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林希自选集-格涩·糊涂老太·天津胖子》林希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林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30年代生于天津,祖辈在天津办洋务开洋行,父亲在一家外国公司供职,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195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曾做过教师、杂志编辑,后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并于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1955年,因受“胡风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随后堕入生活底层,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长达25年之久。1980年获平反,重新开始写作,推出了《蛐蛐四爷》《丑末寅初》《高买》《相士无非子》等小说代表作,其中,《小的儿》获*届鲁迅文学奖,《天津闲人》被改编成电影并入选北京国际电影节。
“格涩”,天津方言,意为性格特殊、行为古怪、做事不通情达理。一位格涩的洋商和本土商人,进行了一场格涩的商战;一位格涩的传统大家族里的糊涂老太,原来她一点都不糊涂;一位潜伏在小洋楼里的格涩的天津胖子,浑然不觉自己只是政坛的道具……
*纯正的民国风味小说,就在林希的笔下。
正如莫言写出了高密,贾平凹写出了商州,迟子建写出了额尔古纳河,池莉写出了汉正街,林希先生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天津。
这是一位吃过喝过的大家族子弟,在一番人世浮沉之后冷眼看世态炎凉,为民国底层的天津人代言,为真实的天津卫立传。
英国德士古油行派到天津来开发市场的商人——格经理原名叫格赛,天津人咬不准洋腔,就把格赛先生的大名改成了“格涩”。
“格涩”,天津方言。天津人说一个人行为古怪,就说这个人“格涩”。譬如说待人接物吧,别人看见戴乌纱帽的都鞠躬,他看见戴乌纱帽的就充大尾巴鹰;别人看见馒头笑,他啃着馒头吃着肉骂娘。对于这种人,天津人就说他“格涩”。
德士古油行的格经理怎么就“格涩”了?因为他不懂情理。
中国人烟酒不分家,可是格经理无论和谁在一起吸烟的时候,他只往外掏一支。明明知道对方也会吸烟,可是他点着了自己的一支烟,立即就把烟盒放回口袋里了,一点儿也不懂得让一让。一次,在天津,格经理和一位中国人一起去起士林餐厅吃饭,一人一盘大牛排,吃完之后,格经理抢着付账,急得那位爷还和他争了半天。只是待格经理付账之后,两个人一起往外走,突然“博依”拦住了那位和格经理一起吃饭来的中国人,万分礼貌地向这位中国人鞠了一个躬,“博依”这才说道:“先生,请付账。”哟,这个格经理,他只付了自己吃的那份牛排钱,合算中国爷吃的那份,他没管。
“什么人性?”天津人都说这位格赛先生“格涩”。
格经理到天津来的时候,身负德士古油行的重托,一定要打开局面,不能眼看着美国人独霸天津石油市场,一定要平分天下。只是要想和美国人争市场,谈何容易,人家美孚油行早十年前就把市场垄断过去了。人家美孚油行开发中国市场也不那么容易,初到中国的时候,挨家挨户送煤油灯,白送,分文不收,煤油灯里还有二两煤油。中国人白得了一盏煤油灯,一分钱没花,白点了半个月。真亮,比中国的老油灯亮多了,还不挨油烟熏。这一下,中国人高兴了。见了面,大家就相互问:“点煤油灯了吗?真亮呀!”只是,半个月之后,油灯里的煤油用完了。这一下,就要自己去买煤油了,煤油也不贵,一两煤油才几分钱,用得起。于是家家户户都把老油灯砸了,换上了煤油灯。好了,美孚油行的市场打通了,美孚油行在天津一年卖的煤油,比在整个美洲大陆卖得还多,你说说英国人看着能不眼红吗?
如今,德士古石油公司要挤进中国来和美孚油行平分秋色,就没那么容易了。你再家家户户送煤油灯,中国人已经不用煤油灯了,法国电灯房早把电线拉进家家户户,家家户户也早就点上电灯了,比煤油灯还要亮多少倍。按理说,法国电灯房一开张,美孚油行就要关门,只是人家美孚油行早有准备,平民百姓用上了电灯,对于美孚油行没有多大的影响,人家把煤油市场向农村开发,再做起了石油生意。这一下,人家的生意更火了,钱也就赚得更多了。
德士古想开发中国市场,他们只能靠信誉取胜,也就是一定要找到可靠的代理商,让中国人出面从美孚油行手里抢市场。找谁出来代理德士古利益呢?中国人想和洋人做生意的多着呢,格经理才一到中国,还没下船,*的就排上了队。好在格经理有个准主意,凡是*来的,礼品收下,人,一个不见。格经理当然明白,凡是*来的,必是自知没有竞争能力,自己觉得争不过别人,就做手脚求个关照。我关照了你,德士古的生意谁来关照呀?生意做不成,他格赛先生只在中国交下了一大群无能的朋友,那有什么用呀?总行又不是派你和中国人套近乎来的,结识哥们儿没有用,要卖石油。
英国人格赛先生来到中国,*站是广州,几经物色,他和一位绰号叫“皱巴”的广东人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由此德士古油行广州分号就开张做生意了。格经理为什么在广州和“皱巴”合作,没有什么太深的原因,就是这位“皱巴”先生在英国汇丰银行里有存款,而且数目不小,足可以做保证金,万一生意上出了什么差错,跑了“皱巴”也跑不了汇丰银行里的存款。英国人就是这样小心眼,不见兔子不撒鹰,人虽然“皱巴”点,不好合作,但足以依赖。格经理说生意上双方利润平分,但“皱巴”不干,坚持中国方面一定要百分之五十一。原因也很简单,你格经理在中国办事,身边离不开翻译;我“皱巴”在广东做生意,说话人人能懂,比你少一笔花销,应该不应该比你多拿一个百分点?格经理没有办法,只得乖乖地点头答应。
格经理在上海找到的合作伙伴,绰号叫“遮理”。谈判到了中午,两个人一起出去吃饭,格经理进了上海红房子去吃西餐,“遮理”不去,跑到外滩去吃“玻璃”。格经理一听吓一跳,你们中国人怎么什么东西都吃,早听说过还有吃蛇的。离开英国的时候,格太太还嘱咐她先生到了中国万万不能吃老鼠,怎么如今中国人竟然吃起工业产品来了?“遮理”告诉他说,他不是去吃那种窗户上镶着的透明玻璃,他是去吃清汤面,因为清汤面里面什么也没有,所以上海人说那是“玻璃”,一角钱可以吃饱,而且还和格经理约好,午饭之后,两个人还回到原地方,接着谈判。临出门,格经理用打火机给“遮理”点着了一支香烟,“遮理”没占格经理的便宜,给了他一根火柴,留着剔牙。
在上海,格经理和“遮理”先生一起为德士古公司上海分号选址开张,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遮理”险些没把格经理的鼻子遮理歪了,这儿也不好,那儿也不行,无论格经理看中什么地方,“遮理”也是和他遮理,到*后还是“遮理”选定的地址,就在哈同公园正门对面,一间普普通通的小门面,比人家美孚油行的气派差多了。可是开张之后,没有多少时间,全上海买石油的都往德士古跑,眼看着美孚油行的生意一落千丈。美孚油行经理也不是光吃干饭的吃饭虫,立即派下人做社会调查,这一查,查明白了,论石油质量,美孚和德士古的石油都是一个成色,原来人们买美孚油行的石油,是因为德士古还没在上海设分号,如今有了德士古上海分号,人们就再不到美孚油行买油去了。美孚油行设在什么什么路的多少多少号,人家德士古就在哈同公园对面。哈同公园谁不认识呀?坐上黄包车,只说一声哈同公园,一溜烟,车夫就把你拉到地方了,去美孚油行还得绕弯儿,没去过的还得问路。而且,德士古分号因为设在哈同公园对面,电话号码也比哈同住宅差一个号。哈同是上海的首富,他家的电话号码是1111111;德士古分号挨着哈同公园,电话号码是1111112。你说电话买油的人,还会再查美孚油行的电话号码,一定得买美孚油行的石油吗?
所以,虽然人遮理,可是英国的“格涩”一定要和上海的“遮理”合作,那可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俩人珠联璧合,没多少日子英国人就赚了大钱。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林希自选集-格涩·糊涂老太·天津胖子》林希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