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一路漫行》聂作平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聂作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撰稿人,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改版10周年之际,与马丽华、王旭峰、范晓等人同获“中国国家地理10周年文章贡献奖”。已出版作品30余部,主要有《历史的B面》《1644:帝国的疼痛》《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外文。
本书是《一路钟情》的姊妹篇。他继续了前一本的惯有风格,横跨古今,纵览历史,于祖国之风光,既能从大处欣赏其雄奇壮丽,又能从小处领略其优雅灵秀;既能从古迹中挖掘出尘封故事,又能从新城中发现些生活奇趣。作者以旅行视为内心的需求,每一次的远游都不是单纯消遣,而是致力于祖国文化中博大精深处,寻根觅源,上路却并不单纯为了游玩,而是带着沉重的思索。
中国国家地理》文章贡献奖得主聂作平力作
《中国影像地方志》总导演罗安、探险家杨勇、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新泉联袂推荐
横跨古今,纵览历史,领略大地细节之美
古迹中挖掘出尘封故事,从新城中发现些生活奇趣
畹町:西南边城的似水流年
这是一座不起眼的钢架桥。钢铁的桥身和护栏已经锈迹斑斑,桥面的木板色泽深黝,暗示着时间像桥下的流水一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桥普通,河也普通,不过20来米宽的一条小溪。河的两岸,高高低低的房屋错落起伏,在房屋与房屋之间,一些高大的榕树在热带的阳光下野蛮生长。惟有当你注视到钢架桥正中那条将桥梁一分为二的铁索,和铁索上用中文和缅文书写的“中缅国界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时,你才会恍然明白:这条看上去普通的河,这座看上去普通的桥,它们其实并不普通。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不仅是中国和缅甸的界河与界桥,而且,在一去不复返的似水流年里,这个名叫畹町的小镇,曾经有过许多鲜活而生动的往事。
畹町:西南边城的似水流年
这是一座不起眼的钢架桥。钢铁的桥身和护栏已经锈迹斑斑,桥面的木板色泽深黝,暗示着时间像桥下的流水一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桥普通,河也普通,不过20来米宽的一条小溪。河的两岸,高高低低的房屋错落起伏,在房屋与房屋之间,一些高大的榕树在热带的阳光下野蛮生长。惟有当你注视到钢架桥正中那条将桥梁一分为二的铁索,和铁索上用中文和缅文书写的“中缅国界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时,你才会恍然明白:这条看上去普通的河,这座看上去普通的桥,它们其实并不普通。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不仅是中国和缅甸的界河与界桥,而且,在一去不复返的似水流年里,这个名叫畹町的小镇,曾经有过许多鲜活而生动的往事。
中国惟一的县级镇
如同众多因千篇一律而面目模糊的内地小镇一样,西南边陲小城畹町,其市容也同样让人轻易感受到了它的杂乱无序。如果说与内地小镇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里的人口要比我想象的更加稀少。几条窄窄的小街,一些冷清的店铺,街上懒洋洋的行人,一时间很难让人找到它被誉为“小香港”的昔年的繁荣与喧嚣。
与云南境内那些年代久远的古镇相比,畹町的历史很短,短得不足百年。一位姓杨的老人在当地生活了40多年,他告诉我,因为与缅甸隔河相望,得地利之便,大约在清朝末年,有一条羊肠小路翻山越岭,把畹町和百里外的芒市相连。而畹町,作为这条通往邻国的古老驿路上中国境内的*后一站,慢慢出现了几家茅草搭成的店铺。这几家店铺,主要向来往的路人提供茶水和粗糙的饮食。一直要等到1932年,国民政府下令设置畹町镇时,畹町才有了自己的名字。不过,即便是政府设立的建制镇,畹町也仅仅只有几十户人家,镇子周边三两步,便是草木葳蕤,瘴气弥漫的原始森林,一条清澈的小河将畹町镇和对面的缅甸九谷镇分开。
让畹町这个弹丸之地跃升为小香港的,是上个世纪那场著名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着东部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中国面临无比严竣的局面:国内急需的包括药品、石油和武器在内的各种国际援助无法运抵中国,中国将在与日军的消耗战中因资源匮乏而难以为继。于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一条新的生命线必须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当时,国际援助通过海运抵达缅甸仰光,再通过铁路运抵缅甸北部的腊戌,但要从腊戌运抵国内的昆明和重庆,必须有一条与腊戌联接的公路。这一刚需,催生出了后来彪炳史册的滇缅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