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蒙古帝国》包丽英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9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蒙古帝国》包丽英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包丽英,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后裔,成吉思汗第36代长孙女。就读北大之后,利用北大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全身心投入蒙元史的研究与考证之中,历时近20年,数易其稿,终成这部长达100余万字的历史小说《蒙古帝国》。

【编辑推荐】

蒙古帝国1:鹰击长空内容简介:本卷描写了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成吉思汗传奇的一生,追述了成吉思汗跃马草原,征战杀伐,睥睨天下的风云事迹。小说不仅描述了成吉思汗逆境求生,以3万兵马起家,在20年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名族多达720部的辉煌战绩之外,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以成吉思汗为中心,环绕着木华黎、博尔术、哲别等著名战将的草原英雄群像,深入披露了成吉思汗那鲜为人知的爱恨情仇。蒙古帝国2:狂飙西进内容简介:本卷主要讲述的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统帅数万“蒙古西征军”如狂飙席卷欧罗巴,兵锋指处所向披靡,*终建立“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并秉承祖训,力排众议将蒙哥推上汗位的英勇事迹。除了全景再现宏大的战争场面外,小说着力描写了拔都与几位美丽女子的情感纠葛,战争与爱情,铁血与柔情,相互印衬,水乳交融,令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蒙古帝国3:皇皇盛世内容简介:本卷主要描述的是继蒙哥汗突然去世之后,忽必烈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夺取汗位,成为蒙古帝国第五位大汗,并在成功问鼎汗位之后,对外继续完成对宋的征服,对内挫败敌对势力,统一中国,建立大元王朝的叱咤人生;雄韬伟略的忽必烈、心系天下的真金太子、贪得无厌的阿合马、博学多识的马可?波罗、忠贞爱国的文天祥,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惊心动魄的宫廷较量,兼收并蓄的治国方略尽在此卷,令人目不暇接,手不释卷。蒙古帝国4帝国余晖内容简介:本卷是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得主包丽英的新作。小说用诗一般的语言,通过神女塞西娅深情细腻的讲述,勾勒了一部蒙古帝国的延续——帖木儿帝国的兴衰史和瑰丽文明史。征战与杀伐、忠诚与背叛、情与恨的矛盾纠葛,共同谱写了成吉思汗的后裔——“跛子”帖木儿王的传奇人生。

【名人的书评】

1.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大的帝国。*北方到北冰洋,*南方达波斯湾和西沙,*东方至朝鲜半岛,*西方在波兰境内(部分匈牙利),蒙古帝国总面积达到三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的庞大帝国,展现了蒙古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范围!包丽英的《蒙古帝国》用洋洋洒洒的数百万文字,抒写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及子孙开疆扩土、睥睨天下的壮志豪情,以及他们鲜为人知的爱恨情仇,塑造了成吉思汗、拔都、忽必烈、木华黎、札木合、孛儿帖、文天祥等众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包丽英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赋予了作品诗一般瑰丽的语言,爱情、亲情、友情在其笔下显得格外旖旎动人;她用学者固有的严谨,客观地描述了蒙古人发起的战争对中国、欧州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从中国大一统的角度,理性地描写了蒙宋战争、文天祥抗元等事件;她用作家天赋的激情和浪漫,讴歌了草原英雄们积极进取的战斗精神、狂飙血性,饱含深情。

【蒙古帝国的书摘】

烟花在星空绽放十三世纪北方的草原部落在蒙古人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统一,与此前几个世纪的分裂与纷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顺应了草原人渴盼统一强盛和安宁富足的要求,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正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草原的统一,使原本各自为战的马背民族,凝聚成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民族共同体,进而凭借这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的热忱与豪情,驰骋万里,横扫欧亚,从森林环绕的贝加尔湖到流水滔滔的印度河,从里海(位于欧亚交界线上的世界**咸水湖)周围的大草原到古老中国的华北平原,建立了令世人瞠目的蒙古帝国。这是一个横空出世、前所未有的大帝国。成吉思汗和他的后继者以战争的手段消除了东起太平洋西到里海之间的人为疆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西方,与此同时,西方的织造品、药物、天文历法等也接踵传入中国……而所有的一切,与成吉思汗开创性的功绩密不可分。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战场溘然长逝,他的儿孙如他所愿,接过了征服欧亚大陆的权杖,策马长行。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即位,1234年,金国灭亡。次年,窝阔台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定进行第二次西征,同时确定由术赤之子拔都担任西征军统帅。这支向欧洲挺进的军队只有六万余人,却从1236年秋至1242年春相继征服了伏尔加河流域的重镇不里阿耳、钦察和南、北俄罗斯,并在里格尼茨(今波兰莱格尼察市)战役中击败兵力占**优势的波德联军,进入波兰、匈牙利。接着,拔都亲率大军渡过多瑙河,攻陷格兰城(今地不详),西欧诸国在恐惧中束手无策。恰在这关键时刻,窝阔台汗病故,半个欧洲因为窝阔台汗的猝然离世被上帝拯救。消息传来,拔都当即收起长鞭,掉转马头,回到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阿斯特拉罕附近),建立了四大汗国中疆域*为辽阔(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俄罗斯,北达北极圈附近,南越高加索山)的金帐汗国。赫赫战功从未令拔都得意忘形,在拔都的全力推举下,经历了诸多艰险和波折的蒙哥在鼓乐声中登上汗位。这是成吉思汗家族中又一位有作为的蒙古大汗。他恢复了一度被破坏殆尽的帝国秩序,在短短九年的统治中,开拓疆域,增强国力,他派胞弟忽必烈征服云南,派另一个胞弟旭烈兀第三次西征建立伊利汗国。他身后,忽必烈登临汗位,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蒙古的四大汗国共同听命于元朝中央政府,元朝的版图东起大海,西达地中海沿岸,北涉极地附近(曾在此驻军七人),南至印度尼西亚。在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之前的十三世纪,已知世界的版图只有欧亚非三洲,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亚洲4400万平方公里,非洲3020万平方公里,而事实是当时的非洲并未完全开发,只有埃及君主掌握着北非的一部分,疆域*广北达黎巴嫩,南及尼罗河第四大瀑布,面积也就200多万平方公里,因此,元王朝拥有的版图3500多万平方公里,占到中世纪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之多。统一战争结束后,元王朝在忽必烈的统治下国泰民安、经济强盛、科技发达、军事强大。当时的元大都,商贾云集,各国外交使节频繁往来,拥有一百余万人口的元大都水路、陆路交通发达,货物堆积如山,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少有的太平盛世。忽必烈在八十岁高龄也是元帝国*强盛时离开人世,之后,帝国迅速衰落。然而,蒙古人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那一刻,并不意味着帝国影响的消弭。在其后几百年中,蒙古人依然充当着世界历史的主角。蒙古四大汗国中,除窝阔台汗国早早并入察合台汗国之外,金帐汗国在内乱中依然统治着俄罗斯和中亚部分国家的广阔领土,持续着它二百六十余年的命脉;伊利汗国的汗权从成吉思汗的直系落入旁系之手,国势日渐衰微;察合台汗国则发生分裂,东汗国统治着今新疆之地,在习惯上仍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西汗国占据着河中地区,在中亚与金帐汗国彼此攻讦。此外还有退到长城之外的北元政权。帖木儿就于乱世之中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国的碣石城(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萨布兹)。帖木儿的五世祖与成吉思汗有着共同的祖父,可以说,直到死亡,帖木儿都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是的,帖木儿一生崇拜成吉思汗。他站在中亚和西亚的土地上遥望中国和欧洲,向世界宣称:我,就是成吉思汗。从来没有人否认,他的一生至少有一点与成吉思汗相同,那就是,他像成吉思汗一样,在征战中生,在征战中死,终生不离马背。这位在名字前被冠以“跛子”二字的帖木儿帝国的创立者,即使少年时代一度成为绿林好汉,带着他的人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及至*终向朝廷投降,他却能做到非比寻常的慷慨,也从未有过一些自卑与消沉。所有的经历都被他当成磨炼,他*终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征服世界的人。帖木儿梦寐以求娶一位真正的蒙古公主。当他遇上这样的女人,他主动入赘,成为成吉思汗家族的女婿。这于他而言是一次换血的过程,他征战的动力由此源源不断。这个不可思议的人,驰骋于中亚、波斯、印度、高加索、美索不达米亚、西亚等地之间,他的帝国衰亡很快,可影响尚能久存。他使欧洲人感受到超过成吉思汗的压力,四分五裂的波斯与俄罗斯依赖他而重新统一……他为欧洲人开辟了经波斯而赴中国、印度的陆路通道,用帖必力思的市场代替了巴格达的国际市场。他冷酷无情、英勇善战、善于治理,他是否真成了第二个成吉思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蒙古帝国的余焰引燃了一束绚烂的烟花,而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所借助的正是原来蒙古四大汗国的力量。他在东征途中溘然长逝。他的帝国在几十年后分崩离析。一百年后,又一束烟花引燃,*后的辉煌被他的六世嫡孙巴布尔继承下来,在印度次大陆,巴布尔建立了一个转承中世纪印度与近代印度的重要帝国——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统治南亚次大陆的时间长达三百多年(1526年—1857年),经十七代君主。印度文明自此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样源远流长。巴布尔的母亲是成吉思汗的嫡传后裔,“黄金家族”的血统使巴布尔得以称帝,而不必像他的六世祖那样终生只能称王。其实,莫卧儿一词只是蒙古一词的突厥语音变,巴布尔将他的国家命名为“蒙古帝国”。从成吉思汗到巴布尔,蒙古民族活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土地,几度创造过极致的辉煌,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犹如烟花绚丽绽放。而作为成吉思汗的后人,我所希望做到的,只是将那些瞬间的灿烂永远定格在书页之上。不儿罕山,草原人心中的圣山。滋润着蒙古草原的三条著名的河流:克鲁伦河、斡难河、图拉河就发源于此,但是一一七九年的一个夏日它却从早到晚一直为铅色的阴云笼罩着,从而多了几分沉闷,也多了几分神秘。夜色渐浓时,一轮皎洁的明月终于冲出了凝滞的云层。沉闷的暮霭霎时变得清朗了许多,若浓若淡的月色开始漫不经心地洒在草地、河流和蒙古包上,漫不经心地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夜景。突然,在轻纱般的昏暗中出现了两个游动的身影,他们脚步轻灵,穿行于错落各处的蒙古包之间时,竟然没有惊动那些听觉灵敏的牧羊犬。待来到近前,但见二人黄冠羽衣,装束奇特,却原来是草原上难得一见的中原道士。此时,极度的干渴使他们的脸色显得憔悴,但这并没有使他们放慢脚步。两人中*引人注目的是那位中年道士,只见他胸前斜挂两柄长剑,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眸精光四射,虽然身处昏暗却也凛然生威。更奇的是,他的背上居然还背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年轻的那一个身材适中,面目清奇,气质雍贵倒更像一位世家子弟,只是他虽然身无负重,仍只能勉强跟上中年道士。他们直奔克鲁伦河而来。中年道士丝毫没有放慢脚步,他轻轻吐出一个字,年轻道士立刻听出——水。“还有一个人。”睡醒的孩子说。孩子说得没错,克鲁伦河畔真的有一个人。此刻,那人正盘膝端坐在草地上,好像一尊凝固的雕塑。在静夜里出现这样一个人原本已经让人有些惊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月光居然一点点在他身上汇集起来,直至在他的周身罩上了一层淡橘色的闪烁不定的光环。年轻道士急忙垂下眼睑,以为自己窥到了天地灵光,一颗心怦怦乱跳起来。当他重新抬起头时,光环已然消失,只有一个凝然不动的魁伟背影如岩石般矗立,显现出一种恒定和气势。孩子挣了一下,从年长的道士身后滑落下来,随手摘下一个盛水的钵盂,然后向河边飞跑过去。他很渴,可是此时吸引他的并不是克鲁伦河清澈的河水,而是那个奇怪的“雕像”。他在河边蹲下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雕像”,许久,他用畏兀儿(即高昌回鹘,今维吾尔)语轻声问:“你是人吗?”“雕像”动了动。孩子看到了一张无法形容却终生不能忘怀的脸,幼小的心灵升起了一种天真的崇拜。“你是人吗?”他继续问,这回用的是契丹语。“雕像”,不,应该说是一位很年轻的牧人,微笑了。他听不懂孩子的话,不过看得出孩子是赶过远路的。他走向孩子,从孩子手中接过钵盂,舀了满满一钵水。“喝吧。”他的表情在说。孩子没有急着喝水,而是回头向他的同伴招手:“师父,师兄,快来啊。”牧人回头注视着两位外乡人。年轻道士以为一定会在他的眼中看到“你们是谁”这样的疑问,但是没有,他以一种可以容纳一切的神情注视着他们。即使他面容柔和,也掩饰不住他目光的深邃和华灼。被称作师父的中年道士以痛饮来催促两位徒弟不要耽搁。他们在水袋里灌满了水,又要上路了。孩子向那位奇特的牧人招着手,也不管他是否能听懂,执着地说道:“除了我师父、师兄,你是我见过的*不一般的人。别忘了我们,我叫瑞奇峰,西辽人,他们是我的师父青松道长和师兄石抹重辰。等我长大了,说不定会来找你。你叫什么名字?”年轻牧人依然微笑着,他并不知道孩子在说什么,但他能感受到一种期待的眼神。他缓慢地举起手,向孩子挥了挥。三个外乡人像来时一样匆匆离去了。当月光下明镜一般的克鲁伦河隐没在无际的黑暗中时,中年道士蓦然回首,一张因久历风霜而变得冷肃的脸骤然发生了某些微妙的改变。多年前,他偶然经过草原时曾应蒙古部的忽图赤大汗之邀参加过一个孩子隆重的入篮仪式。此刻,他产生了一个奇怪的联想,他不由得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却充满敬畏:“传说十多年前,漠北草原出现了一个手握赤血块出生的孩子,难道是他?”是的,是他,他就是后来以成吉思汗的威名震惊世界的那个人,但此刻,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铁木真。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蒙古帝国》包丽英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