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因风的蔷薇》笑尘九子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因风的蔷薇》笑尘九子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笑尘九子,原名王笑尘,河南西峡人。爱读书,爱思考,出版有新诗集《为你煮好一生的青茶》、旧体诗词集《前世》(线装书局,2014)等。现任河南永润生态农林公司董事长。南阳市人大代表,高级农艺师。

【名人的书评】

《因风的蔷薇》是笑尘九子一部诗文集。全书共5辑,收录作品189篇(首),其中新体诗61首,旧体诗84首,散文随笔26篇,欧洲游记15篇,小说3篇。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凭借或清丽古雅的诗歌、或优美绵长的散文、或通俗诙谐的小说,向我们传达了他的人生信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整部作品仿佛是一幅幅作者人生经历的速写画,其味也淡雅,其韵也悠长,其理也深刻。

【因风的蔷薇的书摘】

在红尘里,微笑是金

王俊义

微信时代,微信就成了一个人的背叛。

没有人出卖你的行程,微信就出卖了你。

这几年,王笑尘(他爱用笔名笑尘九子)在哪里,他的微信就告诉我他所在的城市或乡村在哪里。

王笑尘的微信里,有很多是古体诗词,微信不但“告诉”了我们他的行踪,还“告诉”了我们他的情怀。

王笑尘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深厚的怀古情思。在这些情思里,你会看出,王笑尘的内心世界里深埋了三个人:一个是李白,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车过西安,王笑尘吟哦:“停车欲邀太白饮,忽记仙去独尽觞!”面对喧嚣的世界,王笑尘临窗而立,会冒出如此的句子:“莫道喧嚣累高士,太乙太白存一真。”王笑尘,钟情的是李白的浪漫倜傥。

冬日暮色沉沉,王笑尘行走于洛阳偃师,过邙山,他吟哦:“玄奘法杖今何在?杜甫诗章空生悲。”暮春落花朵朵,王笑尘拜谒偃师杜甫墓,生出无限感慨:“才盖盛唐空孤愤,诗传华夏满古今。”王笑尘,钟情的是杜甫的悲凉情愫。

清明时节,行色匆匆过绍兴,王笑尘吟哦:“江南自古多才俊,至今仍羡一放翁。”从鲁迅故居前坐乌篷船到沈园,见到幽廊下紫藤满垂,王笑尘看见陆游向自己走来:“八百年来鉴湖月,夜夜照影尽放翁。”王笑尘,钟情的是陆游的家国情怀。

一个带着古典范儿的王笑尘,自然就会徘徊在李白的浪漫倜傥里,杜甫的悲凉情愫里,陆游的家国情怀里。

王笑尘老家的名字很特别、很好听——走马坪村。

不知在哪个朝代,哪个人踏马走过,留下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这恐怕连王笑尘也不知道。

一个村庄是有灵性的,打马走过的人被一个村庄遗忘了,然而被王笑尘记住了。这之前,恐怕至少上千年;这之后,也不知道该是多少年。

被王笑尘记住的走马坪村,就是王笑尘的乡愁之地。

在王笑尘的诗歌里,能看到走马坪这个村庄的影子,一直跟随着王笑尘。

是一棵泡桐紫色的花朵,还是一株茱萸红色的果实?是一条清澈的山涧小溪,还是山冈上一朵缥缈的云彩?这一切,都被王笑尘演绎为自己的诗句。

很多人以为把鞋子上的泥巴抠掉了,自己就不属于老家的那个村子了。其实不是的,在心底,谁也抠不掉从会走路时就粘在鞋子上的泥巴。王笑尘在意识里不想抠掉自己村庄的泥巴,就是在远走他乡的日子里,他也会在诗歌里归乡。

仔细去读王笑尘的诗歌,会读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台湾诗人那种乡愁的味道。那些诗人是无奈地从大陆到台湾的,他们的乡愁隔着海水。王笑尘的乡愁是直接的,是自己挣扎着要走出故乡的,是可以触摸和返回的。因为王笑尘的村子就在车轮子上,想回走马坪,车轮子就带他回去。

现在说留住乡愁,就是留住一个古老的村落。其实,一个人的诗歌才是能留住乡愁的村落,一行就是一个老屋,一个词语就是一片青瓦。王笑尘的诗歌里,偶尔还能看到走马坪的老屋和青瓦。

乡愁与老屋青瓦有关,更与父母的坟墓在村子里的山冈上有关。

王笑尘父母亲的坟墓,在走马坪的山冈上。

清明,王笑尘回到走马坪,给父亲母亲上坟,点燃的纸钱,香火飘荡着乡愁。

中秋,王笑尘回到走马坪,把月饼摆在父亲母亲的坟前,饼香洋溢着乡愁。

特别是农历十月初一,鬼节,王笑尘会把油馍供放在父母的坟墓前,油馍的光泽张扬的,依然是乡愁。

从王笑尘的诗歌和散文里,都能找到王笑尘表达乡愁的直接方式。

让人动容的是,王笑尘到欧洲旅游,写的散文,时不时流淌出自己的乡愁。在欧洲的*大教堂里,王笑尘祈祷的时候,忽然想到了走马坪,忽然想到了一生操劳勤谨的母亲,睡在走马坪的山冈上——他就在教堂里为自己的母亲祈祷。

一个人不论走多远,仍记着乡村的母亲,记着母亲长满荒草的坟墓,就是记着乡愁。

能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写进诗歌里散文里,就是对乡愁的记载。

一个人的乡愁,是自己的财富。王笑尘把自己的乡愁装订在自己的书页里,这就是王笑尘的一笔财富。

王笑尘生在走马坪村,是父母亲十一个孩子里*的儿子,父母很是重视他。

在村子里,父母的重视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王笑尘为了生活得体面一些,就要走出走马坪。

走出村子的过程,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就如同《旧约》里的犹太人出埃及。

王笑尘的作品,有意无意地描写了自己的苦闷和奋斗,甚至有青少年时代不屈服的挣扎。

在王笑尘青少年时代的小说里,往往会看到那些挣扎的痕迹。时过境迁后,读王笑尘的小说,不但看到了王笑尘的青少年时代,也看到了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的青少年时代。那些带着泪水、汗水和血水的奋斗与挣扎,总是让人唏嘘不止。而回忆并书写这些苦闷和挣扎,也是王笑尘自己唏嘘不止的过程。

王笑尘*喜欢阅读的长篇小说是《平凡的世界》,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让王笑尘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一个农村的孩子,世界对于他是平凡的,生活对于他是平凡的,而要跳出平凡的世界,有的时候比撑竿跳高跳过十八米还要困难。可以说,在乡村有点志向的人,内心里都装着一个和路遥相同的梦,特别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农村文学青年,都是一个个小路遥。

王笑尘毕竟跳出来了,毕竟从那个叫走马坪的村子里跳出来了。今天读他那些苦闷时期的诗歌和小说,总会看到一个人总是在平凡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不平凡之处。尽管这种寻找和挣扎的过程是充满痛苦的,但王笑尘的寻找与奋争却总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用他的话说:峥嵘岁月,无怨无悔。

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为生活尽心尽力的人。王笑尘为自己的生活尽心了、尽力了,生活给王笑尘的馈赠与他的尽心尽力是成正比的。

王笑尘当下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或不想写出自己今天的生活和心境,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回望与品味。

他在回望之间,会看见一树落花和墙脚掉落的一枝蔷薇,会看见落雪的屋檐和暮春的紫藤,会看见渐行渐远的青春,会听见寺庙的晨钟暮鼓,会看见一片叶子诗意地栖居在树上,会看见秋风里低回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的鹳鸟。在看似平凡的世界上,诗意如同秋雨,在王笑尘的笔下弥漫和氤氲。

当然,*让王笑尘感慨的,还是那些让他回望再回望的童年:

多想再看看炊烟

多想再抚摸童年

因为转身

转身

已是中年

时间就是这样溜走的,在生活的奔波中,甚至在自己的一行诗句里。王笑尘在诗歌里,已经看到了时间的车辇在地平线上远行。因此,他有些孤傲和狂狷地说:“生活本就应如此畅快奔放。”

王笑尘的诗歌是慢的,生活是快的。这就是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王笑尘至今还有点儿民国时期的文艺范儿。

他的诗歌和散文,会让你看到他系着一条蓝色的围巾,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苏州或者上海,和他同行的是雨巷诗人——戴望舒。

文学是可以传染的,也是可以隔代传承的,犹如李白与陆游、杜甫与龚自珍、李贺与海子。哪怕你是*当代的人,写作的时候,你的身边或许站着的就是戴望舒和徐志摩。王笑尘就是如此:“五四”时期的文风深深刻在他的诗歌和散文里,唐诗宋词的永恒魅力深深刻在他的诗歌和散文里。

在青少年时代,王笑尘所能阅读的,被他记忆了,被他消化了;他写作的时候,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与记忆,在无意中帮助了他,滋养了他。

王笑尘的散文《千依故事》,带着泰戈尔那样淡淡的忧伤和凄美,也带着冰心“五四”时期散文的清丽和优雅,更带着当代文人琼瑶三毛的唯美与挚诚。从《千依故事》里,能读出王笑尘内心*柔弱*纤细的那一部分,也能读出王笑尘内心里隐藏的斜风细雨式的温暖,读出尽管三春过去草长莺飞之后,蔷薇落地被捡起来时的那份温存与缘分,更能读出戴望舒在雨巷里行走时带着惆怅与迷失般的温柔。而这些温暖、温存和温柔,使王笑尘的散文有了醇厚的温情与禅意。

读王笑尘的散文《千依故事》,你才理解世界上的万丈红尘里,还有另一个禅意的、不一样的王笑尘。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能理解的,多少年、多少代,王笑尘也理解了。飞过蔷薇的风和鸟鸣,无缘无故的黄庭坚理解了,后来无缘无故的王笑尘也理解了。

过去的王笑尘,是个风尘仆仆的王笑尘,是个匆匆忙忙的王笑尘,对于黄庭坚这样很静很禅的句子,王笑尘的理解也可能是匆忙的。到了今天,风尘仆仆之后,王笑尘能够找点儿时间坐下来,想想黄庭坚的诗句,也是很纯粹的。

现在,王笑尘生活在红尘里,对于尘世上的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是,能在万丈红尘里,拈花一笑,或是微微一笑,也是王笑尘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在红尘里打拼之后,还能坐下来写文学的诗歌、小说与散文,也是一种微笑着生活的态度。

在红尘里,微笑是一块金子。王笑尘能在商旅生涯里微笑,是一种机敏和智慧;能在文学的殿堂里微笑,是一种从容与情怀。

王笑尘拥有了这样的微笑,就拥有了自己生活里金子的基因。这样的生活与生命,是不会贬值的。

此七节,谨为序。

2016年11月7日农历丙申年立冬日

于西峡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因风的蔷薇》笑尘九子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