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母亲的菩提树》琦君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琦君(1916-2006)
本名潘希珍,生于浙江永嘉,父亲是儒将。早年师承大词人夏成焘,诗词造诣颇高。一九四九年赴台,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名重一时,著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三十余种,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中学语文课本,被译为英、韩、日等多种文字。晚年创作以家族早年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橘子红了》,是三十年来台湾地区以纯文学创作而畅销的少数作者之一。
|台湾文坛恒星作品选入大陆中学语文课本|
从古典文言过渡到现代白话,琦君的文字被公认*成功的典范。她文章*为人称道的是温柔敦厚。她不谴责、不控诉,而是悲悯人性的弱点。本书精选自琦君代表作,以赤子童稚清明无邪的眼光看世界,清澈自然,在好听的故事中,说出普遍而永恒的真理。
代序
琦君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林海音
当琦君住在水晶宫的时候,我正每天乌烟瘴气地烧那煤球炉;先把一团报纸几根竹篦点燃,投入几块相思炭,再把煤球放下去,然后扇呀扇呀扇呀,煮了稀饭煮干饭、炒菜炖肉、泡茶洗澡,全靠这一炉火。有时我技术不佳,一炉火烧几次,在火光照耀下,就成了“浴火的凰凰”。但别以为她的水晶宫是个什么玲珑剔透的好地方,原来那不过是公家大楼地下室中的一间公共洗澡间,改造成宿舍,墙上布满了水龙头,地上常年返潮,水龙头终年滴水,她有文学家的想象力,叫它“水晶宫”罢了。
她在水晶宫的年月,写的是《一身飘零》,我则把“三只丑小鸭”当作写作材料。我们都向《中央日报》的“妇家版”投稿。.
有一天,我去主编的宿舍,在巷口看见一位穿黑白格外套的女士。进去后,主编告诉我:“写《一身飘零》的琦君刚刚走。”我说看见了,定是那位黑白格。主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灵感嘛!
三十多年来,琦君的模样身材都没有变,我相信她如果拿出那时的旗袍,现在还能穿。我也老记得她那天一瞥而过的苗条身影。
琦君离开水晶宫搬了多次家,我则钉在重庆南路三段没挪窝,好在她迁移的新址总离我家不远,我们因为谈得来就时相往来。她有了孩子以后,周末常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玩,然后再来我家。她对孩子说:“我们到动物去看猴猴。”孩子总会跟一句:“看林阿姨和猴猴。”
她来了,我家女儿就会端茶拿瓜子,然后搬个竹凳坐在她脚下,听潘阿姨说故事。我们年龄相仿,处同时代,虽然在大陆上一南一北,但所读的书、所体验的生活是差不多的,因此有的是话题。只是她更勤于学问,又有好的国学根基,就不是我这“大白话儿”所能比的了。她故事多,说话又动听,多少年来,除了学生以外,还交了许多年轻朋友。她没有女儿,特别喜欢女孩子,我家女儿们从小到现在做了母亲,一直都是喜欢听潘阿姨聊天的。当初,连我家的猫见她来了,都会跳上她膝头,咕噜咕噜地睡大觉。她不嫌脏,一边摩挲着猫儿,一边侃侃而谈。古今文学的比较、李杜诗篇的讲解、家乡西子湖畔的风光,都听得让人出神。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但她总把*美好的写给少年读者,让孩子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
近年来她的散文风行得不得了,大家都在争取出版她的散文集子。她散文的风格,文字朴实无华,但在淡雅中也可看出是经过细心琢磨的。她自己对于写作风格喜欢引用《牡丹亭》里的两句词:.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却三春好处无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