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林清玄禅意散文精选》林清玄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林清玄: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时便获得了当时台湾的多数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35岁出山,四处参学,所著“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带动了佛教文学的发展,掀起学佛热潮。
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除富含佛理禅机的散文外,另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林清玄的多部作品还被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享誉海内外的华语当代散文名家之一。
林清玄是华语知名的散文大家,其作品的特色是“在生活中感悟禅机,在禅理中思考生活”。林清玄的文章,文风清雅温馨,宛如春雨滋润万物,朴实中蕴含着或深或浅的哲理,对工作与生活都有很好的启迪。同时,林清玄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着世间疾苦,创作多立足于“爱与美”“情与义”“善的循环”“信仰与快乐”,寄希望能激发读者的温柔与感动、清净与向上、浪漫与理想等正面的能量。
这套禅意散文精选集(全四册),是林清玄四十余年创作之路的智慧结晶,也是他对生命与禅机、生活和情感集大成的思考之作,除了亲自作序推荐,表明写作中心思想外,还增加了部分从未发表的新作与有缘的朋友分享。
林清玄执笔四十余年高水准禅意散文精粹,清雅温馨,以朴实智慧的语言阐述生活当中的禅机佛理,给读者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这部作品一共四册,分别以“智慧”“自在”“清净”“慈悲”为题,又分别以“不辩”“不看”“不闻”“不争”作答,准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林清玄一生创作的精髓,也完美地体现了林清玄作品的*特色。读林清玄的作品,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修行,让我们在迷茫困惑的时候静下心神,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在悲伤无助的时候重拾信心,成就泪水铸造的坚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再次欢笑,体悟喜怒哀乐的本真生活。
期待父亲的笑
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在台北工作的我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
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时心血沸腾,特别感到那肉羹是人生难得,因为那里面有父亲的爱。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子女的知道他心里极为细腻的一面。提肉羹回家只是一端,他不管到什么地方,有好的东西一定带回给我们,所以我童年时代,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是我们*兴的时候。
他对母亲也非常的体贴,在记忆里,父亲总是每天清早就到市场去买菜,在家用方面也从不让母亲操心。这三十年来我们家都是由父亲上菜场,一个受过日式教育的男人,能够这样内外兼顾是很少见的。
父亲是影响我*深的人。父亲的青壮年时代虽然受过不少打击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忧愁的样子。他是一个永远向前的乐观主义者,再坏的环境也不皱一下眉头,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乐观与韧性大部分得自父亲的身教。父亲也是个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对生活与生命的尽力,他常说:“事情总有成功和失败两面,但我们总是要往成功的那个方向走。”
由于他的乐观和理想主义,使他成为一个温暖如火的人,只要有他在就没有不能解决的事,就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也是个风趣的人,再坏的情况下,他也喜欢说笑,他从来不把痛苦给人,只为别人带来笑声。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透过这些工作,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例如我们家种竹笋,在我没有上学之前,父亲就曾仔细地教我怎么去挖竹笋,怎么看土地的裂痕,才能挖到没有出青的竹笋。二十年后,我到行山去采访笋农,曾在竹笋田里表演了一手,使得笋农大为佩服。其实我已二十年没有挖过笋,却还记得父亲教给我的方法,可见父亲的教育对我影响多么大。
也由于是农夫,父亲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他也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
父亲的话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用农夫的观点来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语中的,意味深长。
有一回我面临了创作上的瓶颈,回乡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恼说给父亲听。他笑着说:“你的苦恼也是我的苦恼,今年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年还要不要种香蕉,你看,我是种好呢?还是不种好?”我说:“您种了四十多年的香蕉,当然还要继续种呀!”
他说:“你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呢?年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
我自以为比别的作家用功一些,主要是因为我生长在世代务农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没有不辛劳的农人,我是在农家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像农人那么辛劳?*好当然是像父亲一样,能终日辛劳,还能利他无我,这是我写了十几年文章时常反躬自省的。
母亲常说父亲是劳碌命,平日总闲不下来,一直到这几年身体差了还常往外跑,不肯待在家里好好地休息。父亲*热心于乡里的事,每回拜拜他总是拿头旗、做炉主,现在还是家乡清云寺的主任委员。他是那一种有福不肯独享、有难愿意同当的人。
他年轻时身强体壮,力大无穷,每天挑两百斤的香蕉来回几十趟还轻松自在。我*记得他的脚大得像船一样,两手摊开时像两个扇面。一直到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一手把我提起还像提一只小鸡,可是也是这样棒的身体害了他,他饮酒总不知节制,每次喝酒一定把桌底都摆满酒瓶才肯下桌,喝一打啤酒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就这样把他的身体喝垮了。
在六十岁以前,父亲从未进过医院,这三年来却数度住院,虽然个性还是一样乐观,身体却不像从前硬朗了。这几年来如果说我有什么事放心不下,那就是操心父亲的健康,看到父亲一天天消瘦下去,真是令人心痛难言。
父亲有五个孩子,这里面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少,原因是我离家*早,工作*远。我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台南求学,后来到了台北,工作也在台北,每年回家的次数非常有限。近几年结婚生子,工作更加忙碌,一年更难得回家两趟,有时颇为自己不能孝养父亲感到无限愧疚。父亲很知道我的想法,有一次他说:“你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社会的人,就算是有孝了。”
母亲和父亲一样,从来不要求我们什么,她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切荣耀归给丈夫,一切奉献都给子女,比起他们的伟大,我常觉得自己的渺小。
我后来从事报道文学,在各地的乡下人物里,常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他们是那样平凡、那样坚强,又那样的伟大。我后来的写作里时常引用村野百姓的话,很少引用博士学者的宏论,因为他们是用生命和生活来体验智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伟大的情操,以及文章里*动人的素质。
我常说我是*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是因为我童年时代有好的双亲和家庭,我青少年时代有感情很好的兄弟姊妹;进入中年,有了好的妻子和好的朋友。我对自己的成长总抱着感恩之心,当然这里面*重要的基础是来自于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给了我一个乐观、关怀、善良、进取的人生观。
我能给他们的实在太少了,这也是我常深自忏悔的。有一次我读到《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陀这样说: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持利刀,割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读到这里,不禁心如刀割,涕泣如雨。这一次回去看父亲的病,想到这本经书,在病床边强忍着要落下的泪,这些年来我是多么不孝,陪伴父亲的时间竟是这样的少。
有一位也在看护父亲的郑先生告诉我:“要知道您父亲的病情,不必看您父亲就知道了,只要看您妈妈笑,就知道病情好转,看您妈妈流泪,就知道病情转坏,他们的感情真是好。”为了看顾父亲,母亲在医院的走廊打地铺,几天几夜都没能睡个好觉。父亲生病以后,她甚至还没有走出医院大门一步,人瘦了一圈,一看到她的样子,我就心疼不已。
我每天每夜向菩萨祈求,保佑父亲的病早日康健,母亲能恢复以往的笑颜。
这个世界如果真有什么罪孽,如果我的父亲有什么罪孽,如果我的母亲有什么罪孽,十方诸佛、各大菩萨,请把他们的罪孽让我来承担吧,让我来背父母亲的孽吧!
但愿,但愿,但愿父亲的病早日康复。以前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看我不会农事,他会跑过来拍我的肩说:“做农夫,要做*流的农夫;想写文章,要写*流的文章;要做人,要做*等的人。”然后觉得自己太严肃了,就说,“如果要做流氓,也要做大尾的流氓呀!”然后父子两人相顾大笑,笑出了眼泪。
我多么怀念父亲那时的笑。
也期待再看父亲的笑。
信仰使人清净*近,我应台北市修女联谊会之邀,到主教会署去演讲,一口气讲了三小时。同日演讲的还有辅大教授李震神父,黄昏做弥撒之前,我们曾有一个小小的座谈,李神父虽是奉献于基督,但他要在座的修女们应多从佛、道、儒、墨等家去研究智慧。
他说:“作为中国的神父和修女,与西方人是不同的,因为我们一出生就流着佛、道、儒、墨的血液,所以不应该,也不能斩断这些传统的东西,我们更要向里面求智慧。”
然后是修女们唱圣歌、做弥撒,室内遂流动着良善与优美、庄严与和谐。
我虽是虔诚的佛教徒,看到修女们脸上的表情时也不禁深受感动,感觉到人能有一个可以坚持诚敬礼拜的信仰实在是非常幸福的事,由于有了信仰,才能有直心、有静心、有道心。
人间的许多美德也是从信仰中养成的,譬如讲慈悲的心情,佛教是度众生,天主教是为人群服务;譬如守戒清修,佛教是比丘和比丘尼,天主教是神父和修女;譬如见诸本心和忏悔,佛教是禅坐静观,天主教是默祷弥撒……在信仰里,人可以有奉献、谦虚、宽容、相信宇宙力量等美德。
*重要的是,信仰使人清净自在,真心圆满,远离颠倒梦想。尤其是佛法中认为信是*上乘的,也是*世间的,因为信才能得智慧,才能成正觉,才能渡生死的大河。《大乘十法经》说:“信为*上乘,以是成正觉;是故信等事,智者敬亲近。信为*世间,信者无穷之;是以信等法,智者正亲近。不信善男子,不生诸白法;犹如焦种子,不生于根芽。”《梵纲戒经》说:“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心地观经》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都说明了信仰的重要。
对于信仰的人,《楞严经》说得好:“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达摩血脉论》则说:“所以不信,譬如无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纵向伊说亦不信,只缘盲故,凭可辨得日光?”
没有信仰的人难以知道信仰可以带给人怎样的悦乐,也很难知道信仰可以达到怎样平静清净的境界,当然不知宇宙之大,时间之无量了。
禅宗有一副名联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南宋的善能禅师解释得*好:“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不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正如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那些无法参透的事物所呈现的是*的智慧和光彩夺目的美,而我们类似萤火之光的能力,却只能靠‘知’与‘感’,这种*原始的形式来了解它呢!”
信仰的智慧确是无与伦比的、至高无上的、正见无邪的智慧。
我们都是有情的众生,财富、名器、享用皆不难求,难的是能把智慧信仰摆在一切之上,使我们心如赤子,得真正的明净与感动,如佛所言:“我净故施净。施净故愿净。愿净菩提净。道净一切净。”
人生还有什么比清净是更高的境界、更真如之美呢?
宁愿做傻瓜从前有一个禅师叫做“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做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
因为常常讲,所有的弟子都已经记住了:“师父常常说宁做傻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庙里漏雨漏得稀里哗啦,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但是很多弟子不在,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子来接雨。
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就很不高兴,心想:“匆匆忙忙跑出来接雨,结果师父还骂我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太紧张了,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无相大师心里想:“怎么傻成这样?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骂他说:“你真的是个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非常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做傻瓜,现在竟然说我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得到了开悟。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
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打破分别心。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做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这个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
第二,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开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在一种纯然的状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赤子、宁做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
就像我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念,是在做什么?整天在那儿打坐,是要干什么?别人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一百元,你就觉得很有价值,但是不能用这样子来衡量,因为这世间许多东西是无价的!
我们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较差的人,他们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们通常没有那么纯净,因为我们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比较执着于“有”的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效果,如果三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较实际、比较现实、比较会计算、比较会营谋,这样的人叫“聪明人”。因此聪明人的生活是塞得满满的,他没有心灵空间,他每天都在算,做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明天加起来就赚多少钱,他永远不会做赔钱的生意。
但是修行要反其道而行,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做傻瓜。
快乐地活在当下报社的记者来访问,突然问起:“林先生有什么座右铭呢?”我的座右铭,通常用3M的便条纸写一些当日的注意事项,于是撕几张下来给记者小姐看:
“出去时,别忘了买苜蓿芽。”
“欠讲义的稿件,今日写。”
“缴房屋贷款。”
“帮亮言买毛笔。”
我说:“你看,我有这么多的座右铭。”
记者笑起来:“林先生真爱开玩笑,我是说真正的座右铭。”
“什么是真正的座右铭呢?”
“就是刻在心里,时时用来规范和激励自己的一句话。”这倒使我陷入困境了,因为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座右铭,如果勉强说有,就是我时常拿来实践的一句话:“快乐地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禅宗的语言,是说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全副的精神力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
“活在当下”也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淡然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我把“活在当下”加了“快乐地活在当下”,是除了承担之外,希望有期许、有愿望、有好的心情,不只坦然和自然,还希望能扭转此时此刻的生活,使自己永葆喜悦之心。
这可以说是我的座右铭,因此欠的稿件,要欢喜地写;缴房屋贷款,要欣然地缴;苜蓿芽和毛笔,都要高兴地去买。
我的桌边依然贴着许多条子,只有“快乐地活在当下”不用张贴于座右,因为那正是我生命的态度。
失恋之必要这些年来,我时常思考到爱与恨的问题,因此收到你的来信感到特别心惊,你说到连续谈了三场恋爱,被三个不同的男人抛弃,感受到每一次谈恋爱的感觉愈来愈淡薄,每一次被抛弃则愈来愈恨。
*次失恋,你的感受是:真恨!真想报复他!
第二次,你更进一步谈到:我一定要想办法报复!
第三次的时候,你的心喷出这样的火焰:我要杀死他!
读了你的信,使我在夜暗的庭院中再三徘徊,抬头看着远天的星星,月光如洗,呀!这世界原是这样的美好,为什么人的心中要充满恨意呢?由于怀恨,我们的心眼昏眠,就看不见世间一切的好,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在这里面的角色了。
我们时常谈到爱恨,但很少人去深思爱恨的问题,我现在用佛经的观点来看看爱恨,在南传的《法句经》里,把爱分成四个转变,也就是四个层次:
一、亲爱——对他人的友情。
二、欲乐——对某一特定对象的爱情。
三、爱欲——建立于性关系的情爱。
四、渴爱——因过分执着以至于痴病的爱情。
这四个层次逐渐加深,也就逐渐产生了苦恼,因此经上说了一首偈: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苦恼生出恐惧,恐惧生出悲哀,悲哀再转为嗔恨,其实如果往前追溯,爱与恨是同一根源,好像手心与手背一样,所以佛陀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恨;恨能生恨,亦能生爱。”
什么是恨呢?经典里把忿恨连在一起,说它们是五种障道的力量,也是十种小随烦恼的两种:忿,恨之意,对有情、非情产生愤怒之心。恨,于忿所缘之事,数数寻思,结怨不舍。五种障道之力是欺、怠、嗔、恨、怨,欺能障信,怠能障进,嗔能障念,恨能障定,怨能障慧。
那么,像忿、恨、恼、嫉、害则是以嗔为体,嗔与贪、痴合称为“三毒”,贪与痴加起来产生嗔,所以嗔是心的*障碍,在《大智度论》里说:“嗔恚其咎*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坚;诸心病中,*难治。”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爱欲与嗔恨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一是爱虽然会转为恨,却不一定会转为恨,也可以说,失恋会使一些人意志消沉、忿恨难平,却也能使另外一些人更懂得去爱,开发更广大的胸怀,不幸的,你是属于前者。二是爱恨虽能束缚我们,它只是心的感受,犹如波浪之于大海,其中并没有实体,是缘起缘灭罢了,可叹的是,大部分人不能随缘,反而缘起即住,爱的时候陷溺在爱里,恨的时候沉沦于恨中。
一般人在爱恨的时候很少有检验的精神,很少反观这情绪的变化,因此就难以革新与创发。久而久之,爱恨遂成为一种模式。
“由爱生恨”是*固定的模式,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了这种模式,我们在电视、小说、电影里学习到这种模式,在亲戚朋友身上感染这种模式,反映到真实生活里,我们在爱情失败时,随之而起的便是恨,没有一个例外,我把这种叫做“模式反应”,那有点像蚊子从我们眼前飞过,它不一定会伤害我们,但我们会下意识地举手去扑杀它一样。
如果不是“模式反应”,为什么千百万人失去爱的时候都反射出恨呢?那是不是人性的真实呢?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欧洲人与美国人失恋,所带来的恨意就比中国人或日本人淡薄得多,大部分西方人在失恋中、离婚之后都能与从前的伴侣做朋友,那是他们的模式反应没有像我们一样。
为什么我要和大部分人一样,失恋就憎恨呢?可不可以做一个卓然的人,失恋也不恨呢?
失恋的恨,那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失恋是坏事,二是我们沉沦于过去的觉受。
我曾经在笔记上写了两句话:“为了爱,失恋是必要的;为了光明,黑暗是必要的。”
那就好像,如果我们不饥饿,就无法真正享受食物;如果我们不生病,就不知道健康的可贵;如果我们不年老,青春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如果我们要种莲花,没有烂泥巴是不行的……
失恋不是坏事,春天过了就是夏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火热与寒冷的来临,我们热爱莲花、玫瑰、金盏花、紫丁香,但我们不能使它不凋零。
我们不喜欢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种必然。
过去不能让它过去,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的悲剧,其实,再怎么好的恋爱,每天都是不同的,我们甚至无法维持对一个人的爱,从早上到晚上都保有同一品质。也就是说,再好的爱都会失去,会成为过去式。
我们之所以为失恋烦恼,是因为我们不愿面对此刻、融入此刻,老是沉湎于过去。可叹的是沉湎于过去的人会失去生的乐趣、失去发现的乐趣、失去创造的可能、失去爱的能力。如果我们愿意走出来,就会发现就在此刻、就在门外,就有许多值得爱的人、许多值得爱的事物。
当然,不只是许多人值得爱,也有许多人等着爱我,只是我关在过去的枷锁里,他们没有机会来爱我吧!我要得到更好、更珍贵的、更真实的爱,首先是使我的心得到自由。
看你满腹烦恼、满脸忿恨、满脑子报复之思,就是有这世界上*好的对象,也会被你错过了呀!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每天清晨起来,把昨天的爱恨全部放下,从零出发,对着镜子好好展现一个*美的笑吧!然后梳妆打扫(从心里的庄严开始),把自己*好的、*有魅力的那一面提起来,挺胸抬头走出门外,那才是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既然你认为自己是善良而美丽的,为什么不把善良和美丽表现出来呢?
如果是我,使我动心的异性,是那些有生机、有活力,能微笑走在风里的人,而不是怀忧丧志、满腹忿恨的人呀!
我说的这些都不是空话,而是我自己的体验,是我的开发与创造,说来你也许难以相信,我很感激那些从前抛弃过我的人,如果没有她们,就不会造就今天的我呀!
那些没有经过监狱的悲惨的人,不会懂得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值得欢喜与感恩,你现在知道心灵监狱的悲惨,一旦你走了出来,就可以知道生命确是值得欢舞和庆祝的。
不要哭了,不要恨了,当你停止哭泣与怀恨的那一刻,我在你的脸上看到春天的光辉,那时,你是多么美,像一朵金盏花在清晨的阳光下温柔地开放。
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但我真的看见了你转化恨意之后,脸上流转的光辉。
无辩弘一法师是近代持戒律极为深严的高僧,也是宋朝以来七百年间弘律*重要的一位大师。
近读倓虚老师的《影尘回忆录》,读到弘一大师在湛山寺读戒律的情景,他*天给学生开启,就说学律的人先要律己,不要拿戒律律人,天天只见人家不对,不见自己不对,是*错误的。
他又说,“息谤”之法,在于“无辩”,越辩谤越深,倒不如不辩为好。譬如一张白纸,忽然滴墨水,如果不去动它,它不会再往四周溅污,假若立时要它干净,马上去揩拭,结果污染一大片。
弘一大师律己,不但口里不臧否人物,不说人是非短长,就是他学生有犯戒做错,他*的方法就是“律己”不吃饭,不吃饭并不是存心给人怄气,而是替那做错事的人忏悔,恨自己的德行不能感化他,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几时等你把错改正了,他才吃饭。末了你的错处,让你自己去说,他一句也不开口。
他的理由是,不以戒律“律己”,而去“律人”,这就失去了戒律的意义了。
读到这一段记述,真是令人欢喜赞叹,这种精神与情操实在不是平常人能够,但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生活在现代的人,人际关系之复杂已到了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人与人之间的攀缘、纠缠、相互依赖也已到了顶点。复杂的人际关系,难免使我们对别人生出一些评判、怨气、不满等等,我们容易去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却很少想到自己应该怎样怎样,不要说罚自己不吃饭,*好是别人都不吃饭,整碗由我来吃,恨不得天下人得的都是蝇头,只有我得的是大利。
除此之外,现代人的议论太多,争端与智慧成反比,终日讲一百句话,九十九句都是废话。*近有两位居住在美国的大学教授,听说还是数十年好友,为了芝麻绿豆的小事,互相在报纸上贴“大字报”,搞得双方身败名裂,在我们眼中看来,都是连篇废话,无益世道人心。
可见,律己极难,受谤而无辩更难,现代人律人不律己,因此活得满心怨气;每谤必争,所以活得非常纷乱。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要亲君子,只有律己;要远小人,只有无辩。
这个道理佛陀早就说过了,佛陀将涅槃的时候,弟子阿难问了*后四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师?”
“以戒为师。”佛陀说。
另一个问题是:“应以何为法?”
“默摈。”佛陀说。
“以戒为师”是要自己来戒,不是要别人来戒。“默摈”就是“默默地摈弃”,自己应离群沉默地修净行,对一切的外缘与争端,摈弃它!
一个人能“律己”才能反观自照,一个人能“无辩”才能放下自在,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多么必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