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单行道》瓦尔特·本雅明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单行道》瓦尔特·本雅明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zui后一位知识分子”,文学家,哲学家,藏书家,现被称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早年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在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终止了对学院生涯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巴黎,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被迫在法西边境自杀。代表作有《单行道》、《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

译者王涌,上海市人。法兰克福大学艺术学硕士和博士,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博士后,在欧洲德语国家留学,工作十年有余,深谙德语文化。除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专著外,在国内出版有译著《抽象与移情》、《解释的有效性》、《爱之诱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编辑推荐】

阿多诺写道:“本雅明首次在1928年出版的《单行道》一书并不像人们粗粗翻阅时所想象的那样是一本断想集,而是一本意象集。”书中意象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如加油站、中国古董,甚至梦境等。作者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的处理并非简单的堆积和罗列,而是推翻固有的概念思维,深入事物的本质,以探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书中含有格言、笔记和杂感等各种形式,它的语言晦涩、寓意深邃,往往令人反复咀嚼思之再三仍不得要领。当然,作者有时也幽默得让你捧腹;有时也一目了然,让你兴趣倍增;有时也勾起你的童年回忆,让你感慨不已。

【名人的书评】

《单行道》是本雅明的名作之一,是一部品位极高的、经过升华的意象集,是作者对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文学、政治和社会等许多领域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晶。他的句子好像不是以通常的方式写出来的;它们不需要。每个句子写出来就好像是第一句,或*后一句。本雅明所关注的这些事物已随着时间而逝,但是本雅明的思想却仍然新鲜,对当今世界的学术、思想界依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让每一位自视为是文艺青年的读者,至今仍为之着迷,想要一探究竟。

【单行道的书摘】

本雅明的特点应该在救赎:现代人及其生活境遇有着太多的遗憾和偏误,而且往往不经意,所以需要救赎。就《单行道》这本书来看,显出其特点的首先在救赎方式。书中,本雅明抛开了由概念去引导和推断的思想方式,毅然采取了回归思想本身的象思维。这不是单纯回到形象上,更不是用形象去例释,而是让思维回归其本然境地:对事情本身的断定。在本雅明心目中,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失去了自主判断的能力,表面上,谁都在判断,而且每天作出的判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是,那早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断定,早已不是来自对对象本身的思维,而是在依循可公约的东西在推断。思维本来是人面对实事进行的判断活动,而在现代社会,由于追求效率和速度的缘故,往往变成了不是研读该对象本身,而是凭借一些类似法则或他人经验而来的断言。用可公约的东西去对待特指对象,不仅带来误区,而且使人走离思维的本然境地(研读实事),甚而失去思维或判断能力。现代人逢事就用可公约的概念,用他人的经验,去推导,去验证,而不去进行自主判断,就是这种失落的体现。本雅明洞察到这一点,于是写了《单行道》。一本思想著作,没有了判断可以依循的任何概念和观点,只有一幕幕实情,一幕幕景象。对此,阅读只能启动自己固有的判断力,去研读去断言。因此,《单行道》不是一本断想集,它不是用思想的残片去启发被遮蔽的思想,而是直接将思想的材料------意象(思维图像)放在你面前,让你的精神活动回归思维本身,回归判断本身。读懂了,说明你在进行自主判断,读不懂,必定是你自主判断力中哪里出了问题,往往还在用既存观念在推导。当然,《单行道》一书的意义并不单纯在它特异的写作方式,并不单纯在重铸现代人多少有所失落的自主判断力,书中展现的思维材料都是意象,都是有特定内容指向的。就这些指向所涉及的面而言,大多集中在鞭挞现代生活人文内涵的失落,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方面,也有两性,婚姻,交友等个人生活方面。而且这些失落往往是不经意的,是现代人往往没有意识到的,本雅明的思想救赎就是将这些不经意的失落展现出来,以激起修复生活的努力。所以,《单行道》的意义应该是双向的,它既在挽回现代人日益失落的自主判断力,又在提醒现代人很少意识到的意义失落。不管怎样,二者都在救赎。理论的努力,思想的意义可能莫过于这样的救赎。

加油站

眼下,对生活的建构早就不受信念而很大程度地受着事实的左右,而且那是些几乎还从没有成为过信念基础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文学活动便不可能指望在文学范围内发生——更确切些说,这其实是文学平庸的通常表现。具有意义的文学效应只会在行动与写作的严格交替中产生,它必须在传单、宣传小册子、杂志文章和广告中培育出一些不显眼的形式。与书籍精致而千篇一律的姿态不同,这些形式更能在活生生的社群里产生影响。只有这种即时的语言才是应那一时刻而生的。观念对于社会生活这部庞大机器来说好比机油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人们并不是站在涡轮机前用机油浇它,而只需往看不见但必须知道的铆钉接口里注入一点点机油。

早餐室

有个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告诫说:不要在第二天早晨空着肚子讲述昨晚的梦。此时,醒来的人实际仍然还处于梦的魔力控制之下,也就是说,洗漱只是唤醒了身体的表面和它的外在运动机能,而梦的幽暗阴影却并没有逝去,即便在早晨洗漱过程中,它依然留在更深层。实际上,它紧紧黏附在人刚醒来时的孤寂中。不想与白天接触的人,不管是怕见人,还是为了内心的宁静,都不想吃东西,而且都鄙视早餐。这种人以这样的方式来躲避夜间与白天这两个世界的更替,而这种躲避只有驱散了梦的阴影才有意义,不管是用早晨专心致志的工作还是用祈祷去驱散,否则,就会导致生活节奏的混乱。依此看来,讲述梦的内容就很可能带来灾难,因为,与梦中世界依然处于若即若离状态的人通过叙说出卖了这个世界,他必然会遭到报复。用更现代的话说,他出卖了自己。他不再需要幼稚的做梦来保护。他由于不假思索地触摸了他的梦而泄露了自己,因为梦的内容只有从彼岸、只有在光照的白日才能凭依梳理过的记忆来讲述。梦的这个彼岸只有通过另一种净化才能达到,这种净化与洗漱类似,但又与之完全不同。它发生在胃部。空肚子的人讲述梦时,仿佛在说梦话。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单行道》瓦尔特·本雅明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