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蔡澜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蔡澜——
*“年轻态”的生活家。
其他身份为电影人、美食家、作家、主持人等。
爱好吃吃喝喝,到处旅行,与人闲谈,写书写字……
向来活得潇洒,过得任性,金庸说他是真正潇洒的人,是世间*等风流人物。
人生不能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自己所厌倦的倒是要尽量避免。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贵痛快》一书中,有小泉八云、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横山大观,也有普通的僧侣、摄影师、厨师;有濑户内寂听、名取裕子,也有“女大将”“妈妈桑”、时装模特、女编剧……
说人生,无非就是做事和做人。你该懂得赚懂得花。
我的哲学,做什么事都要快!做事也不一定为别人,为了认明自己是存在的;要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地做好它!知道辛苦是怎么一回事。人都要老的,所以我们趁年轻一定要学多几门学问才行。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世间事,贵痛快。
愿你的人生有幽默,有光辉,有趣,有味。
☆《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新作,畅销书“蔡澜生活美学系列”再续新篇——“*潇洒生活家”蔡澜关于“人生”的哲学: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人生短暂,大性大情,才值得过。
☆金庸作序倪匡作跋——金庸说蔡澜是“*流的通达”,倪匡说蔡澜“以‘真’为生命真谛”若要活得通透,活得真,请看蔡澜。
☆“人生玩家”的头部KOL——年逾古稀,蔡澜之所以对人生看得开、玩得透,也在于他走遍世界,看过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事。有电影圈里的声色犬马,也有女的士司机、妈妈桑不设限的人生。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小津安二郎的“淡”、黑泽明的“究极”、认为自己有胜利气质的艺伎、靠男人不如靠自己的女司机……看世间人,说人生事,大性大情的人生才值得过。
☆金庸、倪匡、黄霑、亦舒、鲁豫、陈晓卿、许知远、谢霆锋、沈宏非、沈星、林依轮、黄佟佟、十点读书、今日头条、《三联生活周刊》、二更视频、CCTV《开讲啦》、CCTV《看点》、《新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一刻talks等盛赞。
☆《纽约时报》盛赞的国际知名插画师苏美璐绘制插画,“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超级畅销书设计师熊琼倾情设计。
金庸序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行过*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日本许多次,每一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同游欧洲、藩市,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互相享受做伴的乐趣,一起去享受旅途中所遭遇的喜乐或不快。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样喝*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后来才感到他们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等这大批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适成对照。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友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个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冲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蔡澜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他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
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之后,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席上旁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所吸的香烟余气,稍过烟瘾。
蔡澜交友虽广,不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又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代序世间事贵痛快问:你是一九四一年出生的,做个回顾吧,有什么感想?
答:一时说不出有什么感想,只觉得快。是的,人生过得太快了。
问:是怎么的一种快法?
答:所谓快活、快活,就是痛快活着,当我三十岁时看了一部叫《二〇〇一·太空漫游》的片子,我屈指算算,唉,到了二〇〇一年,我已六十,会是怎么的一个样子?现在想起来,像昨天的事。照照镜子,我只能说一个老字。
问:心境还是算年轻吧?
答:这句话,老的人常挂在嘴里,其实老了就老了,没有什么心境年轻这一回儿事。相反地,年轻人活得不快乐,样子看起来就很老,老过他们的实际年龄很多,我周围也常出现这一类人,像专家常指导我,我一直当他们是我爷爷。
问:你觉不觉得老?
答:古人有句“丹青不知老将至”的句子,幸好我的头发虽然白了,但是还没掉光,所以也不感觉老。体力大大不如倒是每天感觉到的,像酒量、像性爱的次数,等等。思想上可是愈来愈年轻,觉得周围的人都比我稳重。我常开玩笑,说我和年轻人有代沟,我比他们年轻。
问:你吃得好,住得好,当然比很多人年轻啦。
答:我吃得好,住得好,是年轻时付出了勤劳的代价。我也有经济不稳定的岁月,我不是在说风凉话。和我有代沟的年轻人,是我觉得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够积极。
问:从男女事中,到底学到了什么?
答:学到尽量不要去伤害别人。年轻时不懂得这种感情,好奇心重,拼命去试,伤害了不少人。过后觉得自己也同时受了伤,所以可以避免,就要避免。
问:你不避忌谈谈死亡的问题吧?
答:人生必经之道。避忌些什么?这是东方人的缺点,以为长寿是福,从不谈及死亡的问题,活得不快乐的话,长寿怎会是福分呢?
问:既然你不介意这件事,那么怎么死法,才算死得好?
答:死,要死得尊严,就像老要老得尊严一样。
问:先谈老得尊严。
答:老,一定要老得干净,干干净净就有尊严。身上穿的是名牌,或者是花园街买的衣服,都要洁白,笔直的。头发,如果还剩下的话,要梳一梳。胡子,当然还有啦,留着也好,但是要修整,不然就刮光。中间路线,总给别人一个不干净的感觉,这也不是做给别人看,老了还管人家那么许多?自己感觉到干净,就有尊严,走路*好腰背直。不弯腰,人更有尊严。得到癌症,被拖得不像人形,就是死得不尊严了。
问:你赞成安乐死?
答:何止赞成?我简直认为有了安乐死,人类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文明进步。现在荷兰已经通过安乐死,我们的社会,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日?我不单赞成患了绝症有安乐死,我觉得活到某个年纪,还是不快乐的话,说走,就可以走。至少,有了这个信念,人活下去,会自信得多。
问:如果(病痛)是发生在你身上的呢?
答:知道怎么走,比摸索更好。我已经活到六十多,没生过什么大病,(敲敲木鱼)算是很幸运的。命运安排,我还过得不错。我虽然付过努力,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这条命好的缘故。所以万一医生查出患了什么绝症的话,我与其相信医生的治疗,不如相信算命者为我计算出的将来。
问:你有没有写过遗嘱?
答:遗嘱有什么好写的?走了就走了。还关照些什么?葬礼风不风光?本人看不到,有什么用?要写遗嘱的话,不如在活的时候安排自己的葬礼。至少你可以看到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葬礼*好变成一个大派对,尽量喝*好年份的香槟,吃*肥腻*不健康的菜肴,宴会完毕后自己搞失踪,不再见人。
问:真的不怕死?
答:人生充实了,对死亡的恐惧相对地减少。我好像告诉过大家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我乘长途飞机,旁边坐了一个彪形大汉的鬼佬,遇到了不稳气流,飞机颠震得厉害,鬼佬拼命抓紧手把,我若无其事照喝我的酒。气流过后,鬼佬看我看得不顺眼,问我:“你是不是死过?”我懒洋洋举起食指摇了一摇,回答道:“不。我活过。”
问:你有没有想过十年计划中,你会做些什么?
答:想过。想得老半天,想不出一个头绪。还是随遇而安,一天过一天吧。人的生命,是那么脆弱。从早死的亲戚和朋友,我们可以得到这种结论。计划归计划,现实生活中将会发生些什么,谁知道?
问:难道连一个月的也没有?
答:我*不喜欢有什么目的或者有什么使命的。如果硬说需要什么指标,那么还是一句老话:希望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好。今天比昨天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充实。
问:什么叫充实?
答:多看书,多旅行,多观察别人是怎么活下去的,多学一点你想学的东西,就会感到充实。像我*近才学会用计算机上网,就有充实感。
问:物质上的享受重不重要?
答:回答你不重要,是骗你的,我的欲望还是很强。我的一个食评专栏名字叫《未能食素》,和吃不吃肉没有关系,那是代表我对物质的放不下,我还不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层次。
问:你*的遗憾是什么?
答:不够时间享受更多的肉体与精神上的痛快。
问:现实生活的人物,你的英雄又是谁?
答:弘一法师。
问:你想怎么样死去?
答:油枯灯灭,悲喜交集,像弘一法师。
问: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答:吃吃喝喝。
问:对于急着找个伴侣的单身女性,您有什么建议给她们?
答:没有建议。我一向相信老人家所言:姻缘不到,急了也没有用。如果命中注定你们嫁不了人,就别嫁了。但是机会总有的,我们不是常看到朋友之中,有很多娶了很难看的女人吗?耐心地等吧!做人,为什么要迂腐到非嫁不可?多学习,多自我增值,潇洒地活一回,总有人会欣赏。
问:我们年轻人怎么克服烦恼呢?
答:没得克服,只有与它共存。
问:怎么共存?
答:一切烦恼,总会过的。我们小时候烦恼会不会被家长责骂。大了一点,担心老师追功课。思春期为失恋痛苦。出来做事怕被炒鱿鱼。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已经过了吗?一过,就觉得当时的烦恼很愚蠢,很可笑。我们活在一个刷卡的年代,为什么不透支快乐?既然知道一过就好笑,不如先笑个饱算数。
问:普通人怎么要求他们去做学问?
答:我所谓的学问,并不深。种花、养鸟、饲金鱼。简简单单的乐趣,都是学问。看你研究得深不深?热诚有多少?做到忘我的程度,一切烦恼就消失了。你已经躲进自己的世界,别人干扰不了你。
问:从旅行,你还能学到什么东西?
答:学到谦虚和不贪心,我*爱重复的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在印度山上,土女整天烧鸡给我吃,我问她有没有吃过鱼?她说什么是鱼?我画了一条给她看,说你没吃过鱼,真是可惜。她回答说:我没吃过鱼,有什么可惜?另外一个故事是发生在西班牙的小岛上。一早出来散步,遇到一个老嬉皮在钓鱼,地中海清澈见底,我看到他面前鱼群很小尾,在另一边的很大,我向他说:喂,老头,那边的鱼大,去那边钓吧。你知道他怎么回答?他说:我钓的,只是午餐。
问:去完一个地方,回来可以做些什么?
答:*好是以种种方式把旅行的经验记录下来,能用文字的人写出来好了。或者画画,不然用相机拍,总是要留些回忆,储蓄来在老的时候用。忘得一干二净的话,以后坐在摇椅上,两只眼睛空空地望着前面,什么美好东西都想不起,是很可悲的。
问:什么叫醉?请下定义。
答: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有点兴奋,但不骚扰别人。话说多了,但不抢别人的话题。真情流露,略带豪气。十二万年无此乐,叫作醉。
问:我碰不了酒,很羡慕你们这些会喝酒的人,我要怎样才了解你们的欢乐?
答:享受自然醉去。
问:什么叫自然醉?
答:热爱生命,对什么东西都好奇,拼命问。问得多了,了解了,脑中产生大量的吗啡,兴奋了,手蹈脚舞了,那就是自然醉,不喝酒也行,又达到另一种境界。
倪匡跋以“真”为生命真谛,只求心中真喜欢
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用文字素描一个人,当然要先写下他的名字:
蔡澜。
然后,当然是要表明他的身份。
对一般人来说,这很容易,大不了,十余个字,也就够了。可是对蔡澜,却很费功夫。而且还要用到标点符号之中的括号和省略号,括号内是与之相关,但又必须分开来说的身份,于是在蔡澜的名下,就有了这些:
作家,电影制片家(监制、导演、编剧、策划、影评人、电影史料家),美食家(食评家、食肆主人、食物饮料创作人),旅行家(创意旅行社主持、领队),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鉴赏家(一切艺术品民间艺术品推广人、民间艺术家发掘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好朋友(很多人的好朋友)……还有许多,真的不能尽述。
这许多身份,都实实在在,绝非虚衔,每一个身份,都有大量事实支持,下文会择要述之。
在写下了那么多身份之后,不禁喟叹:人怎么可以有这样多方面的才能?若是先写下了那些身份,倒过来,要找一个人去配合那些身份,能找到谁?
认识的人不算少,奇才异能之士很多,但如能配得上这许多身份的,还是只有他:蔡澜!
蔡澜,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八日生于新加坡(巧之极矣,执笔之日,就是八月十八日,蔡澜,生日快乐),这一年,这一天,天公抖擞,真是应了诗人所求,不拘一格,降下人才。
人才易得,这许多身份不只是名衔,还有内容,这也可以说不难,难得的是,他这人,有一种罕见的气质,或气度。那些身份,都或许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但气度是与生俱来,是天生的,他的这种气质、气度,表现在他“好朋友”这身份上。
桃花潭水深千尺好朋友不稀奇,谁都有好朋友,俗言道:曹操也有知心人。不过请留意,蔡澜的“好朋友”项下有括号:很多人的好朋友。
要成为“很多人的好朋友”,这就难了。与他相知逾四十年,从未在任何场合听任何人说过他坏话的,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凭的,就是他天生的气质,真诚交友的侠气。真心,能交到好朋友,那是必然的事。
以真诚待人,人未必以真诚回报,诚然,蔡澜一生之中,吃所谓“朋友”的亏不少,他从来不提,人家也知道。更妙的是,给他亏吃的人士知道占了他的便宜,自知不是,对他衷心佩服。
许多朋友,他都不是刻意结交来的,却成为意气相投的好友,友情深厚的,岂止深千尺!他本身有这样的程度,所交的朋友,自然程度也不会相去太远。
这里所谓“程度”,并不是指才能、地位,而是指“意气”,意气相投!哪怕你是贩夫走卒,一样是朋友,意气不投,哪怕你是高官富商,一样不屑一顾,这是交友的*原则。
这种原则也不必刻意,蔡澜*可爱的气质之一,就是不刻意地君子。有顺其自然的潇洒,有不着一字的风流,所以一遇上了可交之友,自然而然友情长久,合乎君子交友的原则,从古至今,凡有这样气质者,必不会将利害得失放在交友准则上,交友必广,必然人人称道。把蔡澜朋友多这一点,列为*值得素描点,是由于这一点是性格天生使然,怎么都学不来——当然,正是由于看到他的许多创意,成为许多人模仿的目标,所以有感而发。
蔡澜的创意无穷,值得大书特书。
千金散尽还复来蔡澜对花钱的态度,是若用钱能买到快乐,不惜代价去买。若用钱能买到舒适,不惜代价去买……
这样的态度,自然“花钱如流水”,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自然要设法赚钱。
他*是一个文人,很有古风的文人。从他身上,可以清楚感到古人的影子,尤其像魏晋的文人,不拘小节,潇洒自在。可是他又很有经营事业的才能,更善于在生活的玩乐吃喝之中发现商机,成就一番事业,且为他人竞相模仿。
喜欢喝茶,特别是普洱,极浓,不知者以为他在喝墨水,他也笑说“肚里没墨水,所以喝墨水”,结果是出现了经他特别配方的“暴暴茶”,十余年风行不衰。
喜欢旅行,足迹遍天下,喜欢美食,遍尝各式美味,把两者结合,首创美食旅行团。在这之前,旅行团对于参加者在旅行期间的饮食并不重视,食物大都简陋。蔡澜的美食旅行一出,当然大受欢迎,又照例成为模仿对象。参加过蔡澜美食旅行团的团友,组成“蔡澜之友”,数以千计,有参加十数次以上者。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创举,用一句成语——不胜枚举,各地冠以他名字的“美食坊”可以证明。
这些事业,再加上日日不辍的写作,当然有相当丰厚的收入,可是看他那种大手大脚的用钱方式,也不禁替他捏一把汗。当然,十分多余,数十年来,只见他愈花愈有。数年前,遭人欺骗,损失巨大(八位数字),吸一口气,不到三年,损失的就回来了,主宰金钱,不被金钱主宰,快意人生,不亦乐乎。
真正了解快乐且能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当年有腰悬长剑、昂首阔步于长安道路的,如今有背着僧袋,悠然闲步在香港街头的,两者之间,或许大有共通之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对人生目的的追寻,可以分为刻意和不刻意两种,众里寻他,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寻。
表面上的行为活动,是表面行为,内心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则属于内涵。
虽说有诸内而形诸外,但很多时候,不容易从外在行为窥视内心世界。尤其是一般俗眼,只看表面,不知内涵,就得不到真实的一面了。
看人如此,读文意更如此。
蔡澜的小品文,文字简洁明白,不造作,不矫情,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真。
乍一看,蔡澜的小品文,写的是生活,他享受的美食,他欣赏的美景,他赞叹的艺术,他经历的事情,大千世界,尽在他的笔下呈现。
试想,他的小品散文,已出版的,超过了一百种,即便是擅写此类文体的明朝人,也没有一个人留下这许多作品的,放诸古今中外,肯定是一个纪录。
能有那样数量的创作,当然是源自他有极其丰富的生活经历。
读蔡澜的小品散文,若只能领略这一点,虽也足矣,但是忽略了文章的内涵,未免太可惜了。“谁解其中味”?唯有能解其中味的,才能真得蔡文之三昧。
他的文章之中,处处透露对人生的态度,其中的浅显哲理、明白禅机,都使读者能得顿悟,可以把本来很复杂的世情困扰简单化:噢,原来如此,不过如此。可以付诸一笑,自然快乐轻松,这就真是“蓦然回首”就有了的境界,这是蔡澜小品文的内涵,不要轻易放过了!
闲来无事不从容工作能力,每人不同,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能力高者,做起事来不吃力,不会气喘如牛,不会咬牙切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旁观者看来,赏心悦目,连连赞叹。能力低者,当然全部相反。
若干年前,蔡澜忽然发愿,要学篆刻,闻言大吃一惊——篆刻学问极大,要投入全部精力,其时他正负电影监制重任,怎能学得成?当时,用很温和的方法,泼他的冷水:“刻印,并不是拿起石头、刻刀来就可进行的,首先,要懂书法,阁下的书法程度,好像……哼哼……”那言下之意,就是说:“你连字都写不好,刻什么印!“
他听了之后,立即回应:“那我就先学写字。”
当时不置可否。
也没有看到他特别怎样,他却已坐言起行,拜名师,学写字。
大概只不过半年,或大半年左右,在那段时间内,仍如常交往,一点也没有啥特别之处。一日,到他办公室,看到他办公桌上,文房四宝俱全,俨然有笔架,挂着四五支大小毛笔,正想出言笑话他几句,又一眼看到了一叠墨宝,吃了一惊:“这些字是谁写的?“
蔡老兄笑嘻嘻地泡茶,并不回答,一派君子。
这当然是他写的,可是实在难以相信。
自此之后,也没有见他怎样呵冻搓手地苦练,不多久,书法成就卓然,而且还是浑然,毫不装腔作势。篆刻自然也水到渠成,精彩纷呈,只好感叹:有艺术天才,就是这样。他的这种从容成事的态度,在其他各方面,也无不如此。在各种的笑声之中,今天做成了这样,明天又做成了那样,看起来时间还大有空闲,欧阳先生曰:“得其一,可以通其余。“
信然!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从好几年前开始,读《九十年代》杂志时,留意到一个叫新井一二三的日本人,用中文写时事评论。
好几位文艺界的朋友都在谈论,说其中文没有瑕疵,一定是中国人化名写的,但也研究下去,好端端的一个中国人要用日本名干吗?
新井一二三,是男的是女的也不知道。日本名字一二三,男女都可以用,不像什么郎、什么子,一看就分辨得出。但作者用的文字和语气,都相当阳刚。大家都推测说是个日本报社的驻中国记者,一定是个男的。
是男是女,*好问《九十年代》的爷爷李怡兄。他卖个关子:“新井人不在香港,等有机会的时候,才介绍给各位认识。”
后来,新井果然来了,在《亚洲周刊》当全职记者。一次朋友请客,李怡把新井带来,证实是女的。
像罗展风在《明报》副刊写她:新井有着日本女孩传统的娃娃脸蛋,清汤挂面,不施脂粉,简单服饰却又流露着一种说不出的Charming(吸引力)……
给人家归为有吸引力的女子,就是说她不漂亮。的确,新井并不漂亮。
但是试试看找一个会说流利汉语,又能用纯正中文写作的日本人给我看!
日本出名的汉学家很多,翻译过不少中国文学名著,但是叫他们写中文,数不出一两个。
“我叫一二三,是因为我是1月23日出生的。日文读起来不是音读的ICHI、NI、SAN,而是训读的HIFUMI。”新井大声地自我介绍,你要是与她交谈,便会发现她讲话是很大声的。
新井简单地叙述了自己的生平:早稻田大学政治系毕业,其间学中国文学、政治和历史,后来公费到北京和广州修近代史。在《朝日新闻》当过记者,嫁去多伦多,六年之后离婚到香港来。
1984年邂逅李怡,当了他的“宠儿”,李怡一直鼓励她以中文写作。她先后在《星岛》《信报》发表过多篇文章,终于出版了*本中文书《鬼话连篇》。李怡说:“我感到似乎比我自己出一本书还要高兴,甚至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骄傲。”
“很少中国女作家有那么勇敢,肯把自己的堕胎经验写下来。”张敏仪说,“我想见她,是不是可以约一约?”
新井在《亚洲周刊》时,我曾经和她在工作上有一些交往,有了她的电话号码,找到她。
新井对这位广播界的女强人也很感兴趣,欣然答应赴约。
我们去一家日本餐厅吃晚饭,大家相谈甚欢,也提起她加拿大前任丈夫的事。
“我以为他是一个思想开放的西洋男人,他以为我是一个柔顺体贴的东方女子,结果两者都失望。哈,哈,哈!”新井笑起来,和她讲话一样大声。
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张敏仪不喜欢人家抽烟,被新井和我左一支,右一支,熏得眼泪直流,但也奈何不了我们。
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讲到文学,她们读过的许多世界文学名著都是共同的。敏仪日文根底好,记忆力尤强,能只字不漏地朗诵许多诗词,这点是新井羡慕的。
她大声说:“如果我是中国人,便会像你一样吸收得更多。我虽然略懂中文,但是在诗词上的认识,总有不能意会的地方。”
“坏在我们太过含蓄,太过保守,不能像你们那么开放。”敏仪的声调也受新井影响,高了起来。
坐在旁边的客人转过头来看这两个高谈阔论的女子,令我想起南宋刘克庄的《一剪梅》:“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敏仪酒量不如新井,一杯又一杯,当晚干了数十瓶日本清酒。
新井又谈起她的加拿大前夫:“我们是用普通话对谈的,在广州认识,我当年才二十三岁,就糊里糊涂嫁给了他。离婚后才*次和他讲英文。”
敏仪说:“不如单身的好,现在是什么世界?还谈什么嫁不嫁人?”
新井大力拍掌赞同。
话题又转到同性恋上去,新井嫁过人,堕过胎,当然不是女同性恋者。
“许多搞同性恋的男人,都蛮有天分的,尤其干艺术的,越来越多。”敏仪说。
新井也认为男同性恋者很有才华,她越说越大声:“但是,没有用呀,没有用呀!”
她那“没有用”三个字可圈可点,笑得敏仪和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蔡澜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