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超值套装-三本书读懂国学》卢志丹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超值套装-三本书读懂国学》卢志丹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卢志丹,字“照青”,笔名“蒲岩”。来自大西北的深山僻壤。种过田,教过书,做过工,经过商,徒步走过陕甘境内的长征路。潜心研究*生平事迹及文章诗词十余载。目前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及智慧的发掘,公开出版的各类著述达四百余万言。其著作《*品国学》《英雄式员工的长征精神》深受欢迎。另著有《中国人的智源》《听老和尚解心经》等。

【编辑推荐】

1.《读国学用国学》是一部向源头回归的书,旨在拨开历史迷雾,用国学智慧斩断迷茫。全书共分四卷,主要内容包括“透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运数”“阴阳思维与中国人的人生法则”“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和合为美的中庸之道”“道家文化的恋母情结”“道家何以偏激地反文明”“无为而无不为的君人南面之术”“法家思想和一个短命的王朝”“政治与思想的一场交易”等。

2.《国学文典,国学句典》上部:国学领域的经典神话、经典名诗、经典名词、经典名曲、经典辞赋、经典散文、经典文论、经典小说等;下部:声学启蒙名句、四书五经名句、国史典籍名句、诸子百家名句、经文集录名句、诗词曲赋文佳句、历史名人警句、妇孺皆知成语、中华世情俗语、民间百态谚语、妙趣横生歇后语、名句由来典故、智慧谐趣对联等。

3.*自幼熟读经书,精通史籍,他对国学的睿智品评中有着大视野,给古老的国学赋予了新的灵魂。《*品国学》介绍了*对国学的品鉴、批注和古为今用,这对于国学复兴和走向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冷静的审视、辩证的眼光、批判的精神和古为今用的艺术,正是21世纪的中国人所需要的。

【名人的书评】

★“三本书读懂国学”(《读国学用国学》《国学文典,国学句典》《*品国学》)从常识、典故、文化、哲理到伟人的评点,收录*全面,内容*丰富的国学书。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国学!★拨开历史迷雾,向源头回归,用国学智慧斩断迷茫。★取精华弃糟粕,收录*全面、内容*丰富的国学经典。★*对国学典籍的评说、批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宝藏。

推荐阅读:国学文库(经典全译本),传统文化小百科,国学提升快车道!共17卷,论语·中庸·庄子·鬼谷子·菜根谭·山海经·三十六计·中华蒙学·孙子兵法·道德经·反经·素书·智囊·冰鉴·曾国藩家书·易经的智慧·中华处世绝学,赠《中国古代常识1000问》。

【超值套装-三本书读懂国学的书摘】

《读国学用国学》从礼仪规范到国家秩序

建立在血缘伦理基础上的礼仪规范,不仅要用来调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还要上升为一种国家秩序。一开始是“父父、子子”,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君君、臣臣”。对个人生活而言,最重要的是“孝悌”,上升到国家政权来说,则是“忠信”。对家庭来说,是要“修身、齐家”,对国家而言,则是“治国、平天下”。我们上面说了,儒家的“仁”强调的是一种血缘情感,而建立在这个血缘伦理情感基础上的“礼,”就不可能是一个人人平等、讲究民主的制度规范,而是上下有差,贵贱有别。原因很简单,儿子和父亲的地位是永远都不会平等的。父亲就是父亲,儿子永远都是儿子。同样,君主和臣子也永远不能易位。父亲就应该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也就应该有儿子的样子。如果“父不父,子不子”,则就是对这种血缘情感的亵渎。试想,如果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嘻嘻哈哈,一点都不严肃,儿子怎么会敬重他的父亲呢?相反,如果儿子老是向自己的父亲吹胡子瞪眼,动不动就要民主、自由,父亲又怎么会爱自己的孩子呢?所以,“父慈子孝”、“君贤臣忠”才是最理想的社会状态。这种上下有差、和而不同的社会才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天下大同”。这一点和西方社会完全不同。西方社会也有父子,但他们不会把父子间的这种亲情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加以发挥,而是淡化了血缘亲情,更多地强调契约。父亲和儿子、公民和总统尽管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了。母亲不能左右儿女的事情,除非他还没有长大成人。父母不能私拆儿女的信件,这叫侵犯别人的隐私。父母不能干涉儿女的婚姻和恋爱,否则就有可能被儿女告上法庭。父母对儿女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以外的责任,当然他们之间也没有中国社会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因此,西方人是通过牺牲亲情而获得独立和自由的。中国人得到了亲情,没有了孤独,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了自由。一方面,父母一直在为儿女操心,直到没有这种能力为止。而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和顺从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包袱,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承担不起这份沉甸甸的亲情,一直在为父母活着,走父母制定的路,遵从父母的意愿办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孔子的“礼”作了如下的描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资治通鉴·卷第一》所谓的“礼”,就是依靠血缘的亲属定好“名分”,然后在用“名”、“器”这样外在物质性的东西(比如,不同身份的人用餐时演奏的乐曲是不同的,穿着、衣饰都有讲究)和一套礼仪规范标识出来,这就是纲纪。每个人只是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角色,而不是一个有个性、在人格上平等的个体。通过这样一些“名器”和“纲纪”,让每个人都能明了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角色,天下也就相安无事了。君主统治天下,靠的也不是契约和权利与义务的分工,而是名分。通过“天子”、“三公”、“诸侯”、“大夫”、“庶人”这样一层层、一级级的上下关系,使得贵贱有别,上下有序,从而达到上下相保、国家治安的目的。但这种贵贱有别、上下有序的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怎样才能被所有的人所认可,而自愿去遵守呢?儒家在这方面也有办法,那就是引入《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我们前面说过,阴阳相反相成,彼此纠缠,相互转化,是没有主次之分的两极。而孔子却要在“阴”、“阳”之间分出个先后、贵贱来,以服务于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后来的儒家经典《易传》正是将《易经》中混沌不明、主次不分的“阴阳”伦理化、秩序化了,赋予了其伦理道德的内容,分出了高低贵贱的秩序,将父子、夫妻之间的人伦情感上升为君臣之间的社会秩序: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易传·序卦》这样一来,《易经》中出自男女的阴阳之意,便获得了向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延伸。向自然的延伸过程中,男女之间的关系便被追溯到天地之间的关系,从而具有了“统”和“顺”之间的差别。统者为天,顺者为地。在向社会延伸的过程中,男女之间的关系又演变成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有了“上”和“下”的区分。于是,一个自然(天地)、人(男女)、社会(君臣)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就这样形成了。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苏轼前赤壁赋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超值套装-三本书读懂国学》卢志丹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