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寄世书:鹤来》云姑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蜀中女冠。长居山中,别无所有,唯有四时之山光树影,俯首皆是,偶得可咀嚼的苦乐,诚心而书。
这是一部以多人称的片段体打开一扇窥见人世间苦乐大门的书。作者使用不同身份和立场的人物,以用蒙太奇式随笔文学和沉淀人心的油画美学结合,来表达对生活、命运和世间所有悲欢离合、贪痴嗔念。
你能在这本《寄世书》里读到作者触碰人心的文笔,引人深思的出入世哲学,以及由画家严焓所绘制超美的油画插图。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无需知晓过去,不必探寻未来,只用此时此刻的心境,集不同的人生片段,发问解惑论道释然,享受作者为你奉献的一场精神世界的饕餮盛宴,在文字中获得活的力量和生的安宁。正所谓寄居于世,集苦乐为书,以慰风雨。
序去岁深秋,我一人去天师洞,想再看看天师手植的千年银杏。去得不巧,太晚了,叶子早已落完,抬头只见右侧上方有块匾,写着“叩之则灵”四个字,树枝上挂满了祈愿的红绸,不知是多少年生累积起来的,好些颜色都淡了。望了一会儿后,我穿过西客堂至坤道院,去看望一位老修行。她的阳台外是一屏青山,底下有道人种的菜畦,地方不大,但绿意盎然。我立在阳台边,听着锅里炒饭的声音,忽然看见林子里一只白鹤急急掠过。当日夜间,在灯下翻阅《陶渊明集》,有昭明太子的序,读到这样一段,“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遂又想起那白鹤的影子,心中像有些什么不成体系的话,要诉一诉。昔日庄生有言,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我读这话,觉得真是哀伤,就这区区凡体,要活在世间,不仅要寄托于物,还要寄托于情,然而物与情都不足以养生养性,正应了那句,来不能却,去不能止。知道这样的事实,又能如何呢,圣贤说得很轻巧,要达生达命,不务生之所无以为,不务知之所无奈何。昭明太子序中所言,旨趣亦不出此间。心下自忖,这些话,但凡认得几个字的人,也能晓得其中的意思。世人的苦痛,大约是两种,或不知而不识,或知之而不能,而知之不能的无力感,才是*令人无法释怀的。幼时学《归去来兮辞》,很记得后面两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我们寻常人,落地在这里,大多数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宏愿,但就是一些自觉微末的心思,也常常落空,又无法像神人那样逍遥于六合之外,不受世情沾染,遂只能将就着住世了。此书以药名分章节,源于我一点微末的愿力。少年时读稼轩词,印象极深的是《满庭芳·静夜思》,词曰:“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以药入词,写尽相思之苦,其中提到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等大量中药,又能情于景合,含蓄而意深。然而这通篇的药材,怕也难治同心而离居的苦楚。今次我拣选的这些药材,药性各异,如草决明味甘苦寒,专治目疾;又如刘寄奴专治金疮,可愈刀伤。斯世如火宅,吾辈安居不易,身苦尚有医药可缓解,心疾又当何处觅仙方?谨以这册因仙鹤因缘而写下的寄世之书,祈愿世人身心清凉,常住净土。感谢好友武才人为这本小书题签,并手书小楷数页,素纸安宁,令人超绝世纷,洗尘去垢。感谢严焓先生作的插画,他笔下的灼灼桃花、纷纷大雪,一帧帧,宛若我写下这些残章断句时脑中浮现的情景。丁酉春分,宿雨初歇,晴光柔弱,山桃初绽,雲姑谨识于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