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浪客美食家》[日]久住昌之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浪客美食家》[日]久住昌之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久住昌之

日本漫画家、散文家、音乐人。1958年出生于东京都三鹰市。

著有《浪客美食家》《孤独的美食家》等作品。

【编辑推荐】

《浪客美食家》是《孤独的美食家》作者久住昌之的代表作,一部好吃又有趣的散文集。肚子饿的时候能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一种小小的幸福。在《浪客美食家》里,久住昌之真诚地记述他和食物之间的动人故事,一段段描写像漫画一样画面感十足,让我们明白,一个人也能像浪客一样潇洒地与食物为伴,自由自在地吃喜欢的东西,兴高采烈地过好每一天。看了《浪客美食家》,很容易让人产生想一个人去外面吃饭的冲动,而且想吃什么就立刻去吃,这个想法真是太棒了!

柔软顺滑的鲍鱼薄片、洋溢着夏日气息的中华凉面、质朴的山药泥麦饭、民宿早餐的烤竹?k鱼、蝉鸣声中的炒面配啤酒、盖满蔬菜的热汤面、蘸着生鸡蛋的寿喜烧……

我特别憧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浪客:哗啦一声拉开陌生餐馆的拉门,毫不犹豫地大步迈进,拔出腰间沉甸甸的佩刀随手放在身边,怒吼一声:“老板,吃饭!”

迈进陌生餐馆时的忐忑,等待食物上桌时的满心兴奋,咀嚼时的无上满足,千滋百味从舌尖慢慢渗入心头。

【名人的书评】

《浪客美食家》是《孤独的美食家》作者久住昌之的散文代表作。

《浪客美食家》和《孤独的美食家》想表达的是一个人吃饭时,那种自娱自乐的感觉。肚子饿的时候能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一种小小的幸福。——久住昌之(作者)

你有没有在陌生餐馆门前踌躇过?一个人进去太傻、万一不好吃呢、太贵了怎么办、店里没客人多尴尬……《浪客美食家》告诉我们:一个人也能像浪客一样,自由自在地吃喜欢的东西,兴高采烈地过好每一天。

《浪客美食家》是一本关于食物带来的小确幸的书:初次感受到夏日气息时吃的中华凉面;有故事的老板娘赠与的一碗红豆糯米饭;伴着耳畔的蝉鸣声喝下的一杯啤酒;坚信吃了就能治愈感冒的热腾腾的汤面……

《浪客美食家》也是一本关于食物带来的小尴尬的书:遇到难吃的食物,作者自带弹幕和吐槽。

吃饭本应是一件痛快且毫无压力的事,不妨抛开复杂的心理斗争,也抛开虚无的网络搜索,无论好吃与否,我们都在通过食物体味着珍贵的每一天。

那么,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吧!想吃什么,就勇敢地拉开陌生餐馆的拉门,大喊一声:“老板,吃饭!”

《孤独的美食家》作者亲笔绘制美食插画,身临其境感受每一道菜肴。

知名设计师精心设计内外双封,带来轻松动人的阅读享受。

【浪客美食家的书摘】

习惯新东西需要花费时间。我总是畏首畏尾,但又充满好奇心。可是,就算如此,而且——话说回来,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越是那种“可怕的店”,越可能属于“好吃的店”。

因此我越来越讨厌怯懦不前的自己,对浪人充满向往,进而又对让浪人心情舒畅的餐馆充满向往。

我很想走进那些非常适合浪人的店:

有的店,店主体弱多病,穿着也寒酸,总是点头哈腰,但即使面对狂暴之徒,内心也毫无畏惧,始终坚毅执着,做出的料理朴素而饱含心意;

有的店能突然端出一盘如初放的花一样新鲜的米糠酱腌茄子,抚慰因昼夜在荒野中奔波而干涸的心;

还有的店只能提供炭烤梭子鱼干、芜菁味噌汤和盖饭。

我一边这样想,一边在陌生的街道上东奔西跑。

十年前去岩手县的釜石时也一样。我拒绝了旅馆提供的晚饭,来到街上,却像往常一样在夕阳下徘徊了将近一个小时。正值十月。东北的秋天一到日落,寒冷就会立刻深入骨髓。

走过的路不知不觉间又走了一遍。夜总会门口揽客的人喊道:“哟,这位大哥,怎么样?可以进来了吧?”

不能再经过这里了。

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刻。头顶星光满天。

我下定决心,选了一家面朝十字路口的居酒屋,白色提灯上字迹潦草地写着店名。其实我已经走过这家店门前两次了。拐角处的两个侧面各有入口,氛围格外开放。木窗微微打开,从那里可以看到干净利落的店内,感觉非常不错,很有安全感——不,这么说太夸张了,是很有安心感。

出门在外选择餐馆的标准,果然还是要看受不受当地人欢迎。那样的店*不贵,而且当地人了解当地的美食。自然,外人想要独自走进全是常客的店,是需要胆量的。

胆量。

我既没有风度,也没有胆量。

风度和胆量—在如今这个便利店与互联网的时代,这两个词看起来就像蒸汽机车。但对我来说,蒸汽机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浪人。

“你现在真是个蒸汽机车一样的男人啊。”如果有人这么说,我会非常高兴。我很想听到这样的话,不过当然不可能。

我觉得如果是这家店,似乎能吃到当地的特色料理。不是高级特产也无所谓,也不必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特殊美味。我就是想吃当地人常吃的东西,无论是蔬菜,还是小鱼。就算选择失败了,我也给自己上了吝啬的保险:既然是居酒屋,点上一瓶啤酒外加一两种下酒菜,就能把损失控制在*小限度,然后到酒店附近找家乌冬面店之类的填饱肚子,这一晚就够了。

我走进店里。

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缩头缩脑,忐忑不安。“不好意思,打扰了。”

“欢迎光临。”

店主是个看起来已过三十五岁的女人,肤色微黑,眉清目秀,神情坚毅,目光仿佛在说“哎呀,是没见过的客人”。那样的视线让我更加诚惶诚恐,但也有种放松下来的感觉。我已经平安过了*关。

店内有六七个吧台座,旁边比地面高出一截的榻榻米式座席处有两张小桌子。装修属于朴素实用的民间艺术风格,但绝非刻意的装腔作势,而是整洁漂亮,让人安心舒适。店铺这种地方,总是能反映出店主的性格。这家店给人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我坐到从入口数的第二个吧台座。店里只有一个客人,穿着西装,坐在吧台的*里端。从他支着胳膊的姿势和向我这里一瞥而过的视线可以看出,他是这里的常客。

“欢迎光临。”

女店主站在吧台内,再次向我致意。她时而往冰箱里放东西,时而把土豆放进眼前的竹屉,骨碌骨碌地晃来晃去,目光中的警惕已经消失。直觉告诉我,她肯定就是本地人。

“请来杯啤酒。”

“好的。”

我一开口,回答声便从吧台下方传来,随后笑脸突然出现在眼前。

“不好意思,请稍等啊。”她一边忙活一边说,“今天开店有点晚了……”

“啊,不要紧,请别着急。”旅行的夜晚,我没什么可急的。

吧台上并排摆着竹屉,叠放在里面的鱼似乎是完全晒干的沙丁鱼,看起来非常好吃。如果把那个烤烤,再烫一壶当地的酒……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想象下一步。墙上贴着的纸上写着“生啤五五○日元”,价格也让我放下心来,再次感受到喉咙干渴,双脚也已疲惫不堪。

察觉到有什么正在接近,我朝旁边一看,之前坐在里面的常客正端着一杯呼呼冒泡的扎啤走来。他把啤酒杯咚的一声放在面前,说:“不好意思啊,老板娘迟到了。”

他身形瘦削,颧骨突出,也许是跑业务的,皮肤晒得黝黑,看起来比我要年长,恐怕已经超过四十五岁了。一整天工作带来的油脂让他的额头闪闪发光,西装上泛着一股烟草味。

“啊,不好意思。”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老板娘立刻回过头。“啊,不好意思。”

真是不好意思的三人混战。

我看了看已回到座位上的他。他面前放着啤酒桶,伸手就能碰到的地方有一排倒扣着的扎啤杯。果然是常客。

他举起酒杯,问道:“你从哪儿来?来旅行吗?”

我们之间隔着五个座位。

“嗯,从东京来的。”

“这样啊。”他说完便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啤酒,又朝女店主说:“喂,这是从东京远道而来的客人,腌菜也好,别的什么也好,总之先给他上一些啊。”

女店主很不耐烦地说了句“我知道”,随后又转向我,明快地说道:“对不起啊,我现在就去拿点好吃的。”表情中透出的自信让我心中的期待迅速膨胀。

不一会儿,一个盛满生牡蛎的小深碗摆到了我面前。“请用,这是今天刚捕捞的。”剥了壳的小牡蛎大约有十个,个个饱满而有弹性。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对于饮食,我几乎没有什么偏好或忌口,但三十岁那年吃生牡蛎后拉肚子拉得天翻地覆,让生牡蛎成了我*的禁忌。就算心里想吃,一闻到那股味道,无论多么新鲜,舌头和胃都会出现排斥,筷子怎么也伸不出去。

那次拉肚子之后过了五年,我曾经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勉强吃下了寿司店端出的牡蛎,结果吃了两个就撑得不得了,之前明明很饿,却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这让我对牡蛎进一步敬而远之。

也许是看出了我表情里的为难,女店主问:“哎呀,您吃不了牡蛎吗?”

“啊……不……那个……是的,只有牡蛎有点……”我诚实但又语无伦次地回答,冷汗冒了一头。

看到这一幕的常客大声说道:“看吧,不懂装懂拿出来的东西可不行,必须要先好好问问客人啊。”

这让我惊恐不已,没有比这更尴尬的事了。我不由得解释道:“不好意思,我以前很喜欢牡蛎,但在东京吃坏了一次肚子后,无论多好吃的牡蛎,身体都会排斥,都不知该怎么形容……”

女店主恐怕也非常尴尬,表情极不自然地僵住了,一边轻轻撤回小深碗,一边重重地说:“这里的牡蛎是*不会吃坏肚子的,因为特别新鲜。”她话语中带着对家乡的自豪,让我无地自容。

我突然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债务,啤酒也无法大口喝下。小口啜饮的啤酒格外苦涩。

女店主钻到吧台下方,又唰的一下只露出一张脸。“这位客人,鲍鱼没问题吧?”目光中毫无笑意。

“没问题,我很喜欢!”我毫不掩饰地露出笑容,干脆地答道。这是实话,但是自己这副卖力想要挽回颜面的样子,让我在话音未落时就已经抬不起头来。

女店主将酱油煮过的整只大鲍鱼切成薄片,盛在盘子里端了出来。这实在太棒了。因为即使是吃寿司,我也*喜欢鲍鱼,虽然我怕别人知道从不敢说。

夹起一片送入口中,顺滑而柔软,散发出高级贝类的淡雅气味,甘甜怡人,实在美味。即使是不懂美食的人,也能感受到肉质的新鲜。

“真好吃啊!”这次我说得很直率,没有特别卖力。颜面一下子挽回了,这就是美食的力量。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浪客美食家》[日]久住昌之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