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南礼士路62号》马国馨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马国馨,1942年生,山东省济南市人,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主要负责和主持的设计作品有北京国际俱乐部(1972)、北*交民巷15号宾馆羽毛球馆和游泳馆(1973)、北京前三门住宅规划设计(1976)、*纪念堂(1977)、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和停车楼(199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2000)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建设部优秀设计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奖,国际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协会银奖等。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主要著作有《丹下健三》《日本建筑论稿》《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建筑求索论稿》《礼士路札记》《走马观城》《求一得集》《长系师友情》《环境城市论稿》《老马存帚——手绘图稿合集》等。另有诗集、摄影集和书法篆刻集出版。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先生的怀人忆事之作。全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核心,记录多年来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众建筑界前辈大师交游合作:杨宽麟、张镈、华揽洪、陈占祥、胡庆昌、程懋堃……大师们用匠心巧手书写建院发展历程的辉煌篇章,展现早期中国建筑师华美风采;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饭店、*纪念堂……建院营造的这一座座地标性建筑闪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建设史上,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此外,书中系统整理记录了人物生平,这是以往“重作品不重人”的建筑界比较忽视的,因此留下大量建筑过程中的*手资料,可资后人回顾往事。
作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亲历首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留下了诸如*纪念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代表性作品,自身经历也成为展示建院光辉历史的“活字典”。建院的发展史就是我国和首都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映射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壮大;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之后成为全国民用建筑设计领域的佼佼者。
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儿童医院、北京饭店、*纪念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T2航站楼……地标性建筑作品闪耀在其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史上,见证国家繁荣富强。华揽洪、陈占祥、杨宽麟、张镈、胡庆昌、程懋堃……前辈大师云集,创新性技术理念在这里萌生和酝酿,尽显中国现代建筑师华美风采。
它的发展壮大是首都乃至全国建设事业发展的缩影。它的名字,历经几十年风雨洗礼,始终代表着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优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