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经典名著大家名作:呼兰河传(素质版)》萧红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被誉为 30年代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经典名著大家名作:呼兰河传(素质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中国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42年死于贫病交加之中。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她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又常年在外,和继母的感情又非常淡薄,只有祖父非常溺爱她,后来由于祖父年老体弱,又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也就无暇照顾她了,萧红从此在家里的境地开始每况愈下了。萧红同家里矛盾的激化,是由萧红要到外地继续读书引起的。1928年萧红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 五四 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又因参加当时反对日寇修筑吉敦铁路的爱国学生运动,因此引起了整个地主家庭的不满。1930年又想去外地读书,但父亲不同意,要给萧红 完婚 。萧红为了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相识,并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跋涉》。
萧红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不凡。她主要的两部作品,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1934年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 奴隶丛书 之一出版,《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了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
她最有成就的作品是写于1940年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被香港 亚洲文坛 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创作《呼兰河传》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也是远在香港的萧红正处于人生的艰难时期,在承受病魔和情感折磨的日子里,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诗化的笔调描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 呼兰河城 的传记。呼兰河城不是安详宁静的天堂,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荒凉的土地上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书中慈爱的祖父、后花园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灵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源泉。
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从结构上看,没有贯穿全书的主线,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小说的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而后三章又可作为三个短篇,各自独立,但作者又因为一个统一的主题将它们联结为一体。从语言上看,语言平淡、真切率直、幽默风趣,而且口语化。如,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这部小说描写的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如此恶劣,但他们依然坚持和生活作斗争。
版权页:
他们吃的是粗菜、粗饭,穿的是破烂的衣服,睡觉则睡在车马,人,头之中。
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是三口,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只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来,每天哭上一场。他们心中的悲哀,也不过是随着当地的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的到坟上去观望一回。二月过清明,家家户户都提着香火去上坟茔,有的坟头上塌了一块土,有的坟头上陷了几个洞,相观之下,感慨唏嘘(叹息),烧香点酒。若有近亲的人如子女父母之类,往往且哭上一场;那哭的语句,数数落落,无异是存做一篇文章或者是在诵一篇长诗。诵完了之后,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也就随着上坟的人们回城的大流,回城去了。
同到城中的家里,又得照旧地过着口子。一年柴米油盐,浆洗缝补。从早晨到晚上忙了个不休。夜里疲乏之极,躺在炕上就睡了。在夜梦中并梦不到什么悲哀的或是欣喜的景况,只不过咬着牙、打着哼,一夜一夜地就都这样地过去了。
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 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
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 人死了就完了。
所以没有人看见过做扎彩匠的活着的时候为他自己糊一座阴宅,大概他不怎么相信阴间。假如有了阴间,到那时候他再开扎彩铺,怕又要租人家的房子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经典名著大家名作:呼兰河传(素质版)》萧红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