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聚会》[爱尔兰]安·恩莱特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聚会》[爱尔兰]安·恩莱特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安·恩莱特(AnneEnright,1962—),爱尔兰作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出生于都柏林,获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英文和哲学学位。师从安吉拉·卡特和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恩莱特曾任广播电视台节目制作人和导演,业余写作。1993年后开始全职写作生涯,被称为爱尔兰ZUI有前途的作家之一。1991年获爱尔兰鲁尼奖,2001年获安可奖,2007年凭长篇小说《聚会》荣获布克奖,2008年、2015年两次获爱尔兰年度小说奖。

恩莱特的创作主题涉及家庭关系、爱情和性、爱尔兰历史和及其时代精神,代表作有《聚会》《便携式处女》《父亲的假发》《林奇的欢愉》《孕育随笔》等。

夏欣茁(1977—)

翻译硕士,留学英国,现居加拿大,加拿大翻译协会认证翻译。自2003年以来,先后出版了八本独立译著,跨越从儿童文学到布克奖获奖作品、从通俗小说到历史著作、从教育心理学到电影研究的多种文学体裁。

【编辑推荐】

都柏林人的形形色色故事中,《聚会》大概是让人心碎无比的一个。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爱尔兰,海格迪家族有12个兄弟姐妹,为了参加沉海自杀的兄弟黎安的葬礼,重新聚在了一起。

女主人公薇罗妮卡深爱着哥哥黎安,由于哥哥的去世,她开始抽丝剥茧般的揭开整个家族的伤疤:童年的一切不幸,父母和子女间的爱与伤害,被侵害的哥哥的叛逆,祖辈间的恩怨情仇,忧郁的爱情,沸腾的愤怒……

这不只是一个发生在爱尔兰的家族史诗,也有在每个人心中都能找到的共鸣。阅读时仿佛所有的感官神经都裸露在外,牵动着情绪,令人欲罢不能、欲语还休。

【名人的书评】

1.2007年,安·恩莱特凭借《聚会》,击败大名鼎鼎的麦克尤恩获得布克奖。布克奖是公认的当代英语小说界的王者之奖,以极具“阅读趣味”著称,获奖者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后备军。

2.安·恩莱特,一个天才的写作者,叶芝、乔伊斯、贝克特之后爱尔兰的文学代表。

3.恩莱特的《聚会》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传统,布克奖评委感叹“被作品震撼”,你会被那些阴郁、柔情、感人的句子击中,不止一次。

4.不羁的智慧,野性的诙谐,婉转的曲折,无形的慰藉:恩莱特的小说看似暗无天日,其实却处处折射着耀跟的光芒。

——《纽约时报书评》

5.新锐译者夏欣茁全新翻译,倾情作序,精准传递原作神髓。

当你走进安·恩莱特的文字迷宫时,会有一种自觉脆弱的恐惧感,仿佛自己所有的感官神经都被裸露在外,被故事中人物的每一种情绪的变化所牵动。初次阅读的时候,有些情节会让你感到突兀和困惑,但是当你读到*后一页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本书译者夏欣茁购买此书的读者还喜欢:佛罗伦萨的神女午夜之子杜兰葛山庄天下诗典系列兰波诗歌全集泰戈尔散文诗全集纪伯伦散文诗全集天下大师福克纳作品村子喧哗与骚动大森林圣殿没有被征服的野棕榈去吧,摩西我弥留之际天下阅读系列:居里夫人自传人类群星闪耀时童年爱的教育安妮日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青鸟名人传小王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

【聚会的书摘】

译序

夏欣茁

作为当代英语小说界的ZUI重要奖项,二〇〇七年的英国布克奖颁给了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爱尔兰女作家安·恩莱特。

《聚会》是恩莱特的第四部小说,也是自二〇〇五年约翰·班维尔之后又一位获奖的爱尔兰作家。这部小说论主题并不新奇,因为悲惨的童年故事在文学世界里屡见不鲜;论情节也算不上起伏跌宕,绝不是那种会让你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类型。这样说来,恩莱特是凭借什么杰出的品质而成为二〇〇七年布克奖的黑马的呢?

我曾有幸翻译过被视为是当年*热门夺冠人选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因此自认对他们这两位大家的不同略有一点发言权。麦克尤恩作品的故事性远高于恩莱特,显然会更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可。好在布克奖不是依照受欢迎程度给作家颁奖,而是更看重作者的才华和独创性。布克奖评审委员会对《聚会》的评价是:“有震撼力,让人不安甚至时而愤怒的一部作品……敢于用坚毅和惊人的文字来直视悲痛中的大家族。”全书的整体风格是萧索而压抑的,这也正是我在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由始至终的感觉。我感觉自己如同和女主人公薇罗妮卡成为了一体,感受着她痛彻心扉却又寂然无声的悲恸。每每在夜里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多少次想要和女主角一样嘶吼和呐喊。

这是一部跨越三代人的关于爱与失望的作品,故事本身并不是重点。任何想要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的人,都注定要失望,因为恩莱特就是要告诉世人,真实的人生就是那么的模糊不清,是非恩怨从来就不是黑白分明的。《聚会》绝不是要单单讲述一个关于爱尔兰大家族的故事,那样才真是落入俗套了;更不是要抨击什么性虐待的无耻罪行,因为这类犯罪早就算不上新闻了。恩莱特想要做的是用看似模棱两可的语言和在现实与往事之间的不断闪回,来探讨家庭关系对人生轨迹的命定。恩莱特的另一重光芒在于她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她不仅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诗意之美,更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说到她的语言特色,在我脑海中首先闪过的一个词就是“锋利”。恩莱特用她的文笔把现实赤裸裸地罗列在读者面前,不加粉饰,不用婉语,如同一面反光镜,无比真实地重现真相。幽默,是她的另一种风情,有意隐藏但仍然留下了蛛丝马迹。照常理说,如此沉重的主题怎能容得下调侃,但是恩莱特却可以用偶尔诙谐的语言来展现人生不时会发生的荒诞。国外书评界对于《聚会》的看法有着比较两极化的分别,爱她的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无法理解她写作目的的那些批评家们则看不上这部作品。在译者看来,你可以不喜欢恩莱特的作品,但你无法否认她在塑造人物和作品深度方面的才华与能力。正如恩莱特自己在被采访时所说的:“当读者拿起一本书时,可能想要读到轻松愉快的文字,那么他们就不应该拿起我的书来……我的书和好莱坞催泪大片没什么两样。”当你走进恩莱特的文字迷宫时,会有一种自觉脆弱的恐惧感,仿佛自己所有的感官神经都裸露在外,被故事中的人物每一种情绪的变化所牵动。初次阅读的时候,有些情节会让你感到突兀和困惑,但是当你读到*后一页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爱尔兰从来都是一个极为有故事的民族,这个文化中宗教和家庭所发挥的影响力是我们中国的读者一开始接触爱尔兰作品时所难以理解的。想要真正地明白《聚会》中那些因果关系,你需要耐心地看完整个故事,而不是用自己所惯用的道德标准去论断每个人物的一言一行。

初次翻译《聚会》之后,我曾经一度停止了文学作品的翻译。一方面是觉得沉浸在故事中难以走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感慨于恩莱特高超的语言能力,感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充电提升翻译水平。时隔八年后,我再度重新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旅居海外多年,生活的阅历让我对书中很多内容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也愈发欣赏恩莱特对文字的掌控能力,即便是在阐述*黑暗的往事的时候,她依然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冷静和客观。《聚会》会让你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会令你有逃避的冲动,但家庭与人生的关系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摆脱不了的牵绊。无论情愿不情愿,家族的历史都在每一代人身上续写着。恩莱特绝不是一个只会勾勒悲剧情调的作者,故事的*后会让你有一种曾经沧海之后的云淡风轻。《聚会》的确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上乘佳作。

二〇一六年八月于加拿大

第二章

有时候,我会忘记母亲的相貌。即便是看过了照片,转头却还是没了印象。甚至每逢周日的午后,无论我和她如何地享受欢聚的时光,一旦分开之后,她竟又好像风吹过一般,没有在我心里留下任何的痕迹。

“再见,我亲爱的女儿……”话音还未落,她的面容就已经在我的记忆里模糊起来。接着,她会向我仰起苍老而柔软的脸颊,等待接受我的亲吻。每每想起母亲,我都会感到一种愤怒,恨她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从我的记忆里消失,无论我多么努力地回想,也只能记起一个背影。如果不是她总穿着同一件外套的话,我哪怕和她在街上相遇,也不会认出她来。纵使有一天她犯下了什么罪行,也绝不会有目击者存在,因为她就是遗忘。

“我的钱包呢?”记得小时候她总是在找钱包——要不就是她的钥匙,或者是眼镜。“有人见到我的钱包了吗?”她从走廊找到客厅,进了厨房再折回来,在这一刻,她几乎是真实的。我们即便是盯着别处不去看她,她的忙乱也如芒刺在背,勾起我们心中一种集体的愧疚,因为只要我们的视线环顾一下四周,总能发现她钱包的所在,那个棕色的鼓鼓的东西,在一个醒目得不能再醒目的位置上。

为她找到钱包的人总是碧雅,好在还有这个视而能见的孩子——一向寡言少语的碧雅——出来替她解围。妈妈会对她说:“谢谢你,亲爱的。”公平地说,像母亲这样模糊的一个人,也许她连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也不清楚。倘若要她从一张有众多女孩子的老照片当中找到自己,恐怕也会分辨不出来吧!况且,在几个女儿当中,我长得*像她的母亲——我的外婆艾达。这一定让妈妈更加分不清楚谁是谁吧?

在我获知黎安死讯的那一天,她在开门看到我的时候对我说:“哦,你好。”

“你好,亲爱的。”如果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只猫,她多半也会这样问候。

“进来,快进来。”可是她又挡在门口,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

她当然知道我是谁,只不过一时间忘记了我的名字。看着她左顾右盼的眼神,我就知道她正在用排除法检索熟人的名单。“妈妈,你好。”我给了她一个提示,然后从她的身边挤了进去。

这房子都比她懂得识人。它还是那么小,小得永远不够用;四面的墙壁似乎比记忆中的又缩进了不少,更加复杂了。这房子从来就不够大。母亲从我身后伸手推开了客厅的门。

“想喝点什么吗?来杯茶怎么样?”

我并不想进客厅去,因为我不是这里的客人。这也是我的家。我曾经住在这里,目睹了它的蜕变:当厨房被改成饭厅的时候,我在这里;当后院被厨房侵占的时候,我也在这里。这个家是我时常在午夜梦回的地方。

当然,我再也不会搬回来住了。这称不上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只不过是一个不断扩建而形成的产物。就连厨房门边上的那个小储藏间也通向另一个房间,但你必须先从一堆衣服和吸尘器上跨过去,才能去到楼下的厕所。有时候我在想,这栋房子已经不可能卖出去了,除非你把它夷为平地来出售,下一任主人才好重建。

厨房里还是那股气味——直冲我的大脑;纵使墙壁刚刚漆成了浅黄色,却依旧看起来幽暗而又肮脏;壁橱里堆满了旧被单;热水管外面包裹的绝热套散发着一种烤熟了的灰尘的味道;还有父亲生前常坐的那把椅子,冰冷的扶手在经过了多年汗液的浸淫之后,早已被磨得发亮。我刚有点被呛到,却又立即什么都闻不到了。因为我也是这里的一分子,而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味道。

我走到桌子的另一边拿起电水壶,想要灌水,可袖口不小心钩住了水龙头,水一下子灌进了袖子里去。在一顿甩手和抖胳膊之后,我才把水壶接上了电源。我脱下外套,把湿了的袖子翻转过来拍打。

母亲好奇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联想起了什么。突然,她朝着不远处一个盛放着药片的碟子走去。她一颗一颗地把药片放进嘴里,舌头机械般地无意识地运动着,然后一仰头把它们全都干咽下去。在一旁的我抹着湿漉漉的袖子,再用湿湿的手去梳理头发。

终于,她把*后一粒绿色的胶囊也放入口中,停下来,吞咽着。

在向窗外望了一会儿之后,她转过身来漫不经心地看着我。

“亲爱的,你*近好吗?”

“薇罗妮卡!”我真想冲她大喊,“我的名字叫薇罗妮卡!”

如果她能不再那么虚无缥缈该有多好,我想,好让我能够抓住她,然后强迫她来面对现实,让她知道自己酿成的那些恶果。然而,她始终还是那么漫不经心、那么遥不可及、那么娇生惯养。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聚会》[爱尔兰]安·恩莱特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