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国学经典文库:传习录校释》[明]王守仁撰萧无陂校释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王守仁(1472—152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字伯安,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明代心学集大成者,其“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在明中期以后影响很大。门人辑其著作为《王文成公全书》,其中重要的哲学著作为《传习录》《大学问》。
萧无陂,本名肖平,湖南长沙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哲学、西方知识论。
《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的汇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卷上为其门人徐爱、陆澄、薛侃所录的王阳明之论学谈话,卷中为八篇论学书信,卷下为陈九川等人所录的《遗言录》。后附陈荣捷先生整理的拾遗语录51条、《朱子晚年定论》、徐爱充、南大吉序。
1.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王文成全书》中的《传习录》为底本,参校了多种刻本、校刊本、辑评本、详注本等,还参考了近十年来公开出版的《传习录》校注、译注方面的书籍。
2.配有导读,在不改动文本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主题相同或相近的语录放在一起予以导读,分散的语录则视原文难易程序或不予解读或予以详解。
3.参照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的做法,给每条语录标记序号。
4.锁线精装,开本适宜,便于翻阅。
5.封面选用浅灰大地纸,古朴典雅;内文选用微涂纸,松厚度好,护眼环保。
前言
王阳明其人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自号阳明山人,故世人皆称阳明先生。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在困顿中幡然觉悟,在非议中毅然前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兼备的儒家知识分子,其一生正好证成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综观其一生,其学术思想历经数次变化,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曰:“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可以说,王阳明真正契入圣学并有心得,已经到了33岁之后。
王阳明出身于官宦世家,其远祖乃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幼年便才思敏捷,十余岁能诗;青年时期,泛滥于辞章之学,颇富才名,进士及第之后,常与当时的诗词名家李梦阳、何景明等竞相驰骋文坛;同时他颇为关心国家边境安危,精究兵法,“每遇宾饮,聚果核,列阵势为戏”,这为他后来的军事功绩奠定了基础。弘治二年(1489),王阳明18岁,拜访了明初醇儒吴与弼的高徒娄谅,谈及格物之学,以为“圣人必可学而至”,开始“遍读考亭之书”,思格物之精义,并亲身实践,格亭前竹子,*终思劳成疾。格竹子的失败,促使他对朱子格物之说产生怀疑,认为圣人难做,退而徘徊于佛老之学,加之身患沉疴,更促成他悦慕仙家修炼之术。
弘治十二年(1499),王阳明28岁,举南宫第二人,赐进士及第,任职工部。中进士后,王阳明的人生并没有十分顺畅,至少思想上几番纠结,错综复杂。弘治十四年(1501),阳明游历九华山,访仙问道。次年,归越筑室阳明洞,行导引术,与道士王思舆交往密切,其间还有“离家远遁”之念,只是挂念祖母及父尚在,终未能成行。同时应指出的是,从访问娄谅到初涉政坛的十多年里,尽管遭遇格物失败,王阳明并未完全放弃儒家圣人之学,至少他先后参加了乡试和会试,并中进士。为官后,弘治十七年(1504),他又应山东巡按监察御史之请,主持了山东乡试。从这次乡试的出题可以看出王阳明强烈的经世志向,他极力宣扬儒家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并且在程朱理学的统治之下,阳明亦体现出对程朱理学的维护,大肆鼓吹辟佛老。综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这一时期思想上的复杂性。也正基于此,我们认为“学凡三变”只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尤其是对前两个阶段而言,很难划分出具体的时间界限。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抗疏救忠良,得罪阉党刘瑾,遭廷杖,下狱,随后谪贵州龙场,这一件事成为王阳明一生的重要转折。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37岁,是年三月到达龙场驿。在龙场的三年(1508—1510),他动心忍性,深悟格物致知之旨,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年谱一》),这就是有名的“龙场悟道”。随后,王阳明讲学贵阳书院,始论知行合一。正德五年(1510)开始,王阳明的仕途日渐畅达起来,先后升江西庐陵知县,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40岁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41岁再升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这一时期,王阳明的门人日众,正德九年(1514),王阳明正式开始以“致良知”行教。
正德十一年(1516),王阳明45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受兵部尚书王琼的举荐,他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开始了他一生中*为重要的事功阶段。正德十二年(1517),他至江西,采取多种方法,或招抚或镇压,同时增设行政区域,先后平定了漳州、横水、桶冈等地流寇与民变。次年又平定了大帽山、浰头等处。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正准备平定福建时,闻宁王朱宸濠造反,于是起义师勤王,同时上疏朝廷告变。从六月中旬至七月底,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王阳明出兵扑灭了朱宸濠的造反,生擒了朱宸濠,江西平定。这次事件充分展示了王阳明的军事才能,然而也就是这次立功,得罪了武宗身边的佞臣,因而给他带来不少劫难。
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50岁,升南京兵部尚书,十二月,朝廷封之为新建伯。从此他开始了晚年传道讲学的学术兴盛期。在这一时期,士人从四面八方投到王阳明门下,心学思想进一步蔓延。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56岁,历经多年奔波,此时的他已经垂垂老矣,身体日渐虚弱,然而内心坚强的信念促使着他始终坚持青年时期的强烈济世愿望。是年五月,受朝廷的调遣,他临危受命,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征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从而开始了事功的另一个高峰期。次年二月,他率兵先平定了思、田,七月又平定了长期作乱的八寨、断藤峡。然而阳明早年即有“咳嗽畏热之病”,遇天气炎热则更加严重,在此次胜利后的班师途中,他因肺疾加重,病体不支,十一月逝世于青龙浦,终年57岁。
王阳明逝世之后,由于生前遭到朝廷佞臣嫉恨,故“爵荫赠谥诸典皆不行”,并且阳明心学被斥为伪学,朝廷还下令禁之。然当时心学思潮已经风靡天下,其门人中不少已经是朝廷和地方的重要官员,门人对朝廷此举十分愤慨,继而不断地上疏为师讨回公道。如詹事黄绾的上疏,详细地陈说了王阳明“功之大者有四”“学之大要有三”,较为完整地概括了王阳明在学术与事功上的主要成就,然*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同。直到隆庆元年(1567),以大学士徐阶为首的王门子弟向刚即位的穆宗上书,正式追赠阳明为新建侯,谥文成,王阳明的事功才获得了朝廷的认可。万历十二年(1584),王阳明与陈献章、胡居仁一道从祀于孔庙,加上隆庆五年(1571)从祀的薛瑄,终明之世,只此四人。王阳明的学术思想终于获得官方正式认定的圣学地位。
王阳明其学
王阳明一生中*为重要的还是其学术。如果说他的事功直接影响到当时政局的话,那么他的心学思想则直接成为明朝一百多年的学术主流,随后影响了国人几百年的学术思想,并且还传播到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学界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学术成果汗牛充栋,限于篇幅,本文仅通过几个重要命题简要地概述一下阳明心学思想。
一、心即理
“心即理”的命题*早并非王阳明提出,南宋的陆九渊早已提出,甚至陆九渊也不是*早提出来的。据学者考证,唐代大照和尚曾在《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中提出:“心是理,则是心心外无理,理外无心。”陆九渊很可能受其影响。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立意虽新,但总体上仍然十分粗糙,王阳明在与学生谈话时,曾指出这一点:“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传习录》卷下)因为陆九渊在“心即理”的命题之下,缺乏详细的分析,他的“心”,概念游移不定,这对于建构一个思想体系来说是致命的;而王阳明则不同,“心即理”只不过是阳明心学思想的一个入门命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其他一系列的命题与观念,并着重对儒家经典《大学》等进行了重新诠释。
王阳明“心即理”的命题*早应该是在谪守龙场时提出来的,或者说“龙场悟道”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心即理。王阳明早年曾遍读朱子之书,对朱子格物之说产生过浓厚的兴趣,然而当他真正亲身实践朱子的格物之说后,才发现行不通,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刺激着他对格物之说产生怀疑。后来他在和学生交谈时曾指出:“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传习录》卷下)学生们未曾经历阳明的困顿,亦未曾亲身体会朱子格物论,故难以接受王阳明的“心即理”。
对正统程朱理学的怀疑直接促进了王阳明的思考,而这些正好积累至龙场,在那个困顿、穷厄、迷茫的境况下,他*终领悟到,圣人处此情境,还要向哪里去探求一个道?原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至此,王阳明终于体会到《大学》格物之说,并非向外物上去探求一个天理,此心即天理,天理不外乎人心,做圣之功只在自家心体上求。
......
《传习录》一书,笔者多年前即怀着虔敬之心阅读,而今有幸得以校释该书,兴奋之余又有一些紧张,虽酷暑炎炎,挥汗如雨,亦不敢稍有懈怠。然笔者学力不逮,加之时间过于仓促,故校释中可能有不少错误,伏请读者批评指正。
萧无陂于麓山抱朴书房
辛卯年七月初七日定稿
正文试读
导读
这是徐爱为自己平日从阳明问学所录写的引言。在这篇引言中,徐爱首先介绍了王阳明以《大学古本》为正,重新诠释格物之说,惊骇当世。徐爱自己亦经历了由惊骇到怀疑再到服膺的过程。其次,简要地追溯了阳明为学的复杂经历,以证格物新说非“立异好奇”,乃“精一之功”的结果。*后,徐爱阐明了语录形成之缘故。阳明之学精深广博,已超入圣域,徐爱跟随十余年亦未能“窥其藩篱”。为了防止诸门人仅凭只言片语而“臆断悬度”,曲解师说,于是将平日所录阳明之说结集,与同门互相探讨,以继承先生之学。
原文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1]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2]。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3],处困养静,精一[4]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5],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6],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注释
[1]爱,指徐爱(1488—1518),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人,举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徐爱是王阳明的妹夫,阳明赴谪贵州时,即入室称弟子,因而是阳明的*位弟子,有“王门颜回”之称,惜英年早卒。
[2]二氏之学,谓佛老也。
[3]居夷三载,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上疏抗辩,获罪下狱,后贬谪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前后三年。龙场当时尚未开化,故称“夷”。
[4]精一,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视之为十六字心传,下文的“惟精”“惟一”均源于此。
[5]謦欬(qǐngkài),咳嗽,引申为言谈声教。
[6]牝牡骊黄,语出《淮南子·道应训》,又见《列子·说符》。秦穆公使伯乐求马,使者报以牡而黄,使人取之,则牝而骊,穆公不悦。伯乐叹谓人只见其外而不见其内,见其粗而不见其精。及马至,果千里之马。
徐爱录
导读
王阳明主张遵从《大学》旧本,反对朱熹的《大学》改订本。首先,他分析了“作新民”与“在亲民”的句子结构,“作”与“亲”相对,但下文直到“治国平天下”都没有论及“新”。而“亲”作为动词,兼教养之意,体现了治理者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与《大学》下文文本保持了一致,并且在《尚书》《孟子》《论语》中都有相关论述可以佐证。其次,从《大学》首章分析,“明明德”与“亲民”先后相随,贯通了对内的修身之道与对外的为政亲民之道,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亦照应了《大学》的“八条目”。可参看第89、90条。
原文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国学经典文库:传习录校释》[明]王守仁撰萧无陂校释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