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记忆的尽头》何大草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何大草,作家,小说、散文、诗歌、绘画的创作者。1962年生于成都,1983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盲春秋》《所有的乡愁》等8部。根据他的《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第1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中年转向绘画,曾在成都三师堂学习儿童画一年,之后勤画不辍。写作和绘画,成为他创作的夜与昼。已在报刊发表画作80余幅,并在天津《今晚报》开设一画一文专栏:《近距离乡愁》。2016夏,在成都轻安举办个人画展《红色与逍遥》,为时一个月。本书的所有插图,均为他本人的画作。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记忆的尽头》是小说家何大草新近创作的散文集,分为“七武士”“别处和此处”“灯下虫草鸣”“五味的乡愁”四卷,以书评、游记、时感和美食为主题进行分类。作者文字风格肆意汪洋,逻辑缜密,视野广阔,视角独特,文人味道很浓。随书选配何大草手绘的图画八幅,与书中的八篇文章互为表里,将作者的感悟分别用图文进行呈现,是一部打通文字和视觉的跨界之书。
◆解析大师经典,寄情生活细节,亲笔手绘插图,打通文字和视觉的跨界之书◆写了30年小说,画了3年画,一本书收全何大草创作的夜与昼◆根据《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你也许看过,故事就发生在《记忆的尽头》描述的成都◆记忆的尽头,是旧世界的重新苏醒,再现李劼人复活过的成都,百年未变◆那些年你没抢到的写作课,那些年你错过的七武士,那些年你朝思暮想的成都
代后记
如今,城市化进程将我们拉到了一个特别尴尬的境地,人口大量迁徙和流动,向更发达的地域涌进,中国人几千年来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农耕思想崩塌,年轻人纷纷逃离,将自己变成劳动力向外输出,城市的新陈代谢基于此,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各式各样的人吸入机械运转之中。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并且实现自身价值,这自然是理想化的,而现实往往并没有等待你来分食的蛋糕——这就是城市的残酷之处,将人吸引过来,却又让其自生自灭。
城市剥夺了人们的故乡,却又不给人归宿感,安身立命的成本大过了将生养之地遗弃的风险,这是自然的选择和规律,也是人性取舍的结果。然而,大多数向往都意味着幻灭,这是城市的阴暗面,冰冷得令人生畏。居于城市中的人,似乎天生有一种斯文的克制、佯装的正义,整日围绕着生存运转,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味。
我不知道成都在纳入一线城市规划以后,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慢节奏的状态,我们抱有一种与发展背道而驰的夙愿,仅仅是停留在美好的想象。我相信城市中还是有一批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持有相同的态度。在编审何大草的散文集《记忆的尽头》的时候,尤为感受到这种愿望看似平缓,实则深沉的存在着。
何大草是老成都人,也是并不前卫的城市人。他身上有着老派文人的修养与作风,与这个世界的繁华、喧嚣避之不及,或者说他有独到的处理琐屑之事的能力,而不会触及他人的神经。用“大隐隐于市”来形容何大草再贴切不过,他绕过上述城市的种种弊端,抵达他一个人的“边缘”。
写作大概就是何大草处理问题的方式吧。《记忆的尽头》整本书所传达的信息是:他不是一个懦弱的逃逸者,而是一个聪明的游离者。游离在尘世内外,不装不作,又可深入细微。他用阅读来抵抗虚浮,与文学大师纸上深交,他对于现代化速度的反感,致使他总在市井小巷中寻找人情味,或者到郊野吃美食、散心。
不管他出去,还是回来。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成都,也离开不了。成都所面临的境况,已经摆在眼前,有一种“大势已去”的丧痛,这么说来可能有点夸张,不过往日的闲淡也许会慢慢变成套在机器上的皮带,发动机一旦启动,谁也阻挡不了。所以,何大草的这本散文集,大多篇幅都在旧时光的浸泡当中,一副深睡中不肯醒来的样子;或是伫立在旁,一副围观的样子。总之,他一直保持独立,看似是参与者,却并非其中一员。在文字中,何大草的情绪少有泄露,总是控制稳当,理性得像表层附了一层膜。我能想象出他那种冷冷的表情,杵在某个角落看着所有的事物。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他的绘画而打破。难以想象,一个沉静少言的人,与颜料、宣纸一起撒野,肆意狂澜……如果在文字中的何大草是节制的,那么他在绘画上却是毫无收敛。他运用的颜色大胆而丰富,图像人物极具传神。他有赤子之心,有中年人少有的想象力,绘画对何大草来说仿佛一次重生,这是情绪传达的另一高度和出口,让人看到惊喜,亦感到兴奋。
文字的静与绘画的动是何大草所呈现出的性格的两面,这种变化都汇聚在散文集《记忆的尽头》之中。从宏观来看,城市的动与个体的静未必能有这么和谐,可能发出的声音会很快被淹没,但都不妨碍一种细微的感动,慢慢滋生,慢慢潜入人心……
余幼幼
2016.11.2
海明威的硬币——读海明威
一
在我初次撰写本文的那些天,我在校园散步时读到一则讣告,本校一位退休工人在家中去世,享年104岁。讣告特别提到,他生前是一位淡泊、俭朴的老人。我在对他油然生起敬意的同时,也产生一丝惊讶。我从讣告中得知,他与我同居一幢宿舍,而我却对他一无所知,甚至素未谋面。我由此想到另一条死讯:2002年1月15号,全世界的重要媒体都竞相报道了一条来自古巴东哈瓦拉的消息:一个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渔民病逝,享年也是104岁。同时配发的,还有他的照片,棒球帽下,一张苍老而快活的脸。一夜之间,这个死去的老渔民成了继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之后,最广为人知的“古巴人”。他曾创下何种丰功伟绩而能享有如此的哀荣呢?没有,他仅仅是一介普通的渔民,就像我那位104岁的老邻居一样平凡,或者说,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一样普通。但关键之处也正在这里:
富恩特斯恰好就是圣地亚哥的原型。
《老人与海》也许是整个欧美文学中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一部中篇小说,当它为海明威赢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富恩特斯就和圣地亚哥一起名垂不朽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世纪20年代末,海明威在海上邂逅富恩特斯,后者向他讲述了自己21岁时捕获一条1000磅重的大鱼的经历。这段经历成为一颗种子,植入海明威的体内,在二十多年之后,他写出了《老人与海》。如果富恩特斯真是圣地亚哥原型的话,那么,这二十多年的光阴已经把他变成了一个小说中“枯瘦干瘪”“颧骨上有些皮癌黄斑”的老头子。这会使人有些怀疑,《老人与海》的真正主角真就是富恩特斯吗?
1961年海明威吞枪自尽之后,富恩特斯由于过度悲哀而无法出海。从此,在家中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讲述自己捕获大鱼以及和海明威交往的故事——这是一项收费服务。2004年暑假我曾去泸沽湖旅游,听摩梭末代王妃讲述往事,明码实价是一人二十元钱,富恩特斯的收费想来也应该不低。反正,他以此积累了财富,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靠抽哈瓦拉雪茄、喝朗姆酒和看漂亮的姑娘,又乐陶陶地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最后大概是含笑而卒吧。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关键词,这就是——“不朽”。
是什么东西让这样一个老渔民得享不朽的呢?是文学。在这颗有人类居住的星球上,文字是最不朽的,比石头都还要永恒。一块石头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成为在山崖上展览千年的神女峰、望夫石,即便在风化、坍塌之后,人们也会借助文字重新塑造或者重新指认。在古代的建筑中,幽州台、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也许是最为著名的,不过我们可以设想,沿着中国的长江、大湖,不晓得曾兴修过多少这样的建筑,它们在时间的风雨和兵燹中沦为了废墟,而唯有幽州台、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这样的建筑才得以代代重建,因为陈子昂、李白、崔颢、范仲淹、毛泽东……的诗词文章赋予了它们死而复生的神性,换一句话说,它们已经不是登高览胜的土木之身,而成为某种唤醒民族记忆的道具,和与天下同悲同喜的情怀、故人远去的背影、秋水长天的景色,融汇为了不可分离的整体。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今年冬天我回了一次阆中老家。阆中是一座地道的古城,嘉陵江三面环绕,北边的玉台山腰,也矗立着一座滕王阁,和南昌的滕王阁一样,都出自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之手。据记载,当时南昌滕王阁规模甚小,而阆中滕王阁巍然宏丽,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流芳千古,而后者声名不出蜀中,原因很简单,王勃才华横溢的《滕王阁序》写的是南昌。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概在曹丕说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之后,追求不朽就成了中国文人的一个理想和一种焦虑。面对河山的兴废沧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文人看到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土丘”,也体会到能够超越时间而存在的,只有他们为此而吟咏的诗行。“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歌、文学,就是映照历史废墟和人们心灵的月光。公元1172年,喝醉酒的陆游于细雨中骑驴入蜀,在剑门关口他有过短暂的驻足,阴沉的天空和嵯峨的群山让他有了眩晕和怅惘,这个一生都在牵挂家国和功名的中年知识分子发出了一个疑问:“此身合是诗人未?”他没有找到答案,而这句诗、这个疑问却从此流传下来,成了后世文人怅惘和把玩的一个源头。
我们为什么而写作呢?文学的价值何在呢?就实用性而言,纯文学就跟月光一样,根本就没什么价值。阳光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万物因此而生长。没有月光,生命照样生生不息。但我们可以设想,没有月光的夜晚,是漆黑的,没有梦想的,也许肉体依旧存在,却没有了心灵的位置。文学是为安置心灵而存在的,又仿佛是《红楼梦》中那块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它是无用的,却正好用来铭刻虚无的东西:人类短暂的幸福和永久的哀愁。
法国《解放报》曾经向全世界的300个作家提出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而写作?”回答却不尽相同,说得大点,是为了改造社会,说得小点,是为了讨朋友喜欢。这都没有切入最本质的部分,因为是言说的困难,也许是有意地回避——真正的作家,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记忆而写作的。记忆是对往事的追怀,它可以浓缩为一首伤感、含蓄的小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也可以具有天堂般的长度,比如《红楼梦》《追忆逝水年华》。在记忆的撩拨下,想象力可以恣意蔓生,无穷无尽,比如福克纳丛林般的南方小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天马行空的《百年孤独》……文学家总是背对未来、面向过去写作的,这一点恰好与自然科学家背道而驰,当新时代到来的时候,文学家都是心怀疑惧,而为记忆中的生活吟唱挽歌。
让我们回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其实只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老渔民在持续四十天的不走运之后,捕获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鱼,但后来成群的鲨鱼赶来把鱼肉啃噬一空,老头子运回岸的,只是一具巨大的鱼骨。就一般的意义上说,这是别人的故事和别人的记忆。但这个认识是粗浅的,是皮相,是我们能看到的冰山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隐藏在水下的部分,才是这个故事的本质所在,它们是海明威卓绝的叙述技巧,只属于他本人的心灵创伤和无法释怀的个人记忆。
二
海明威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他的文学成就和传奇人生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了文学史上一个超级的偶像。在大多数文学爱好者的想象中,他成了艺术家最完美的象征:叛逆、出走、漂泊、冒险、英俊、有力,喜欢打猎、拳击、斗牛、酗酒和无休止地追逐女人,而且频频得手。他亲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曾身中237片弹片,头上缝过57针,还在非洲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却写出了五六部长篇、几十个短篇以及影响广泛的游记、回忆录,并把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1961年7月,当他不堪忍受多种病痛的折磨、灵感丧失的绝望和性无能的焦虑时,用猎枪打碎了自己的脑袋。这个一生都对浪漫文学嗤之以鼻的男人,最后却让自己的人生永远笼罩在了浪漫主义的光环下。
据说,著名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特里林因自己没有成为一个优秀小说家而到死都忧伤不已。他曾读到海明威酒醉之后草草写下的一封信,为此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封满口胡言的信,毫无尊严地自我暴露,无法无天,孩子气,但它所代表的生活却比我所有可能过的任何生活都要美好。我读大学时的专业是历史,和中文系的同学同住一条通道,他们经常唱歌、跳舞、喝酒、大笑,这和历史系学生的谨慎、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问他们何以如此欢乐?他们说,海明威不就是这么生活的吗?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即便寻欢作乐,也在做着正经的事情,一是侦探,一是作家。我听了,感慨他们的话真是十分的文学。
我第一次接触到海明威,是1978年念高中的时候,在一本《世界文学》上看到了他的照片,以及一篇介绍他的文章:《海明威,这头老狮子》。图文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觉得海明威真是了不起,像他这样去做一个作家,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换句话说,海明威之于我,首先是他的传奇,然后才是他的小说。在我自己增添许多年龄,也陆续写出了一些小说之后,我要说,那些供我们神往和津津乐道的故事,都是外在的海明威。或者说,他展示给我们的,都只是他乐意让我们看到的表象,而真实的海明威,深藏在表象的后面,比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复杂、更内敛、更勤劳,就像一个卑微、敬业的手艺人。换一种说法,海明威不像一头狮子,而更像是一只虎,虎有猫科动物的凶猛,也有猫的警觉、细腻,甚至是温柔。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写过一篇纪念海明威的散文,他回忆了自己28岁浪迹巴黎时和老年海明威在马路上的惊喜邂逅,也充满敬意地谈到了海明威的文学得失,有两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海明威的小说是以掌握严格的技巧为支撑的;他从海明威那里懂得了,“写作始终是艰苦的劳动。”海明威在写作的日子里,总是天一亮就起床,天气虽然凉爽或者寒冷,而一动笔,他就感觉到了暖和。为了“想怎样把字眼儿弄得准确一些”,《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他改写了三十九遍,而《老人与海》的原稿他也校阅了两百多次。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谢辞里,他谈到了作家劳动的孤独,“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事实上,一战过后,20世纪20年代,他曾经携第一任妻子哈德莉奔赴欧洲,在巴黎度过了他艰苦、清贫的学徒生涯。关于这一部分生活(1921—1926),他在晚年写成而于死后出版的回忆录《不固定的盛节》中有过极为深情的回忆。那时候,他常在早晨抱着笔记簿出门,去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咖啡馆写作,有时饿着肚子回家,却向妻子撒谎说已经吃得又好又饱。就在那儿,他写下了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小说《在密执安北部》。写作的经过,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述:
秋天将尽,巴黎落着黄叶和雨水,他坐在空荡荡的咖啡馆里写着远在美国密执安北部发生的故事,故事里正是同样的坏天气,他写到那些小伙子在喝酒,自己也感到了口渴,就要了一杯圣詹姆斯朗姆酒喝着。后来进来了一个女孩子,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等着谁。她的头发黑如乌鸦的翅膀,仪态十分安详。事隔三十多年后,海明威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她非常俊俏,脸色清新,像一枚刚刚铸就的硬币,如果人们用柔滑的皮肉和被雨水滋润而显得鲜艳的肌肤来铸造硬币的话。
海明威很少使用形容词,也吝于比喻,但他有两个比喻让我格外难忘:
一个就是上述的例子,把一个女孩比作一枚新鲜的硬币。
另一个在《老人与海》中,他写到圣地亚哥用面口袋补缀过的船帆:“就像一面老打败仗的旗子。”
这是极为克制的海明威终于动了感情的时候。在那个巴黎的雨天,陌生的女孩让海明威心乱,他一边持续地写着,一边不时地抬头看看她,他把她写进了这个小说。后来,他深深地进入了这个小说,迷失其中,不再观看女孩了。直到他写完小说,读完最后一段,他抬起头来,女孩已经走了。
从这一段记叙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趣的东西:观察,赋予客观事物(人和事)以主观的想象。以相似的秋风、秋雨、安静的环境,来沟通遥远的两地:在巴黎写密执安北部,会产生一种意外的效果。
《在密执安北部》写一个叫莉芝的女孩同铁匠吉姆恋爱的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加边境密执安湖畔的霍顿斯湾小镇,全镇只有五户人家,日子过得清风雅静。莉芝在史密斯家做女仆,而吉姆在史密斯家搭伙。吉姆是打马蹄掌的,又矮又黑,胡子拉碴,沉默寡言,而莉芝文静、秀气,就像那个坐在雨天咖啡馆的女孩,新鲜得如刚铸出的硬币。但她偏偏爱他,巴望着他来爱自己、疼自己。秋天的时候,史密斯先生约了吉姆去山里猎鹿,莉芝就想念他,想得睡不着,就像中国古人说的,寤寐思服。后来他们终于满载而归,史密斯太太跑出去迎接丈夫,而莉芝羞答答地迎接吉姆。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喝了酒,吉姆在莉芝的房子里拥抱和亲吻了她,她吓坏了,因为她这还是第一次被男人触碰。后来,他们去散步,在一个废弃的码头上,吉姆对她动了粗,他说,我要、我要、我要。而莉芝的反映呢,是以微弱的力量反抗着,颤声道,这不可以,这不可以,这是不可以的啊。但最后,他还是占有了她。接下来,海明威写得更加含蓄和微妙:
码头的铁杉木板又冷又硬,而吉姆重重地压在她身上,他已伤害了她。莉芝推了推他,她被压得这么难受。吉姆睡着了。他老是不动。她从他身下挣扎出来,坐了起来,把裙子和上装拉拉直,并且想把头发弄弄好。吉姆嘴巴有点儿张开,在睡觉。莉芝俯身过去在他脸上吻了吻。他还是睡得很熟。她把他的头抬起一点来,摇了摇。他把脑袋转了过去,吞了吞口水。莉芝哭了起来。她走到码头边上,朝下向水看去。港湾上正有薄雾升起。她又冷又悲,一切都像是完了。她走回吉姆躺着的地方,再一次使劲摇了摇他,看他到底醒不醒。她哭着。
“吉姆,”她说,“吉姆。醒醒啊,吉姆。”
吉姆动了动,把身子蜷得更紧了。莉芝把上装脱了下来,俯身过去拿上装给他盖上。她把上装小心谨慎、干净利落地在他四周掖好。然后她穿过码头,走上陡直的沙土路回去睡觉。冷雾由港湾上穿过树林正升起来呐。
海明威行文的特点是简洁,惜墨如金,但他从不吝啬于细节的描写,甚至可以说,他描写之细,就像手艺人拿刀在木头上一丝丝地雕刻。我们常说“刻画人物”,其实就像拿小刀子在木板、蜡版上雕琢细节,细节出来了,人物就让我们触手可摸了。在这篇小说最后的三百多个字里,海明威除了“她又冷又悲,一切都像是完了”这句话,完全不去触及人物的内心,纯用白描,只用莉芝笨拙的动作、吉姆的睡相和升起的冷雾,来曲尽其妙地表达出这个献出或被剥夺贞操的女孩的心乱。如同一幢夜色下的小楼,拉上的窗帘、泄漏的灯光,更唤起我们丰富的猜想。海明威所写到的莉芝的几个动作,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却把莉芝的内心世界做了极为有力的暗示。这是一种相对古典的写法,和后来盛行,并也被他在《老人与海》中运用自如的意识流手法截然不同。但我们却不能说,这种简练的外在刻画在传达微妙的内心感受上,就输于万语千言的内心独白。李白有一首送别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似乎都是客观描写,没有一句主观感受,而那个送别者的背影和他的怅然,却如在目前,他的怅然就如绵绵流水,没有穷尽。这和海明威在这篇小说中使用的手法异曲同工,都是以减法作画,因为有留白,所以更充盈,它们都属于让阅读者共同来完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