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梨园梦》郑善玉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梨园梦》郑善玉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郑善玉,籍贯福建永泰。生于抗战末期,长于薯米之乡。偶沾文曲星喷嚏微沫,萌生文艺兴趣。一少年便喜雕虫,习作以雪野等笔名散见报刊;以无珍藏价值,“**”前奏一如庄周化蝶。砚田荒芜十又八年,复为三郎所诱,耕耘梨园。大小剧作相继而出,正果初修,梦太爷无心嫁女,佳人难得金龟——示以前路财力受困,于连获数奖后戢笔。剧本鬻取几无存稿,徒有省级剧协会员虚名。沉寂卅载,忽文昌帝君垂怜。蒙大方屋乌之爱,成此小册。雪泥鸿爪。得以留痕!

【编辑推荐】

郑善玉从小便与戏剧有着不解之缘,空余时间,更是常投入与戏剧相关的各种活动。后来他萌发了写剧本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梨园梦》《梨园梦》中的《梦断江南》和《桃源风声》便是其获奖的戏剧作品。《梦断江南》讲的是清代皇帝重男轻女,偷龙换凤而衍生的故事。《桃源风声》则是牢牢抓住反腐倡廉的题材,通过具体事件和人物形像来加以惩恶扬善,弘扬正气。两个剧本充满了文气、大气和雅气,行文流畅自然、笔酣墨饱、真味久生,读来令人受益良多,深受鼓舞和启迪。

【名人的书评】

【梨园梦的书摘】

《梨园梦》:我生性喜爱戏剧,空余时间,多投人与其相关的各种活动。一些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因而追寻旧梦,记述梨园轶事,以供杂览,聊佐茶余饭后谈资。爱戏成迷我懂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更新,民心舒畅,到处洋溢着欢乐气氛。那时,一没有音像逼真的电影、电视,没有灯红酒绿的舞场、歌厅,没有魅力无比的电脑、手机,也没有随处可见的麻将场馆,却盛行来自陕北的扭秧歌。虽称为歌,实乃亦歌亦舞,且重在于“扭”:两手一左一右,舞成横“8”字;双脚一左一右,一进一退,踩个“十”字,手脚并用,载歌载舞。如不要求臀部与腰肢的灵活度和准确率,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凑热闹的多着呢。只要有一块平地和几个人带头,随时可成人头攒动的舞池,欢乐地,徐缓地,扭动着前进。我的老家,虽是农村,文体活动却异常活跃,除了新兴的扭秧歌,更有早已流行的地行舟、高跷和“肩头坪”。那时的地行舟,可不是现在纸做的由扮演者用手捏着船沿行走的那么简单,而是用丝绸、璎珞、流苏制作的楼船合一、精美如宫殿的有脚无底船,可灵活设座,供多人演出稍长的剧目,角色以生旦为主。高跷呢,演员两腿各绑一根特制的长约一米的木棒,踏在嵌于棒侧的状如鞋底的木板上,旁人看来,“噫吁喊,危乎高哉”,如同轻风拂过草尖上的晨露,摇摇欲坠;但是,表演起来,个个却如履平地,腾挪跳跃,行止自如,节目多短小精悍,以丑角为主。“肩头坪”,则是许多成年人让扮演者踩在宽厚的肩膀上,两手铆钉似的紧抓其双脚,并且适度腾挪,保持上下平稳,好让其放胆地挥舞,尽情地表演;扮演者为少年儿童,一般只演唱节选的洋歌小调。——外来的傀儡戏,也时常穿插其间,多演出小型而精彩的喜剧。上述几种,通常在较大节日巡回演出。平时,还有许多按兴趣自行结合的吹、拉、弹、唱小群体。白天,除了棋牌,还有乒乓、篮球和腰鼓,各投所好,欢声四起;晚上,则笙箫鼓乐,处处可闻。民众欢闹如此,乡干部更不示弱,也着手组建剧团,前往福州购买戏装、行头,雇请外地艺人传授技艺,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演员,不时举行大型演出,既壮大了演员队伍,提高了表演水平,又丰富了民众精神生活,其乐陶陶,皆大欢喜。我不但可以经常在外面看戏,还可以在家里听戏,更是眼耳咸怡,神心俱醉。不知堂兄从哪里弄来一台留声机,时常播放闽剧。灌人唱片的那些戏剧,都是省城著名艺人倾心奉献的精彩剧目,唱腔、音色,管弦、锣钹,勾魂摄魄,每每使人屏息凝神,挪不开脚步,犹如醍醐灌顶,甘露沁心,浑身上下,顿感清爽,甚至连周围的空气也变得甜美若饴。还有个“活宝”——单眼哥,其貌不扬,嗓音却特好,隔三岔五踱到供销社门口,倚于墙壁,唱《自掏岭》和《泪透》。这两个曲牌堪称其绝活,他的出现,它们便如影相随,总不离口。总有一群孩子学唱,声腔远扬,吸引着田间男女和过往行人。因为离家不远,每一次,我都闻声而来,静看细听,默诵暗记。……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梨园梦》郑善玉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