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白夜》贾平凹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白夜》贾平凹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省丹凤县人。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一位具广泛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有《秦腔》、《高兴》、《怀念狼》、《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编辑推荐】

《贾平凹作品2:白夜》为表现当代都市生活的力作!一部市民心灵史,无事的悲剧,无声无息的了局。

【名人的书评】

【白夜的书摘】

当小说成为一门学科,许多人在孜孜研究了,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要写小说而被教导着,小说便越来越失去了本真,如一杯茶放在了桌上,再也不能说喝着的是长江了。过去的万事万物涌现在人类的面前,贤哲们是创造了成语,一句万紫干红被解释为春天的景色,但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春天,万紫千红只会给我们一张脏兮兮画布的感觉。世界变得小起来的时候,一千个人的眼里却出奇的是一千个世界,就不再需要成语。小说是什么?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我们作过的许许多多的努力——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的作家和作品,怎样从他们身边走过,依然再走——其实都是在企图着新的说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开始作为一个作家,要留言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说法,即,或是茶社的鼓书人,甚至于街头卖膏药人,哗众取宠,插科打诨,渲染气氛,制造悬念,善于煽情。或是坐在台上的作政治报告的领导人,慢慢地抿茶,变换眼镜,拿腔捏调,做大的手势,慷慨陈词。这样的说话,不管正经还是不正经,说话人总是在人群前或台子上,说者和听者皆知道自己的位置。当现代洋人的说法进入中国后,说话有了一次革命。洋人的用意十分的好,就是打破那种隔着的说法,企图让说者和听者交谈讨论。但是,当我们接过了这种说法,差不多又变了味,如干部去下乡调查,即使脸上有着可亲的笑容,也说着油盐柴米,乡下人却明白这一切只是为了调查而这样的,遂对调查人的作伪而生厌烦。真和尚和要做真和尚是两回事。现在要命的是有些小说太像小说,有些要不是小说的小说,又正好暴露了还在做小说,小说真是到了实在为难的境界,干脆什么都不是了,在一个夜里,对着家人或亲朋好友提说一段往事吧。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话,不需要任何技巧了,平平常常只是真。而在这平平常常只是真的说话的晚上,我们可以说得很久,开始的时候或许在说米面,天亮之前说话该结束了,或许已说到了二爷的那个毡帽。过后想一想,怎么从米面就说到了二爷的毡帽?这其中是怎样过渡和转换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过来的呀!禅是不能说出的,说出的都已不是了禅。小说让人看出在做,做的就是技巧的,这便坏了。说平平常常的生活事,是不需要技巧,生活本身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它本身的技巧。所以,有人越是要想打破小说的写法,越是在形式上想花样,适得其反,越更是写得像小说了。因此,小说的成功并不决定于题材,也不是得力于所谓的结构。读者不喜欢了章回体或评书型的小说原因在此;而那些企图要视角转移呀,隔离呀,甚至直接将自己参入行、文等等的做法,之所以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原因也在此。《白夜》的说话,就是在基于这种说话的基础上来说的。它可能是一个口舌很笨的人的说话;但它是从台子上或人圈中间的位置下来,蹲着,真诚而平常的说话,它靠的不是诱导和卖弄,结结巴巴的话里,说的是大家都明白的话,某些地方只说一句二句,听者就领会了。比如我说: 穿鞋吧。 你就把鞋穿了,再用不着我来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穿鞋,鞋的发明入是谁,什么是鞋底,什么是鞋帮,怎么个法儿去穿。这样的说话,我是从另外一部长篇小说开始的,写完《白夜》,我觉得这说法并不别扭,它表面上看起来并不乍艳,骨子里却不是旧,平平常常正是我的初衷。

那部长篇小说完成以后,曾引起纷纷扬扬的对号入座,给了我相当沉重的压力,我却也想,这好嘛,这至少证明了我的一种追求的初步达到:毕竟读者读这部小说使他们觉得他们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知道了曾经发生过的一段故事。它消解了小说的篱笆。当然,小说仍是小说,它是虚构的艺术,但明明知道是小说却不是了小说,如面对着镜子梳头、刮脸或挤脸上的疖子时,镜子的意义已经没有,面对的只是自己或自己脸上的疖子。

现在,我该说明一些与《白夜》有关的事了。

一、在《白夜》里,穿插了许多目连戏的内容,不管我穿插目连戏的意旨如何,而目连戏对于许多读者可能是陌生的。目连救母是一个很古老的民间故事,将目连救母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可以追溯到汴梁的杂剧。在近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目连戏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阴间阳间不分,历史现实不分,演员观众不分,场内场外不分的为人民群众节日庆典、祭神求雨、驱魔消灾、婚丧嫁娶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国戏剧的活的化石。一九九三年秋天,我来到四川,在绵阳参加中国四川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看了五台目连鬼戏。我太喜欢目连戏的内容和演出形式,当时竭力搜集有关目连戏的资料。在《白夜》中所写到的部分剧情文字,便是从那次会议上获得的《川剧目连戏绵阳资料集》中,由杨中泉、唐永啸、米泽秀等先生执笔整理的四本目连戏中摘录的。同时,也参照了杜建华女士所著的《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一书中所提供的剧目剧情。在此,向他们致谢。在一九九四年的夏天,我出游到了苏州东山,有幸参观了金家雕花大楼,翻阅了这里的简介材料。《白夜》中所描写的关于民俗馆的建筑的文字,便是引用了这简介材料的部分内容,但我实在不知道这些简介材料为谁整理,在此不能提名道姓,仅作说明并致谢意。一九九三年的十月,突然收到了嘉峪关市一个署名为张三发的来信,他在信中给我倾诉他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信的最后附有一页他所编写的《精卫填海》的寓言,让我更进一步懂得他的心绪。这篇寓言我觉得改写得不错。当然,我们谁也没有见过谁,《白夜》写成后,我将他改写的《精卫填海》的寓言引用在了结尾,我要向这位朋友道谢了。

二、构思《白夜》的时候,我是逃在了四川绵阳的一座山上,那是绵阳师专的所在地,山中有校,校里藏山,风景极其幽静。我常常坐于湖边的一块石头上发呆,致使腿上胳膊上被一种叫小咬的蚊子叮得一片一片疙瘩。涌动一部朦胧中的作品,伴随的是巨大的欢乐和痛苦。我明显地消瘦下来,从未失眠过的却从此半夜要醒来一次。但是,在长长的六七个月里,《白夜》的设计,却先后推翻了三次,甚至一次已经动笔写下了三万余字,又彻底否定了。直到一九九四年,住过了半年多的医院,我要写的人事差不多已经全浮在眼前,我决意正式动笔。此时有朋友劝我再到乡下去,说在乡下写作,心里清静。我不去的,我说,大隐隐于市,我就要在闹市里写《白夜》呀!写作是我的生存方式,写作是最好的防寒和消暑,只要我面对了稿纸,我就会平静如水,安详若佛。而且,西安城里已经有一所可以供我借居的房子了,这是我的母校借我的,他们愿意收留我,我挂了个兼职教授的名儿就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这所房子的所在,正为唐时 太平坊 里 实际寺 的旧址, 实际寺 是当年鉴真和尚受具足戒处,它太适宜于供我养气和写作。从这所房子的北窗望去,古长安城的城墙西南角就横在那里,城墙高耸,且垛口整齐排列,虽然常常产生错觉,以为是待在监狱之内,但一日看出了那墙垛正好是一个凹字一个凹字一直连过去,心情便振奋不已。房子里过日子的家具是没有的,但有读者赠送我的一支一人多高的巨型毛笔,一把配有银鞘的龙泉宝剑和一架数百年的古琴,这足以使我富有了!每日焚香敬了这三件宝贝,浇淋了粗瓷黑罐里的朋友送来的鲜花,就静心地去写《白夜》。每次动笔,我都要在桌子的玻璃板写上五个字:请给我力量!我喜欢那个动画片中的英雄希瑞,每次默喊着这五个字,如咒语一般,果然奇效倍生。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病依然在纠缠,官司在接二连三地出现,全书终于让我写完了。不论《白夜》写成是个什么模样,我多么感谢在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间为我治病的医生、护士,感谢去医院和家里给我送饭、送菜、料理日常生活的朋友和读者,感谢始终在鼓励我的人。生活着是美丽的,写作着是欢乐的,人世间有清正之气,就有大美存焉。

书写成后,我并没有立即拿去出版,我习惯让我在西安的一些评论家、作家先读读。我反复说明这样做并不企望他们说什么好话,叮咛他们万万不要对外声张,我只乞求他们以平常心来读这部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因为我要再修改一次。他们的意见提得真好——我幸运我有这样一批同道的朋友,我的许多作品的修改全得益于他们——我认真地进行了第三次修改。一九九五年的三月底,我在一间小小的私人复印室里工作到了夜里四点,第三天就背着沉重的皮箱北上。我来到了京城。京城是大地方,那里有一大批我仰视的人,但我第一个要见的就是我的一个真挚的朋友。我信赖她的见解和对作品的总体把握,我希望她解读我的这本书。我的愿望达到了!她连夜就读稿,几个晚上都熬到三点,一读完就来找我,我们谈了一个下午。这一个下午充满着激情和智慧。我设想,这应该是一幅庄严的油画,将珍存于我的历史档案里。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说明我的内疚。《白夜》在写到一半的时候,许多一直关心我的出版家们就来电来函甚至人到西安约稿,因为多年的交情,我不敢怠慢这些尊敬的师长和朋友。直到稿子写完,我还不知该交到哪个出版社,但稿子毕竟只能在一家出版社出版,这使我不得不逃避许多朋友,我在此拱手致歉,也以此发奋,勤于写作,在日后回报他们了。愿我们的友谊长驻。

1995年4月21日

版权页:

宽哥认识夜郎的那一个秋天,再生人来到了西京。

再生人的胸前挂着钥匙,黄灿灿的一把铜的钥匙——挂钥匙的只有迷家的孩子——端直地往竹笆街七号,去开戚老太太的门上锁。锁是暗锁,左一拧右一拧启不开,再生人就呐喊了:阿惠,阿惠。戚老太太的乳名叫阿惠,街坊邻居都不知道的;戚老太太从里边把门打开,当下就怵住,正编织的竹门帘子将一头线绳往架子钩上挂,没挂住,稀里哗啦掉下来。我是**,你上一世的男人呀,阿惠!一夜夫妻百日恩的,一直想来见见的,就来了,这钥匙怎么就开不开锁了?!再生人怀里还抱着一架古琴的,是弹《阳关三叠》那类琴, 叮咚 地拨了一下,就 嘿嘿 地笑,说这条街没大变化嘛,过去家家以竹编过活,现在还是,他那时编门帘,编筛箩,编扇子,编床席,十二层的小蒸笼不点灯搭火也能摸黑编的。再生人看见了柜下放着的一个蛐蛐罐儿,热爱的样子,一口气将罐口上的蜘蛛网吹开了,开始说许多当年做夫做妇的隐私。譬如戚老太太怎样是粮庄吴掌柜三姨太的丫鬟,脸黄蜡蜡的,却一头好头发,八月十八的清早他去买粮,她是蹲在马路边的石条上,呱啦呱啦用竹刷子涮便桶,涮完了,揭底一倒,浮着泡沫的脏水随石板街石往下流,水头子正好湿了他的鞋。他穿的是白底起跟皂面靴的,跺着脚,才要骂,阿惠仰头先吐舌头,又忙赔了他一个笑。这笑软软和和的,这就是缘分,从此他就爱上了她。譬如,腊月二十三,夜里没月亮的,两个人在城墙下幽会,靠的是龙爪槐树,树哗哗地抖,抖一地的碎片叶子。心急也没顾着近旁的草里还有人坐着,悄没声地扔了半块砖头过来,砖头砸着他的肩,他不疼的,是阿惠的脸上有了黏糊糊的东西,闻了闻叫起来,才知道他流血了。再生人还说,阿惠呀,你真的忘了呀?你背上那个肉瘊子,是我二月二在城隍庙里求的彩花线,回来勒住了脱落的。后院那堵矮墙还在不在?你每次梳头梳下的头发绕成一团塞在墙缝,我的一颗槽牙也塞在墙缝。——戚老太太不等他说完,就哭出了声。**!**!你真的是你,你挨刀子的又活人了?!哭了一场,做了饭吃,还要收他在家住。

这本是一段传奇,小小的竹笆街立刻传开,新闻又很快蔓延全城。宽哥在酒店里和夜郎吃酒,吃热了,将这事说出来。夜郎冷笑了一下,歪起头听店堂里的琵琶声。雇用的琵琶女弹得并不好听,夜郎就来了作曲的兴趣。作曲应该是坐在钢琴边上的,狮子般的长发披半个脑袋,俯了,仰了,一张口唱眼睛就要闭上;然而这里是一堆碎纸片上写了1234567,掬起来撒在桌上,要以顺序记录着为曲谱……宽哥提了提警服的领口,摇着头,看不惯了那一张刮刀长脸上的冷笑。这冷笑透着一股傲僻,傲僻之人执一不化,刚强自恃,哪里能合了世道人心?宽哥低了头去吸吮洒在桌面上的酒,吸吮得吱吱响,也莫名其妙了自己怎么就亲热他,认作朋友?莫非自己生来就有扶植他的义务吗?再吸吮了一口,鼻子里长长出气,吹飞了那一堆纸;不怕他蛮脸作怒,偏要治他,偏要证明自己没有诓言谎语,拉了夜郎往竹笆街七号去见戚老太太。两人到了竹笆街,七号门首上却吊着一柄白纸伞——戚老太太已经过世了。

夜郎至此也感叹了一声,顿时酒劲攻心,干呕一阵,吐出一堆污秽来。这当儿,街南头的丁字路上一片喧哗,黑压压一堆人拥在那里,有锐声惊叫: 这是要自焚了?! 便见人群忽地一退,又忽地一进,如六月的麦浪,半空里果然嘭嘭地腾一个火蘑菇,有筛筐般大的,围观者啊地散开,散开了又不逃去,彼此叫嚷。宽哥说: 出事了! 碎步跑去。待夜郎赶近,宽哥已喝开人群,冲进一家饸饹店,提了一桶泔水泼。没想水也如油一般,轰起一个更大的焰团,且焰团粉红,极其透亮,外边包一层蓝光,有人在里边端坐着,看上去如一个琥珀。都在叫 快救人,快救人! 却再没人敢前去。夜郎忙问谁自焚了,还未看清自焚人的形状,宽哥就骂骂咧咧地让他快去拨火警电话。一条街上,偏偏都是小本买卖人家,没个电话,夜郎疾步到了另一条街去拨,又在街口立等了四十分钟,引消防车过来,自焚人已焦缩为一截黑炭。消防警察没有再浪费灭火的喷料,数百人目睹了烈焰自熄,水泥马路上只留一个黑色的人形。

自焚的就是再生人。原来戚老太太善心念旧,留下再生人在家吃饭,那一顿饭是新上市的槐花拌了面粉做就的焖饭,戚老太太又用竹竿在后院的香椿树上夹下一些嫩香椿芽儿来做小菜。槐花是蜂吃的东西,拌了面蒸出来如银团玉块,这样的饭菜以前西京城里人家常吃,而今已属罕物。戚老太太那日做得特别多,又等着孩子们都回了家来,饭桌上也能叫一声爹的。但是,孩子们却不,当下把碗摔了。孩子们都比再生人大的,小的也大出十一岁,他们虽然觉得蹊跷,却学习过唯物论,不迷信,更是觉得在街面上都是吆三喝五的角儿,太难看人,不肯认爹,并且推出门去,扬言要到公安局报案的。戚老太太臊得老脸没处搁,流着泪到后院去,于香椿树上上了吊。戚老太太一死,再生人抱了琴在街上逢人就诉苦,诉一阵,操一阵琴,声泪俱下,挨过两天,死过了的人又再一回自尽死了。

再生人的骨骸在马路上,用扫帚扫不起,又是宽哥拿添煤的铲子去铲,铲了许久铲不净,黏胶得像涂了层沥青。但宽哥收获的却是在骨骸里捡着了那枚钥匙。

宽哥并不喜欢这枚钥匙,遗憾那古琴的毁灭,也遗憾那时太是紧张,没能逮听住再生人自焚时弹的琴曲,只记得那尾音,标出节奏,恰恰是诗词的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偏巧那天夜郎是骑了自行车的,去给消防警察打电话,回来被人偷了铃盖,一腔怨恨,在存车处瞧瞧四下无人,也索性拧下了旁边自行车的铃盖装在自己车上。这阵听了宽哥说话,问平平仄仄的是什么意思,宽哥也说不出来。夜郎就拿了那枚钥匙去开许多的锁,开不开,于是想,在西京城里,人都是有两件必有的东西,一个是自行车铃,一个是钥匙。铃就是自己的声音,丢了铃就是丢了声;铃盖是常常被人偷的,我的丢了,我就拧下你的铃盖,你没有铃盖了,你又拧下他的铃盖,城里见天有人嚷道丢失铃盖,其实全城只是丢失了一个铃盖吧?而钥匙,却是只打开一把锁的,打开了,就是自己的家,不属于自己的,怎么又能打开呢?打开了也只能是小偷。——这枚钥匙,肯定有这枚钥匙的一把锁的,再生人却寻不着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白夜》贾平凹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