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平民大律师》邱苏滨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平民大律师》邱苏滨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邱苏滨,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市作家协会主席。

创作体裁涉猎小说、散文、电视剧、报告文学等。主要作品有:电影《魅妆》,电视连续剧《啊,中学生》《离婚女子驿站》《雨城平常事》等。有数十篇中短篇小说、散文在各级报纸杂志上发表。长篇小说《喜连成》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第四届吉林文学奖。与人合作改编自《喜连成》的广播连续剧《牛子厚与喜连成》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编辑推荐】

该作品为长篇报告文学,是一部成熟并具有独特文学视角的文学作品。以中国好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申报者修保为主人公。几十年来,他以平民律师的身份,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普通百姓奉献他的精力和财力。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职业律师的道德情操和良心,围绕他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许多感人而且震撼人心的故事,可歌可泣可读,而且可信。作品着力于挖掘主人公及其他身边的爱心人士的精神品质,打破写先进典型的传统套路,用一个又一个生动而感人的生活细节,塑造真实的主人公形象。并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德、善、义等价值元素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脉络。

【名人的书评】

★作者为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市作家协会主席,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年。作者为写这部报告文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从收集资料、实地采访、与主人公共同工作、召开座谈会等,本书是一部成熟并具有独特文学视角的作品。

★真实再现了中国好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全国著名大律师修保以平民律师的身份,捍卫法律尊严,为民请命,维护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为律师事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本书打破写先进典型的传统套路,用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催人泪下的生活细节,塑造真实的主人公形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德、善、义等价值元素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脉络。

【平民大律师的书摘】

引  子

在动笔写这部纪实作品之前,我一直犹豫。我在虚构写作还是纪实写作之间徘徊,不是怕把握不住文体,而是怕把人物写虚了,说白了是怕读者怀疑人物的真实性、可信性。凭人格还有一个作家的良知来说,当我确定要写这样一部纪实作品之时,我保证写的都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问题是,我的主人公在当今这个社会其实属于另类,所作所为令人难以置信,若是心胸偏狭之人更是无法理解。这就容易让人怀疑作者是否虚饰和编造。我的担心不无缘由。有关律师题材对于一个写作的人来说太有吸引力,尤其我还是写小说的,而且是搞戏剧出身,我擅长虚构,擅长想象,也擅长夸张,若写小说或者电视剧发挥起来自然会引人入胜。但在我接触了我的采访对象,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跟随他一起出庭办案,一起接待上访户,一起走访普通民众,亲眼看着他的为人处事、脾气秉性之后,我发现我根本不用虚构,他的身上有太多精彩的故事,是我难以想象出来的;他的经历中有太多的戏剧性是我无法编织出来的;还有,他的心态、情感如此丰富是我穷尽笔墨也不能诠释完备的。

所以,除了保证行文流畅、耐读,表述准确,别写病句,少出笔误之外,我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和虚饰,我只真实地记录,然后如实地展示,平实地描述。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带你去认识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

我首先得告诉你他是谁。他叫修保,是一名律师。他的自然情况,可以上网查询。在百度上输入“修保律师”,立即与这个名字有关的信息扑面而来目不暇接,由此可见他的知名度。浏览这些条目会对他有个大致的了解,我相信已经足够引起你进一步认识他的兴趣,那么我告诉你如何能找到他。

修保是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该律师所位于吉林市的一条老街上。吉林市曾经是吉林省的省会,往更远了说,清朝的时候它曾经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专设了吉林将军衙门,所辖地区辐射东北地区,包括今天辽宁省的部分地区。当然这都是历史。现在它只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是全国*一座省市同名的城市。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这座城市的特殊和古老。这座城市曾经有过很多传奇故事、传奇人物,暂且不去说它,还是说修保和他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所在的这条叫作北京路的街道曾经是这座城市的主干道,从火车站始发的1路公共汽车就穿行在这条街上,可见这条街的历史和重要。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延,老街已经不再是主干道,但它仍然是这座城市的重要通道,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市中心医院、市实验小学等许多重要单位和部门都在这条街上,古老却依然繁华的商业街也离此不远,而且向南穿过一条胡同,走上五六分钟,便能看见著名的松花江了。

我的描述,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了你保民律师事务所的位置。对于本地人不用多说,就是外地人来了,按图索骥也会很容易找到。事实上也真的有很多外地人专程来到吉林市,他们慕名而来,带着各种各样的案情、各种各样的诉求、各种各样的心态,找保民律师事务所,找修保律师。

保民律师事务所所在的楼房是一幢老楼,没有一丝现代高楼的气派和时尚。进了楼门,沿着狭窄的楼道走上三楼,每个缓台都醒目地挂着一块牌匾,书写着保民律师事务所的宗旨:“诚信执业,勤勉尽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中国律师的神圣职责。”进到大厅接待处,正面醒目处悬挂着一个牌匾,上书“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全国文明单位”,这是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颁发的,牌匾起着广而告之的作用,更有着一种心理慰藉。因为每一个因事走进来的人,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他们大多是遇到了天大的难题才来求助,但凡自己有一点能力也不会来找律师。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宁愿相信组织、相信政府、相信人情、相信金钱也不愿意惹上官司,但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在四处奔走求告无门的时候,才会想起法律,于是,有的主动有的被动,他们走进了律师事务所,走近了律师修保。

*章 平民律师:从上访之路走来

作者手记:

若从1906年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主持拟定的《刑事民事诉讼法》,*次专列“律师”一章算起,中国有真正职业律师的历史满打满算也才是一百多年间的事。这期间历经清末、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虽历朝历代都有关于律师的法条出台,律师制度也一步步完善,但中间的起起落落业内人都一清二楚。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律师制度已是有了完备的法律支撑,但由于长期的“法大还是权大”“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律师这一行业的曲解、误解甚至别有用心的理解,使得律师制度虽有法可依,却并未真正从法律意义上得到执行。到了1957年,中国的律师制度终于在一片“资本主义专有”“丧失阶级立场”“替坏人说话”等喧嚣声中夭折。个中曲折和多舛的命运不是本文的写作任务,恕不赘述。我只想交代出一个时代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从“文革”阴霾中走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清洗着满身的尘埃,一边唱响了改革开放的前奏曲。尽管旋律还不够完整完美,但创作者和歌者却都是心潮澎湃,那久已被压抑的激情一旦找到释放的出口,便如潮水般浩荡奔流。但其时,正是新旧交替的节点,历史遗留与现实矛盾的碰撞,传统观念与创新思维的博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杂,信仰迷茫与人生价值的纠结,人心不古与道德重建的挣扎、人权意识与自由民主的交集等等,构成了社会的万千气象。时代从来没有过这般的激情澎湃,社会从来没有过这般的光怪陆离,而生活也从来没有过这般的诡异多变……彼时彼刻,建立一个法治国家,用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改革开放的中国这条大船顺利航行,已成为*层和全社会的共识。于是,旧有的法律被重新修订补充,曾经被搁置的法律又再次拾起加以完善,一部部适应新时期、新生活的新法律相继出台,一个法治国家的框架已经构建成型。当人治与法治、情与法、权与法、法盲与枉法的杂糅撞击已成为撕裂国家法律体系的魔爪时,除了国家在政治体制的改革中不断重力推进之外,一部具有保障法律有序实施的《律师法》的重新拾起和修订,已是迫在眉睫。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该条例是当代中国*部有关律师制度的“基本法”,它规定了律师的性质、任务、职责和权利、资格条件及工作机构,于1982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7月5日至7日,*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并正式成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这个时候,修保还不是律师,甚至,他还不知道律师是何物。

*节 堂姐被杀了,公理在哪儿?

1980年,二十五岁的修保只是吉林市红阳煤矿基建队的一名工人,正奔波在上访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走进省城,走进京城,他要为自己的亲人讨个公道。

修保的堂姐修凤云被杀害了。杀人者竟是她的丈夫张泽东,他们结婚十七载,育有二子一女。刚结婚时张泽东还只是个工人,自从当了技术员之后,他自视地位提高了,只是普通家庭妇女的妻子已经配不上他,便开始喜新厌旧,千方百计地逼着修凤云离婚,打、骂,各种不堪的羞辱,已是家常便饭,甚至竟残忍地用菜刀将修凤云右手的无名指剁下了一节。修凤云是个传统的农家妇女,她勤劳善良,朴实敦厚,视家庭和儿女为自己的生命。没有了家,她的生命和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她宁愿将就这个已经没有了爱和一丝感情的丈夫,只要能守在儿女身边,守住这个家。何况,那个时代的中国世俗观念中,离婚还是个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事情,尤其作为女人,一旦离婚,不管理由是什么,过错在哪方,都要承担被人非议、蔑视、嘲笑的后果,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那是一种无形的重压。修凤云害怕这个局面,她没有那么强的承受力,但她有耐力,有毅力,妄想靠着自身的柔韧来缓解丈夫施加给她的重击。她只是想不明白,结婚十七载的丈夫怎么会变得如此丧心病狂?完全不念及多年的夫妻情分,也不顾及儿女的感受,这还是当初定亲时还有结婚时那个让人觉得可以依赖、可以信任的丈夫吗?人都是怎么了?这个世道怎么了?我没做过亏心事没有非分之想,只想相夫教子老老实实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老天为什么要惩罚我?修凤云百思不得其解,她一个普通女人没有那么宽敞的胸襟,她不会往开了想,除了向人哭诉,便是自己憋屈。终于,她那根多年绷得紧紧的神经被撑断了,修凤云精神失常了。而此时的张泽东竟然没有半分的收敛,连起码的为人之道都不顾及了。法律规定精神病人不能离婚,张泽东为达到目的,更加地不择手段了。

张泽东*后一次对妻子如何施暴没有人看见,绝命的修凤云已经无法向人们哭诉她受到了怎样的摧残。修家的亲人们看到的修凤云已陈尸太平间,七窍流血遍体鳞伤,其状惨不忍睹。而尸检报告更报出一个令人瞠目的鉴定结果,修凤云的喉咙里竟然塞着一个三公分大的纸团。可以想象,当百般殴打、折磨都无法让修凤云咽下*后一口气时,张泽东将贴在门上的画纸撕下来,塞进了修凤云的喉咙。这致命的一招,已非常人能想出来,只能说,此时的张泽东已完全丧失了人性。

杀人后的张泽东并未有一丝的忏悔,竟然到医院以修凤云病亡为由让医生开具火化证明,幸亏那是一位有心而且正直的医生,他及时报了案。张泽东被抓捕归案。

愤怒的亲人和邻居们恨不得将张泽东撕碎,但理智告诉他们,要相信法律。杀人偿命,古之天理。法医的鉴定,确凿的证据,证人的证言,还有张泽东漏洞百出的辩解,让人们毫不怀疑一纸判决书下来,等待张泽东的只有一个结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然而,判决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判决书上赫然写着:

经查被告人张泽东,肆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已构成杀人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百三十二条规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刑期自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止)。

那个时期全国正在进行所谓的“严打”,连抢个军帽或者所谓的流氓罪都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而对张泽东杀人案,在没有任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理由的前提下,法院竟做出了这样的一纸判决,显然无法让人信服,死者的亲人们更是震惊和愤怒。而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张泽东竟倚仗着“朝里有人”,不服判决提出了上诉。由于公诉机关没有抗诉,所以二审法院又维持了原判。修家人知道这个判决不公,他们猜想哪道环节出了差错,可是法律没有赋予被害人家属上诉权,修凤云的父母只是一对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痛不欲生也唯有哭天喊地。修保的父亲修文明是小学教师,也是修凤云的叔叔,他为被害的侄女修凤云写了申冤书,递交给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修家人想来,只要法官们能认认真真地听他们的陈述,只要法官们能平心静气地梳理案件的前前后后,就会有一个正常的判断,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平民大律师》邱苏滨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