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数理化通俗演义 梁衡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数理化通俗演义 梁衡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集《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跟梁衡学新闻》,散文集《觅渡》《红色经典》《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有两横散文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祠》《夏感》《觅渡,觅渡,觅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和大学课本。

【编辑推荐】

1.最新修订插图版。多次再版,查缺补漏,力图为读者呈现最好看的科普读物。

2.全年龄向读物。这部作品很容易唤起我们队数理化的兴趣,摆脱枯燥乏味的纯理论知识,让我们不再苦读数理化。

3.重量级权威人士倾情作序推荐。

【名人的书评】

梁衡的这本《数理化通俗演义》,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 一层薄薄的糖衣 。这本书的成功,不需要我在此赘言,从1984年初版至今,多次获奖。我相信这本书会唤起年轻读者对数理化的兴趣,也许有人会因此改变人生的方向,扬起科学的风帆。更重要的是,无论读者年龄的长幼,职业的差异,都可以从科学的发展史,从科学家的成长史中汲取科学的营养,感悟和领会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这是一部通俗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用的是章回小说的体裁——中国特有的通俗文学的体裁。用章回小说的体裁来普及历史知识,本是中国的传统手法,而且不乏成功之作,如《三国演义》和《东周到国志》。梁衡同志却是创新,用章回小说的形式来写世界几千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这无疑是 前无古人 的。

——著名科普作家、编辑家叶至善

【数理化通俗演义 梁衡的书摘】

这本书从1984年初版到现在,不觉已过了28个年头。这期间共出过电子科技版、人民教育版、北师大版、湖北版、香港版、台湾版、连环画版等17个版本,这次再版算是第18版了,至于重印的次数已很难统计清楚。在头版序里我曾说过,本书只是一层薄薄的糖衣,想不到这一点甜味竟然近30年不散。值此又新版之际,谨向热情的读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此书写作的本意是想缓解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的读书之苦。一个人从小到大以至成人,一是长身体,二是长知识。因此社会才设了小学、中学,进行必须的教育。因为我小时候也备尝学数理化之苦,就想换一个方法来向青年人讲述通常教师们在课堂上板着脸讲,在考场上瞪着眼睛考的科学知识。知识既然如饭一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也就应该如品美食一样地快乐学习。我想为读者找回这份乐趣。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我深为科学家的敬业精神和治学精神所感动,同时又为他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于是就渐渐倾注进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在乐趣之外增加了情和理,尽量表现他们的献身精神和治学方法。现在想近30年来读者还忘不了这本书,大概是因为这三点:一是科学知识本身的魅力,二是科学家人物故事的吸引力。三是科学家的治学方法。知识、人物故事和方法,这正是贯穿本书的三条红线。三线交织,既不同于虚构的小说.也不同于刻板的教科书,也不是纯粹的方法论,在教育、科学、文学三边地区填补了一块空白。

随着近年来科学的发展,这次再版在内容和文字上又做了一些修订,侧重了对治学方法的提示。另外又增加了插图,改革了版式,力图在形式上更美一些。

新版序

知识、故事和方法

这本书从1984 年初版到现在,不觉已过了三十一个年头。这期间共出过电子科技版、人民教育版、北师大版、湖北版、香港版、台湾版、连环画版等17 个版本,这次再版算是第18 版了,至于重印的次数已很难统计清楚。在头版序里我曾说过,本书只是一层薄薄的糖衣,想不到这一点甜味竟然三十年不散。值此又新版之际,谨向热情的读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此书写作的本意是想缓解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的读书之苦。一个人从小到大以至成人,一是长身体,二是长知识。因此社会才设了小学、中学,进行必须的教育。因为我小时候也备尝学数理化之苦,就想换一个方法来向青年人讲述通常教师们在课堂上板着脸讲,在考场上瞪着眼睛考的科学知识。知识既然如饭一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也就应该如品美食一样地快乐学习。我想为读者找回这份乐趣。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我深为科学家的敬业精神和治学精神所感动,同时又为他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于是就渐渐倾注进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在乐趣之外增加了情和理,尽量表现他们的献身精神和治学方法。现在想近30 年来读者还忘不了这本书,大概是因为这三点:一是科学知识本身的魅力;二是科学家人物故事的吸引力;三是科学家的治学方法。知识、人物故事和方法,这正是贯穿本书的三条红线。三线交织,既不同于虚构的小说,也不同于刻板的教科书,也不是纯粹的方法论,在教育、科学、文学三边地区填补了一块空白。

随着近年来科学的发展,这次再版在内容和文字上又做了一些修订,侧重了对治学方法的提示。另外又增加了插图,改革了版式,力图在形式上更美一些

这本书也许会改变你人生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长 白春礼

以前有句名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也是许多崇尚科技、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子女的劝导。然而,对很多学生而言,学习数理化却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往往提不起兴趣。兴趣不仅对于学习重要,对于工作亦很重要。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成功者无不对探索科学奥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兴趣。仅仅把科学研究当做谋生的手段,就不会有献身精神,也难以有所成就。

梁衡同志的这本《发现——数理化通俗演义》,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 一层薄薄的糖衣 。这本书的成功,不需要我在此赘言,从1984 年初版至今,已六次再版,多次获奖,就是最 好的例证。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写过十几本书,包括几本科普读物。我深知写科普书籍之辛苦,之艰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绝不逊于写一本专业著作。科学家写科普书,常常习惯于逻辑思维,而不擅于从形象思维入手,专业名词顺手而出。同时往往因于学术概念的严谨描述,不取或不擅于使用精妙的比喻和文学的语言,因而可读性较差。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写作其名著《时间简史》之初,也遇到同样问题。他的出版商就对他说: 你的书中多一条数学公式,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 由此可见,撰写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并不是人人都可为之的事。

梁衡同志曾长期从事科教新闻采访,接触过很多科学家,了解了科学发展史,也熟悉教育。他对科学文化有很独到的见解。对没有从事过具体科技工作经历的人来说,写成一本科普书并非易事,由此书的几次再版可见他的努力、他的付出和他的收获。

我相信这本书会唤起年轻读者对数理化的兴趣,也许有人会因此改变人生的方向,扬起科学的风帆。更重要的是,无论读者年龄的长幼、职业的差异,都可以从科学的发展史,从科学家的成长史中汲取科学的营养,感悟和领会科学精神。科学家对破解科学难题苦苦求索的恒心与毅力,为昭示科学真理勇于献身的无私与无畏,逆向思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提携后进、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在提倡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有幸与梁衡同志在中央党校同窗三月,遵嘱写下以上文字,是为此书六版序。

第一回 洞庭湖边屈原问天 金字塔下泰氏说地

——世界是什么

大约公元前4 世纪的时候,我国南方的楚国是一块美丽富饶、文化发达的地方。源远流长的湘江碧波粼粼,渔夫们长篙扁舟,在撒网垂钓。高高的巫山,竹木青青,云霭漫漫,山寨中的人们穿着鲜丽的衣服,扮着各种神鬼,载歌载舞。我们的祖先,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里走出来已四十多万年了,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知识。

这天湘江边走来一个人,他瘦长的个子,清癯的脸庞,眼神呈现出一种庄严的沉思。他腰佩长剑,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齐脚的长袍。这个人穿过齐腰深的白艾,踏着岸边的兰草,他那明亮的目光扫过天边的白云,扫过江面远处的烟波,边走边吟诵起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

这歌的大意是:

那远古渺茫的情形啊,

是谁来将它传道?

那时天地本没有成形啊,

又是谁将它查考?

混混沌沌啊,昼夜不分,

可怎去将它的根由找寻?

一团热气啊,笼罩四方,

又怎去将它的面目研讨?

天明天黑啊,暮来朝去,

为什么这样交换,没完没了?

阴阳二气啊,掺和无穷,

哪是源头?哪是末梢?

圆圆的天啊,高达九层,

是谁来设计,谁来画稿?

何等雄伟啊,这样的工程,

是谁来修建,谁来督造?

斗转星移啊,是什么将它们系住?

天的轴心啊,怎样来将它安牢?

八根巨柱啊,怎样撑起这面天空?

东南方向啊,却为什么向下倾倒?

天上九个广阔的区域啊,

它们伸向何方,在哪儿终了?

各个区域里无数的角落,

到底多少,我该向谁去请教?

这天穹怎么会合成一个整块啊,

黄道十二区,是谁划分得这样巧?

这日月怎么会悬在半空?

星罗棋布,是谁安排得这样好?

太阳啊,早晨从东方的汤谷起身,

晚上到遥远的蒙水边歇脚。

就这样从天亮走到天黑,

这一天的行程有多少里之遥?

月亮啊,有什么奇怪的本领?

月初昏黑,月中又容光闪耀?

它要干什么啊,这样好笑:

将一只兔子在怀中紧紧地搂抱?

大地啊,谁将你这样安放?

河谷啊,为什么深深地陷落?

百川啊,日夜东流不肯停歇,

大海啊,你怎么总是喝不饱……

这人就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公元前340 ~前278 年)。以上吟的就是他的《天问》。他在这篇名著中一口气提了172 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日月星辰。一千多年以后,我国中唐时期又一位大诗人柳宗元与屈原的思想发生了共鸣,相似的遭遇驱使他挥笔写出《天对》,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构成,有力地批驳了神灵创世说,成为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颗启明星,这是后话。

就在屈原叹问苍天前不久,地中海的南岸又是另一番景象。那里有一个和我国一样古老的国家——埃及。碧蓝的太空下是一片金黄的沙漠,尼罗河浩浩荡荡地向北流去,两岸留下厚厚的淤泥。几座由大条石垒成的金字塔,矗立在沙漠中直接云霄。大地啊,是这样的平坦,人们的思想也在驰骋翱翔。这时在金字塔下有一小群人,他们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小圆圈,几把陶壶,一些碎肉。人们手里拿着树枝折成的小棍在地上画着,嘴里吃着,说着。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群科学家,其中不少人是从希腊来到这里的,经常这样谈天说地,讨论问题。这时一个叫泰勒斯( 约公元前624 ~前547 年) 的人站起来说:

我认为这地就像一个菜碟子一样,平平的,圆圆的,整年整月地在空中转着,太阳、月亮、星星都在围着它动。 这时,另一个叫亚诺芝曼德的人立即反对: 不,大地是一个长筒子,筒底的直径是筒高的三分之一,筒的四周空气有相等的压力,所以它总是悬在空中。太阳一晒,地上的泥水就起泡,泡里出来鱼,鱼又变成人。 他还没说完,又有人发言: 我认为一切都是气组成的,我们手摸着的是气,吸的是气,人心也是空气一团。 不对,不对,世界是水组成的,你看,尼罗河里不能没有水,庄稼少不了水,人更要喝水…… 他们就是这样争着,吵着,提出许多问题,想出许多解释,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真的,那高高的天空,茫茫的星河,无边的大地,到底有多少奥秘?这世界上万物的变化有没有个规律?人们既然提出了问题,自然会找见答案的。在屈原和泰勒斯之后许多东方和西方的哲人从各个方面不断探寻着客观世界的本质,他们为此作出许多牺牲,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且听我将这些故事一个个地慢慢说来。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数理化通俗演义 梁衡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