犬戎铁骑横冲,分为两截。郑伯困在垓心(战场重围的中心),全无惧怯,这根矛神出鬼没,但当先者无不着手。犬戎主教四面放箭,箭如雨点,不分玉石,可怜一国贤侯,今日死于万镞之下。左先锋满也速,早把幽王车仗(车辆及护卫)掳住。犬戎主看见衮袍玉带,知是幽王,就车中一刀砍死,并杀伯服。褒姒美貌饶死,以轻车载之,带归毡帐取乐。尹球躲在车箱之内,亦被戎兵牵出斩之。

统计幽王在位共一十一年。因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拾取清水河边妖女,逃于褒国,此女即褒姒也,蛊惑君心,欺凌嫡母,害得幽王今日身亡国破。昔童谣所云: 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菔,实亡周国。 正应其兆,天数已定于宣王之时矣。东屏先生有诗曰:

多方图笑掖庭中,烽火光摇粉黛红。

自绝诸侯犹似可,忍教国祚丧羌戎。又陇西居士咏史诗曰:

骊山一笑犬戎嗔,弧矢童谣已验真。

十八年来犹报应。挽回造化是何人?又有一绝,单道尹球等无一善终,可为奸臣之戒。诗云:

巧话谗言媚暗君,满图富贵百年身。

一朝骈首同诛戮,落得千秋骂佞臣。又有一绝,咏郑伯友之忠。诗曰:

石父捐躯尹氏亡,郑桓今日死勤王。

三人总为周家死,白骨风前那个香?

且说申侯在城内,见宫中火起,忙引本国之兵人宫,一路扑灭。先将申后放出冷宫。巡到琼台,不见幽王、褒姒踪迹。有人指说: 已出北门去矣。 料走骊山,慌忙追赶。于路上正迎着戎主,车马相凑,各问劳苦。说及昏君已杀,申侯大惊曰: 孤初心止欲纠正王慝,不意遂及于此。后世不忠于君者,必以孤为口实矣! 亟令从人收殓其尸,备礼葬之。戎主笑曰: 国舅所谓妇人之仁也!

却说申侯回到京师,安排筵席,款待戎主。库中宝玉,搬取一空,又敛聚金缯十车为赠,指望他满欲而归。谁想戎主把杀幽王一件,自以为不世之功,人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绝无还军归国之意。百姓皆归怨申侯,申侯无可奈何,乃写密书三封,发人往三路诸侯处,约会勤王。那三路诸侯,北路晋侯姬仇,东路卫侯姬和,西路秦君赢开。又遣人到郑国,将郑伯死难之事,报知世子掘突,教他起兵复仇。不在话下。

单说世子掘突,年方二十三岁,生得身长八尺,英毅非常,一闻父亲战死,不胜哀愤,遂素袍缟带,帅车三百乘,星夜奔驰而来。早有探马报知犬戎主,预作准备。掘突一到,便欲进兵,公子成谏曰: 我兵兼程而进,疲劳未息,宜深沟固垒,待诸侯兵集,然后合攻,此万全之策也。 掘突曰: 君父之仇,礼不反兵(为君父报仇,按照礼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况犬戎志骄意满,我以锐击惰,往无不克。若待诸侯兵集,岂不慢了军心? 遂麾军直逼城下。城上偃旗息鼓,全无动静。掘突大骂: 犬羊之贼,何不出城决一死战? 城上并不答应。掘突喝教左右打点攻城。忽闻丛林深处,巨锣声响,一枝军从后杀来,乃犬戎主定计,预先埋伏在外者。掘突大惊,慌忙挺枪来战。城上巨锣声又起,城门大开,又有一枝军杀出。掘突前有孛丁,后有满也速,两下夹攻,抵当不住,大败而走。戎兵追赶三十余里方回。

P13-15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东周列国志注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 》冯梦龙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