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山随笔》方永航 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北山随笔》方永航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方永航,“70后”。浙江兰溪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语文老师。现居浙江金华。

【编辑推荐】

《北山随笔》:“最牛语文老师”的诗意与情怀《北山随笔》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方永航,是一名平凡又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因为他的才情、哲思,他颇为犀利的论点,他富有激情的表述,从而被学生称为“最牛的语文老师”。在他新书《北山随笔》的序言中,有一段话写得颇好:我们所有的喧哗与躁动,我们的悲怆与激情,在时间的河流里都终将消解。我们孤单着,却也美丽着,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人的尊严,同时告诉我们在生命虚无之中如何寻找到人生的丁点意义。

【名人的书评】

被学生称为“*牛语文老师”的方永航老师的散文集。诗歌、趣史、哲思、美景,信手拈来,文采斐然。读之思之,受益匪浅。

【北山随笔的书摘】

如果你想找回属于你的幸福,尽量做到两点:一是简单生活,简单就是快乐,铭记不选就是选择、放弃就是拥有的哲理;二是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试着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样你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拥有一座森林边的“小木屋”不是谁都能轻易实现的梦想,我们绝大部分的俗人只能在喧嚣而浮躁的尘世间寂寞地活着,而我们唯一有把握做到的就是让自己的心灵丰富起来感情细腻起来,然后像一颗鲜艳欲滴的樱桃静静地美丽在月光朦胧的晚上。文学究竟有没有意义(节选)1说实话,现在要我出一本书的话,最困惑的问题是以何种样式的文体来表现:散文集还是哲学作品或者小说。这困惑让我头痛。博客中写了不少文章,都是随心所欲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缺少逻辑性的线索,最多前后之间加上点过渡用语,就如同砖块的叠加,顶多中间涂抹点水泥。也想过寻找一个大话题,下边类似的内容放在一起,小标题不要了,冠以1,2,3的阿拉伯数字,模仿黑格尔的《小逻辑》的样式,我觉得这样的形式是挺能唬人的。散文集的样式最简单,和市场上大部分的散文书差不多,编写这样的书不需要花多大力气,读者看起来也一目了然,但我总觉得有些不“深刻”,而且少了点作为书本的气势。小说哲学化或者哲学小说化可能是正确的选择,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都很值得我们去参考模仿。所以我现在又有了第三种想法:用“小说”的躯壳去体现哲学思考以及一些人间见闻。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跳出“作者”自己,借助小说人物来“说”一些作者不敢说的话、“做”一些作者不愿做的事。或者还可以虚化出几条线索,有虚有实,虚虚实实,作者想说想做的事情都由小说人物去勇敢地完成。叙述不多,议论不少,我想这样的小说会显得有点怪异,它不一定好看,但它引人思考,同时比纯粹的哲学作品多了一层俏皮与幽默,也比纯粹的散文集多了一层沉重的思考。其缺点或许就是这些“优点”本身:显得油滑与晦涩。中国这样的小说其实也不是没有,比如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既有李靖和红拂夸张离奇的叙述,也有今人“王二”站在边上时不时地插科打诨——而这“王二”与作者何异呀。这样的小说有些魔幻色彩,似乎不太严肃,太随心所欲了,典型的“借尸还魂”,借历史人物来阐述作者的思想罢了。然而我又想了想,我似乎学不起王小波那样的写作态度,我总摆脱不了一个老师的假正经,正面说是不能忘记教育学生的责任,贬义说就是虚伪。老师是相对“虚伪”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这种犹犹豫豫、投鼠忌器的性格。陈寅恪找到了“柳如是”这个人物,王小波找到了“红拂”,一是他人的传记,一是虚构的小说,可见所有文学样式的本质都直指人心,都是传达作者的人生思考。我想,如果我也能找到一个“抒情主人公”来替我发言,把我文章里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那真的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只是这需要我花费大力气,有重起炉灶的艰苦。2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背上总是压着一些负担,这些负担让我时常有些猝不及防,而大男人无法像女孩子一样将悲哀显露在脸上。在我彷徨四顾无所适从时,就会有意识地看书或写作,还好,我可以写作,写作竟然成了我疗伤自救的办法,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这也算是无心之得了。文章有文体之分,尽管各类文体都可直指人心,但最近我又以为散文最适宜个人情绪的宣泄。小说是“别人”的故事,最近,我似乎没有耐心将陌生人的故事看下去,也许自顾不暇的缘故。写小说本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想小说家无非是在唤醒自己的记忆,欢乐或者痛苦并不重要,模糊或者清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其实就是小说家的另一个心灵世界——虚无缥缈却刻骨铭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好的习惯,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动笔,却已经让自己有意地沉浸到了一种忧伤的情绪之中,这让我时常莫名地伤感。我总希望能够在一部作品之中将人生的喜怒哀乐都写尽了,同时也能在这样的文字之中给予他人以完成生命的自我救赎,而这,即使是长篇小说也很难包含殆尽。也许正是这样的认识,致使我对一些小说作品没有足够的毅力去细读,而总是随手翻翻,浏览了一下也就过去了。我越来越对“别人”的虚无人生不以为意,觉得它们很难将我从困境中拯救出来,这也许正是我对那些世界经典名著也并不青睐有加的原因——可见我是一个对生活十分苛刻的人。那么,现在似乎可以说到“文学的意义”之类的话题了,只是这话题有点大,似乎不是我所能够写的。只有那些大作家才能说出一些所谓的“意义”,但在这里,我也想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文学的意义还是属于灵魂的范畴,属于“无用”的东西,但就是这“无用”让我们思考如何活得有尊严,好使我们有了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文学是蛊惑人心的“魔鬼”,只是这样的魔鬼可以让世界走向更完美,尤其是让人明白何以成其为“人”,否则我们来这人世间白白地走一遭真的有点不太甘心。更何况,“有用”“无用”是相对而言的,老子就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仔细思考一下,会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子这句话出自《老子十一章》,整段文字这样的:“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段文字说得蛮有气势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捏陶土做成的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了“有”,“无”也就失去了根本,而没了依托,一切只是空话;反之,没有了“无”,“有”就发挥不了作用,就会陷入困境。然而,我们人性的弱点往往注重“有”的拥有,而对“无”不屑起来,最后难以走远。文学就是生活中的“无”——其实,所有的事情莫不如此,当深思。

……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北山随笔》方永航 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