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茶生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潘向黎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潘向黎编*的《茶生涯》精选文坛淑女潘向黎的散文,全书分“真水无香”、“昔我往矣”、“大城小记”三辑,共六十几篇文章,涵盖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展现作家的生命历程。其中不少篇幅切入点独特,于阅读中惊喜连连,为我们奉献不凡的美学享受!
茶生涯每天一早醒来,眼睛还涩涩地睁不开,朦胧的意识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来一口茶。几乎是靠着这个念头的召唤,我才能让自己还算敏捷地爬起来。起床之后,照例是清洗茶壶和茶杯,然后拿出茶罐,从里面用茶则或者小调羹舀出些许茶叶,放进茶壶——因为我早起总是先喝绿茶,所以并不用紫砂壶,只是一把日式瓷壶,然后就用饮水机的水——那个不够开的温度正好泡绿茶,注进茶壶。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适时停下,要喝一杯就是一杯的水,两杯就是两杯的水,略微多一点,是预备让茶吸掉的,然后,徐徐摇晃茶壶,心里默数到十,就斟出来。一定斟尽全部的茶汤,茶壶里面不留一滴水。这时候,茶杯里就是一汪嫩嫩的、黄里泛绿的春水,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一下,肺腑之间隔夜的闷气一扫而尽,然后啜上一口,心神稍安,再啜几口,嘴里喉咙里舒服了,五脏六腑都妥帖了,头脑也渐渐清醒,一股太和之气遍及全身。老茶客们管这个过程叫做“喝通了”,也有人说是“喝顺了”。确实如此,早上起床,整个人是木木的,七窍都是淤积的、塞住的,有气无力,而且那气也断不是什么“浩然正气”,而是一团闷闷如黄梅天的“下床气”,必须要一盏茶及时赶到,七窍才通,气才顺,人才清爽。对我来说,不吃早饭可以,但是如果没有那一盏茶,我的早上就没法开始。不管这一天是忙是闲,一定要把茶先喝通喝顺了,我的一天才能开始。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一日之计始于茶。接下来——被茶唤醒的整个上午,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单位,我的手边都有一杯绿茶,还是一个小茶壶一个小杯子,若是在外面开会或者旅行,为了带着方便,就用一个直筒玻璃双层杯,给我带来随身随地的茶爽。听冗长无聊的讲话时,还可以极其隐蔽极其礼貌地开开小差:看着碧绿茶芽和清澈茶汤,幻想自己正走在春雨后的九溪十八涧,两边都是碧绿的茶树,还可以默背几首茶诗……茶喝淡了,就换上新叶,有时候是同一种茶,有时候则换一种。一般到第二泡绿茶也淡了的时候,我就不再换茶叶了,因为不久就要吃午餐了。然后是午餐。虽然任性,午餐后一小时内我是不喝茶的,这是喝茶人最重要的养生法则之一。一小时之后,我又开始喝茶,这个时候一般不是温文尔雅的绿茶,而是换上性情刚烈的乌龙茶,才能提神醒脑,应付有些困倦的午后。真正的铁观音是非常耐泡的,七泡有余香,等到铁观音喝淡了,晚饭也就近了。晚饭后还是有一个小时左右不喝茶,然后喝什么茶,就随意了。若是晚饭吃得油腻了,不妨新泡一壶大红袍或冻顶乌龙,酽酽地喝下去解油腻助消化,这时候的茶可以喝到最浓,因为不怕茶醉。如果晚饭还清淡,那可以品一杯淡雅的白茶,偶尔来杯花香暖人的红茶。晚上我不喝绿茶,因为有过喝绿茶而失眠的记录,奇怪的是,我喝其他的茶,哪怕是极浓的乌龙茶都照样能睡,喝绿茶却会失眠。不知道为什么。泡绿茶不能用紫砂壶,会把细嫩的绿茶焖熟焖黄。北方人常用盖杯,江浙一带一般用透明玻璃杯,且多为直筒无花无磨砂的那种,便于观赏嫩芽,这个自有道理。但也有缺点,一是没有握柄,烫手。二是,泡茶和饮茶都在一个容器里,总是不够讲究。所以我平时一般用瓷壶,瓷壶发茶不像紫砂那样厉害,正好适合绿茶,而且瓷器无隙孔不易吸附香气,便于完好保留绿茶的香气。我有两个日式茶壶(一个是有田烧,一个是清水烧),都有一个类似药罐的“横把”握柄,壶嘴上有一个极细密的金属滤网(壶内脱卸式滤网也可以),可以避免茶末对饮用的打扰。水就用饮水机的水——那个温度只有七十多度,正好泡绿茶。我泡茶有一个习惯,特别注意水量,而且每一泡都要斟干茶汤。喝一杯就是一杯的水,两杯就是两杯的水,第一泡可以略多一点,是预备让茶吸掉的。然后,徐徐摇晃茶壶,如果是细嫩绿茶,心里默数到十,就斟出来。当然各种茶会有区别,泡上一两次便可以掌握最佳时间。时间一到就快快地斟出来,动作要迅速,而且一定斟掉全部的茶汤,茶壶里面不留一滴水。等到下一泡再注水进去,然后再斟得千千净净。这样泡绿茶的好处有二:一是有层次,每一泡茶汤的颜色和香味、滋味都有变化,始终清澈明亮,不是一下子泡熟、泡死——茶汤昏暗。二是,泡茶和饮茶用不同的容器,避免唾液、食物残留异味等沾染茶叶、败坏茶汤。如果是女性的话,可以避免口红对茶叶的直接污染。缺点是:不如玻璃杯那样便于观赏。所以,有闲心或者出门存外时,我偶尔环是会用玻璃杯泡绿茶的。P3-5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茶生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潘向黎 的书评文摘