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林希自选集-天地玄黄·孽障·老汤》林希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林希自选集-天地玄黄·孽障·老汤》林希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林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30年代生于天津,祖辈在天津办洋务开洋行,父亲在一家外国公司供职,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195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曾做过教师、杂志编辑,后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并于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推出《蛐蛐四爷》《丑末寅初》《高买》《相士无非子》等小说代表作,其中,《小的儿》获*届鲁迅文学奖,《天津闲人》被改编成电影并入选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

【编辑推荐】

《天地玄黄·孽障·老汤》,展现天津这个地界上各类各色人的汇集和冲突,全景展现出那个年代的荒诞底色。

《天地玄黄》讲述了民国时期的官场小人物黄天玄的故事:木讷的区公所(相当于现在的区政府)录事员(抄写公文的公务员,在区公所中地位卑微)——黄天玄,偶然帮助了舞女,而舞女得到区公所于所长的宠幸,歌女报恩在于所长面前美言黄天玄。于是黄天玄阳差阳错升为督巡,可以走街串巷收取好处了。然而,木讷的黄天玄不懂官场道道,督巡也做得令人啼笑皆非。随着舞女失宠,黄天玄也就被撤职,即便想回区公所还当个不问世事的录事员,亦不可得,被开除出区公所。

《孽障》讲述了天津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纨绔子弟侯子宣的故事,侯子宣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因与其他浪荡公子同流合污,直至败光家业。

《老汤》讲述了天津陈记酱肉的故事,陈记酱肉掌柜陈爷兢兢业业做得一手好酱肉,却因清朝皇室、民国军阀、政客的白吃白喝,而被迫关门破产。不论谁占领了天津,压榨平民的面貌都是一样的。好好的手艺,却成为家族衰败的原因。

【名人的书评】

正如莫言写出了高密,贾平凹写出了商州,迟子建写出了额尔古纳河,池莉写出了汉正街,林希先生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天津。

林希笔下的市井风情,有相声之诙谐、评书之跌宕。

开埠后的天津卫藏龙又养虫,醒木一响,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书生武夫粉墨登场,于热闹非凡中揭示市井生存的残酷一面。

林希的创作瞄准了天津历史上很有味道的那个阶段,即北洋后期和抗战前那个特殊时期。不是天津味道培养了林希,而是林希给了天津味道以品位。

——蒋子龙

【林希自选集-天地玄黄·孽障·老汤的书摘】

老汤

好心的朋友劝告我说,得了吧,林爷,人家都前卫了,你还写你那老掉了牙的笑话,没市场了。再说,你也撩起眼皮儿瞧瞧,立起耳朵听听,当今中国文坛早就不是你们那茬人“兴风作浪”的时代了,差不离儿的,你也收市吧,不是够吃喝了吗?别挣了!这叫见好说收,真写臭了,光吃退稿,再自费出书,连儿子挣的钱都搭进去了,那就是做赔本生意了。何必呢,金盆洗手,凑四把手,打麻将吧!

话呢,是这样说,也是这么个理儿,这年月一阵风又一阵风,中国文坛不知道刮起了多少次沙尘暴,让人睁不开眼,今天痞子,明天美女,后来又是未成年人写作,前两天还看见报上说,连手机都文学了,像老朽这样一根老牛筋,光写那种过了时的老笑话,还有人买账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前卫未必就“前”,新潮也未必就“新”,就说现在全世界各色人等都吃的麦当劳,中国孩子看着新,可了不得了,人家外国都麦当劳了,你还煎饼果子呢。其实麦当劳有什么了不起,你吃过我们老天津卫的大饼卷酱肉吗?不是现在你吃的这种木头渣子味儿的酱肉,是我们老天津卫陈记老酱肉,那就是老老年间的中国麦当劳,味儿正着呢!

陈家老爷子是谁?天津酱肉界头把。满天津卫,提起陈记酱肉,没有不知道的。天津卫卖酱肉的成千上万,唯有陈记酱肉天下称雄。老老年间,下午三点陈记酱肉出锅,半个天津城,鸦雀无声,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不吵不闹,各个伸长了脖子,大口大口地吸气。干什么?嗅陈记酱肉出锅飘出来的香味儿。

陈家老爷子的酱肉和别人们的酱肉味道不一样。老老年间,店铺里掌柜想吃酱肉,派徒弟上街去买,徒弟偷懒,好歹找个近地方买回来,掌柜一吃,啪,一个大耳光扇过来。“这酱肉木头渣子味儿,买半斤陈记酱肉来!”你瞧,没有陈记酱肉,天津人就活不下去。

老天津卫陈记酱肉和别人制的酱肉有什么不同?说不出名堂来,反正就是味道不一样,陈记酱肉就是陈记酱肉的味道,别人卖的酱肉,卤不出这种味道。说句糙话,您老可别怪我有伤风化,天津人嘴刁,味觉神经*是发达,稍微差一点儿味道,用不着尝,用鼻子一嗅,就嗅出来了。

虽然户口册上陈爷也有大号,但街面上老少爷们儿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位陈爷叫什么名字,陈爷就是陈爷,走在路上打头碰脸,抱拳喊一声“陈爷”,礼到了,陈爷感激你拿他当“爷”看,看见陈爷挎着他的大提盒走过来,提足一口丹田气,吆喝一声:“酱肉刚出锅的好呀——”你再招呼一声“陈爷”,陈爷过来,一手提起大提盒盖,酱肘子、酱杂样、酱驴肉、酱猫儿肉,猫儿肉也就是野兔肉,还有五香肥卤鸡、一锅卤出来的鸡蛋,由着你的口味挑,就是闭着眼睛拿,随便你从陈爷的大提盒里捡出一块肉渣儿来,放到嘴里,都是天下美味。

第二天,不等陈爷上街,早早地你就在街口上等陈爷了,远远地看见陈爷提着大提盒走了过来,不等陈爷吆喝,一步抢过去,自己打开大提盒盖,拾块酱肉,拾块鸡杂,外加一只卤鸡蛋。“陈爷,今天我就这些了。”陈爷看着你挑到手的东西说:“五角钱。”当即,从大提盒取出一片荷叶,将酱肉给你包好,外送两只田鸡腿。

陈爷酱肉,满天津卫有名。书上有过记载,那一年陈爷回了一趟老家,老家过兵,把陈爷老爹的房檩拆下来烧了。陈爷赶紧回家去修房,停业三天。天津人三天没吃着陈爷酱肉,怎么着?白牌电车停开了,为什么?半城的天津人饿病了。

这就怪了,陈爷回家修房,天津人怎么就挨饿了?不是陈爷把满天津卫的粮食都带走了,是天津人离了陈爷酱肉不吃饭,无论什么馒头大饼,没有陈爷酱肉,就是砖头树皮的味道,没有陈记酱肉,天津人活得就没有精气神儿。

酱肉怎样才算得是好?肥肉,肥而不腻,精肉,酥而不柴,说的只是火候。陈记酱肉讲的是味道,陈记酱肉一出锅,半个天津城香味儿扑鼻,这香味儿哪里来的?汤,陈记酱肉有一锅老汤。

汤有什么好讲究的,煮肉能没有汤吗?下够了作料,每天煮一大锅肉,煮上半个月,汤味儿就出来了。

非也,就是你煮上三年,你也煮不出陈记酱肉的味道来。陈记酱肉的老汤,人说是一锅神汤。

莫非陈爷有仙人暗中帮助不成?瞎掰了,一个卖酱肉的,哪个神仙会帮助他呀?从来没听说过哪位神仙暗中帮助过一个卖酱肉的。玉帝老儿分配任务,二郎神,你到下界帮助陈爷去吧。二郎神问,陈爷是谁?玉帝老儿向二郎神解释说,陈爷就是老天津卫卖酱肉的,他那锅老汤好,你保佑着他那锅老汤别跑了味儿。二郎神一摇头,免了吧,您另选别人吧。一个卖酱肉的还用神仙护佑?卖好了,谁也不会感激暗中助他的神仙,卖不好,神仙负不起那个责任,是好是坏,让他自己煮去吧。

果然,陈爷有志气,不必神仙暗中相助,人家自己心诚,多少年时间煮出了一锅老汤,陈记酱肉也就名扬四海了。

老天津卫,制作酱肉没有车间,不似后来那样,有什么食品一厂、食品二厂,食品一厂生产粮食产品,食品二厂生产肉类食品,食品三厂生产罐头,食品四厂生产素货。酱肉自然属于肉类食品,属于食品二厂专营,食品二厂本部设在河东大马路,厂房一大片,里面有十二个车间。

陈爷制作酱肉那年,生意再火,也是在自己家院里做的。陈爷家虽说是个院子,其实就是在铁道边上用半头砖搭起来的两间破房子,围着两间房,一圈儿泥巴墙,好大一个圈儿,就是院子。院里一个大灶,大灶上一口大铁锅。

陈爷院里那座大灶,炉火常年不熄,煮酱肉的时候闺女一把一把地往灶里续柴,陈爷和儿子陈钩子侍候锅里的事。这里“节外生枝”,要说说陈爷怎么给儿子起了这么个名儿?

那一年陈大娘怀孕,眼看着到日子了,只是陈爷正忙,快到年底了,家家户户都来找陈爷定做酱肉,一锅一锅跟不上卖,生意好,陈爷把妻子快临盆的事就给忘了。好在陈大娘皮实,也不声张,早早将娘家妈妈请过来,也不找接生婆,一切就自己料理了。那一天陈爷正忙着锅里的事,就听见妻子在房里哎哟哎哟地叫唤,陈爷听着烦,又赶上出锅,陈爷回手去抓出锅的铁钩儿,没抓着,陈爷冲着房里就喊了一声:“钩子!”陈爷的本意是问他女人出锅的钩子放在什么地方了。没想到,正是陈爷喊了一声钩子,哇的一声哭,陈大娘的老娘在房里冲着院里喊了一声:“不用钩子,他小子自己出来了,大喜呀!”

哟,这一喊钩子,把儿子钩来了,吉祥,就叫钩子吧,这么着,陈爷的大公子就起名叫陈钩子。记住,陈爷的儿子叫陈钩子,后来的故事这个陈钩子是一号男主角,续写陈记酱肉辉煌新篇章。

还说陈记酱肉那一锅老汤,陈记酱肉一锅老汤从什么时候开始煮的,没有历史记录,据陈爷祖辈上留下来的传说,从中国人懂得吃酱肉的时候陈家就开始制作酱肉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这锅老汤就存在了。五千年文化,一锅陈年老汤,文化越老越优秀,老汤也越老越有味儿,再到了这辈儿上,老汤就成精了。

老汤何以成精?有讲究,陈家没房没地,没有人在朝里做官。陈家就有一锅老汤,靠着这锅老汤陈家祖祖辈辈有饭吃,这锅老汤一旦被世人解密,或者用句现代话说,被人盗版了,陈家后辈就没饭吃了。所以陈家世世代代将院里的那一锅老汤看作是镇宅之宝,刮风下雨,人可以被大雨淋成落汤鸡,老汤里不能渗进一滴雨。而且**重要的是,陈姓人家*怕这锅老汤被盗,莫说将一锅老汤盗走,就是偷偷地盗走一碗,满天津城的酱肉都煮出来陈记酱肉的味道,陈记酱肉也就不值钱了。

怕老汤被盗,怎么办,就得看严了呗。怎么看,日日夜夜不离人,原先是陈爷一个人白天黑夜不合眼地盯着老汤,一看见门外有人影,立即扒窗沿上向外张望,手里还握着钩子,万一是个歹人来偷老汤,看准了,一钩子保证要了他的小命。后来陈钩子长大了,其实也就五六岁,灶上的事顶不上,看老汤还是一把好手,陈钩子看老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不许别人靠近,煮肉的时候,灶前陈爷和他两个人,陈爷送酱肉去了,他就一个人立在灶旁,全神贯注地看着这锅老汤,无论什么人也休想从锅里盛一碗老汤走,那也是人在老汤在,要想盗老汤,你就得从陈钩子的身上踏过去。那陈钩子是好踏过去的吗?他手里还握着一把钩子呢。

偏偏那一年出了点儿事,什么事?前面说了,老家过兵,把陈爷老爹的房檩拆下来烧了,陈爷赶紧回家去修房,停灶三天。停灶三天不要紧,老汤还得有个人照应,好办,陈钩子已经十岁了,白天他老娘看着院里的老汤,晚上他可以照看,保证老汤万无一失。也是偏偏那么巧,那一年天津闹流行痢疾,陈钩子一夜往茅房跑十几趟,老年间天津人家院里没有厕所,一条胡同多少人家共用一个茅房,陈钩子跑茅房,院里的老汤谁看管呀?市面上坏人又多,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人天天想着你这锅老汤,迟早他必有个下手的机会。这一下难了,不跑茅房吧,总不能拉裤里呀,跑茅房吧,老汤保不住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林希自选集-天地玄黄·孽障·老汤》林希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