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中国茶书全集校证》方健汇编校证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点校者:方健,一九四七年生于苏州,一九六八年大学毕业,现为苏州市经信委退休干部,高级经济师。一九八四年曾考取过上海师范大学宋史研究生,因故未能入学。同年,被选拔为江苏盱眙县商业局副局长。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考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资格,由江苏省政府公派赴东瀛学习商业企业管理,为访问学者。归国后,调苏州市工作。业余从事宋史、茶史研究近四十年。现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杭州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凡一千余万字。
(1)收书范围*广,数量*多。目前,较全面收录茶书的著作有日本布目潮沨《中国茶书全集》和郑培凯、朱自振主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二种,前者为影印,收书仅38种;后者虽收茶书114种,但其中有多篇论文,所辑佚茶书也缺失很多,如郑书辑佚《续茶经》中提到的茶书11种,然寥寥数言者很多。本书收录茶书101种,且辑书不限于子部谱录类图书,子部农书、医药类、类书类,集部总集、诗注类,史部等均有涉及,某些重要茶书典籍也*次收录本书,如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茶录》是介于《茶经》与《茶谱》间的重要茶书,之前的书中都没有收录。
(2)严格学术规范,学术价值更高。影印本《中国茶书全集》在版本上给学界以便利,但对于文字的校证,给学界提供可靠的底本,则是本书的优长。本书作者方健先生从事茶文化研究30余年,从事本书资料收集与写作的时间即超过20年,主要精力就在参校各类版本,辨异正讹上。以《茶经》为例,本书比对了几乎全部现存的影印及现代中外校注本等30种版本,*终确定以目前*古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参校别本进行校证,而理校的参考资料更加繁多。*终使短短的《茶经》连同校记达10万余字。其他如辑佚《宋会要》中茶书,校记30余万字;《续茶经》校记约20万字,可见其用力之勤。
(3)本书新收茶书中有大量附图、插图,合乎古书图文兼茂传统,在海内外众多茶书汇编中堪称独树一帜。事实上,古代茶书中的许多插图,是与原文相辅相成的,保留了很多文化信息,保存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如《茶经》中收录了日本春田永年《茶经中卷茶器图解》写本及日本佚名所作《茶经图考》,均为国内首次发表的资料,极为难得。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精装全七册,共四百万字,分为上中下补四编。上编为唐宋茶书,收三十五种,其中二十种为辑本,九种为首次作为茶书收录。中编为明代茶书,收录三十七种,末一种为新收茶书。下编为清代茶书,收录十种,其中附收一种为民国茶书,新收三种。补编共收书十九种,均为作者从他书中辑出,历代未见著录为茶书者,主要是关于茶法、茶政、茶制、茶马类等茶书,合计一百零一种。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這是毋庸置疑的史實。但關於茶的起源問題,卻被蒙上了神秘色彩,長期得不到科學的確證。在我國曾長期流傳神農發明茶,茶經歷了由藥用、食用到飲用的演變,遂成為風靡全球的三大飲料之一。許多茶人乃至有些茶史學者迄今仍深信不疑,奉之為不二法門。但這實在不過是經歷代渲染,不斷重複、有著多個版本的神話或傳說而已。而在將茶道奉作“國粹”的日本則另備一說,認為茶乃佛祖釋伽牟尼所“發明”。其說云:佛祖有一次在沉思中睡著了,醒後十分懊喪,便割下自己的眼臉扔在地上,生根長成茶樹。其葉浸泡於熱水,飲後即有卻睡之功。這並非筆者杜撰,而是見之於《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二冊(中文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二○五頁)的記載,堪稱言之鑿鑿,信而有徵。但顯而易見,那不過是一種神話而已。無獨有偶,與此異曲同工的神農發明茶之說,卻在我國廣泛流傳,迄今對此深信不疑者仍大有人在。似乎將中國飲用茶的歷史向前推得越久遠,就愈能證明我國是茶飲*的發源地,這不過是某些茶人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而已。正是這種虛妄的茶起源說使海內外的學者產生了困惑,從而為多起源說起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因此探索茶之為飲起源於何時何地,就成為茶史研究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重要問題。
(一)
神農發明茶之說,究竟由誰提出,今已難確考,但*先將此說形之於文字,並加以闡述者首推大名鼎鼎的陸羽。他在《茶經·六之飲》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同書《七之事》中又提出“三皇炎帝神農氏”為茶祖的觀點,又引相傳為神農所撰的《神農食經》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其實神農、三皇、炎帝皆為傳說和神話中的人物,是先秦至秦漢間言人人殊的人們“想像中的人物”(顧頡剛《古史辨·自序》)。其發明農業,醫藥等傳說,不過是人神合一的蒙昧時代的象徵。《白虎通·號篇》就已指出,神農不過是“教民農耕,神而化之的人物”。西漢劉安主編的《淮南子·修務訓》就已指出:“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黄帝而後能入說。”一語道破偽託神農者的虛妄和迷信者的可悲!两千年前的古人實在比篤信神農發明茶的今人高明許多。《漢書·藝文志》雖著錄《神農》二十篇,班固自注卻云:“六國時,諸子疾時怠於農業,道耕農事,托之神農。”顏師古注更引劉向《別錄》之說謂:“疑李俚及商君之說。”陸羽提出神農發明茶之說後,即遭到唐宋茶人的痛斥。如南宋著名思想家葉適在其讀書筆記中明確指出,所謂神農發明農業、商業之說,實在不過是漢代易學家的偽造。其說見《習學記言序目》卷四《周易四·繫辭下》。陸羽曾被譽為茶聖、茶祖、茶仙,《茶經》更被奉為茶學百科全書,不二法門,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由於其所處時代的認知局限,留下不少經不起推敲的似是而非之論,神農發明茶之說,即為典型一例。但《茶經》產生於一千二百年前,其為茶學經典之作,當非不虞之譽。早在七十餘年前,有“當代茶聖”之譽的吳覺農先生就指出:對於神農嚐百草,遇毒得茶而解的神話,“自然沒有信奉的必要”(《中國農業復興和計畫》,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五)。約略稍前,曾學過醫的魯迅先生也指出:“我們一向喜歡恭維古人,以為藥物是一個神農皇帝嚐出來的。他曾經一天遇到七十二毒,但都有解法,沒有毒死。這種傳說,現在不能主宰人心了。”(《南腔北調集·經驗》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七二)二十世紀已有定論的事,在生物工程和互聯網、信息時代卻被有些人反復炒作,信其說者仍大有人在,不能不是一大悲劇。是從可信歷史文獻出發,還是信從人云亦云的傳說,這是科學的史學研究與所謂“茶人”及其“茶文化研究”的根本區別。
不妨從文獻學的角度考察一下神農發明茶之說的虛妄,必然涉及到茶學界另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即“茶從藥用進化到食用”,還是從食用進化到飲用?文獻考證的結果,答案應以後者為妥。關於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初的記載中,只是為了解決果腹的問題,然後教民耕種,發展栽培農業。這種傳說,當始見於《淮南子·修務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食,食蠃蠬蚘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榖,相土地宜,燥濕肥高下。嚐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類似之記載還見於《新語·道基》:“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嚐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榖。”《佚周書》等也有相似的載述。這裏並未提到過“茶”字,而且茶也根本不會有解植物中毒和水毒之功能。神農其人,儘管子虛烏有,但上述記載似乎反映了這樣的史實:在由漁獵向農耕時代過渡的漫長歲月,古代先民,歷盡艱辛,嚐百草,采樹食,首先是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由於環境的惡劣,生活條件的困苦,才在同疾病的鬥爭中逐步發現了中草藥。在較早的資料中,並沒有神農嚐百草而中毒的記載。《詩經》中保存了一張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人們食用各種食物的“菜單”,其中並無茶。迄今在西南少數民族中仍保留著食用醃茶的習俗,也許即為古人食用茶的餘風流韻。綜合上述兩方面的情形,比較合乎情理的結論似是:所謂嚐百草,首先應是食用,在長期的食用過程中,發現某些草本或木本植物的藥理功能及療疾作用,才被遴選出來作為中草藥。茶的演變過程似乎應是從食用到飲用。雖然《本草》中有茶,但按現代審評標準,與其說茶有藥用功能,不如說茶的保健作用更加切合實際些。
值得注意的是《孔叢子·連叢子下》有記載稱:“伏羲始嚐草木可食者,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然後五榖乃形。”這裏雖說神農換成了伏羲,日遇七十毒也變成了七十二毒,但仍然沒有茶。只說明這類傳說有多種版本,是會在長久的口耳相傳中變換其內容,力求其“可信”性而已,但這絲毫改變不了其虛妄性。
今考《本草》之名,似始見於《漢書·樓護傳》,時間約在漢平帝元始五年(西元五年),梁《七錄》始著錄《神農本草》三卷。但因是書所載郡縣已有東漢地名而令時人懷疑。《顏氏家訓·書證篇》已認為出於後人附益。宋人張耒則已有《本草》起東漢之說。(《梁溪漫志》卷九,頁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隋書·經籍志三》又著錄《神農本草》八卷,附注云“梁有《神農本草》五卷,《神農本草屬物》二卷,《神農明堂圖》一卷”,當為這三種書的合編。注中又著錄東漢以下十五家《本草》,還有托名雷公集注的《神農本草》四卷。上述諸書今已全佚,古本《神農本草經》中的零星佚文,今可考見者,始於《楚辭章句》東漢王逸注。余嘉錫先生曾據鄭玄注《周禮·天官》稱:“治合之齊,存乎神農、子儀之術。”進而推測,《神農本草經》或即《子儀本草經》。子儀為戰國名醫扁鵲的弟子。其說見《四庫提要辨證》卷十二(中華書局,一九八○)。余說雖不無道理,今之治中藥史者亦據以立說,謂《神農本草經》當撰於戰國時期。但甄志興撰文指出:《百草經》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筆,應是秦漢以來醫藥家採集藥物,並在醫療實踐中加以總結整理而成的集大成之作。從書中所記采藥時間以寅月為首考察,則是書完成的時間上限,當不早於始定曆法通行以寅月為歲首的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一○四),而從書中所及地名多東漢時郡縣名,且書中所云重視養生、服石、煉丹等也與東漢的社會風尚吻合。其又稱《本經》佚文以三國吳《本草》所存為早,則似可斷言《神農本草經》當編定於東漢之世。其說詳王勇主編《中日交流史大系·科技卷》頁六八——六九(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其說雖仍未得到出土文獻的確證,但這也許是*有說服力的論述之一。
重要的是:《本草》經歷代傳承,由《唐本草》——《開寶本草》——《嘉祐本草》——《政和本草》的發展完善過程,距今約九百年前終於有了里程碑式的定本。但從《神農本經》起至《政和本草》,均無神農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片言隻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條記載竟出於清人孫壁文的偽造(說詳周樹斌《“神農得茶解毒”考評》,《農業考古》一九九一年第二期)。當代茶學泰斗吳覺農先生在遺著《茶經述評·前言》中論定:“茶樹原產地是在我國的西南地區,而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條件下,還不可能把西南地區的茶葉傳播到中原地區。至於《茶經》說的春秋時代晏嬰曾食用過茗已不能使人置信;則神農*先使用茶葉之說,就更難以成立了。”其說尚矣!
(二)
目前,茶學界關於茶的起源時間仍眾說紛紜,分歧很大。有主張上古、西周、春秋說的,也有主張戰國、秦漢、魏晉說的。究其原因,實乃主春秋以前說者,對史料進行了隨心所欲的曲解、臆解。可以斷言:先秦古籍中的“荼”字,均不是今之“茶”,九經無“茶”字,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不易之論。文獻資料和考古成果都顯示,茶應起源於戰國或秦漢之際。但這一問題的含混不清由來已久,關鍵在於搞清楚古代文獻中“荼”字之形、音、義。雖然我國的古文字十分豐富又很複雜,但皆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究。*早對古文獻中的“荼”字作出比較正確釋讀的是北宋末人王觀國,他在其學術名著《學林》卷四中考辨了“荼”字的五種義項,四種讀音。即:苦菜之荼、茅莠之荼,皆音“徒”;塗玉之荼,音舒(方按:荼通古舒字,即玉之上圓下方者。《荀子·大略》“諸侯禦荼”是其證);蔈荂之荼,音食遮反;槚之苦荼,音茶,宅加反。只有*後一種別名檟的苦茶,才能與今之茶劃上等號,但這乃始見於晉郭璞《爾雅注》。稍後,南宋人王楙(一一五一——一二一三)也指出:“詩曰:‘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者,乃苦菜之荼,如今苦苣之類;《周禮》‘掌荼’、《毛詩》‘有女如荼’者,乃苕荼之荼也,正萑葦之屬;唯茶檟之荼乃今之茶也。”(《野客叢書》卷二一,頁二三五,中華書局,一九八七)此與王觀國之說如出一轍,更簡明扼要而已,前者之論則更為嚴謹而缜密。
南宋著名學者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有《邛州先茶記》(《鶴山先生大全集》卷四八,四部叢刊本)一文,值得注意的是他說:雖然“傳注例謂茶為‘茅莠’,為‘苦茶’”,而且蘇軾早就有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近世”,“其義亦已著明”;但有人仍然把古之“茅莠”、“苦菜”之荼與茶飲之“茶”混為一談,所以他感歎:“予雖言之,誰實信之?”這種由來已久的夾纏不清實在難以廓清辨明。明代楊慎(一四八八——一五五九)、明末清初方以智(一六一一——一六七一)分別在其《丹鉛錄》、《通雅》中也對“荼”字作了考析,其不過沿襲宋人陳說,既無發明,甚至不如王觀國所論詳實,故不具論。清初學術大師顧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在《唐韻正》卷四、《日知錄》卷七中,旁徵博引,集古之大成,指出荼有苦菜之荼(又可借作“荼毒之荼”)、茅莠之荼、蔈荂之荼、委葉之荼、虎杖之荼、檟之苦荼等七種含義,又引經據典,不厭其煩地對荼字的形音義進行辨析。*後得出結論:“檟之苦茶,不見於《詩》、《禮》”,知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日知錄集釋》卷七,頁三四四,花山文藝出版社,一九九○)顧氏所謂“秦人取蜀”,當指秦惠王九年(前三一六)司馬錯伐蜀,滅之。(《史記》卷五《秦本記》頁二○七,中華書局本)從王褒《僮約》“武都買茶”、揚雄《方言》、司馬相如《凡將篇》已出現茶字分析,蜀地當為茶的發祥地之一。武都,即武陽(治今四川彭山東),是我國*早的茶葉集散中心。《僮約》是西元前五十九年的作品,距今已二○七○年。這表明隨著秦漢帝國的相繼建立,原產於西南的茶也沿著長江流域向東南拓展,作為飲料,日益流傳和推廣。武陽作為著名的茶葉集市和流轉中心,充分表明:作為茶原產地之一的蜀地,已有相當長時間的飲茶史了。因此筆者認為:茶的起源始於距今約近二千五百年的戰國時代。就其具體地點而言,學者又有云南、貴州、云貴高原或川西、鄂北等諸說,就其較大的地域范疇而論,似可概括為起源於我國西南地區。
總之,“荼”在古代文獻中是一個多義字,讀音也各不相同,有荈茗之含義的“荼”僅為其七項義符之一。又,歷來的學者多認為繼中唐以後,尤其是陸羽《茶經》行世以來,釋作檟、茗、茶的“荼”字才減去一劃成為“茶”字,此亦失考之言。不僅上述王褒《僮約》已作茶字,《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晉左思《嬌女詩》、王羲之書《蘄茶帖》早已作“茶”字,即上世紀以來出土的東漢茶具上已刻有“茶”字,晉、唐碑刻上亦已出現“茶”字。眾所周知,專用茶具總比茶飲略晚些問世,據陶瓷史專家頗為一致的研究成果認為,我國出土的茶具*早為東漢時燒造,亦可為上述戰國或秦漢茶起源說提供有力的佐證。
(三)
令人費解的是:迄今為止,無論文獻或考古,漢代以前尚無任何可以確證為茶的可信資料。王褒《僮約》為今存**早的茶事資料,雖僅有寥寥四字,卻又那麼成熟。無非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由於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大量先秦文獻已被毀滅,或是有些先秦古文字尚未出土或被釋讀,如迄今被釋讀的甲骨文字僅一千餘個,僅占已出土的甲文三分之一左右,但這種可能性畢竟太小。另一種可能則是西漢以前或戰國確實無茶。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田野考古,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絲綢、陶瓷、水稻及酒的起源問題已全可據以論定,唯獨茶,卻難覓任何蛛絲馬跡,豈非咄咄怪事!
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掘,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重大成果,其一、三號漢墓中出土有標“”及“一笥”字樣的簡冊、木牌及其已灰化的實物。湖南的考古學者周世榮先生將“”釋讀為“檟”,筆者不能無疑,遂求教於裘錫圭先生,得到裘先生親筆答復云:“這個字的右旁,與三號墓遣策中‘介冑’的‘冑’字十分相似,似可隸定為‘’,釋為‘柚’。”又說:“只可能是水果一類東西,而不可能是茶。”(裘文刊《朱德熙古文字論集》頁一二八;中華書局,一九九五)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耳杯上,書有“君幸食”、“苦羹”的字樣,周世榮先生還牽強附會將杯上之“苦”說成“苦荼”,即今之茶;“苦羹”,則釋為“以苦荼作為羹飲”,將這顯而易見的食具或餐具,隨心所欲地釋為“既可飲酒”的“茶杯”。這種曲解只能給茶的起源問題製造新的混亂,而絲毫無助於通過深層的學術討論而求得圓滿的結果。(參見拙文《關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物考辯二題》,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一九九七年*期)
今人類似的誤解充斥於茶學界的論著之中,因茶的起源問題有關我國的學術聲譽,有必要略作辨析。其一,所謂巴族貢茶於周武王。茶學界有一種流行已久的說法,稱周武王伐紂時,從征的巴族等向周王室貢茶,從而將茶的起源和貢茶之始上溯到西元前十一世紀。(陳椽《茶業通史》頁四一九,農業出版社,一九八四)實際上,這是對《華陽國志·巴志》中所載一段史料未能正確點讀、解釋而導致的誤解,任乃強先生是書校補本早已作出正確的解讀。
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淩殷人,殷人倒戈……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
任按:“以上《巴志總序》之首章,記巴國古史,是《巴漢志》舊文。於巴國本源未詳”。
其地,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
任按:以上“《巴志總序》第二章,述故巴國界至與其特產和民風。其述民風,時間性頗不明晰,大抵取材於譙周之《巴記》,通巴國地區秦、漢、魏、晉時代言之。”(引自《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一,頁四至六,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
《華陽國志》,晉常璩(約二九一——三六一)撰。引文*段,任注稱出《巴漢志》,此書亦常璩所撰。*段“武王伐紂”云云,與第二段所引貢物十八種(其中之一為“茶”),兩者乃判然不同的二事,顯然不能混為一談。
任注指出:兩段話所據史源不同,前者出常璩《巴漢志》,後者出譙周(二○一——二七○)《巴記》;兩段引文論述的對象不同,前者述巴之古史,後者記巴國疆域四至及其特產、民風;兩段引文所指時間也不同,前者指周武王伐紂時的牧野之戰(約西元前十一世紀),後者乃通指秦漢、魏晉時代而言之,兩者時差一千四百年之久。更重要的是:從征周武王伐紂者,其中並無巴族。常璩所云乃得之傳聞,不足置信。《尚書·牧誓》記載周武王伐紂前會師於孟津的誓師盟誓,從征諸族為庸、蜀、羌、髳、微、廬、彭、濮八族,當時僅為部落氏族而已。何有巴族、巴國?前輩學者認為:彭、巴雙聲,巴即可能為彭,彭在四川彭縣,春秋後已不見彭,而只見巴,且往往巴漢連用。(說詳《中國通史》第三卷*○三九——一○四○頁;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可見巴、彭即使同一族源,巴族始見於史料也已是春秋後之事了。故“巴”始見於《左傳·桓公九年》絕非偶然,此已是西元前七○三年,上距伐紂已四百餘年之久了。對《左傳》有精湛研究的楊伯峻先生指出:“巴國當在楚之西北,春秋之世,巴國可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附近,遷入夔門,則戰國時事。”楊先生還認為,巴國故城在江州,即今重慶市。(《春秋左傳注》*二四——一二五頁;中華書局,一九九○)可信史料揭示,以彭為巴,不過是一種附會,戰國後,巴才從鄂西向四川遷移。如果彭、巴同源,其遷移路線應完全相反。結論很清楚:巴師從征牧野之戰純屬子虛烏有,更遑論貢茶。
更重要的是:上引貢物十八種,實乃巴王舊所徴取其族民之物品,絕非巴向周武王所貢之物。其上所云四至地名據《漢書·地理志》所載,全為秦漢時地名,與任注所云十分吻合。其地為巴國全盛時的疆域,在今黔、鄂、川、陝交界之處。而巴國早就為秦統一時所滅,又何來“貢品”!我國歷*早的貢茶實乃始於晉溫嶠,“上表貢茶千斤,茗三百斤”。(見《政和本草》卷十三引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近年,有人走得更遠,在引了上述巴族向周武王貢茶之謬說後,竟隨心所欲地臆說為巴即“布朗族先民濮人部落,又將云南邦葳古茶樹的歷史前推至“三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全然不顧專家已論定的這不過是近千年前的古茶樹,這據年輪測定並不困難。為爭普洱茶的“正宗”地位,竟可以如此信口開河。(見《農業考古》一九九三年第四期*一二——一一七頁黃桂樞文)實際上,今存關於普洱茶的*早記載,當始見於唐·樊綽《蠻書》卷七,其云“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指唐銀生節度使司轄地,即今西雙版納自治州及思茅地區諸縣,正是普洱茶的產地。信口臆說,留下的只能是笑柄!
其二,《詩經》中的“荼”,今見七例,其義項有五,無一可釋為今之茶。原因很簡單,在《詩經》所反映的時代(約西元前十一世紀至前六世紀的五百餘
近二十年來,筆者在海內外師友的鼎力相助下,得到了數十種版本《茶經》的影印本或複印件,逐一進行了對校,結果發現:現存所有版本的《茶經》有共同的祖本——始刊於咸淳九年(一二七三)的《百川學海》本。即使是《百川學海》本《茶經》,筆者所見的也有十種之多,其中*重要的是兩種;一為傅增湘先生原藏、編入《百川學海壬集》的宋刊《茶經》;自陶湘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影印本出,即為海內外通行之本,今簡稱百川甲本。另一為現藏日本宮內省書陵部、編入《百川學海乙集》的古本,幸賴日本布目潮渢教授刊布于《中國茶書全集》(汲古書院一九八七年阪)而得見。今簡稱百川乙本。據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録》卷一一著錄,稱此本亦宋刊。《百川學海》凡一百種,一七九卷,宮內省藏本原缺五冊,約十餘種,有狩谷望之手跋。其目錄和編次,與明弘治十四年(一五○一)華珵刊本全不同。原藏沈陽東陵行宮、後為傅氏藏園所得之宋刊《百川學海》(缺九種),因首冊序目已佚,遂以明華珵刊本補之。宋本目錄每集十種,華本則多寡不一,編次完全不同;甚至宋、明本所收書也頗有異同。陶氏民國影宋本以華氏明本目錄充數,實乃不得已而為之。以百川二本逐字對校,發現異文三十餘處,除個别異體、俗體字之不同,及兩本均誤,但訛字有異(如《七之事》黃山君之「黃」,分别形訛作『青』;『責』)外,甲本是而乙本誤者凡十三處,乙本是而甲本非者十四處。這兩個百川本均可充作底本。但與四庫本對校,百川甲本是而四庫本誤者凡十七處,其中四庫本有避忌諱而臆改、刊誤者,真正校勘學意義上的舛誤就更少些。四庫本是而百川甲本非者則多達二十八處。也就是說,四庫本的訛誤衍脫要少一半。另有二十三處是四庫本與甲本同誤的,表明兩者肯定出於同一版本來源。否則,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相同訛誤。因此,選擇錯誤*少的四庫本作點校的底本。以上述三種百川本及民國十年(一九二一)上海博古齋影印明本《百川學海》本,作為主要校本。
大觀茶論
宋·趙佶
〔提要〕
《大觀茶論》,宋代茶書。一卷,宋徽宗趙佶(一○八二——一一三五)撰,是惟一由皇帝撰寫的茶書。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元豐八年(一○八五),宋哲宗趙煦即位,封其為遂寧郡王;紹聖三年(一○九六),進封端王。元符三年(一一○○)哲宗卒,因無子而由趙佶於柩前即位,向太后(神宗向皇后)權同處分軍國事;次年二月,始親政,改元建中靖國(一一○一)。崇寧元年(一一○二),起用蔡京為相,打着崇奉熙寧的旗號,開始大規模迫害元祐、元符黨人,正人端士為之一空,信用奸佞,國事日非。任用宦官童貫經略西北邊事,勞民傷財。改革茶鹽法,改鑄當十錢、夾錫錢,幾近無償掠奪。以“豐享豫大”相標榜,追求聲色狗馬,玩物喪志,窮奢極侈;崇奉道教,大修宮觀,為無益之費。任用朱勔、李彥等,置蘇杭造作局、京師西城所,搜刮民脂民膏,東南騷動,北方民怨,導致方臘、宋江起義。推行“聯金滅遼”的外交政策,招降納叛,乃自取敗亡的昏着。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在金軍鐵騎南下的危亡之際,下“罪己詔”,遜位於皇太子趙桓,是為欽宗。趙佶被改稱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在位二十六年,是歷史上有名的亡國昏君。其信用“六賊”為代表的奸佞,是自取敗亡的重要原因。次年,被兩路南下的金軍攻破京城開封。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徽、欽二帝及皇族、後妃、公主、官吏、內侍、技藝、工匠、倡優、妓樂等三千餘人被押解北上;北宋九朝積累的圖書文物、府庫積蓄被劫掠一空,掃地以盡。史稱“靖康之耻”。在經歷了長達八年的屈辱的俘囚生活,歷盡顛沛流離之苦後,於紹興五年(一一三五)四月,在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病逝。由於南北消息阻隔,紹興七年(一一三七),死訊才傳至南宋行都臨安(治今浙江杭州),追諡其為“聖文仁德顯孝皇帝”,廟號徽宗。其著作,有《御注老子》、《黃鐘徵角調》各二卷、《聖濟經》十卷、《御制崇觀宸奎集》等,多已散佚。
政治上昏庸已極的亡國之君趙佶,却有着非凡的藝術天賦。他精書畫,擅詩詞,流傳至今的書畫作品已是國寶級文物。獨創“瘦金體”,其花鳥畫也享有盛名。詩詞亦有一定造詣,尤其是在流離北國時的創作,頗具國破家亡的滄桑感,與南唐後主李煜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大量詩文創作流傳至今的已極少,《全宋文》、《全宋詩》、《全宋詞》多已輯錄。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特別重視文化事業,他好學嗜書,曾多次下令搜訪天下遺書,又仿太宗、真宗故事,抄刻後分藏太清樓、秘閣等處。他還創置書、畫、算學,主持修纂《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精于金石、文物收藏、鑒定。他不僅培養了大量文化、藝術人才,其本人才華橫溢、頗有建樹的創作,也在我國文藝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大觀茶論》是宋徽宗存世的惟一著作。宋·姚應績《郡齋讀書志·後志》(袁本)著錄是書書名為《聖宋茶論》,《通考·經籍考》沿用此名;但宋人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稱此書為《茶論》,撰于大觀(一一○七——一一一○)年間,未審何據?其序亦稱《茶論》,但是否徽宗自序,則頗可稽疑。陶宗儀編入《說郛》時,始定名為《大觀茶論》。全書約近三千字,首為序,分為二十目。對於茶的生長、栽培、採制、品質、烹點,尤其是分茶等茶藝及使用的茶具,均有深中肯綮的記述。是在蔡襄《茶錄》所記烹點法的基礎上,更全面的深化,充分體現了北宋末茶文化發展的水平。在歷史上首次載錄了點茶、分茶、鬥茶的必備茶具——茶筅,充分顯示了作者有很深的茶藝造詣和茶文化知識。對於白茶的偏愛,不只是他個人的嗜好,反映了北宋人的時尚。其烹點一節所論極為精彩。總之,《茶論》不失為宋代茶書的集大成之作。《茶論》僅存《說郛》兩本:宛委山堂本(下簡稱宛本)《說郛》(一二○卷),涵芬樓本(下簡稱涵本,又稱商務本)《說郛》(一○○卷)。就總體而論,兩本各有短長,但涵本經張宗祥先生手自校定,似較宛本為勝;但具體到各書而言,就難以一概而論,如《茶論》則宛本遠勝涵本。今以宛本為底本,逐句合校兩本,不專注一本,擇善而從。凡底本是而涵本誤者,一般不出校;但為保存兩本原貌概況,異文一概保留,有所取捨則在校記中說明。《古今圖書集成·食貨典》中收入的《茶論》,基本上同涵本,今不列為參校本。清康熙時汪灝等主編的《廣群芳譜》、陸廷燦編纂的《續茶經》引錄了《茶論》大半內容。從文字判斷,此兩本似亦從與涵本同一版本系統的明抄殘本轉錄,凡異文已寫入校記。還參校了《蘇軾詩注》、《宣和北苑貢茶錄》、《北苑別錄》等書中的個别引文。此外,《茶論》也有少量引用《茶經》之處,異同之處,均已寫入校記。對“銙”、“白茶”等內容,進行了必要的注釋。
大觀茶論
序
嘗謂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之〕求者〔一〕,其類不一。穀粟之於饑,絲枲之於寒,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歲時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二〕。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禀,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澹間潔〔三〕,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舉,海內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咸以雅尚相推從〔四〕,事茗飲。故近歲以來,采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咸造其極〔五〕。且物之興廢,固自有時,然亦系乎時之汙隆。時或遑遽,人懷勞悴,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用者,固久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競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莢笥〕之精〔六〕,爭鑒裁之(別)〔妙〕〔七〕。雖〔天〕下士〔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後人有不自知為利害者,敘本末,列於二十篇,號曰《茶論》。
地產
植產之地,崖必陽,圃必陰。蓋茶之性寒〔九〕,其葉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資陽和以發之。土之性敷,其葉疏以暴,其味強以肆,必資陰蔭以節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資茶之陰。)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天時
茶工作于驚蟄,尤以得天時為急。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時暘鬱燠,芽奮甲暴〔一○〕,促土暴力隨槁〔一一〕。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製,茶黃留漬〔一二〕,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為慶。
采擇
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汙〕熏漬,〔一三〕,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鬥品,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餘斯為下。茶之始芽萌,則有白合;既擷,則有烏蒂〔一四〕。白合不去,害茶味;烏蒂不去〔一五〕,害茶色。
蒸壓
茶之美惡,尤繫於蒸芽、壓黃之得失。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壓久,則氣竭味漓;不及,則色暗味澀。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黃,欲膏盡亟止。如此,則製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一六〕。
製造
滌芽惟潔,濯器惟淨。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熟〔一七〕,焙火惟良。飲而有少砂者〔一八〕,滌濯之不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過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長〔一九〕,均工力之眾寡,會採擇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過宿,則害色味。
鑒辨
茶之範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二○〕。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斂以實。即日成者,其色則青紫;越宿製造者,其色則慘黑。有肥凝如赤蠟者,末雖白,受湯則黃;有縝密如蒼玉者,末雖灰,受湯愈白。有光華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內備而表質者,其首面之異同,難以概論。要之,色瑩徹而不駁,質縝繹而不浮,舉之則凝結〔二一〕,碾之則鏗然,可驗其為精品也。有得於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又有貪利之民,購求外焙已採之芽,假以製造;研碎已成之餅〔二二〕,易以範模;雖名氏[采]制似之,其膚理、色澤,何所逃於鑒賞哉〔二三〕!
白茶
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非人力所可致〔二四〕。正焙之有者不過四五家〔二五〕,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銙而已〔二六〕。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二七〕,則表裏昭徹〔二八〕,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二九〕。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三○〕。
羅碾
碾以銀為上〔三一〕,熟鐵次之,生鐵者,非淘煉槌磨所成〔三二〕,間有黑屑藏於隙穴〔三三〕,害茶之色尤甚。凡碾為制,槽欲深而峻,輪欲銳而薄。槽深而峻,則底有凖而茶常聚;輪銳而薄,則運邊中而槽不戛。羅欲細而面緊,則絹不泥而常透。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鐵之害色。羅必輕而平,手不厭數,庶幾細者不耗〔三四〕;惟再羅,則入湯輕泛,粥面光凝,盡茶之色。
盞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三五〕。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三六〕;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三七〕。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三八〕,則茶發立耐久。
筅
茶筅以竹老者為之〔三九〕,身欲厚重,筅欲疏勁,本欲壯而末必眇〔四○〕,當如劍脊之狀。蓋身厚重,則操之有力而易於運用;筅疏勁如劍脊〔四一〕,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四二〕。
瓶
瓶宜金銀,小大之制〔四三〕,惟所裁給。注湯利害〔四四〕,獨瓶之口嘴而已。瓶之口〔四五〕,欲差大則宛直〔四六〕,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末,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速;有節而不滴瀝〔四七〕,則茶面不破。
杓
杓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過一盞,則必歸其〔有〕餘〔四八〕;不及,則必取其不足。傾杓煩數,茶必冰矣。
水
水以清輕甘潔為美〔四九〕。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品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五○〕,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汙,雖輕甘無取。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後用。
點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謂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為浹,又復增湯〔五一〕,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過〔五二〕,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雲霧雖泛,水腳易生。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轉〔五三〕,上下透徹,如酵糵之起麵〔五四〕,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五五〕。第二湯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綫,急注急止〔五六〕。茶面不動,擊拂既力,色澤漸開,珠璣磊落。三湯多寡如前〔五七〕,擊拂漸貴輕勻,周環旋復〔五八〕,表裏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稍〔五九〕,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六○〕,既已煥發〔六一〕,雲霧漸生〔六二〕。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六三〕,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六四〕,則拂以斂之。然後結〔浚〕靄凝雪〔六五〕,茶色盡矣〔六六〕。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六七〕,則以筅着居緩繞拂動而已〔六八〕。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六九〕,謂之“咬盞”。宜勻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錄》曰〔七○〕:“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
味
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七一〕,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七二〕。其味醇而乏風骨者〔七三〕,蒸壓太過也。茶槍,乃條之始萌者,木性酸〔七四〕;槍過長,則初甘重而終微澀。茶旗,乃葉之方敷者,葉味苦;旗過老,則初雖留舌而飲徹反甘矣。此則芽(胯)[銙]有之〔七五〕,若夫卓绝之品,真香靈味,自然不同。
香
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要須蒸及熟而壓之〔七六〕,及乾而研,研細而造,則和美具足〔七七〕。入盞,則馨香四達,秋爽灑然。或蒸氣如桃仁夾雜〔七八〕,則其氣酸烈而惡。
色
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天時得於上,人力盡於下,茶必純白。天時暴暄,芽萌狂長,采造留積,雖白而黃矣。青白者,蒸壓微生;灰白者,蒸壓過熟。壓膏不盡則色青暗,焙火太烈則色昏赤〔七九〕。
藏焙〔八○〕
數焙則首面乾而香減〔八一〕,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要當新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陸風濕之氣。焙用熟火置爐中,以靜灰擁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輕灰糝覆。良久,即置焙簍上〔八二〕,以逼散焙中潤氣,然後列茶於其中,盡展角焙之〔八三〕,未可蒙蔽,候火速徹覆之〔八四〕。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減。探手爐中〔八五〕,火氣雖熱而不至逼人手者為良。時以手挼茶,體雖甚熱而無害,欲其火力通徹茶體爾。或曰:焙火如人體溫,但能燥茶皮膚而已,內之濕潤未盡,則複蒸暍矣。焙畢,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緘藏之〔八六〕;陰潤勿開,〔如此〕終年再焙〔八七〕,色常如新。
品名〔八八〕
名茶,各以所產之地〔八九〕。如葉耕之平園〔九○〕、台星岩,葉剛之高峰、青鳳髓,葉思純之大嵐,葉嶼之屑山〔九一〕,葉五崇林之羅漢山、水桑芽〔九二〕,葉堅之碎石窠、石臼窠,(原注:一作穴窠〔九三〕,)葉瓊、葉輝之秀皮林,葉師復、師貺之虎岩,葉椿之無雙岩芽,葉懋之老窠園。〔諸〕葉各擅其美〔九四〕,未嘗混淆,不可概舉。後相爭相鬻〔九五〕,互為剝竊,參錯無據,不知茶之美惡〔者〕〔九六〕,在於製造之工拙而已,豈崗地之虛名所能增減哉!焙人之茶,固有前優而後劣者,昔負而今勝者,是亦園地之不常也。
外焙
世稱外焙之茶臠小而色駁,體耗而味淡,方之正焙,昭然可別〔九七〕。近之好事者,筴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蓋外焙之家,久而益工,製造之妙〔九八〕,咸取則於壑源〔九九〕。效像規模,摹外為正〔一○○〕。殊不知其臠雖等而篾風骨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中国茶书全集校证》方健汇编校证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