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吕氏春秋全二册》吕不韦(战国)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三千人所著。以道家法天地为总纲,融合众家所长、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农业各方面的理论体系,肯定并尊崇揆天道、察地道、览人情的顺天应人思想,同时又更加主张去主动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积极有为地进行社会活动。
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个部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约二十万字。十二纪主要论述天时,八览主要论述人事,六论则主要阐释地理。知识范围涉及易学、阴阳、五行、干支、养生、军事学、政治学、音律、星象、农业生产、气象、自然、历史、地理、工艺、机械等多个方面。
如今,它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光阴,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中国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涵盖经史子集精华
★专业古籍整理团队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
★内容更全译注更精字体够大阅读更宜
孟春纪*
孟春
孟春,指的是正月。本篇详细介绍了正月应该如何推行国事,并且阐述了这个月的自然气候、天文历法,以及天子在各方面应该遵循的合时宜的规定。
一曰: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①营室:即室宿,同下文的“参”“尾”都属二十八宿。②太皞:伏羲氏,又叫木德之帝。③句芒:太皞氏的儿子,木官之神。④太蔟:即阳律。古人把乐律与历法相结合,一年十二个月与十二律相配。⑤臭:气味。⑥青阳:古时宫殿面向东方的厅堂。⑦辂:古代的大车。
*:春季的*个月,太阳在营室那个地方,黄昏时候参在中天那个地方,早上则是尾在中天那里。这个月的太阳都在甲乙方。这个月掌管天下的帝王是太皞,神是句芒,代表性动物是鳞,代表的音是角音,韵律是六律中的太蔟,代表数字是八。对应的味道是酸味,气味是膻气。祭祀的对象是门户,祭祀时首先应该拿出脾脏。这时候春风吹化了冰冻,蛰伏的虫子开始伸展翅膀,冰下的鱼儿开始游到上面,水獭把鱼作为自己果腹的食物,南飞过冬的大雁开始北归。天子坐在面向东边的房间里,乘着鸾鸟装饰的车,由青马拉着车,车上装饰着青旗。天子穿着青衣,戴着青玉,吃着麦子和羊肉,祭祀所用的器物是简单但是通透的。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
①太史:官名,负责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②盛德:高尚的品德。③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④九卿: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少师、少傅、少保。⑤忒:差错。⑥经纪:天文进退迟速的度数。
这个月有立春。在立春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禀告说:“立春的那天,天的盛德在东方。”于是天子斋戒,准备迎春。到了立春那天,天子亲自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春礼毕回来后,就在朝堂上赏赐公卿、诸侯、大夫,并命令丞相宣布教化,发布禁令,实行褒奖,瞻济不足,一直施及所有百姓。褒奖赏赐之事,要通达施行,不要有不当之处。于是天子命令太史要遵守典章,奉行法则,来推算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太阳所在的位置、月亮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月星辰运行的度数和轨迹,要计算得没有一点差错,制定历法仍以冬至点在牵牛初度为准则。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吕氏春秋全二册》吕不韦(战国)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