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花谢花飞花满天:曹雪芹传》以辽阔的视野,悲悯的情怀,典雅的文字,讲述了曹雪芹一生跌宕的命运,抒发了曹雪芹泣血著《红楼梦》而未能完成的遗憾。《花谢花飞花满天:曹雪芹传》是值得你一读再读,一品再品的佳作。
他曾目睹,云端的一个皱眉,可以沉没了百年基业。满眼繁华,最终落成一地忧伤。在历史的洪流中,他坐在命运过山车的最后一排,体验着游戏般的残酷挑战。
经历过,便明白何为虚妄。纵使他出生于声名显赫的金陵曹家,祖上沐浴过 四次接驾 的无限风光,见识过极尽奢华的富贵排场,曲终人散后,不过是一缕空洞的记忆。
那时,执笔写作并非什么高贵的行当,可那仿佛是前生的渴望,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有些话,不知何处诉说,唯有握着一只颤抖的笔,倾注所有的理想。所谓 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抒发。
在家族的兴衰史上,他是抛物线向下的一个点,他的人生在向下滑行,背景由明亮到暗淡,情绪由迷惘到伤怀。而如今,他的名字已经盖过所有的父辈祖辈,成为历史上的一处光点。这是文学的力量,也是名利的无为。
当然,这些身后的荣耀于他而言,并非安慰,也没有温暖。有生之年,心中的荒草肆意蔓延,刻画出无可奈何的命运线。
他建构一个世界,大观园里,各色人物穿着考究,行走在他的梦里。他赋予林妹妹以眼泪,宝姐姐以冷香丸,贾宝玉以通灵美玉,他将所有的情感与梦想倾注其中,最后亲手毁灭。难怪有人说,他在北京郊外卧佛寺旁 哭成此书 。
他是曹雪芹,他用一支笔,磨砺十年,在纸上 复活 了一个时代,—个家族。
今天,世界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人们惊奇地发现,曹氏的半部<红楼梦》,竟然涵盖了世间所有的爱恨。
除此之外,它可以横跨艺术、民俗、制度、建筑、金石等诸多领域,并且绝不浅薄。至于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更是令人称赞。
在一个速食文化的环境下,容我悲观地这样想:我们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如此的一个人,一部如此的著作,再度建立起这样一座文字王国。
上学时在课本中读到《林黛玉抛父进京》这一节,许多同学都捧着书本对林黛玉念念不忘,嘴里絮絮叨叨。有一位同学,更是喜欢这几句: 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极其喜欢,几乎能够倒背如流。
古往今来,这段对林黛玉入神的描摹,确实迷倒了无数英雄豪杰。也真真是写得极好的,只肯写神,未曾描色,寥寥几笔,宛如水墨里老树昏鸦,笔画虽少,意境却已经足够。
但实实在在震撼过我心魂的,却是描述宝玉的这几句: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中秋之月,春晓之花,在古时的话本里,一般都是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此娇柔的词来形容一个少年郎,未免觉得纨绔。接下来看,这个少年有着极好的鬓和极好的眉,也有着温柔多情的眼睛。
曾以为,宝玉其人,实际上就是曹雪芹自己。然后学术界探讨出来的结果,大多认定宝玉的原型,是曹頫。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曹家落败时,曹雪芹不过是七岁小儿,如何能够经历那样泼天的富贵。从宝玉的生平来看,曹家唯有曹頫,其人生经历,同宝玉多处甚为相似。可我始终坚信,不论是怎样的人物,只要是出自作家的笔下的,便难免会带上几分作家的影子。这种渲染,是不自觉的,亦是无法避免的。
可究竟,是谁,才有如此的丹青妙笔,素手挥就如此美妙的篇章,建筑了这样一个富丽又苍白的宫殿,最后却又亲手摧毁,片片成灰。
那一定是一个悲观、绝望、冷漠至极的诗人。
是的,在我走近曹雪芹之前,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失落又绝望的人,但他也是一个诗人。所以他的笔,是梦中的传彩笔,他的文字,是十年血泪和成。
然而,这个出身富贵终身时却无限潦倒的男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众说亦是纷纭,没人能够真正确定,他究竟是孤独还是丰富,悲哀还是幸运,精彩抑或苍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曹雪芹。或许,只有走进他的生平,默读他的忧伤,安静观看他的欢笑,轻声念出他的爱恨,我们才会有一个答案——而那个答案,也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并不属于他。
版权页:
作为江宁织造,曹寅每年的收入是一百零五两白银,加米六十斗。这只够一家子勉强养家糊口,吟诗作画等风月之事如何不烧钱,这些额外的款项,就只能从贿赂和公款上来。
曹寅自然也不能例外,不然只凭他的俸禄,如何能够接驾四次,如何能够吟风弄月。曹寅的难处,康熙是知道的,于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寅调任两淮巡盐。
巡盐御史,《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做过这个官。这是一个统辖江南、江西、湖广、河南四个省三十六府商纲亭户的赋税收入;也管这些地方盐务的正常运转,包括打击私盐。显然,这又是一个肥差。
在清朝,巡盐御史一年里除了交纳给政府的税外,还有五十多万两银子的盈余,其中的二十一万分拨给江宁、苏州两地织造之后,还有三十多万两可供花销。这显然是康熙经过苦心思索后的安排,但是忠心事主的曹寅显然没能明白皇帝的这番苦心。
到了任上之后,曹寅细心考察,发现了许多弊病,于是亲自给皇帝上奏折,要求彻查,为朝廷减少支出。看到这种奏章,康熙不由哭笑不得,他将作为亲信的曹寅调为巡盐御史,显然是想让他为自己的南巡提供方便,没想到曹寅忠心耿耿,竟然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无奈之下,康熙只好将自己的意思,详细地给曹寅解释了一下。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花谢花飞花满天:曹雪芹传》宣逸玲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