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初心:你我都是前行的路人》张晓风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张晓风,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居台湾。著名散文家。被台湾地区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为著名。其散文创作初期的作品,文字清新,世界澄澈;中期的散文则大气辽阔,是“亦秀亦豪”的“淋漓健笔”;其后的作品更着眼于家国情怀和人间百态,饱含对生命本身的赞许和尊重。
本书精选了张晓风关于自我认知和生命本体体悟等方面的经典散文。分为我有一个梦、我喜欢、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在、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初心六个小辑,收录了《我喜欢》《不朽的失眠》《有些人》《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在》《种种有情》《初心》等名篇。张晓风是著名散文家,她的散文亦秀亦豪、亦庄亦谐、亦古典亦现代,她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于凡俗尘世的种种琐碎中,自然、由衷地发现人性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进一步发现人生的种种有情,人世的种种可爱,生命本身的珍贵无比。有多篇作品入选大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国台湾中学教科书,近二十篇文章被选作大陆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华语散文中广受欢迎的大家作品。
1张晓风暖心之作,以慈悲心悦纳世间的千般苦难。不管你在这趟尘世之旅怎么历尽千帆,回望来时路,你依然清晰记得那颗赤子之心。愿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描容
1
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了搭早晨七点的车去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不料闹钟失灵,醒来时已经七点了。
我跳起来,改去搭飞机,及时赶到。管理处派人来接,但来人并不认识我,于是先到的朋友便七嘴八舌把我形容一番:
“她信基督教。”
“她是写散文的。”
“她看起来好像不紧张,其实,才紧张呢!”
形容完了,几个朋友自己也相顾失笑,这么一堆抽象的说辞,叫那年轻人如何在人堆里把要接的人辨认出来?
事后,他们说给我听,我也笑了,一面佯怒,说:
“哼,朋友一场,你们竟连我是什么样子也说不出来,太可恶了。”
转念一想,却也有几分惆怅——其实,不怪他们,叫我自己来形容我自己,我也一样不知从何说起。
2
有一年,带着稚龄的小儿小女全家去日本,天气正由盛夏转秋,人到富士山腰,租了匹漂亮的栗色大马去行山径。低枝拂额,山鸟上下,“随身听”里播着新买来的“三弦”古乐。抿一口山村自酿的葡萄酒,淡淡的红,淡淡的芬芳……蹄声嘚嘚,旅途比预期的还要完美……
然而,我在一座山寺前停了下来,那里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由不得人不看。告示上有一幅男子的照片,奇怪的是那日文告示,我竟也大致看明白了。它的内容是说,两个月前有个六十岁的男子登山失踪了,他身上靠腹部地方因为动过手术,有条十五公分长的疤口,如果有人发现这位男子,请通知警方。
叫人用腹部的疤来辨认失踪的人,当然是假定他已是尸体了。否则凭名字相认不就可以了吗?
寺前痴立,我忽觉大恸,这座外形安详稳镇的富士山于我是闲来的行脚处,于这男子却是残酷的埋骨之地啊!时乎,命乎,叫人怎么说呢?
而真正令我悲伤的是,人生至此,在特征栏里竟只剩下那么简单赤裸的几个字:“腹上有十五公分疤痕”!原来人一旦撒了手,所有人间的形容词都顿然失效,所有的学历、经验、头衔、土地、股票持分或勋功伟绩全都不相干了,真正属于此身的特点竟可能只是一记疤瘢或半枚蛀牙。
山上的阳光淡寂,火山地带特有的黑土踏上去松软柔和,而我意识到山的险巇。每一转折都自成祸福,每一岔路皆隐含杀机。如我一旦失足,则寻人告示上对我的形容词便没有一句会和我平生努力以博得的成就有关了。
我站在寺前,站在我从不认识的山难者的寻人告示前,黯然落泪。
3
所有的“我”,其实不都是一个名词吗?可是我们是复杂而又啰唆的人类,我们发明了形容词——只是我们在形容自己的时候却又忽然词穷。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岂是能用三言两语胡乱描绘的?
对我而言,做小人物并没什么不甘,却有一项悲哀,就是要不断地填表格,不断把自己纳入一张奇怪的方方正正的小纸片。你必须不厌其烦地告诉人家你是哪年生的,生在哪里,生日是哪一天,(奇怪,我为什么要告诉他我的生日呢?他又不送我生日礼物)家住哪里,学历是什么,身份证号码几号,护照号码几号,几月几日在哪里签发的,公保证号码几号。好在我颇有先见之明,从*天起就把身份证和护照号码等一概背得烂熟,以便有人要我填表时可以不经思索熟极而流。
然而,我一面填表,一面不免想“我”在哪里啊?我怎会在那张小小的表格里呢?我填的全是些不相干的资料啊!数据加起来的总和并不是我啊!
尤其离奇的是那些大张的表格,它居然要求你写自己的特长,写自己的语文能力,自己的缺点……奇怪,这种表格有什么用呢?你把它发给十年前的李登辉,他就会承认自己的特长是“做总统”吗?你把它发给梁实秋,搞不好,他谦虚起来,硬是只肯承认自己“粗通”英文你又如何?你把它发给甲级流氓,难道他就承认自己的缺点是“爱杀人”吗?
我填这些形容自己的资料也总觉不放心。记得有一次填完“缺点”以后,我干脆又慎重地加上一段:“我填的这些缺点其实只是我自己知道的缺点,但既然是知道的缺点,其实就不算是严重的缺点。我真正的缺点一定是我不知道或不肯承认的。所以,严格地说,我其实并没有能力写出我的缺点来。”
对我来说,*美丽的理想社会大概就是不必填表的社会吧!那样的社会,你一个人在街上走,对面来了一位路人,他拦住你,说:“咦?你不是王家老三吗?你前天才过完三十九岁生日是吧?我当然记得你生日,那是元宵节前一天嘛!你爸爸还好吗?他小时顽皮,跌过一次腿,后来接好了,现在阴天犯不犯痛?不疼?啊,那就好。你妹妹嫁得还好吧?她那丈夫从小就不爱说话,你妹妹叽叽呱呱的,配他也是老天爷安排好的。她耳朵上那个耳洞没什么吧?她生出来才一个月,有一天哭个不停,你嫌烦,找了根针就去给她扎耳洞,大人发现了,吓死了,要打你,你说因为听说女人扎了耳洞挂了耳环就可以出嫁了,她哭得人烦,你想把她快快扎了耳洞嫁掉算了!你说我怎么知道这些事,怎么不知道,这村子上谁家的事我不知道啊?……”
那样的社会,人人都知道别家墙角有几株海棠,人人都熟悉对方院子里有几只母鸡,表格里的那一堆数据要它何用?
其实小人物填表固然可悲,大人物恐怕也不免此悲吧?一个刘彻,他的一生写上十部奇情小说也绰绰有余。但人一死,依照谥法,也只落一个汉武帝的“武”字,听起来,像是这人只会打仗似的。谥法用字历代虽不太同,但都是好字眼,像那个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死后也混到个“惠帝”的谥号。反正只要做了皇帝,便非“仁”即“圣”,非“文”即“武”,非“睿”即“神”……做皇帝做到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长长的一生,*后只剩下一个字,冥冥中仿佛有一排小小的资料夹,把汉武帝跟梁武帝放在一个夹子里,把唐高宗和清高宗做成编类相同的案宗。
悲伤啊,所有的“我”本来都是“我”,而别人都急着把你编号归类——就算是皇后,也无非放进镂金刻玉的数据夹里去归类吧!
相较之下,那惹人訾议的武则天女皇就佻多了。她临死之时嘱人留下“无字碑”。以她当时身为母后的身份而言,还会没有当朝文人来谀墓吗?但她放弃了。年轻时,她用过一个名字来形容自己,那是“曌”(读作“照”)是太阳,月亮和晴空。但年老时,她不再需要任何名词,更不需要形容词。她只要简简单单地死去,像秋来喑哑萎落的一只夏蝉,不需要半句赘词来送终。她赢了,因为不在乎。
4
而茫茫大荒,漠漠今古,众生平凡的面目里,谁是我,我又复是谁呢?我们却是在乎的。
明传奇《牡丹亭》里有个杜丽娘,在她自知不久人世之际,一意挣扎而起,对着镜子把自己描绘下来,这才安心去死。死不足惧,只要能留下一副真容,也就扳回一点胜利。故事演到后面,她复活了,从画里也从坟墓里走了出来,作者似乎相信,真切的自我描容,是令逝者能永存的*手法。
米开朗琪罗走了,但我们从圣母垂眉的悲悯中重见五百年前大师的哀伤。而整套完整的儒家思想若不是以仲尼站在大川上的那一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长叹做底调,就显得太平板僵直,如道德教条了。一声轻轻的叹息,使我们惊识圣者的华颜。那企图把人间万事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仲尼,一旦面对巨大而模糊的“时间”对手,也有他不知所措的悸动!那声叹息于我有如二千五百年前的高传真的录音带,至今音纹清晰,声声入耳。
艺术和文学,从某一个角度看,也正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描容吧?而描容者是既喜悦又悲伤的,他像一个孩子,有点“人来疯”,他急着说:
“你看,你看,这就是我,万古宇宙,就只有这么一个我啊!”
然而诗人常是寂寞的——因为人世太忙,谁会停下来听你说“我”呢?
马来西亚有个古旧的小城叫马六甲,我在那城里转来转去,为五百年来中国人走过的脚步惊喜叹服,正午的时候,我来到一座小庙。
然而我不见神明。
“这里供奉什么神?”
“你自己看。”带我去的人笑而不答。
小巧明亮的正堂里,四面都是明镜,我瞻顾,却只见我自己。
“这庙不设神明——你想来找神,你只能找到自身。”
只有一个自身,只有一个一空依傍的自我,没有莲花座,没有祥云,只有一双踏遍红尘的鞋子,载着一个长途役役的旅人走来,继续向大地叩问人间的路径。
好的文学艺术也恰如这古城小庙吧?香客在环顾时,赫然于镜鉴中发现自己,见到自己的青青眉峰,盈盈水眸,见到如周天运行生生不已的小宇宙——那个“我”。
某甲在画肆中购得一幅大大的弥天盖地的泼墨山水,某乙则买到一张小小的意态自足的“梅竹双清”,问者问某甲说:“你买了一幅山水吗?”某甲说:“不是,我买的是我胸中的丘壑。”问者转问某乙:“你买了一幅梅竹吗?”某乙回答说:“不然,我买的是我胸中的逸气。”
描容者可以描摹自我的眉目,肯买货的人却只因看见自家的容颜。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她的手轻轻地搭在方向盘上,外面下着小雨。收音机正转到一个不知什么台的台上,溢漫出来的是安静讨好的古典小提琴。
前面是隧道,车如流水,汇集入洞。
“各位亲爱的听众,人生*重要的事其实只有两件,那就是……”
主持人的声音向例都是华丽明亮的居多,何况她正在义无反顾地宣称这项真理。
她其实也愿意听听这项真理,可是,这里是隧道,全长五百公尺,要四十秒钟才走得出来,隧道里面声音断了,收音机只会嗡嗡地响。她忽然烦起来,到底是哪两项呢?要猜,也真累人,是“物质与精神”吗?是“身与心”吗?是“爱情与面包”吗?是“生与死”吗?或“爱与被爱”?隧道不能倒车,否则她真想倒车出去听完那段话再进来。
隧道走完了,声音重新出现,是音乐,她早料到了四十秒太久,按一分钟可说二百字的广播速度来说,播音员已经说了一百五十字了,一百五十字,什么人生道理不都给她说完了吗?
她努力去听音乐,心里想,也许刚才那段话是这段音乐的引言,如果知道这段音乐,说不定也可以又猜出前面那段话。
音乐居然是“彼得与狼”——这当然不会是答案。
依她的个性,她知道自己会怎么做,她会再听下去,一直听到主持人播报他们电台和节目的名字,然后,打电话去追问漏听的那一段来,主持人想必也很乐意回答。
可是,有必要吗?四十岁的人了,还要知道人生*重要的事是“什么和什么”吗?她伸手关上了收音机,雨大了,她按下雨刷。
双倍的年华
秋深以后,临近操场那条廊上总是有很好的阳光。但我每次走过的时候却不免微微心惊,怕学生的球奇袭而至。
而这一天早晨,蹦到我面前来的不是球,而是几个吱吱喳喳的女学生。
“张罗西,左惩!”(这是香港学生说“张老师,早晨”的发音。)
“你们正在打球吗?”
“是啊!”
“罗西,”一个圆脸而藏不住秘密的女孩子急急地指着另一个同学说,“今天是她的生日!”
“啊!”我转看那张阳光下粲然的脸,“HappyBirthday——是几岁生日啊?”
“二十一岁!”
多么好的年龄,我暗想,而且,不多不少,刚刚正好是我的一半,我今年四十二,奇怪的是,我一点不嫉妒甚至一点不羡慕她的年龄,我心底隐秘的感受是无法跟这二十一岁的女孩说得清的!
四十二岁对我而言是成花复成果的喜悦,是依旧光鲜的千里豪情,是能爱能恨的亮烈,是懂得善于珍惜的悠然意远,却又是敢于孟然浪掷的痴绝。仍然有权利对山头的红霞出神而浑忘柴米油盐,仍然有拾起行囊就天涯踏遍的任性……
然而,就在这一刹,我的心恻恻地轻痛起来,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四十二岁的女人不曾进入中年反而拥有双倍的年华,双倍的艳彩?只是由于一个男子忠实的纵容和无所不至的爱啊!二十年来被宠被惯被迷恋的我此刻千里相隔之际,忽然想起这一生难报的恩情。
与我携手走过二十岁的那男孩,如今已是与我并肩行过四十岁的男人。如果天假以年,让我们相扶走向六十或八十,则生平多承厚爱的我将有三倍的风采,四倍的清韵。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初心:你我都是前行的路人》张晓风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