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我不代表真理我只代表你》侯虹斌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家、资深媒体人、腾讯大家签约作家、腾讯直播智识栏目“亲密客厅”主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长信宫词》学术散文集《活在汉朝不容易》《叫我女王大人》等多部作品。
转型时代,如何转身?侯虹斌冲破舆论迷阵,点醒困顿中的大众。我们只能继承贫穷吗?凤凰男得罪了谁?全民催婚是“维稳”……厘清社会热点之核心,道破舆论的双重标准、悖论及洗脑套路。不憎恨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不拒绝人生的可能被拓宽,一个社会正因有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才能稀释我们的现代性焦虑。
侯虹斌是当下难得的三观正、预见力强、不激进不冒进的意见领袖。戳破舆论悖论,揭破社会热点背后与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利害关系,所有反对只为拓宽人生的可能。洗牌时代我们需要这本书。
不以出身论“凤凰男”
他们跨越了阶层,从最底层的生物链中流动到了中层甚至以上,打乱了生态平衡。
不知道现在的城市的上空是不是飞满了凤凰男,他们的倒影流连在玻璃幕墙和汽车尾灯之间,随时准备跃进这个美丽新世界。近些年来,我从各种影视剧里,各种知音体的网文里,读到了他们彷徨的影子,以及他们被扫射得筛子一样的坏名声。
什么是凤凰男?百度百科上说得很明白,“凤凰男作为一种标签是指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家族蜕变带来希望的男性。”能够被讨论的凤凰男,一般都是娶了城市里的孔雀女。如果凤凰男还娶了个乡下姑娘或者打工妹,那就直接打回原形,回到麻雀窝了。
这个命题之所以让人纠结,就是因为他们跨越了阶层,从最底层的生物链中流动到了中层甚至以上,打乱了生态平衡。而他们总归是挤占了别人的位置,吃掉了别人的鱼食;那么,他们是否适应新的食物链,吃相是否难看,能否遵从新阶层的各种守则,就成了他们能否立足的根本了。
如今的凤凰男被妖魔化得厉害,只举婚恋中的情形为例吧。各类热播剧里,总有类似的情节:孔雀女嫁给了凤凰男,就要为他全家负责,要接他爸妈过来住,要供他弟妹上大学,要给他的三姑六婆七小舅子介绍工作;一不留神他爹他妈住过来了,光是不冲马桶的坏习惯就让你吐血,带个孩子给教得又是随地吐痰又是满嘴乡下话,你还必须任劳任怨,否则就是不孝顺。
而你,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小姐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凤凰男,陪着他从小白领做到企业高层,甚至当专职家庭主妇熬成了黄脸婆的时候,他就和公司里年轻十岁的小妞好上了——是这样吧?这种剧情,我一天能编出十个来。
有没有这种情况?有,当然有。可这跟出身关系不大,跟人品关系大。真正为自己人生负责的男人,是不会让自己的家族利益损伤自己的婚姻的。如果他认为家族利益比婚姻关系重要,那他就不应该结婚,或者找一个必须事事仰仗他,所以不得不容忍他倒行逆施的女孩。人品有问题,价值观混乱,哪个阶层没有这样的蠢货,为什么非得归罪到出身呢?
这就好比说,穷人出身的官员比别的出身的官员更爱贪污,穷人出身的大学生比别的出身的大学生素质更低,穷人出身的人干得再好也有原罪……
事实上,在婚恋市场上,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街都是,何况如今的男多女少。各种类型的男人应有尽有,你为什么要挑凤凰男呢?爱情或许是盲目的,婚姻却是理性的。在这个城市里,大多数女人也不过是凤凰女,也同样是从小城镇小乡村通过学业改变命运的。这些女孩,不找与你相配的凤凰男,还能找谁?当然,谁都想嫁高富帅,但如果你不是白富美,又长得不算倾国倾城,人家为什么要找你?又不是做慈善。在同一阶层里,剩下的就是拼人品、拼感情、拼运气了。
还有一种情况,或许真有白富美排除万难,挑了个貌似潜力股的凤凰男。对于凤凰男来说,家境贫寒已经是个短板了,那他们至少有一些别的优点可资交换,或者是勤奋踏实,或者是才华横溢,或者是情商高目的性强,或者干脆就是长得帅,所以,才能得到条件比他好的女孩的青睐,能麻雀飞上枝头。交换都已两讫之后,回过来再责备人家家境贫寒就不厚道了。换句话来说,如果他的家境变得和你一样好,其他条件不变,他还会看得上你吗?
精虫上脑时不顾对方的品性和价值观,冷却时却指责对方没有出生在富裕家庭;这不厚道。
我赞成“门当户对”,并不是指家境一样,而是指两人的综合条件对等且平衡,有相似的价值观互相认同的人生理念。总而言之,人要对自己负责;总是抱怨我把青春给了你,奈何明月照沟渠,得多幼稚啊,久而久之,血管里流的都是怨妇的血了——那不就是人生不幸的蓝本吗?白眼狼固然有,不过那绝不是凤凰男的专利。一股脑地把道德水平和阶级划等号,往小了说是浅薄,往大了说是居心叵测。
至于民间大量渲染的奇葩凤凰男和悲情孔雀女的故事,其实就是把这种阶层间流动所带来的冲突扩大化,污名化,最后变成了一种禁忌。阶级固化就是这样进一步深入民心的。最后,那些胆敢逾越禁忌,抢我们的女人、抢我们的饭碗的农村青年们,就会越来越少了;然后,这个世界就高贵者永恒高贵,低贱者永远低贱,千秋万代,永世不易。
强调孝顺,是在下一局很大的棋
“孝亲”与“忠君”一样,具有功能上的同构性,实际上强调的是在权力差序结构中高位者的“唯我独尊”。对君主孝顺、对国家孝顺也是一种孝顺嘛。
有一则央视的公益广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广告是这样的:一个母亲对小男孩说,等你考上大学我就享福了;男孩长大后,母亲说,等你毕业工作我就享福了;接着,头发灰白的母亲对儿子说,等你结婚有了孩子我就享福了;然后,儿子的女儿对奶奶说,等我长大了你就享福了……最后,儿子意识到陪母亲的时间太少,可母亲已病倒在床上,成为遗憾……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南方都市报也用整版做了一则广告,上面一个小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养你!”
这种“母子相依为命”的格局,是不是看起来很相似?我们可以从中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儿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负担起“养妈妈”的责任,妈妈不是有工作吗?没有丈夫吗?不再婚吗?难道青年丧偶是中国的社会主流吗?没有社保和养老保险吗?
其实,中国的广告往往是价值观最保守的载体,因为这样才安全,也因此,广告观念很能反映出社会的重要意识形态。而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无疑更带有传播和弘扬特定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这样来看,强调“孝顺”、强调“含辛茹苦”的母子关系的家族范式,也是意识形态所要着力渲染的。
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母子“单亲家庭”。一种是离婚了的女性独立抚养孩子;另一种,则是更为常见的“假性单亲家庭”,就是另一半工作忙碌、早出晚归,一天跟妻子、孩子说不到两句话,夫妻之间基本没有沟通的家庭,区别只在于有人挂着一个父亲的名号,家庭的经济上多了一层的保障。
善意地猜想,总在孝顺广告中“隐身”的丈夫,并不是没有,只是在妻儿的生活中也隐身了而己。而这个丈夫,隐身去了哪里?去了另一个公益广告《笑顺父母》当中。一个丈夫,看见孩子就板着脸,像是儿子欠了他一屁股的债;转身,他就去耍猴戏逗他妈开心了,没功夫没心情陪老婆孩子。
这种“孝顺”,被人格化之后,就非常清晰了。母亲没有丈夫(不管是真守节还是假性单身),她全副身心抚养儿子;因此,儿子是属于母亲的,他从小就预备了承担养老的责任。等儿子长大娶妻生子后,儿媳妇同样进入一个假性单亲家庭的循环当中,因为她的丈夫正在“戏彩娱亲”,与婆婆相亲相爱呢。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绅强调家族利益和伦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拮据得没有更多选择,婚姻多是由父母决定的,不需要讲感情。男性尚且可以三妻四妾或有别的感情补充形式,但女性则很难有这种机会。不过,她也不是没有补偿,那就是对子女更多的控制权,俗称“孝道”;一旦媳妇熬成婆,有了比她低一辈的儿媳,她更可以在这种颐指气使中得到部分满足了,多余的力比多也得到发泄。
可翻过了这些陈年烂芝麻的旧账,当代中国的婚姻关系也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三四十年前中国人活得粗糙,婚姻也受到各种桎梏,许多人都很难找到情投意合的配偶,这一辈人最常见的婚姻态度就是“凑合着过”,往好听里说,就是“迁就”“宽容”——本质都是对婚姻极不满意却没有离婚的勇气和能力。不爱丈夫,却逃不掉;社会认可女性的移情方式,就是把情感全都倾注和投入在子女身上。
你以为这个社会这么多的“妈宝男”“妈宝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凡是子女身上获得了超出合理的母子情父子情,就是控制欲。轻一点的,便是掌控孩子的婚恋和生活,要求子女事事都按母亲的意愿来行事、“逼婚”“催生孩子”是常态;严重的,便是恋子情结,阻挡任何走进儿子生活的“第三者”。
问题还在于,这不仅是一种不健康的婚姻结构,而且还是一种借广告来宣扬和强调的生活方式。孩子的抚养是由母亲来进行的,而母亲的养老则是由儿子来完成的:这里,两个“父亲”角色都缺席了,一个是孩子生理上的父亲;另一个,则是政府这个“公共父亲”。平时虽无所不在,但在“扶幼”和“养老”这种需要政府承担责任的时候,这位“公共父亲”却消失了。
这一类公益广告当中,可玩味的要点很多,一方面,是强调女性要“回家”和“相夫教子”的职责,无论多苦也要挨,因为以后有儿子来回报你呢。强化女性的母性功能、家庭功能,减少妇女平等工作的权利,已成为近年来文化宣传的主流。
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地强化“孝”这个主题。如今对“孝”的强调之深、之广、之用心,大概是想回复到“以孝治国”的老路上去了,有些学校实行对推荐生“不孝顺”的“一票否决权”,一些地方还在实行“规定回家探望父母”,不达到一定的次数则会被纳入信用体系扣分,实行强制“行孝”;连在广场上“为父母洗脚”这种炒作都能成为赞美宣扬的对象。
而且,作为传统,强调“孝”,一般都必须强化“苦”。就像二十四孝中动不动就使用“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反人性的极端例子来重点宣传一样,现代要弘扬“孝”,也必须突出父母养育孩子极其艰苦的一面,才反衬出“你若不孝就天理不容”。传统文化当中,更喜欢用母亲作为“孝”的承载体,因为单亲母亲抚养儿子,被赋予了一种遗弃于主体家族之外的孤绝凄厉之感,既保留了逆袭的戏剧性,也为更理直气壮地索取“孝”做好了铺垫。这样,儿子一想到母亲为自己守寡,那么苦,哪敢不心甘情愿地服从?
在苦难教育下成长的子民总是极为容易满足的。要是整天一大家子人都满脸笑容开开心心的现代家族,想到的只是“爱”和“温暖”的现代情感,谁会联想到“孝”这种传统呢。
“孝道”之所以被抬到今日的高度,当然是一盘很大的棋。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养老已经不堪重负,当初满街挂的都是“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大标语,现在变成了挂“养老不能靠政府”,甚至是“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为此,不得不放开强制计生、甚至敦促生育,不得不反复用“推迟退休”来试水民意,一再地把“孝道”作为基本价值观。
更有甚者,“孝亲”与“忠君”一样,具有功能上的同构性,实际上强调的是在权力差序结构中高位者的“唯我独尊”。孔子说得很透了:“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对君主孝顺、对国家孝顺也是一种孝顺嘛。
所以,我们在公共话语当中看到的一套奇特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履行义务的阶段,例如在养育子女、回馈子民以养老之职时,这个“父亲”的身份是缺失的;但另一方面,在强调秩序的时候,这种身份又重新回来了,大力地宣扬孝道,试图把孝作为一个统御百姓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不管是父亲,还是公共父亲,默认都是一种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状态。结果,我们就看到了公益广告中出现了许多恍若单身的母亲,仿佛一个接一个地比惨。
谁稀罕占些小便宜?女性只想真正平等
越是把女性视为需要照顾的性别,我们就会收获越多的歧视,买一送一。
继一些城市商城停车场上出现女性专用车位,现在又有地方推出了“夏季女性专车”了。从4月底开始,郑州市一家公交公司某路公交车,推出夏季女性专车,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的交通高峰时段,分别发一趟女性专车。该趟专车只让女乘客上车,此举一出,立即引来众议。
有人问我怎么看,我当然不赞成。在一些没有价值的地方对男女区别对待,只会增加性别的区隔,强化“男女不同”“男女少接触”,埋下进一步歧视的种子。
都说设立女性专车出发点是好的:一方面,夏天女性穿得清凉,公共汽车上性骚扰者很多;另一方面,抢座位时女性总抢不过男性,很不舒服。现在有一辆没有性骚扰、抢座位更容易的专车,不是对女性的体贴吗?
可惜,这是个馊主意。一方面,这是浪费公共资源。上下班高峰人挤人的时候,女性坐女性专车是舒服一点;问题是挤占了大家的公共空间啊。这种情况要改善,需要的不是加开女性专车,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重新调配交通资源。至于说只加一辆车、不会影响别人;那么同理,只加一辆车,也不会对女性有多少帮助。
而且,一旦把“女性专车”的经验推广开去,必然导致女性在非女性专车上受到性骚扰就会有人怪她为什么不去坐女性专车,就是活该;那么,女性就只能坐女性专车,另外的车自然就变成男性专车了。
显而易见,这种性别隔离,并非是解决性骚扰频发的办法。在中国,中小学校里的各类性骚扰并不少见,是否也应该都分成男校女性隔离开来?电梯里的封闭空间狭小,利于性骚扰,是否应该分成男女电梯?办公室性骚扰也很多,是否也应该实行隔离?网络中的性骚扰形式多样,是否也要实行男性女性分别登记、只能在各自的性别区域内发言?——按“专车”的思路,其实这种保障女性安全的方法古已有之,何必那么麻烦?“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做到了,才算是保护女性免遭伤害呢。
这显然不科学。一方凌辱另一方,大家不是去惩罚犯错的人、不是让他不敢再犯,而是劝受害人绕道而行。这不仅是对性骚扰者的纵容,反过来还要压缩受害方的生活空间。说白了,就是在公共管理无能、法律无能之后,偷工减料地要求女性忍,美名其曰:“好意”。
这里,不再继续“性骚扰”这个话题。其实这种争议的核心不在这里,而是在于:我们都为你们女性谋福利了,你居然说这是歧视?现在早已女尊男卑了。
问题是,我们要的不是糖,而是平等的权利啊。这种偷换概念对女性并无好处。
每次看到有人说中国的女性权利比男人大多了,已经太过平等了,我就很无语。他们视之为“女性权利太多”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是,走路要男人拎包呀,坐下要男人帮忙移椅子呀,吃饭都是男人买单呀,女人生气了哪怕是她自己错了也要男人去哄呀……
这种现象当然存在。不仅存在,还往往是不少情感专栏作家所鼓吹的,要求女孩找一个能把你当成残废人一起照顾的男友或丈夫,鞋带也要男生来系,累了就要背起你;这样的人才算爱你。正是在琼瑶小说、情感专栏和“霸道总裁”电视剧的洗脑之下,有不少女性们向往那种被宠溺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纯真爱情”,对男性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厚望;但在生活中,她们又不得不落到尘埃当中,不仅工作、家庭一肩挑,还得“且忍且珍惜”。
且不说现实当中这么“绅士”的男性凤毛麟爪,极其罕有;就算有,也并不属于女权的范畴,反而正是女权者所反对的。越是把女性视为需要照顾的性别,我们就会收获越多的歧视,买一送一。道理很简单,如果女性都认为自己需要照顾,不肯像男人一样上夜班,不能像男人一样出差,那你就只能被安排到当前台、当行政人员这种不重要的职位上,工资低,没有升职机会,二十年后男女的差异就大了去了。如果女性都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都应该放在家庭当中,企业当然不愿意招聘你了,就算招了也不可能给你重要职位和任务,你就一直低层次、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岗位中呆着吧。如果女性都认为自己怀孕了就应该休息一年,同理,人家雇用你的企业凭什么吃这个亏?
说句题外话,我一直认为,产假应该是夫妻双方休同等的时长;因为生育和抚养孩子不是女方一个人的事,不应该把产假视为对女性一方的福利,而是视为对生育家庭男女双方的福利;不把女性区别对待,这样才更能看清楚:女性与男性的区别其实非常小,在现代社会的绝大部分领域当中,生理差异是非常不重要的。
也只有减少这种男女差异,减少各种刻板印象,歧视才会消失。
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那些打着“好意”的旗号,建议女人休三年产假、建议女性享受专门的“例假假期”的人大代表,建议女性只从事妇幼、老师、保健、服务行业这类稳定工作的妇联机构,根本就是不怀好意。
我很能理解,减少男女的差异,会有一部分女性不满。因为性别不平等,未必没有某些对女性的利好。大而言之,女性的工作机会变差了,可以要求男人养,可以绻缩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也不用承担那么多义务;小而言之,证明女人不如男人,可以安心享用女性专车,让男性为自己拎包、推椅子,总是让男人买单。但这些微小的享受的代价,就是进一步证实女性的无能,理所当然地,各种入学平等、工作平等、财产平等的权利也会被剥夺,最终,经济上的权利也必须被剥夺。
不要权利而要性别红利,不要性别平等而要占小便宜;这是最不划算的。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一提到“女权”就烦,除了一部分是在仇恨女人之外,另一部分人其实是把女权反对的那一部分女性行为,也算在女权的账上,结果就妖魔化成“女权既要平等又要占小便宜”。并非如此。女性要的自由与平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温室的花朵用玻璃罩保护着长大的。这意味着女性在为自己负责,必须承受辛苦,接受风险;世间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
以前有这样的一句话:“这里不流行女士优先,所以没必要去帮女士提行李、为女士开门,更不要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女士让座,否则你会被认为不够尊重女性。”没错,这是北欧,这个世界上男女平等程度最高的地区;北欧各国政府、议会中的女部长、女议员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这确实是平等,而且很可能是许多中国女性并不喜欢的平等。但是,当人家女性的能力甚至体能,都跟男性相差无几的时候,她们争得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公平。
讲真,比起理直气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因女性的身份而被不公平对待来说,那些拎个包、让个座之类的“宠溺”,算个什么玩意儿?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我不代表真理我只代表你》侯虹斌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