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余华论》刘旭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余华论》刘旭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刘旭,1975年生,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乡土文学研究、底层文学研究、赵树理研究和莫言研究等。现为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在Degrè;s(法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2006年出版国内第一部底层文学研究专著《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另出版有专著《底层叙事:《赵树理文学的叙事学分析》等。

【编辑推荐】

余华是国内非常难得的作品畅销的纯文学作家。本书对他近40年的创作进行了梳理,论述了他青年时期所谓 现代派 先锋创作的文学技法来源、代表作《活着》等创作手法的转变过程和其成就,以及后来《兄弟》《第七天》两部作品的失误所在。分析和批评都很精当。

【名人的书评】

【余华论的书摘】

后记

首先应该说,余华是当代文坛数一数二的作家,其文学才华也就莫言能与之相抗衡。我一直关注余华,从1996年硕士论文题目是余华代表的 先锋小说 ,到1999年发表第一篇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论文,直到今天,我一直把余华当成当代。。。。。。的几位作家之一来关注。其次要声明下,这本书很多地方批评得非常尖刻,但我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我是希望余华珍惜他的天赋。这个判断与我下一个判断紧密联系。

如果在世的中国作家中还有第二个人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就是余华。不少论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适合中国,或者中国不需要诺贝尔。从整个全球化大工业和高科技经济模式来看,诺贝尔奖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发展成就的重大指标,特别是文学,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奖能与诺贝尔文学奖相抗衡,获奖者可能有骂名、有意外,但其文学成就都是不可否认的,特别是中国正走向超级大国的今天,全球化经济体系正在越来越高的层次上为中国所用,这些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指标更是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一个双向运动,诺贝尔奖也越来越考虑中国人选。对余华来说,就凭他的世界影响和九十年代积累的良好口碑,即使今天就获奖,中国和世界也没话说,还很可能比莫言的骂声少很多。当然这是指《活着》。《兄弟》尽管在国内国外的销量都很高,影响也很大,但其文学成就很难说达到了一流水平。余华创作的黄金时间至少还有二十年。从1987年到2017年,三十年过去了,余华的才华一点也没减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平均年龄在六十到八十岁的占近百分之六十①,从这点来看,余华还很年轻。尽管按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规律,十年内不会重复给同一个国家的作家,但十年之后或二十年之后还是可能的,那时余华六十多岁或七十多岁,获奖仍然是个人的巨大成就和国家的骄傲。希望他能像写《活着》一样认真而投入地写一部像《兄弟》那样有 野心 的著作,只凭《活着》是不够的。余华应该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指出问题,并有往更高处走的可能,才是有效的、负责的批判。余华有获奖的资质、阅历和天赋,很多作家缺乏这些关键的东西,基本一生与诺奖无缘。余华所要做的,只要认真就够了,余华的长处是情节的建构和川端康成的细节描写,时刻不放弃这两点就能保证文学的正常输出,再像《活着》一样认真且充满爱和善意,则提供了人文意识方面的坚守和纯文学式的对人类本身的关注。

本书不是重在研究余华作品内部可以挖掘的哲学化的思想,或者可以与哪些世界文学大师和哲学家的伟大思想相对接,本书重点是分析余华的写作技巧及其变化,更重要的是发现这些变化对他创作质量的影响。销量是他的成功之处,但不代表文学性上的同等成功,很多评论者都认为《兄弟》之后是余华的倒退,甚

第一章 先锋之前:与 现代派

同时的主旋律创作

余华初出茅庐的年代,正是一个复杂的、重新呼唤 现代 的时代。无数思想家、作家、评论家重回启蒙阵营。西方的各种思潮和新文化运动时一样,急速涌进中国。对西式 现代 的期待从清末就已经开始,新文化运动使 启蒙 成为百年来中国思想的主潮。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使中国转向了另一种现代,或者也可以说是另一种 启蒙 ——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式 启蒙 。后来的三十年,诸多原因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挫折,直接造成 文革 结束后与新文化运动类似的欧美式启蒙重归主潮。按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特点,文学创作与政治运动相应,产生了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文学潮流。几年之后,余华也正是在追求现代的风云激荡中独辟蹊径,一夜之间震动了中国文坛。那就是中国的 八十年代 。但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知识界的 现代 追求对余华并无太大影响。

余华出生于1960年的杭州,父亲华自治,山东人,军人,部队转业后在浙江省防疫大队工作,母亲余佩文,绍兴人,浙江某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哥哥华旭。1962年余华三岁时,父亲从杭州回到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人民医院任外科医生,余华全家遂随父亲迁至海盐。余华从此在这个江南小城开始了漫长的童年生活。

海盐位于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秦时置县,因 海滨广斥,盐田相望 而得名;它距杭州约一百公里,距上海约一百公里。海盐是崧泽文化的发祥地,素以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礼仪之邦 著称。唐代诗人顾况、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出版家张元济、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以及曾领一时风潮的改革先锋步鑫生,皆为海盐人氏。但是,余华全家甫到海盐,此地却是一个 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 的穷乡僻壤。余华的童年生活就在这个江南小城开始了。他在这里差不多生活了三十年。余华重要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和风物,都脱不开这个小城对他童年记忆的铸定。① 

文革 结束后的1979年,十九岁的余华被安排到浙江宁波进修口腔科,成一个牙医。在新世纪的今天,牙医是一个排名在收入前十的职业,如果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收入会更惊人。但是,余华的职业的到来没有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反而给了余华一个时空错位的耻辱,那时候牙医的收入和工人没什么两样,而且上班的时间死板且无趣:

还有一点就是我难以适应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准时上班,准时下班,这太难受了。所以我最早从事写作时的动机,很大程度是为了摆脱自己所处的环境。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县文化馆,我看到文化馆的人大多懒懒散散,我觉得他们的工作对我倒是很合适的。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余华论》刘旭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