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弃园内外:周策纵学术著作与文艺创作精选集》周策纵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弃园内外:周策纵学术著作与文艺创作精选集》周策纵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周策纵(1916-2007)国际著名历史家、汉学家、红学家、书法家、诗人。生于湖南祁阳,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博士,先后任哈佛大学、哥仑比亚大学研究员、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与主任、历史系教授。为国际学术界公认之文学理论、诗词考评、经典新释、红学、古文字学的权威。著作等身,以《五四运动史》、《红楼学案》为代表作。

【编辑推荐】

周策纵以中国古典文学、古文字研究蜚声海内外,其作品受到学术界及普通读者的普遍欢迎。《弃园内外》为周策纵的作品选集集,由其弟子王润华组织编辑,内容涉及周策纵的治学经历回顾、五四学、红学研究、训诂考证、文论等,又特别涉及周策纵创作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等等。

本书为“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中的一种。

【名人的书评】

五四运动史研究*人、国际汉学家周策纵的作品精选集。

反思五四运动。

重探《红楼梦》学案。

学林师友诗词文章唱和:胡适、台静农、萧公权、缪钺、蒋彝、刘海粟、刘若愚、卢飞白。

【弃园内外:周策纵学术著作与文艺创作精选集的书摘】

我的故乡

近十几年来有不少朋友劝我写自传或回忆录,*初是哈佛大学的一些学生和同事,他们以为我一生所见所闻很值得写出;并且可表现我个人对问题的一些特殊看法。我每次都惭愧推托说,一生不值得写;又还没老到写自传或回忆录的时候。然而这也不见得就是由衷之言,或大可自圆其说,因为我平生都在怂恿别人写自传。记得十年前刘绍唐社长要我替《传记文学》二十周年纪念特别写几句话,我就建议,不妨鼓励一些平凡的人把一生记录下来,才能反映这个时代的全貌。现在我这平凡的人也许正合了这个标准,这岂不是预先自为地步了呢?不论如何,我总可自我合理化起来,用句西方话,正是self-justified。不过因为身边杂事多,一直下不了决心倒也是真的。这次当丁爱真小姐很认真地催着要我口述一生时,我不得不下决心试试看了,反正人也已活过七十五年了。这只算是个开头,看来琐碎不堪,啰唆得很;她倒耐心整理了出来。总算给彼时彼地做了个实录。以后我自己会动手写一部分,一部分或仍口述,由丁小姐整理。也不预备定出什么时限。这也可说是“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吧!爱真在威斯康星大学语言学系读完博士学位后,曾任教爱荷华大学多年,后来辞职,写写小说和散文,大有抛弃“五斗米”之意。她也是我的《五四运动史》翻译小组成员之一。

——周策纵自识

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于访问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时

我生在湖南省永州府祁阳县大营市竹山湾新屋。我们那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些重要的文学、历史事迹。

柳宗元贬谪到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祁阳县城里有浯溪,浯溪在唐朝非常重要。元结(次山)曾写过《大诏中兴颂》。在浯溪摩崖石壁上刻有颜鲁公(真卿)写的这篇颂。现在还可以找到很多拓本。祁阳的浯溪是个名胜地方,后来很多人在那里题字,刻在石壁上头。我父亲的诗集里面有一首题作《浯溪摩崖》的诗:

层空烟霭接亭台,又见溪山生面开。

我是伤时人吊古,纪功何日勒摩崖。

不过,永州和浯溪离我们家比较远,所以我小的时候没有去过那里,可是从小就知道这些地方的名字和它们的历史重要性。

大营市

大营市离我家很近,大概只有两华里左右。我小的时候从竹山湾走到大营市不太远,路很窄,都是青石板铺的。听说现在已经修了公路,小汽车可以通了。

大营市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宋朝岳飞于绍兴二年(1132年)闰四月在广西和湖南边界讨伐曹成(曹成是土匪首领之一),胜利以后于六月初九日再奉命带所部兵约一万多人到江西九江去驻防。当他经过祁阳时,于七月初七日(正是七夕)在我们大营市驻过防。他到底驻了多久,我就不大清楚。乡下人传说他驻了好些时候,不过据历史记载,九月他已在江西讨伐别的土匪,所以在我家乡不会停留得太久。他在石壁上题了一段话叫作“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这篇题记已经收录在岳飞孙子岳珂编的《金佗粹编》里头。原文说:

权湖南帅岳飞,被旨讨贼曹成,自桂岭平荡巢穴,二广湖湘,悉皆安妥。痛念二圣速狩沙漠,天下靡宁,誓竭忠孝,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群,岂足为功。过此,因留于壁。绍兴二年七月初七日。

据乡下人传说,是因为岳飞驻过兵,所以叫作大营驿。但在《金佗粹编》上又称为大营驿题记,好像那个地方早已叫作大营驿了。这就很奇怪!我想可能岳珂编《金佗粹编》时把大营驿的名字写在里面,岳飞写这段话的时候,并没有说明他题在大营驿的壁上,那时应该没有大营驿的名字。那个地方只不过是一个驿站,后来一般人又只叫它大营市了。

岳飞驻扎以后,过了许多年,大营市就修了一所宫殿式的房子,里面有两个并排的殿,一个是岳飞的殿,另一个是关公的殿。关岳殿的瓦都是金碧辉煌。殿前大红柱子要有两人才能合抱那么粗,地上铺着很好的烧砖,墙壁都是粉漆的。岳飞的殿里有岳飞的像,比实际的人要大好几倍。他是白脸,好像有些胡须,端坐在帐里,一边站着他的儿子岳云,另一边站的是他的部将张宪。岳云手里捧着一颗用布裹着的印,张宪手里拿着一把刀。他们也比实际的人高大很多。

岳飞像的右面有一个小神龛,有十来尺高,七八尺宽,中间塑了一个年轻女郎的像,面孔很白,黑头发,也坐在帐子里,帐子分开两边,可以看到里面的塑像。很奇怪,岳飞殿里为什么要塑一个女人像呢?乡下人告诉我这个女的是什么娘娘。据传说,岳飞扎营的时候在当地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就同她住在一起。岳飞走时,不知道把这女郎带走了没有。总之,后来乡下人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把那个女的像塑在旁边。历史记录里找不到这件事情,过去写岳飞传的人也没有一个提到这件事情。我倒觉得这件事情很有趣。从前中国军队到一个地方驻扎,军官和当地女子发生关系,甚至把女孩带走都有可能,这种事情当然并不奇怪。但是当地人居然长久纪念这件事情,又把这个女人塑成像来崇拜,倒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事情。《祁阳县志》好像也没有记录这件轶事,希望有人能考证才好。

岳飞正殿的对面有一个“碑亭”,里面竖立着许多石碑。通常门是锁起来的,有节期的时候才开门让人进去看。我小时候进去看过,墙壁周围都是高大的石碑,上面刻了许多字,我那时不大清楚到底是什么人题什么字,只听说是很有名的人,甚至有些皇帝题的字也在里面。有些碑文是讲岳飞的事迹的。

碑亭前面有两个木头栏杆拦起来的小方形的框框,有点像牢狱似的,里面跪着两个石头刻的像:一个是秦桧,一个是秦桧的妻子。那时有些小伙子,可能还有一些乡下人,痛恨秦桧,就跑到他头上去撒尿,弄得很脏。1984年我访问河南汤阴岳飞的故居,岳殿对面也有秦桧夫妇的跪像,但不是放在那种方栏杆里。

岳飞殿的左手边是关公殿,和岳殿的大小一样,里面有关羽的像。关公也坐在中间,一边站着他儿子关平,一边是周仓。关平拿着关公的印,周仓手里拿着青龙偃月刀。关公是红脸,是所谓“面如重枣”,眉毛粗长向上,眼睛尖长而屈翘,所以叫作“丹凤眼,卧蚕眉”。

大营市的关岳庙和连在后面的金山寺都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头,更后的山坡较高,站在那里可以看得很远。我小孩时看到关岳庙前面大门上方有我父亲写的好几块匾额。记得在一个大门上面,我父亲横写了“威震华夏”四个大字,这是《三国志》关羽本传里记述关羽的话,在这里似乎也可以包括岳飞在内吧。父亲另外还写了“金山寺”三个大字。

这两个大殿对面是一个有两层楼的戏台,大殿与戏台中间隔着一大片空地。戏台的上层是演戏的地方,下面敞开,空着。戏台的右前方有一排楼房,栏杆后面有一排、一层一层的楼座,通常是供女眷和小孩看戏用的,后来好像荒废了。戏台空地外连接关岳殿前方的走廊,也就是前面说的有大红柱的走廊,走廊靠近左右两大殿的一排都有粉壁,一格一格的。我小孩时看到这些墙壁上有很多佛教的画,画得很有意思。我印象*深的是那些犯了罪恶的人被抛到地狱里去受罪,十八层地狱、奈何桥,特别是奈何桥,桥上有人摔到水里;有牛头马面那些鬼怪;有夜叉拿着刀叉把罪人从桥上刺下河里去给野兽吃。那些画画得相当逼真,色彩鲜明。我们小孩看到觉得好可怕,所以印象很深刻。戏台前面那片大空地,演戏时在那里有很多卖甘蔗的、卖面食的、卖糖果的,也有卖各种玩具和日常用品的,乱哄哄的,好热闹。

我们湘剧,尤其是祁阳戏,在中国地方戏剧史上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昆曲、秦腔、京戏之外,祁阳戏更算是很重要的另外一派。我们乡下妇女通常不出去和外面人来往,但是在节庆演戏的时候,大营市附近各村庄的男女老少成千的人都来看戏。我记得我母亲、我婶婶、我姐姐都带我们孩子去看戏。每逢元宵节、秋季收成好、旱灾,乡下人都要敬神演戏。平时我们乡下人是不准赌博的,但是迎神过节时,往往可以大开赌禁。这五天、十天,或是半个月演戏期间,大家都能赌博、放肆、享乐,有些人又可以赚钱,所以就有人愿意拿出钱来作经费,从远地请顶好的戏班来唱戏。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净角唱“正生”的,他的声音好洪亮啊!他在有瓦盖的戏台上,我们小孩站在关岳庙前面的走廊里,中间隔着露天的空地,没有扩音器,有一两千听众的嘈杂声,可是他的声音那么响亮,真可说是“声震屋瓦”!我们小孩觉得他好了不起,会唱,又会表演,武打也很行。大家把他看成神一样。可惜没晓得他的名字。我长大后在长沙、重庆、南京、北平(北京)也看过不少戏,全国有名的大花面几乎都看过听过,却从来没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可见小孩时代感觉灵敏,易受刺激,非成人可比。

有一次,我高小的时候去看戏,看到一个小女孩,唱青衣的,唱得非常好,我大概也有点懂得女孩子对我的吸引力了。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会唱会舞会跳,又耍刀枪,演得可爱极了。可是我也没记住她的名字。后来上初中放暑假回家,写了二十来首诗,其中两首还提到那个女孩子,说她年纪才十二岁,唱得非常好。这些诗在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上发表过。

所以那个戏台对小孩时的我印象非常深刻。演的戏,很多故事我还记得,尤其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故事影响我很大。乡下人*喜欢一再重复排演的有“武松杀嫂”“宋江杀妻”“空城计”“捉放曹”“吕布戏貂蝉”“游龙戏凤”“打渔杀家”等等,还有关于薛仁贵、薛丁山、樊梨花、穆桂英、杨家将等戏,当然也有关于岳飞的戏。不过如演到岳飞尽忠成仁的一幕时,事先就得严肃地祭告岳飞。还有“关公走麦城”一出也不能随便演出,有一次我看到事先那位演关公的演员杀了雄鸡,跪着向关公神像严肃致祭后才敢演出。戏中的英雄武将大力士,当然使我们小孩子很向往,不过我那时觉得*好玩的是像樊梨花、穆桂英那些脂粉女将,居然能把许多大男人打得落花流水,胆战心惊,煞是开心好看。还有给我们小孩印象*深刻的,除了大花脸、小丑和像武松那种英雄人物之外,就是女鬼,像“宋江杀妻”一出里阎婆惜的鬼魂来“活捉三郎”,她面色惨白,拖着黑长头发,披了白色长衫,一阵阴风飘飘出台,真叫人害怕!

大约在1989年春天,湖南省通志馆有一位研究湖南文史的学者陈吾南先生,特地到我的故乡大营市和竹山湾去访问,照了我家乡一些相片寄给我。他说整个关岳庙、金山寺同戏台都完全毁掉了。真是可惜!

关岳庙下面向右有一条小巷,没有别的房子,主要是通到我们周家祖先的祠堂,叫作周文达公祠堂。我上中学离家以后,我父亲在这个祠堂创办了一个中学,叫作达孝中学。后来我一些老同学都在那里教过书,我堂弟、我弟媳妇也在那里教过书。大概我父亲也曾当过名誉校长。前几年有同乡负责人要我也去兼那个学校的名誉校长,我没有回信答应,因为自觉对他们没什么贡献。现在好像达孝中学的名称已经改了,我不大清楚目前恢复了原名没有。

和这条小巷相接的是一条主要的街道。大营市也只有这一条街,就是连接从广西到永州、零陵、祁阳县城通到衡阳的道路的一段。这条路也是铺的石板,两边有些铺子,有客栈、药材店、裁缝店、一两个餐馆、小吃店、打铁店和一些别的铺子。我小时候,那里大概有三四十间铺面。铺子都很小,多数是木头房子,也有一部分砖头房子,有些是泥砖的。街的下面靠近衡阳方向的有一条小河经过,这条小河的水是从我家竹山湾的那条小河流来的。河上有石桥,因为石桥下游比上游低了好多尺,所以石桥下面的水流下去像个几尺高的小瀑布。我伯父觉得可以利用水力,有一次就在水流比较低的地方做了个石磨,利用水力自动推磨。我小孩时看到他利用这水磨磨面粉,做面条。大约因为天不下大雨时水力不够,就荒废掉了,可是好些齿轮器具还留在那里很久,房子也荒凉了,我们小孩子偶然去看看,觉得很好玩。我伯父似乎很喜欢一些小机械,喜欢清朝末年中国人所谓西洋的“奇技淫巧”,我小时就见到家里藏有一些清末洋务派介绍西洋技艺的书。

从大营市这条街向西面那个出口,过街稍向南有一大块空地,我们乡下人叫作“墟坪”,是赶墟的地方。每个月,不晓得是初一和十五,总之大约每十天或半月就有几天去赶墟。那里有用圆的石柱子、木柱子搭起来的亭子,上面是草屋顶,没有墙。大概有十多座小亭子,亭子与亭子之间有走道。乡下的农夫、种菜的、养鸡的、养猪的都在亭子里摆摊子卖猪肉、鸡、鸡蛋、蔬菜等东西,许多人都去买。乡下人管这叫作“赶墟”。每到赶墟的时候,我们小孩很喜欢去看。因为附近各村庄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到那里去买东西。我们当然只是喜欢去看热闹。不知为什么,大营市的墟场没有卖书的,虽然大营市在我们附近这一区域,文化水准素来算是比较高。大营市附近有个地方叫双桥(旧称“桑桥”),那里的墟场比大营市的大小差不了多少,可是我六七岁时,有一天偶然去看看,在那里却看到有卖小书的摊子,卖些通俗章回小说、弹词、讲唱和私塾发蒙用的教科书,以至于通书、万年历之类的东西。多半是些木板刻的很坏的用粗黄纸印刷的,也有石印的用蜡光纸印的版本,价钱非常便宜。我便买了一大堆回家,也不管看不看得全懂。这些书中记得有《四游记》《白牡丹》《绿牡丹》《粉妆楼》等等。这个墟场的露天书摊,是我一生*早逛过的“书店”。

大营市北通邵阳(宝庆),南通常宁,东面是衡阳,西面是零陵,又是从广西到湖南的交通要道。自宋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军队时常由那里经过。我小孩时候看到沿路不远的地方,在田野里或在山坡上头有电线、电线杆,大概是电话、电报线。所以这条路也是军事要道。民初时老是打内战,广西的军队打湖南的话,总是经过大营市从西南向东而走。当然湖南军队打广西就由东向西南去了。我小孩时重要的印象之一就是“过兵”。过兵就真的不得了,乡下老百姓弄得惊天骇地。女的要躲起来,青年男的也要躲起来,因为兵要拉夫,就是随便抓一个壮丁去给他们挑担子、做苦工。如果抓到比较聪明的壮丁,就强迫去当兵。要是军队住在大营市一两天,马上就会到附近乡村去搜索粮食、衣服、马匹。我家那个时候养有一匹马,后来改养驴子。*糟糕的是驴子,驴子叫的声音很大,所谓驴鸣。驴子在我家竹山湾叫,在大营市向北走一点点都听得到。我记得我们的驴丢掉过一次。因为过兵的时候我们都逃掉了,家里只留一个老长工。因为他年纪太大了,兵抓他没有用,但是驴子就给牵走了。后来过兵的时候,我们就要把驴子也牵到深山里去。谈到养驴,我小时印象也很深。它有犟脾气,你要它走,它偏不走,得推推拉拉个不休。我家驴子本来很和善,父亲时常替它刷毛,不知为什么,有一天突然失惊却把父亲的肋骨踢伤了。还有一次,由远地来了一人,说他家有人患了一个怪病,十分危急,吃的药非要驴尿不可,听说我家有驴子,就远道来求。不料他拿着桶子等了大半天,驴子也不撒尿,后来那人只好坐在驴栏地上待了通宵,终于盛到了。他大清早高兴而去。也不知道那病后来医好了没有。

再讲到拉夫,我有好几位亲戚,其中有一两位堂哥哥都给拉走了。我们的亲戚有些读了些书的,有些工人或农夫,都是很守本分的人,拉去了就生死不明。有两位因为不识字,拉了以后,托人写信回来给父母亲,过后也没消息了。我想多数是死掉了,真是非常悲惨的事情。

过兵给我印象*深的是有一次,突然有人从大营市回来竹山湾说,兵从大营市经过,已经走掉了,但是在大营市东南街口石牌坊旁边躺着一个逃兵或是逃夫,枪杀伤得快要死了,是用刺刀戳破了肚子,大肠流了出来。他还没死,肠子在体外痛得太厉害,拼命叫救命,又哀求人快把他打死,免得痛苦。据说竟有不少人还围着去看。我们这些小孩子听到,简直吓死了。这种事情在我们乡下发生过不止一次。后来我读小说,读到罗通“盘肠大战”,更觉得稀奇。

从大营市向北去就是邵阳,又叫做宝庆。我记得有一次邵阳有灾荒,不知道是蝗虫还是旱灾,好几百难民逃到大营市来,都住在关岳庙的走廊和殿堂里。我还是小孩子,看到难民在那里住了许多天。我们乡下人都拿食物、衣服去救济他们。难民中也有人会做点小生意的,我当时看到有人用小纸块把切碎的烟叶卷起来作纸烟,卖给我们乡下人。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弃园内外:周策纵学术著作与文艺创作精选集》周策纵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