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箬帽山王》姚民哀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箬帽山王》姚民哀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姚民哀,本名姚联,字肖尧,号民哀,笔名花萼楼主等。江苏常熟人。“鸳鸯蝴蝶派”重要作家,旧派武侠前五家之一,与文公直、顾明道合称“武坛三健将”,被称为“帮会武侠之祖”。他在帮会小说题材和叙事手法上的开拓和发展,后来为郑证因所继承。在小说结构上,姚民哀创造了“连环格”,这种手法也为后来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娴熟地继承并发扬。作为评书艺人,姚民哀**“吟咏调”,善说“书外书”,被赞为“真乃当世柳敬亭也”。

【编辑推荐】

《箬帽山王》是《四海群龙》的姊妹篇,在延续前部故事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宕出一笔,又创造了一个智勇双全的箬帽山王杨龙海。杨龙海来历不凡,生有异相,武艺高强,威望极重。他所开创的箬帽山基业,代表的是一众穷苦农民的利益,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姚民哀曾经走南闯北,亲身探访江湖帮会秘闻,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一手信息。在民国众多的武侠小说家中,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掌握如此多的江湖秘闻。姚民哀的小说,不仅有血雨腥风的江湖,更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各种秘密党会帮派的结构、流派以及各种暗语等,提供了翔实生动的资料。

【名人的书评】

帮会武侠之祖

武坛三健将之一

揭露江湖帮会秘闻

别开天地自成一家

【箬帽山王的书摘】

民国通俗小说作家中,颇有几位“奇人异士”,姚民哀便是其中之一。姚民哀(1894-1938),江苏常熟人。他出生于一个说书艺人家庭,九岁时即随其父在江浙乡镇间流动演出,奔走江湖。当时正值光绪二十九年,由巢湖一带流亡到太湖流域的一伙人,以聚赌、贩盐为事,结为秘密帮会,声势甚盛。姚民哀随其父出入于这些人盘踞之处,对他们的特殊术语及风习十分熟悉。因见帮会中人见义勇为,同党相共患难,意志坚强,深为钦慕。姚氏年稍长,便也投身其中,加盟陶成章之光复会和陈其美之中华革命党为党员。辛亥革命爆发,陶、陈两派系势力均在上海一带发动武装起义,与辛亥义军相呼应,姚氏于此役曾充当敢死队员,与清军作战。民国建立后,转年姚氏人新闻界,在《民国新闻》任职。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僭号洪宪,大约姚氏曾在外地有反袁活动,故逃亡回上海避难,并重操说书旧业。同时,在《小说丛报》《小说新报》等报刊发表笔记和短篇小说。他进入文坛并非偶然,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姚氏就既参加了秘密会党组织,也参加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发起成立的文学社团——南社,与文坛人士建立了联系。此后,他一面从事说书旧业,一面编辑报刊并撰写小说及其他文章。他的说书以说唱《西厢》著称。他编的报刊有《小说霸王》(不定期刊,1919)、《世界小报》(日刊,1923创刊)等。所著长篇小说有《山东响马传》(1923)、《荆棘江湖》(1926)、《四海群龙》(1929)、《箬帽山王》(1930)及《江湖豪侠传》《太湖大盗》《秘密江湖》等。这时,姚民哀已揭出“帮会小说”的旗号。清末的会党受革命潮流影响,与反清志士联络,是民主革命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因而受到姚氏钦慕,并投身其中。民国建立后,会党作为黑社会组织的丑恶一面便日益暴露出来,姚氏也就由钦慕转为厌恶,对其加以口诛笔伐。他在1930年为顾明道《荒江女侠》作的序中说:“向称膏腴之所、上媲天堂之苏杭二地,近亦不时以盗匪洗劫闻。虽公家防卫方法,舍水陆皆有专司其责之军警外,更益以商民自卫团体。马肥人壮,械充弹足,日夜梭巡,守望相助,无地不郑重其事,诚无懈可击,谁尚口是而腹诽?而匪徒犹能肆意剽掠,挟载以去。苏杭且如是,彼地土枯瘠,人民衣食维艰,而又俗尚武力,虽妇竖小孩亦好暴勇斗狠,向称盗匪渊薮之所,自然尚堪设想焉耶?或日:捕治既难严厉,试问应以何术驾驭*为适妥?姚民哀日:治盗善法,莫妙于行侠尚义,则铲首诛心,无形瓦解。唐雎所谓‘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足使鼠辈栗栗心寒,惴惴知戒。一方贤有司更以宽容博爱之经济,导入以正,此风自然渐次湮泯,人人皆为奉公守法之民矣。不佞年来从事于秘密党会著述,随处以揭开社会暗幕为经,而亦早以提创尚武精神侠义救国为纬。”这便是姚氏作“帮会小说”的动机。

《箬帽山王/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姚民哀卷》:那一日来了两个彪形大汉投递公文,就是本城兵备道署的公事,要将四川巨盗江一飞提往道署内衙,秦观察须亲加研询。当下汉阳知县把来文亲自验过印钤手续,皆无错讹。当即加派值日干役,同来人先至监内提了人犯,协同护解到了道署,由道台的亲生少爷出来接收要犯,打发县差回销,谁想得到有甚岔子出呢?岂知这名要犯由道署提了去后,到夜没有解回。汉阳知县为谨慎起见,夤夜上道署去面叩上峰。谁知宅门上回报道:“今天我家大人早有吩咐,说新年封印时节,不办公务,要和本府冯太守俩打赌酒量大小,仿效平原十日之饮,什么事都不问,所以不敢上去禀报。”汉阳县一听话因合不上榫了,忙又回衙,把加派的两名本衙公役先传至签押房,问明了解送巨盗往道署去的交代情形。待等第二天清早,带了解送差役,再上道署去面讨要犯。岂知同秦道台见面细谈之下,才知昨日这角公文原是奸人伪造,并且道署内也有同党躲藏,暗中援助,盗用公钤。于是闹将起来,把合衙门上下内外仔细一搜,非但没有巨盗江一飞和那两名假冒公役的彪形大汉影子,连秦观察的亲生儿子也不知去向。当下秦观察同汉阳知县俩各走*,彼此闹得下不来台了。幸有冯太守到来,从中和解。好在这大盗是自行投案,并非耗费国帑悬赏缉捕来的,再者四川的文书本预备要到开印之后驿递,如今上下都丢开芥蒂,汉阳县算丢了这场大功,秦观察赔掉一个儿子,都不再多话。一壁派人至武昌三大宪衙门内去,赶紧设法弥缝;一壁遴派干役,暗中加紧侦探严缉,希望把江盗追捕回来了再做道理。这件公案,当场虽由冯太守调停之后,风潮暂息,后来江一飞捕捉不到,到底合城文武都遭了上峰的分别处分。但是江一飞同渔隐等四人究往何处去了呢?原来秦渔隐是天生成的忠肝义胆,虽则出身华贵,从小娇生宝养惯的,可称不知稼穑艰难,其实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恶劣习气。自同江一飞上年中秋晚上订交以来,心上非常钦佩这个奇人。除了生身父母之外,就轮上和江一飞的情感算**合式。真是交浅情深,表面上虽无特殊亲爱表现,骨子里反比冯家三弟兄的交谊来得密切。所以他大除夕晚上,听见一飞提及自首投案的说话,当场就义愤填膺,有一点痕迹露出来的。回头得信,一飞果已自行投到县衙,他便又悄悄然到泥山败屋之中,找到了一飞两个部下,商议妥洽。再回至衙门,乘父亲同冯太守打赌酒量,喝得酩酊烂醉、百事不问辰光,他便伪造了一角公文。好在自己本兼着监印职务,那个掌印下人一向听自己指挥,故而一毫吹灰之力不费,把所有手续全行预备舒齐。恰巧这一天父亲带着四五个重要幕宾、十几名亲信家丁,微服离衙,往冯知府那里赴筵去了,他便乘隙下手,居然马到成功。……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箬帽山王》姚民哀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