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初二那一年》任丽倩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任丽倩,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任湖田村,现在美国某基金公司从事量化金融研究。1997年北大计算机软件系毕业,2006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和商业经济博士。曾经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芝加哥分行做宏观经济分析,南都周刊和财新观点网专栏作者。个人公众号(RenLiQian1976),愿和大人小孩谈谈经济学。个人邮箱:Liqian.Ren@gmail.com
在浓浓的浙江乡土味中,作者任丽倩幽默又犀利地回忆了一个农村女孩八十年代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忧伤。作者无微不至地观察着大人世界,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思考着生活中的*、计划生育、通货膨胀等影响下的农村生活。尽管在同龄人看来是个“学霸”,聪明又偶尔被羡慕嫉妒恨的“女神班长”,内心里却受着差点因为是农村*而不让上高中的煎熬。长大后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学成了商业经济学博士以后,作者对过去的生活又以经济学者的眼光重新思考,陈述了经济金融制度对个体生活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的巨大影响,以此提醒公众学会分析经济政策,不忘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初二那一年》是一段少女的青春回忆录。懵懂的少年人,对周遭的人和事、对人生、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开始观察和思考。生命中**次感受到迷茫和孤独。在惶惶不安中,开始逐渐成长。一个柔弱的小女生和善良的父母,一面要面对现实的困境,一面又不甘于向现实低头。幸运的是女儿的抗争和父亲对儿女的疼爱获得了胜利,这个普通的家庭,在决定女孩一生的命运时做了一个英明的选择。
《初二那一年》温暖朴实的文字,一下就能让你感到亲切。没有过多细节的描写,就像是在看幻灯片,一串的场景,一个个故事剪影。读过之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书中有很多值得你思考的东西。如何对待生活?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什么才是生活中重要的东西?主人公在向父母、向长辈、向亲朋好友学习。父母也在学习如何教育和培养子女,如何在生活种做取舍。
我想说,这本散文集已经在我的脑子里酝酿了足足二十五年。回头看看,初二那一年是我人生经历里很重要的一年。从1988年秋到1989年夏,正好是我上初二的那一时间段。那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弟弟以及许多亲戚,住在浙江中部祖祖辈辈一直生活着的小村庄里,过着“天高皇帝远”的日子。那一年,我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对自己人生会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一年之前,我的世界就是我的家人、家所在的村子里的村民,和离村子骑车半个多小时路程的小镇――横店。爸爸白天在镇上的供销社药店工作,晚上回村里。我和弟弟在镇小学上学,而不是村小学,因为镇小学是全镇最好的。每星期六下午我和弟弟才回村里。妈妈本来在村里种田,有段时间在供销社做临时工,棒冰厂做棒冰,布店做收纳,几乎各种杂活都干过。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每晚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虽然只是很短很短的一段时间,却是我回忆里最温馨的。尽管爸爸有城市户口,但妈妈是农村户口,在供销社不管干得有多好也永远是临时工待遇,就只好回到村里种田兼开杂货店。那一年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生活在一个有各种各样制度的大社会里。这些制度就像一堵堵墙,你不知道谁在造这些墙但是你天天都可能碰壁。有些墙很好,可以围成一个房间挡风避雨,给你一个自己的空间,或者防止狼进来。有些墙上有门,你自己努力一下想走就可以走过去,而有些墙上的门是被反锁的,只有墙外的人才能开门让你过去。有些墙没有门,即使你非常想过去也不行。我开始意识到户口制度就是一堵很高同时被反锁住门的墙。只有你学习很努力才会有人给你开门让你走过去。因为妈妈是农村户口,所以我和弟弟也是。除了通过自身努力能考上大学或中专等学校以外,我们的身份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这本书的素材就来自于初二那一年老师叫我们写的周记。除了“人物”“背景”和“后记”外,都是以十三岁的“我”的眼光写的。那时候的认知肯定和现在的“我”不一样。每一周我们都需要写一篇周记交给老师批改。初一的时候一周发生什么就写什么。初二的时候老师对我写的周记非常满意,特意和我说不用发生了什么就非要写什么,可以结合发生的事随便写成主题式的周记。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自己观察世界的能力突然提高了,我特别喜欢写周记,而且每次写了都得到很长很长的评语,看得出老师也喜欢我写的东西。那时候我家里开着杂货店,写语文作业都是趁卖东西中间的空隙时间写。来店里玩的叔叔伯伯们的聊天记录也是我的素材之一。除了村里几乎每个成年男人都吸烟这件事让我很讨厌以外,我喜欢听他们天南地北地聊天。有一次一个伯伯看我在写作业,就问我写什么。我说写你呀,写我二舅在东北养蜂顺便倒卖一些粮票,还有你说的另外一个伯伯在厂里上班和女的偷情被人反锁在一个房间里出不来。他大笑,拿过我的作业本哗啦啦地翻着看,看到有一页上写着如何为实现共产主义做贡献,突然很惊奇地大叫一声,我小时候就写这个题目了,你们还写这个啊?!然后他就把作文本给店里的其他叔叔伯伯们看,说,看看,还在写实现共产主义啊。店里的叔叔伯伯都觉得现在老师出题实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有好几个比我大几岁的已经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的大哥哥们,开始学盖房子或雕花手艺的,也经常到我们店里来玩。确实很少有大姐姐们专门来店里玩,因为她们是女的,有空总得在家里做菜洗衣服帮忙干活。大哥哥们经常拿着我的周记和老师的评语当读物,顺便拿周记内容开我的玩笑。他们玩笑开大了我就把他们的丑事写到下一周的周记里。那一年我记得写了很多,一个学期下来其他同学一本周记本都没写完我已经写到第三本了。学期结束后的暑假里我也继续写,尽管老师并没有要求。不过语文老师说多写对初中毕业考的作文考试有帮助。这些周记本我一直保留了很多年,没有让妈妈拿去卖给收废品的老婆婆,或者在灶房里作点火用的废纸。有时候依着外公的建议练钢笔或毛笔字,我就把这些周记抄出来。外公也觉得我写得还可以,称有点记者写通讯稿的味道。不过这么多年以后,家也搬了几次,那些周记已经不知去向,也许还在老家的某个角落妈妈去世前特意为我整理的箱子里留着。不过,庆幸的是那一年写过的很多主题到现在我都清晰地记着。我凭着记忆再写了一遍,算是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点点回忆,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穷人孩子一点点鼓励。穷大部分是物质的,但也有心灵的。现在很多的“二代”小孩,看到他们心灵的空虚,觉得他们也是穷人。说真的,按统计局国民收入的算法,那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是穷人。但是我知道我们那时候的生活经历,吃的都是有机的,喝的井水没有什么污染,家人都在身边,换个国民幸福指数的算法说不定还能挤进中产阶级呢。不过有一次在《纽约人》杂志里看到一个图,里头的原始人互相抱怨说大家都吃有机食品,呼吸最新鲜的空气,怎么只能期望活到三十多,而现代人吃垃圾食品不锻炼竟然也活到六七十岁。这也是事实。当时的农村里有新鲜空气,但是没有现代的医疗设施。无论贫穷或富有,精神的力量都是激励和鼓舞人心的。教育没有让我成为大富豪。但是因为教育,我现在的生活与小时候或者与父母亲的生活相比,或者与同样聪明但没机会上学的同龄女孩子相比,无论是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丰富了很多。再说现在这社会,如果教育能让所有人都成富豪名人的话,也用不着天天给小孩子讲教育的大道理了。事实是聪明又非常努力的人最后也是当普通人的多。这里所写的都是散文,而不是事事可以考证的自传。尽管这书里发生的事都是真的,但是我对许多事情记录的顺序作了改变同时人名隐了不少。这么多年的记忆也已经不能完全忠实于事实了。如果有时间,我更希望把这本书写成纪实的,因为我一直认为现实比小说更生动。我的专业是经济学而不是文学,写纪实应该更有优势。但是现在自己的时间和能力都有限。母亲突然得癌症去世,让我意识到人生之苦短。以前从来没想过死亡的我,突然之间经常觉得死神就在不远处。我宁愿把不完美的半成品先写出来,也不希望有死去了带走所有的记忆却什么都没留下的遗憾。当我看到很多本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辍学去城市打工,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甚至为了一点钱就把自己的身体和尊严给出卖了,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这些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能够知道教育可以给你一条更好的路。只是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让慢慢成长的女孩子意识到一点:很多时候,得耐得住寂寞,不去嫉妒甚至伤害别人,走自己有目标的正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很难做到,但是如果做到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会终身受益匪浅。当然大家可能更喜欢读鼓舞人的传记,譬如奥巴马这样从单亲的混血黑人做到美国总统,或者索尼亚?索托马约尔(SoniaSotomayor)这样出身贫穷最后却成了美国第一个拉丁裔女大法官的故事。希望我的这些回忆最后不是以我的成就来鼓舞大家,而是以一个物质条件不好,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村子里的故事,激励大家在信任度非常低的现实社会环境里,重新拾起真情和幽默,改变现有制度里不好的东西,给未来的孩子一个更好的社会。希望大家在这本小书里,看到更多的是我的亲人们对我“要诚实地活着”的教育;看到村民们尽管都有着人性的弱点,但是最终都不论贫富贵贱而同舟共济;看到透过泪水汗水的真诚、笑声和家庭的温暖,以及对未来社会变革的责任、信心、希望和憧憬。希望大家意识到,农民或底层的人需要同情,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善良或者人性更淳朴,而是他们往往受到了社会制度的歧视。希望看了这本书的人,能够大声地说:不管是不是农村来的,作为中国人,户口这种歧视性的制度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讨论户口或其他制度改革的时候,不需要来个“但是”。我们不需要提供更多的户口制度该改革的经济原因或者道德原因。户口制度改革最终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不想要这样的制度继续存在。就像废除裹小脚制度一样,时代不同,所以生活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